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食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ù shí rén jiān yān huǒ不食人间烟火 | 食:吃;烟火: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想或诗画立意高超,言词清丽。 | 宋·阮阅《诗话总龟》第九卷:“东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
chǐ yī měi shí侈衣美食 | 侈衣,华美的衣服;美食,鲜美的食物。言衣食俱精。 | 《吕氏春秋·精通》:“今夫攻者,砥厉五兵,侈衣美食,发且有日矣,所被攻者不乐。” |
bāng gǒu chī shí帮狗吃食 | 比喻帮坏人作坏事。同“帮虎吃食”。 | 高玉宝《高玉宝》第四章:“这个万瞎子……专给保长溜须拍马,对穷人却是敲诈勒索,最能帮狗吃食。” |
bāng hǔ chī shí帮虎吃食 | 比喻帮助恶人做坏事。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4回:“先着了几个赖皮帮虎吃食的生员,在文庙行香的时节,出力讲了一讲。” |
chī bái shí吃白食 | 白吃别人的饭,光吃饭不工作,吃东西不付钱,也指不务正业专靠讹诈为生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况列位在此,无有我不破钞,反吃白食的。” |
fén kū shí dàn焚枯食淡 | 烤干鱼,食薄味。形容生活清苦。 | 清·钱谦益《和州鲁氏先茔神道碑铭》:“焚枯食淡,斋厨萧然。” |
bì yī shū shí弊衣蔬食 |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俭朴。亦作“弊衣箪食”。 | 《周书·柳虯传》:“弊衣蔬食,未尝到改操。” |
shí gān qǐn ān食甘寝安 | 见“食甘寝宁”。 | 《北史·恩幸传·赵默》:“及诉将获罪,默因构成以诛之,然后食甘寝安,志于职事。” |
shí bì fāng zhàng食必方丈 | 同“食前方丈”。 | 《宋书·刘穆之传》:“性奢豪,食必方丈,旦辄为十人馔。” |
yì kǒu yǐ shí易口以食 | 犹易子而食。口,丁口。 | 《新唐书·逆臣传上·安庆绪》:“城中栈而处,粮尽,易口以食。” |
shǎo yī quē shí少衣缺食 | 缺乏衣食。比喻贫困。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3回:“人都被拿去做工,荒功废业,家里一定弄得少衣缺食,这等苦恼。” |
zú yī zú shí足衣足食 | 衣食丰足。指生活富裕。 | 《敦煌变文集 丑女缘起》:“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回,犹如舟船,般运众生,达于彼岸。此时总得见佛,今世足衣足食。” |
cǎo yī mù shí草衣木食 | 木:树。编草为衣,以树木果实为食。形容衣食简单,生活清苦。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这出家无过草衣木食,熬枯受淡。” |
jī bù zé shí饥不择食 | 饿急了就顾不上选择食物。比喻急需时顾不得选择。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丹霞天然禅师》:“又一日访庞居士,至门首相见。师乃问:‘居士在否?’士曰:‘饥不择食’。” |
è yī è shí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
yīn yē fèi shí因噎废食 | 噎:食物堵塞在咽喉;废:停止;食:吃。因吃东西卡过喉咙;从此就停止吃东西。比喻偶然受了一次挫折;就停止不干。 | 汉 刘向《说苑》:“一噎之故,绝谷不食。” |
bǎo shí nuǎn yī饱食暖衣 | 吃的饱;穿的暖;生活富足;无忧无虑。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人之有道也,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
zì shí qí guǒ自食其果 | 自己吃自己种下的恶果。形容自己做坏事;自己受害。 | 茅盾《〈呼兰河传〉序》:“除了因为愚昧保守而自食其果,这些人物的的生活原也悠然自得其乐。 |
qiáng shí ruò ròu强食弱肉 | 同“弱肉强食”。喻弱者被强者欺凌吞并。 | 明·刘基《瑞麦颂》:“元失其鹿,天下共逐,扰扰纷纷,强食弱肉。” |
