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古的成语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qián wú gǔ rén,hòu wú lái zhě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 指空前绝后。亦用作讽刺。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三回:“但今日我们所行之令,并非我要自负,实系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竟可算得千古独步。” |
| zì gǔ dōng dīng自古东丁 | 东丁:象声词,石洞中泉水下滴的声音。比喻某件事情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老规矩。 | 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黄鲁直题诗云:‘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 |
| yī shī zú chéng qiān gǔ hèn一失足成千古恨 | 比喻一旦犯下严重错误或堕落,就成为终身的憾事。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89回:“这件事本来是我错在前头,此刻悔也来不及了。古人说的:‘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是百年身。’” |
| gèn gǔ tōng jīn亘古通今 | 亘:横贯;通:贯通。指从古到今。 | 南朝·宋·鲍照《河清颂》:“亘古通今,明鲜晦多。” |
| jì gǔ kāi jīn继古开今 | 指继往开来。 | 鲁迅《书信集 致郑振铎》:“先生如离开北平,亦大可惜,因北平究为文化旧都,继古开今之事,尚大有可为者在也。” |
| qiān gǔ zuì rén千古罪人 | 形容犯的罪永远被人记着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三回:“不独老杨禽兽,作千古罪人,即弟辈以小人之心推测君子,亦应抱愧。” |
| xī qí gǔ guài稀奇古怪 | 指很少见,很奇异,不同一般。 | 清邵梅臣《画耕偶录》:“稀奇古怪,我法我派。一钱不值,万钱不卖。” |
| wàn gǔ bù mó万古不磨 | 磨:磨灭。永远不会磨灭。 | 鲁迅《华盖集续编·古书与白话》:“便是文章,也未必独有万古不磨的典则。” |
| gǔ lái jīn wǎng古来今往 | 从古代到现代。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江都市孝妇屠身》:“古来今往夕阳中,江山依旧在,塔影自凌空。” |
| gǔ wǎng jīn lái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晋 潘岳《西征赋》:“古往今来,邈矣悠哉。” |
| kuàng gǔ qí wén旷古奇闻 | 旷古:自古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未听到过的奇异的事情。 | 周作人《代快邮》:“五四运动以来的民气作用,有些人诧为旷古奇闻,以为国家将兴之兆。” |
| kuàng gǔ wèi yǒu旷古未有 | 旷古:自古以来所没有的。自古以来从来不曾有过。形容极为罕见。 | 《北齐书·王纮传》:“冒死效命之士反见屠戮,旷古未有此事。” |
| kuàng gǔ wèi wén旷古未闻 | 自古以来没有听说过。 | 明 冯梦龙《警世通言 王娇鸾百年长恨》:“吴江阙大尹接到南阳卫文书,拆开看时,深以为奇。此事旷古未闻。” |
| kuàng gǔ yī rén旷古一人 | 旷古:空前;从古到今。自古以来只此一人。形容绝无仅有。 | 五代 王定保《唐摭言 以其人不称才试而后惊》:“北面而师之者,可谓旷古一人而已!” |
| róng jīn zhù gǔ熔今铸古 | 熔:熔炼;铸:浇铸。指融会贯通古今知识。 | 明·陈汝元《金莲记·弹丝》:“那曾见熔今铸古五车饶,冰茧花生玉粟娇。” |
| láo shí gǔ zi牢什古子 | 指讨厌的东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关在这牢坑里,学这牢什古子。” |
| róng gǔ nüè jīn荣古虐今 | 推崇古代,苛责现今。 | 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而又荣古虐今者,比肩叠迹,大抵生则不遇,死而垂者众焉。” |
| biāo bǐng qiān gǔ彪炳千古 | 形容伟大的业绩流传千秋万代。 | 南朝 梁 钟嵘《诗品》中卷:“宪章潘岳,文体相辉,彪炳可玩。” |
