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是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ù shì yuān jiā bù jù tóu不是冤家不聚头 | 聚头:碰头。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 《京本通俗小说 西山一窟鬼》:“这个不是冤家不聚会。好教官人得知,却有一头好亲在这里。” |
jǔ mù jiē shì举目皆是 | 抬头看满眼都是。形容数量多。 | 林语堂《思满大人》:“今也不然,举目皆是‘同志’。” |
chù mù jiē shì触目皆是 | 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 鲁迅《华盖集续编 一点比喻》:“北京真是人海,情形可大不相同了,单是羊肉铺就触目皆是。” |
zuò rú shì guān作如是观 | 泛指对某一事物作如此的看法。 | 《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
yán hé shì fēi研核是非 | 核:对照,考核。研究考核什么是对,什么是错。 | 汉·张衡《东京赋》:“温故知新,研核是非。” |
tiǎo dé lán lǐ biàn shì cài挑得篮里便是菜 | 比喻得到一点就行,毫不挑剔。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0卷:“挑得篮里便是菜,一个信送将进去,登时把陈定放了出来。” |
yī wú shì chù一无是处 |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
hún shēn shì dǎn浑身是胆 | 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 | 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
guó shì rì fēi国是日非 | 国是:国事;非:不是。国家大事一天比一天坏。 |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卷:“自是朝政反复,国是日非,卒至夷虏之祸。” |
tú tú shì dào途途是道 | 指头头是道。说话或做事很有条理。 | 聂绀弩《<女权论辩>题记一》:“女人的幸福是看他的丈夫怎样,应该先努力安排一个家等等,这样或者那样,说得途途是道。” |
huáng tiān wú qīn,wéi dé shì fǔ皇天无亲,唯德是辅 | 皇天:上天;辅:辅助。老天爷公正无私,总帮助有德行的人。 | 《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
cùn yīn shì xī寸阴是惜 | 日影移动一寸的时间也应当爱惜。表示时间极其宝贵。 | 南朝·梁·周兴嗣《千文字》:“尺壁非宝,寸阴是竞。” |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女子无才便是德 | 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 | 清·严复《浮生六记》第三卷:“‘女子无才便是德。’真千古至言也。” |
shì fēi fēn míng是非分明 | 正确和错误非常分明。 | 东汉 班固《汉书 刘向传》:“故贤圣之君,博观始终,穷极事情,而是非分明。” |
fān shǒu shì yǔ,fù shǒu shì yún翻手是雨,合手是云 | 翻:反转;覆:反覆。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玩弄权术。 | 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一折:“咱人翻手是雨,合手是云,那尘埃中埋没杀多才俊。” |
xiū qī shì tóng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晋书·王导传》:“吾与元规休戚是同,悠悠之谈,宜绝智者之口。” |
niǔ shì wéi fēi扭是为非 | 扭:拗弄。指颠倒是非。硬将对的说成错的。 | 元·无名氏《活拿萧天佑》第一折:“谁不知谄佞人是你一个王枢密,你如今扭是为非。” |
lùn liè shì fēi论列是非 | 论:评论;列:列举。罗列事实,评论是非。 | 《汉书 司马迁传》:“仍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
bǎi wú yī shì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
shì fēi bù fēn是非不分 | 分辨不出正确与错误。 |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 |
wù shì rén fēi物是人非 | 东西还是原来的东西,可是人已不是原来的人了。多用于表达事过境迁。因而怀念故人。 |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节同时异,物是人非,我劳如何!” |