yī shí zhù xíng衣食住行 | 泛指穿衣、吃饭、住房、行路等生活上的基本需要。 | 孙中山《民生主义》第三讲:“大家都能各尽各的义务,大家自然可以得衣食住行的四种需要。” |
chuī xiāo qǐ shí吹箫乞食 | 原指伍春秋时子胥于吴市吹箫向人乞讨。后指沿街乞讨。 | 《史记·范睢蔡泽列传》:“伍子胥橐载而出昭关,夜行昼伏,至于陵水,无以糊其口,膝行蒲伏,稽首肉袒,鼓腹吹篪,乞食于吴市。”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赘行 | 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 《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
shí bù huáng wèi食不遑味 | 同“食不甘味”。 | 三国·魏·曹植《求自试表》:“今臣居外,非不厚也,而寝不安席,食不遑味者,伏以为二方未克为念!” |
gàn shí zhī láo旰食之劳 | 天色已晚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 《晋书 郭璞传》:“不然,恐将来必有愆阳苦雨之灾,崩震薄蚀之变,狂狡蠹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劳也。” |
lì shí cū cān粝食粗餐 | 粝:粗米;餐:饭食。指食物粗糙。 | 《东观汉记·桓鸾传》:“常著大布缊袍,粝食粗餐。” |
qǐn bù ān xí,shí bù gān wèi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甘味:味道好。睡觉也不能安于枕席,吃饭时吃不出好味道。形容心事重重,坐卧不安。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五》:“秦王恐之,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
shí dàn yī cū食淡衣粗 | 吃清淡食物,穿粗布衣服。形容生活清寒俭朴。 | 宋·苏轼《与蒲传正》:“退居之后决不食淡衣粗,杜门绝客。” |
shí yú yù qīng食鱼遇鲭 | 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 唐·皮日休《<文薮>序》:“亦由食鱼遇鲭,持内偶僎。” |
xiāo yī gàn shí宵衣旰食 | 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很晚了才吃饭。原形容帝王勤于政事;后泛指勤奋刻苦;从早到晚不懈怠。 | 唐 陆贽《兴元论解姜公辅状》:“乃是陛下握发吐哺之日,宵衣旰食之辰。” |
jǐn yī yù shí锦衣玉食 | 锦衣:精美华贵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饮食。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 北齐 魏收《魏书 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
dào shí zhì bǎo盗食致饱 | 比喻以不正当手段获益。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省事》:“或有劫持宰相瑕疵而获酬谢,或有喧聒时人视听求见发遣,以此得官谓为才力,何异盗食致饱,窃衣取温哉!” |
shí shǎo shì fán食少事烦 | 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 《晋书 宣帝纪》:“先是,亮(诸葛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 |
shí huò xuán chún食藿悬鹑 | 谓生活穷苦。食藿,以豆叶为食;悬鹑,衣衫褴褛,似鹑鸟悬垂的秃尾。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八卷:“臣今幸沽朱绂,而保安子天佑食藿悬鹑,臣窃愧之。” |
shí qián fāng zhàng食前方丈 | 方丈:一丈见方。吃饭时面前一丈见方的地方摆满了食物。形容吃的阔气。 | 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食前方丈,侍妾数百人,我得志,弗为也。” |
shí biàn láo xīn食辨劳薪 | 形容见识卓越。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 |