| wàn gǔ cháng xīn万古常新 | 万古:千年万代。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 | 徐迟《井冈山记》:“你是一座革命的丰碑,屹立于宇宙间,万古常新!” |
| gǔ gǔ guài guài古古怪怪 | 稀奇怪异的样子。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一座古古怪怪的高山,好凶险!” |
| ní gǔ jū fāng泥古拘方 | 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恐以一定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 |
| diào gǔ xún yōu吊古寻幽 | 吊:凭吊;幽:幽境。凭吊古迹,寻找幽境,感怀旧事。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三十卷:“游山玩水,吊古寻幽,赏月吟风,怡情遣兴,诗赋文词,山川殆遍。” |
| qiān gǔ qí wén千古奇闻 | 从来没有听到或见过的意思 | 好古主人《赵太祖三下南唐》第四十五回:“今朕作主,准赐婚配。花之慈母亦无不俯依之理,况又与前四少将御侄等撮合,如出一辙。更见姻缘相配出于千古奇闻也。” |
| yǐn gǔ zhèng jīn引古证今 | 引用古代史实或文献来论证当前的行事。 | 《南齐书·高逸传》:“儒家之教,宪章祖述,引古证今,于学易悟。今树以前因,报以后果,业行交酬,连锁相袭。” |
| lǎo gǔ dǒng老古董 | 古老的或过时的东西,也指思想陈腐或生活习惯陈旧的人。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要是老古董儿问起来呢,你就说我已回寺。” |
| zhuó gǔ zhǔn jīn酌古准今 | 见“酌古准今”。 | 明·张居正《请专官纂修疏》:“今既汇为一书,固当深究本原,备详因革,酌古准今,以定一代之章程,垂万年之典则。” |
| gǔ jǐng bù bō古井不波 | 古井:枯竭的老井。波:波澜。枯竭的老井已不会再起波澜。比喻心境沉寂,不会因外界的影响而动感情。旧时指寡妇不思再嫁。亦作“古井无波”、“无波古井”。 | |
| yǐ gǔ yù jīn以古喻今 | 喻:说明。借用古代的事来说明今天的事情或道理。 | 《北史 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渐曩哲。” |
| lè dào hǎo gǔ乐道好古 |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 《孔丛子·公仪》:“鲁人有公仪体者,砥节厉行,乐道好古,恬于荣利,不事诸侯。” |
| yǐ gǔ fāng jīn以古方今 | 方:比拟。类比。拿古代的事情与当今的事情相比。 | 《北史·长孙嵩传》:“昔叔孙辞沃壤之地,萧何就穷僻之乡,以古方今,无惭曩哲。” |
| jīn lái gǔ wǎng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唐·崔珏《道林寺》诗:“今来古往人满地,劳生未了归丘墟。” |
| jīng qí gǔ guài精奇古怪 | 形容十分奇特,不同一般。 | 明·汤显祖《还魂记·硬拷》:“你精奇古怪虚头弄。” |
| rú gǔ hán jīn茹古涵今 | 犹言博古通今。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 唐 皇甫湜《韩文公墓志铭》:“茹古涵今,无有端涯。” |
| qiān gǔ bù xiǔ千古不朽 | 谓永远流传,不会磨灭。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谁肯以千古不朽之名人,抑之使出时流下。” |
| shuō gǔ dào jīn说古道今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话题广泛。同“说古谈今”。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九回:“你们又文绉绉的说古道今,我那里省得?” |
| qiān gǔ jué chàng千古绝唱 | 指从来少有的绝妙佳作。 | 明·李贽《与汪鼎甫书》:“所谓水中盐味,可取不可得,是为千古绝唱,当与古文远垂不朽者也。”清·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二:“‘茶龟’对‘酒鳖’,真千古绝唱也。” |
| jī gǔ zhèn jīn稽古振今 | 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 清谭嗣同《报贝元微书》:“稽古振今,士风一奋。” |