mào shì qíng fēi貌是情非 | 表面做的与心里想的完全两样。比喻表里不一。 | 《与僧正教》:“信可谓心与事背,貌是情非。” |
gōng guò shì fēi功过是非 | 功绩与过错,正确和谬误。 | 邓小平《对起草<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意见》:“实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评价‘文化大革命’,评价毛泽东同志的功过是非。” |
wéi lì shì tú惟利是图 | 一心为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由于夸诳,内抱贪浊,惟利是图。” |
shí shì qiú shì实事求是 | 实事:客观事物;求:研究。是:事物内部的规律性。指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 | 东汉 班固《汉书 河间献王刘德传》:“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是。” |
bō nòng shì fēi播弄是非 | 挑拨是非。是非:纠纷,口舌。 | 《两晋演义》八回:“疑她播弄是非,所以处心积虑,徐图报复。” |
xuán duàn shì fēi悬断是非 | 悬断:凭空推断。凭空推断是与非、对与错。 | 唐·柳宗元《复杜温夫书》:“吾性呆滞,多所未甚喻,安敢悬断是且非耶?” |
fǔ shí jí shì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唐 司空图《二十四诗品 自然》:“俯拾即是,不取诸邻。” |
jí xīn shì fó即心是佛 | 佛:佛陀。佛教禅宗认为修行无须他求,只要求之于内心,便可以悟道成佛。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七卷:“初参大寂,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是佛。’师即大悟。” |
shuí shì shuí fēi谁是谁非 | 犹言谁对谁错。 | 元 李致远《还牢末》第一折:“谁与你挑唇料嘴,辨别个谁是谁非。” |
yǐ shì wéi hèn以是为恨 | 恨:遗憾。把这件事当作遗憾。 | 宋·王谠《唐语林·雅量》:“不得永奉陛下,以是为恨。” |
rě shì shēng fēi惹是生非 | 惹:引起。非:事端。招惹是非;引争事端。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安分守己,并不惹是生非。” |
lái shì shì fēi rén,qù shì shì fēi zhě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 | 犹言解铃还是系铃人。指谁惹起的是非,还得由谁来了结。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86回:“来是是非人,去是是非者,把那淫妇教他领了去,变卖嫁人。” |
xián shì xián fēi闲是闲非 | 无关紧要的是非、议论。 | 元·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三折:“我待和他计较来,与这厮争甚么闲是闲非。” |
xián fēi xián shì闲非闲是 | 见“闲是闲非”。 | 元·高明《琵琶记·五娘劝解公婆争吵》:“空争着闲非闲是,只落得双垂泪。” |
shì fēi zhī dì是非之地 | 有麻烦或争议的地方。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我想第一步只有让你师父跳出是非之地,哪一方面都不帮。” |
bù níng wéi shì不宁唯是 | 宁:请助词,无义;唯:只是;是:这样。不只是这样。即不仅如此。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不宁唯是,又使围蒙其先君。” |
wéi lì shì shì唯利是视 | 亦作“唯利是求”。亦作“唯利是图”。以利为着眼点。谓一心只顾谋取利益。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十三年》:“余虽与晋出入,余唯利是视。” |
sì fēi ér shì似非而是 | 看来与常识相矛盾或相反而事实上却可能是正确的。 | |
zuǐ shì liǎng zhāng pí嘴是两张皮 | 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 |
wéi mìng shì cóng唯命是从 | 只要有命令就听从;形容完全服从命令。唯:唯独;命:命令。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十二年》:“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 |