wén yē fèi shí闻噎废食 | 听到有人吃饭噎了一下,自己就连饭也不吃了。比喻因为怕出问题,索性不干。 | 明·袁宏道《袛园寺碑文》:“戚戚舍身,沾沾利益,遂欲绝口性命,塞路葱岭,此何异闻噎废食,见蹶停骖者哉?” |
rì gàn wàng shí日旰忘食 |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 《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
shí bù guǒ fù食不果腹 | 果:充实。吃不饱肚子。 | 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適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
bù zhī qǐn shí不知寝食 | 犹言废寝忘食。形容异常专心、努力。 | |
shí wèi fāng zhàng食味方丈 | 同“食前方丈”。 | 春秋·齐·晏婴《晏子春秋·问》:“昔吾先君桓公善饮酒穷乐,食味方丈。” |
cū yī lì shí粗衣粝食 | 粗:粗劣;衣:衣服;粝:差的;食:事物。形容生活清苦。 | 唐 李翱《左仆射傅公碑》:“夫人粗衣粝食,与兵士妻女均好恶,用助公事。” |
shí wéi mín tiān食为民天 | 谓粮食是人民赖以生存的最为重要的东西。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涉务》:“夫食为民天,民非食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能相存。” |
shí bù jiān ròu食不兼肉 | 吃饭不用两道肉食。谓饮食节俭。 | 《尹文子·大道上》:“昔晋国若奢,文公以俭矫之,乃衣不重帛,食不兼肉,无几时,人皆大布之衣,脱粟之饭。” |
quē shí wú yī缺食无衣 | 缺少吃的和穿的。形容饥寒交迫的生活。 | 明 无名氏《贫富兴衰》第一折:“先主在独树楼桑受困危,织履编席,缺食无衣,到处寻觅,挽菜挑虀。” |
bù láo ér shí不劳而食 | 食:吃。自己不劳动而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 张东林《古城春色》第二部:“我们掌柜的说,解放了不应当不劳而食。” |
xì ér bù shí系而不食 | 系:结。光挂着却不吃。指中看不中吃的东西。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吾岂綔瓜也哉!鄢能系而不食。” |
jiě yī tuī shí解衣推食 | 推:让。把衣服脱给别人穿;把食物让给别人吃。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汉王授我上将军印,予我数万众,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听计用,故吾得以至于此。” |
bì yī lì shí敝衣粝食 | 破衣粗食。形容生活困顿。 | 宋 曾巩《徐复传》:“穷阎漏屋,敝衣粝食,或至于不能自给,未尝动其意也。” |
gōng kǔ shí jiǎn攻苦食俭 | 犹攻苦食淡。 | 明·王世贞《觚不觚录》:“余举进士,不能攻苦食俭。” |
lín shí fèi zhù临食废箸 | 临:到,将要;箸:筷子。临到吃时却丢掉筷子。形容心神不宁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6回:“此用之所以卧不安席,临食而废箸者也。” |
zhōng míng dǐng shí钟鸣鼎食 | 击钟奏乐列鼎而食。形容生活豪华、排场。钟鸣:吃饭时敲钟;鼎食:列鼎而食。 | 唐 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
shī lù sù shí尸禄素食 | 尸:居位;尸禄:受禄而不尽职。空食俸禄而不尽其职,无所事事。 | 三国·魏·曹丕《上书三禅让》:“昔有蘧敖逃禄,传载其美,所以浊世,励贪夫,贤于尸禄素食之人也,故可得而小。” |
shí bù zhī wèi食不知味 | 同“食不甘味”。 | 唐·白居易《初授给遗献书》:“臣所以授官已来,仅将十日;食不知味,寝不遑安;唯思粉身,以答殊宠,但未获粉身之所耳。” |
jī bù huáng shí饥不遑食 | 同“饥不暇食”。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虽有糇粮,饥不遑食。” |
shí rì wàn qián食日万钱 | 每天饮食要花费上万的钱。形容饮食极奢侈。 | 《晋书 何曾传》:“食日万钱,犹曰无下箸处。” |