| tōng jīn bó gǔ通今博古 | 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现代和古代的事情知道得很多。形容知识渊博。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兼且通今博古,出口成文。” |
| dú yǒu qiān gǔ独有千古 | 具有流传久远的价值;具有独特的专长或优点。同“独有千秋”。 | 清 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七:“唐之李义山(李商隐)、宋之黄涪翁(黄庭坚),皆杜法也。先生撮在此一首中,真得其精微矣。方翁(陆游)、道园(虞集)皆未尝有此等议论,即使不读遗山诗集,已自可以独有千古矣。” |
| gǔ sì qīng dēng古寺青灯 | 青灯:以植物油为燃料的灯。形容修行者的孤独寂寞的生活。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4回:“一个立志修行的何玉凤,要向古寺青灯寻活计。” |
| wàn gǔ cháng chūn万古长春 | 万古:千年万代,永远。永远像春天一样,草木翠绿,生机勃勃。比喻人的精神永远像春天一样毫不衰退或祝愿好事长存。亦作“万古长青”、“万古常青”、“万古常新”。 | 元·无名氏《谢金吾》第四折:“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
| zūn gǔ bēi jīn尊古卑今 | 尊崇古代的,鄙薄现在的。 | 《庄子·外物》:“夫尊古而卑今,学者之流也。” |
| bó lǎn gǔ jīn博览古今 | 博:广博。广泛阅读古今书籍。形容学问渊博。 | 东汉 班固《汉书 成帝纪赞》:“博览古今,容受直辞。” |
| gǔ zhī yí zhí古之遗直 | 遗直:指人很耿直,有古人的遗风。指能够体现古人遗风的人。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十四年》:“叔向,古之遗直也。治国制刑,不隐于亲,三数叔鱼之恶,不为丰减。” |
| yuè gǔ chāo jīn越古超今 | 见“超今冠古”。 | 宋·朱敦儒《洞仙歌·赠太易》词:“这功名富贵,有也寻常,管做得、越古超今神妙。” |
| tán jīn shuō gǔ谈今说古 | 从今到古无所不谈,无不评论。形容谈话内容广泛。 |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仓樵谈今说古,兴高采烈,雯青只好勉强应酬。” |
| zhuó gǔ yán jīn酌古沿今 | 谓斟酌古今沿革,以明源流。 | 唐·长孙讷言《〈切韵笺注〉序》:“此制酌古沿今,无以加也!” |
| yǐn gǔ yù jīn引古喻今 | 征引古代史实或文献来喻说当前的现实。 | 晋·葛洪《抱朴子·疾谬》:“引古喻今,言微理举。” |
| nì gǔ fēi jīn泥古非今 | 拘守古代的而否定当今的。形容崇尚陈规旧法,贬低新鲜事物。 | 宋 刘恕《自讼》:“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疑滞少断,劳而无功。” |
| wàn gǔ cháng qīng万古长青 | 千秋万代都像松柏一样永远苍翠。比喻崇高的精神或深厚的友谊永远不会消失。万古:千秋万代;长青:像松柏那样永远苍翠。 | 元 无名氏《谢金吾》:“也论功增封食邑,共皇家万古长春。” |
| guì gǔ jiàn jīn贵古贱今 | 只看重古代的事,而看不起当代的事。 | 南朝·宋·范晔《狱中与诸甥侄书以自序》:“自古体大而思精,未有此也,恐世人不能尽之,多贵古贱今,所以称情狂言耳。” |
| jìng jīn shū gǔ竞今疏古 | 指厚今薄古。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通变》:“何则?竞今疏古,风味气衰也。” |
| zūn gǔ miè jīn尊古蔑今 | 尊祟古代的,轻视当代的。 |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比十八妖魔辈,尊古蔑今,咬文嚼字,称霸文坛。” |
| xī qí gǔ guài希奇古怪 | 奇怪而罕见。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楔子:“还有许多骗局、拐局、赌局,一切希奇古怪。” |
| zhuó gǔ yù jīn酌古御今 | 谓择古之善者以为治今的借鉴。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强志足以成务,博见足以穷理,酌古御今,治繁总要,此其体也。” |
| jīn yuè gǔ yuè今月古月 | 指月亮古今如一,而人事代谢无常。 | 唐 李白《把酒问月》诗:“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