yì fù rú shì亦复如是 | 复:又,再。也是这样。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刘琨善能招延,而拙于抚御,一日虽有数千人归投,其逃散而去,亦复如此。所以卒无所建。” |
zhì fēi wén shì质非文是 | 徒有华美的外表,而无相应的实质。 | 汉 扬雄《法言 吾子》:“其文是也,其质非也……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矣。” |
wéi mìng shì tīng唯命是听 | 是命令就服从,不敢有半点违抗。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使君怀怒,以及敝邑,孤之罪也,敢不唯命是听。” |
zhāo shì lǎn fēi招是揽非 | 犹招是惹非。 | 清·钱彩《说岳全传》:“忽听得有人叫道:‘岳相公在那里?’牛皋听得,便喊道:‘在这里!’岳大爷道:‘你又在此招是揽非了。’” |
jīn shì zuó fēi今是昨非 | 现在是对的;过去错了。 | 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
shì fēi qīng zhòng是非轻重 | 正确和谬误,事情的重要与不重要 | 邓小平《第三代领导集体的当务之急》:“当然还是要分别是非轻重,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还是要讲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 |
dīng shì dīng,mǎo shì mǎo丁是丁,卯是卯 |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3回:“我看你利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 |
cùn yīn shì jìng寸阴是竞 | 寸阴:指短暂的时间;是:文言助词,用在动词与宾语之间,起把宾语提前的作用;竞:争取。一寸光阴也应当争取,不能浪费。形容时间极其宝贵。 | 南朝·梁·周兴嗣《千字文》:“尺璧非宝,寸阴是竞。” |
tūn zhōu shì lòu吞舟是漏 | 本谓大鱼漏网,后常以喻罪大者逍遥法外。 | 《南史·陈庆之传》:“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
wú shì wú fēi无是无非 | 没有是与不是。比喻空闲没有事情。 | 元·贯石屏《村里迓鼓·隐逸》曲:“冷清清无是无非诵《南华》,就里乾坤大。” |
zuó fēi jīn shì昨非今是 | 非:不对,错误;是:对,正确。现在是对的,过去是错的。 | 宋·郭应祥《临江仙·丙寅生日自作》词:“老子开年年五十,依前恁地痴顽。昨非今是有无间。” |
yī shēn shì dǎn一身是胆 | 形容胆量大,无所畏惧。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ěr tīng shì xū,yǎn jiàn wéi shí耳听是虚,眼见为实 |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 《星火燎原 跨上新的高度》:“那时我还缺乏理解,但是也晓得大部分同志习惯于‘耳听是虚,眼见为实’,‘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 |
jiàn fēng shì yǔ见风是雨 | 比喻只看到一点迹象,就轻率地信以为真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他们做都老爷的,听见风就是雨,皇上原许他风闻奏事,说错了又没有不是的。” |
xiáo hùn shì fēi淆混是非 | 故意把正确的说成错误的,把错误的说成正确的,制造混乱,使是非不清。 | 清·陶曾佑《论文学之势力及其关系》:“锢蔽见闻,淆混是非。” |
jiě líng hái shì xì líng rén解铃还是系铃人 | 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0回:“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
mò zhōng yī shì没衷一是 | 衷:折中。指意见纷歧,不能决定哪一方面对。 | 郭沫若《盲肠炎 一个伟大的教训》:“就我见闻所及,论者的意见仍属没衷一是。” |
miàn shì xīn fēi面是心非 | 谓表面上是一套,心底里又是一套,表里不一。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9回:“从来人面是心非,如何保得到底!” |
zhōng xīn shì dào中心是悼 | 中心:内心;悼:伤痛。内心极为悲伤。 | 《诗经·邶风·终风》:“谑浪笑敖,中心是悼。” |
wéi lì shì qū惟利是趋 | 见“惟利是图”。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若以罪之大小而论,那宰牛的原算罪魁,但此辈无非市井庸愚,只知惟利是趋,岂知善恶果报之道。” |