| gǔ jǐng wú bō古井无波 | 古井:枯井。比喻内心恬静,情感不为外界事物所动。 | 唐·白居易《赠元稹》诗:“无波古井水,有节秋竹竿。” |
| pān jīn lǎn gǔ攀今览古 | 谈今说古。谈话的内容兼及古今。 | 元·周文质《斗鹌鹑·咏小卿》套曲:“释卷挑灯,攀今览古。” |
| gǔ sè gǔ xiāng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
| hào gǔ mǐn qiú好古敏求 | 好:喜爱,喜好。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 yuán gǔ zhèng jīn援古证今 | 援:引。引述古事来证明今事。 |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 事类》:“事类者,盖文章之外,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者也。” |
| bó jīn hòu gǔ薄今厚古 | 薄:轻视,鄙薄;厚:优待,重视。重视古代,轻视现代。 | 宋·杨万里《文帝曷不用颇牧论》:“浅于知而深于思,薄今而厚古,岂特颇牧而已哉!” |
| gé gǔ tōng jīn格古通今 | 穷究古代,通晓当代。谓学富识广。 | 明·无名氏《东篱赏菊》第四折:“贤才抱德隐田园,格古通今众所传。今番诏取为官后,保祚皇图亿万年。” |
| tōng gǔ bó jīn通古博今 | 同“通今博古”。 | 《钟山》1981年第4期:“你是一个老大学生了,通古博今,知书达理,何必与姚金根那种人一般见识,他小人得志。” |
| jīn gǔ qí guān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明·抱瓮老人《今古奇观·庄子休鼓盆成大道》:“所恨者新丧未久,况且女求于男,难以启齿。” |
| kōng gǔ jué jīn空古绝今 | 古来不曾有过,今世也不会再有。指自古以来是独一无二。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1回:“这人真是经天纬地之才,空古绝今之学。” |
| gèn gǔ wèi wén亘古未闻 | 指从古到今都没有听说的。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9卷:“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 |
| dào gǔ jī jīn,yán yuǎn hé jìn道古稽今,言远合近 | 道:讲;稽:考核;合:契合。谈论古时的事要结合今天的实际,说远处的事要结合眼前的事。 | 汉·桓宽《盐铁论·论灾》:“夫道古者稽之今,言远者合之近。” |
| shì gǔ fēi jīn是古非今 | 是:认为对;非:认为不对,不以为然。指不加分析地肯定古代的,否认现代的。 |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帝纪》:“且儒雅不达时宜,好是古非今,使人眩于名实,不知所守,何足委任!” |
| xíng gǔ zhì jīn行古志今 | 按古道行事,为当今服务。谓时异势迁,不可食而不化。 | 《逸周书·常训》:“始之以古,终之以古,行古志今,政之至也。” |
| liú fāng wàn gǔ流芳万古 | 流:流传;芳:花草的香味,比喻好的名声。指美名永远流传下去。 | 《大齐乡老举李义隽侪罗之碑》:“流芳万古,迹绝当今。” |
| míng chuí qiān gǔ名垂千古 | 比喻好名声永远流传。 | 唐 杜甫《醉时歌》:“德尊一代常坎坷,名垂万古知何用。” |
| qiān gǔ dú bù千古独步 | 谓独具风格,无与伦比。形容造诣之深。 | 宋·张戒《岁寒堂诗话》卷上:“颜鲁公之书,雄姿杰出,千古独步,可仰而不可及耳。” |
| qián gǔ wèi yǒu前古未有 | 自古以来未曾有过。 | 宋·徐度《却扫编》卷下:“而邓枢密洵武真以少保领院而不兼节钺,前所未有也。” |
| gǔ diào bù tán古调不弹 | 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 róng gǔ lòu jīn荣古陋今 | 见“荣古虐今”。 |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不知诗有真本领,未可以荣古陋今之见。” |
| tì gǔ rén dān yōu替古人担忧 | 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十回:“我不信,打谈的吊眼泪,替古人耽忧,这些都是虚,他若唱的我眼泪出来,我才算他好戏子。” |
| hòu gǔ bó jīn厚古薄今 | 在学术上重视、推崇古代的;轻视、鄙薄现代的。多用于学术研究方面。 | 宋 米芾《宝晋英光集 蚕赋》:“由斯而言,则予之功,非欲厚古而薄今,时之异也。” |
| hái pǔ fǎn gǔ还朴反古 | 见“还淳反古”。 | 《陈书·周弘正传》:“夫文质递变,浇淳相革,还朴反古,今也其时。” |
| gǔ féi jīn shòu古肥今瘠 | 比喻书法的不同风格。 | 唐·张远彦《书法要录》卷二:“无常谓之古肥,子敬谓之今瘠。古今既殊,肥瘦颇反。” |
| jiè gǔ yù jīn借古喻今 | 借:假借;喻:比喻。假借古人古事比喻现实中的今人今事。 | 熊召政《张居正》第三卷第八回:“张居正并没有直筒筒讲出自家观点,而是宕开话头借古喻今。” |
| bù fǎ gǔ bù xiū jīn不法古不修今 | 指不应效法古代,也不应拘泥于现状。 | 《商君书·开塞》:“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世。” |
| guàn chuān gǔ jīn贯穿古今 | 贯穿:贯通,通达。把现在和古代联系起来。 | 宋·洪迈《夷坚丙志·赵和尚》:“至于贯穿古今,精练吏事,于天下文官实为第一。” |
| zhǐ gǔ zhāi jīn指古摘今 | 摘:选取。指摘古今。形容才气纵横,议论锋利。 | 清·徐麟《长生殿序》:“稗畦洪先生以诗鸣长安,交游宴集,每白眼踞坐,指古摘今,无不心折。” |
| nì gǔ zhí jīn泥古执今 | 泥:拘泥;执:执拘,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于此礼不遵,而泥古执今,不独失礼,竟可谓之不臣矣。” |
| diào gǔ shāng jīn吊古伤今 | 吊:凭吊。凭吊古迹,追忆往昔,对现今状况有所感伤。 | 南朝·梁·简文帝《悔赋》:“铺究前史,吊古伤今。” |
| gǔ lǐ gǔ guài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林徽因《梅真同他们》第一幕:“可是差不多也就算是了,你知道当时的那些办法古里古怪的……” |
| rén shēng zì gǔ shuí wú sǐ人生自古谁无死 | 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但应死得有价值。 | 宋 文天祥《过零丁洋》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 gǔ shì jīng fēi古是今非 | 古代、现在的是非得失。指评论从古到今的功过曲直。 | 元·马致远《青衫泪》:“一个待咏月嘲风,一个待飞觞走斝,谈些古是今非,下学上达。” |
| qí lí gǔ guài奇离古怪 | 犹言希奇古怪。 | |
| wàn gǔ qiān qiū万古千秋 | 形容延续的时间极久。 | 唐 周朴《望中怀古》:“齐心楼上望浮云,万古千秋空姓名。” |
| ài sù hào gǔ爱素好古 |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 先秦 李耳《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 bù jīn bù gǔ不今不古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西汉 扬雄《太玄经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范望注:“既不合今,亦不合古。” |
| chá jīn zhī gǔ察今知古 | 指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它总是循着时间的先后逐渐演变而成的。观察它的现在,可以推知它的本来面目。 | |
| bù gǔ bù jīn不古不今 | 指事物不正常,古代现代都不曾有过。原讥讽人学无所得却故作诡异。后常比喻折衷。 | 汉 扬雄《太玄经 更》:“童牛角马,不今不古。 |
| lǎo gǔ bǎn老古板 | 指守旧的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4回:“前人制台是个老古板,见面之后,问了几句话。” |
| zhèn gǔ rú zī振古如兹 | 振古:往古,自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 《诗经·周颂·载芟》:“匪且有且,匪今斯今,振古如兹。” |
| biàn gǔ yì sú变古易俗 | 改变传统的法制和习俗。 | 《楚辞 九辩》:“变古易俗兮世衰,今之相者兮举肥。” |
| nián jìn gǔ xī年近古稀 |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 |
| qīng dēng gǔ fó青灯古佛 | 青荧的油灯和年代久远的佛像。借指佛门寂寞的生涯。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八回:“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