gǎi shì chéng fēi改是成非 | 是:正确的,对的;非:错误的。把正确的改成错误的。指颠倒是非。 |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三折:“俺请受了人几文钱改是成非,似这般所为,碜可可的话取民心髓。” |
fó shì jīn zhuāng,rén shì yī zhuāng佛是金妆,人是衣妆 | 指佛靠金子装点,人靠衣饰打扮。比喻人内里不足,要靠外表。 | 清 沈自晋《望湖亭 自嗟》:“虽然如此,佛是金妆,人是衣妆,打扮也是极要紧的。” |
shì kě rěn,shú bù kě róng是可忍,孰不可容 | 是:这个;孰:什么。如果这个都可以容忍,还有什么不可容忍的呢?绝不能容忍。 | 《梁书·元帝纪》:“毕、原、……是可忍也,孰不可容!” |
huí tóu shì àn回头是岸 | 回头:回过头来;指改邪归正。佛家语;意思是要皈依佛法;就能登上超脱苦海的彼岸。后借来比喻犯错的人;只要悔改;就有出路。 | 元 无名氏《度翠柳》:“世俗人争长竞短,你死我活。有呵吃些个,有呵穿些个。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bǎi wú shì chù百无是处 | 犹言一无是处。形容全都是错的,没有一点对的地方。 | 宋 辛弃疾《浣溪沙 漫兴作》词:“一似旧时春意思,百无是处老形骸,也曾头上带花来。” |
zhāo shì shēng fēi招是生非 | 见“招是惹非”。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他也有不平,有反抗,有战斗,而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妇姑勃谿,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嘁嘁嚓嚓,招是生非,搬弄口舌,决不在大处着眼。” |
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fú女子无才便是福 | 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第三卷:“昔人云:‘女子无才便是福。’然今之闺秀,比比是矣!” |
shī bài shì chéng gōng zhī mǔ失败是成功之母 |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经验对于干部是必需的,失败是成功之母。” |
zài zài jiē shì在在皆是 | 在在:到处。到处都是,经常碰到。形容同类的事物或现象到处都存在。 | 清·袁枚《答友人某论文书》:“仆疑足下于诗文之甘苦,尚未深历,故觉与我争名者在在皆是,而独震于考订家琐屑斑驳以为其传校可必耶?” |
shì fēi qū zhí是非曲直 | 曲:无理;直:有理。指对事物的评断。 | 汉 王充《论衡 说日篇》:“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
wéi lì shì cóng唯利是从 | 从:追逐。一心求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 北魏·魏收《孝静帝伐元神和等诏》:“狡猾反覆,唯利是从,玷辱流辈,莫斯为甚。” |
mò zhōng yī shì莫衷壹是 | 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不知哪个是正确。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 孙中山《社会主义之演讲》:“主张个人主义者,莫不反对社会主义,主张社会主义者,又莫不反对个人主义,聚讼纷纭,莫衷壹是。” |
tǎo shì xún fēi讨是寻非 | 惹是生非,故意挑剔。 | 明·无名氏《白兔记·诉猎》:“哥嫂每夜里巡更不睡,讨是寻非。哥嫂他那里昧己瞒心,料想苍天不负亏。” |
shì fēi dé shī是非得失 | 正确与错误,得到的与失去的。 | 宋·朱熹《辞免兼实录院同修撰奏状》:“不知所言,重念臣愚,素无史学,然于是非得失之故,实有善善恶恶之心。” |
miàn shì bèi fēi面是背非 | 当面赞成,背后反对。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
kǒu shì xīn miáo口是心苗 | 犹言为心声。 | 元·白朴《梧桐雨》第四折:“氤氲篆烟袅,昏惨剌银灯照。玉漏迢迢,才是初更报。暗觑清霄,盼梦里他来到。却不道口是心苗,不住的频频叫。” |
bān nòng shì fēi搬弄是非 | 搬弄:挑拨;是非:指口舌纷争。把别人的话搬来弄去;有意从中挑拨是非出来。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弄是非,调三窝四。” |
jiǎng shì shuō fēi讲是说非 | 犹言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 元 柯丹邱《荆钗记 受钗》:“这财礼虽是轻微,你为何讲是说非?” |
shì fēi zì yǒu gōng lùn是非自有公论 | 事情的是非曲直,公众自会作出恰当的评判。 | 语出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品藻》:“扞庾公呴又问:‘何者居其右?’王曰:‘自有人。’又问:‘何者是?’王曰:‘噫!其自有公论。’” |
wéi lì shì yíng惟利是营 | 指惟利是视。 | 《金史 阿离方传》:“卿宗室旧人,乃纵肆败法,惟利是营,朕甚恶之。” |
qǐ yǒu shì lǐ岂有是理 | 见“岂有此理”。 | 元·刘祁《归潜志》第七卷:“夫己所有不能保,而夺人所有,岂有是理?” |
jī fēi chéng shì积非成是 | 非:谬误;是:正确的东西。长期形成的谬误;久而久之被当作正确的。 | 清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 原善序》:“治经之士,莫能综贯,习所见闻,积非成是,余言恐未足以振兹坠绪也。” |
wéi lì shì qiú唯利是求 | 见“唯利是视”。 | 南朝·梁·沈约《奏弹王源》:“源频叨诸府戎禁,豫班通彻,而托姻结,唯利是求,玷辱流辈,莫斯为甚。” |
kǔ hǎi wú biān,huí tóu shì àn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 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 |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
ěr tīng shì xū,yǎn jiàn shì shí耳听是虚,眼见是实 | 虚:虚假。听到的不足信,亲眼看到的才真实可靠。 | 京剧《串龙珠》第十场:“有道是耳听是虚,眼见是实。千岁莫要屈赖好人。” |
wéi mìng shì tīng惟命是听 | 叫做什么,就做什么。谓绝对服从。 | 西汉·司马迁《越王勾践世家》:“今君王举玉趾诛孤臣,孤臣惟命是听。” |
fǔ shí jiē shì俯拾皆是 | 只要弯腰来拾取,到处都是。形容多而易得。 | 鲁迅《集外集拾遗补编 做“杂文”也不易》:“现在竟也累得来做‘在材料的捃摭上尤是俯拾皆是,用不着挖空心思去搜集采取’的‘杂文’。” |
wéi lín shì bǔ唯邻是卜 | 指找住房应该选择邻居。 | 《左传·昭公三年》:“非宅是卜,唯邻是卜。” |
bù shì yuān jiā bù pèng tóu不是冤家不碰头 | 指仇人或不愿意相见的人偏偏相逢,无可回避。 | 康濯《春种秋收》:“还是开春后第一回上坡里做活,就说巧不巧地闹了个‘不是冤家不碰头’啊!” |
shī xīn zì shì师心自是 | 师心:以心为师。指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见有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座,谬误差失者多矣。” |
zhāo shì bān fēi招是搬非 | 搬弄是非,引起争端。 | 鲁迅《坟·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 |
wéi yì shì cóng惟义是从 | ||
tóng shì tiān yá lún luò rén同是天涯沦落人 | 大家都是有不幸的遭遇的人。 | 唐·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
sè jí shì kōng色即是空 | 佛家语。指世家一切色法(物质)的本性(内在真实性)都是空无所有。 | 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12回:“本庵法名,向以‘色即是空’四字为则,如前岁收的几个小徒。” |
dà shì dà fēi大是大非 | 是:正确;非:错误。原则性的重大是非问题;多指政治方面的。 | 徐迟《歌德巴赫猜想》:“一页一页的历史写出来了,大是大非,终于有了无私的公论。” |
shì fēi diān dǎo是非颠倒 | 是:对;非:错。把错的说成对的,对的说成错的。把是非弄颠倒了。 | 唐 韩愈《施先生墓铭》:“古圣人言,其旨密微,笺注纷罗,颠倒是非。” |
tóu tóu shì dào头头是道 | 原为禅宗语;原指道无所不在。后多形容说话、做事条理清楚;道理充分;面面俱到。 | 《续传灯录 慧力洞源禅师》:“方知头头皆是道,法法本圆成。” |
wéi lì shì zhú惟利是逐 | 指惟利是视。 | 朱自清《历史在战斗中》:“这利己主义到了‘惟利是逐’的地步,却是非空虚到极点不可。” |
yán shì rén fēi言是人非 | 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 | 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太祖》:“徐铉、张洎言是人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