gǒu zhì bù shí狗彘不食 | 连狗猪都不吃他的肉。形容其人的品行极端恶劣。 | 东汉 班固《汉书 元后传》:“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 |
shí bù chóng wèi食不重味 | 味:菜肴。吃饭不要两样菜肴。形容生活俭朴。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食不二味,坐不重席。”《史记·吴太伯世家》:“越王勾践食不重味,衣不重采,吊死问疾,且欲有所用其众。” |
jǐn yī ròu shí锦衣肉食 | 见“锦衣玉食”。 | 明·李东阳《生日邃庵太宰贶以长律用韵自述并答雅怀》:“锦衣肉食非吾乐,藁操冰心岂自坚。” |
bì yī dān shí弊衣箪食 | 破旧的衣服和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 《周书 儒林传论》:“其沉默孤微者,亦笃志于章句,以先王之道,饰腐儒之姿,达则不过侍讲训胄,穷则终于弊衣箪食。” |
shí mǎ liú gān食马留肝 | 后反用其义,比喻未能吸取精华。 | 《史记·封禅书》:“文成(少翁)食马肝死耳。”司马贞索隐:“案:《论衡》云:‘气热而毒盛,故食走马肝杀人。’” |
bì yī shū shí弊衣疏食 | 破旧的衣着,粗粝的饭食。指生活清苦。 | 《周书 柳虬传》:“弊衣疏食,未尝改操。” |
qù shí cún xìn去食存信 | 比喻宁可失去粮食而饿死,也要坚持信义。 | 春秋·鲁·孔丘《论语·颜渊》:“曰:‘去食。自古下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
chuò shí tǔ bǔ辍食吐哺 | 辍:停止;哺:口中的食物。停止用饭,吐出口中含的食物。 | 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汉王辍食吐哺,骂曰:‘竖儒,几败而公事!’” |
bēi gōng fěi shí卑宫菲食 | 指宫室简陋,饮食菲薄。旧时用以称美朝廷自奉节俭的功德。 | 语出《论语 泰伯》:“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 |
è yī lì shí恶衣粝食 | 粝:糙米。穿粗劣的衣服,吃糙米做的饭。形容生活俭朴。 | 宋·苏轼《礼义信足以成德论》:“以为有国者皆当恶衣粝食,与农夫并耕而治一人之身,而自为百工。” |
tóng pán ér shí同盘而食 | 同吃一个盘中的食物。形容兄弟之间骨肉情深。 | 《魏书 杨椿传》:“吾兄弟,若在家,必同盘而食,若有近行,不至,必待其还,亦有过中不食,忍饥相待。” |
shí wú qiú bǎo食无求饱 | 饱:吃足。饮食不要求饱,指饮食要有节制。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 |
jiǔ shí zhēng zhú酒食征逐 | 征:召唤;逐:追随。指酒肉朋友互相邀请吃喝玩乐。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征逐,诩诩强笑语以相取下。” |
fēng yī zú shí丰衣足食 | 穿的吃的都很充足富裕。形容生活富足。 | 五代 齐已《病中勉送小师往清凉山礼大圣》诗:“丰衣足食处莫住,圣迹灵踪好遍寻。” |
bǎo shí zhōng rì,wú suǒ yòng xīn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什么事也不思考。 | 春秋·鲁·孔丘《论语·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zú bīng zú shí足兵足食 | 见“足食足兵”。 | 宋·胡錡《耕禄稿·代田万顷到任谢表》:“秉戈执耒,宜为足兵足食之思;牧马饭牛,盍讲且战且耕之政。” |
bǎo shí sī yín yù饱食思淫欲 | 饱:吃足;食:吃;淫:邪恶。指生活安逸,容易起淫念。 | 明·罗贯中《三遂平妖传》第35回:“锦衣玉食,合着了俗语饱食思淫欲这句了。” |
miè cǐ zhāo shí灭此朝食 | 此:代词;指敌人;朝食:吃早饭。意思是消灭了这伙敌人再吃早饭。表示消灭敌人的急切心情或对敌人的仇恨蔑视。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二年》:“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 |
liè dǐng ér shí列鼎而食 | 形容豪门贵族的奢侈生活。 | 《孔子家语 致思》:“从车百乘,积粟万钟,累茵而坐,列鼎而食。” |
shé shí jīng tūn蛇食鲸吞 | 蛇食:像蛇一样吞食。鲸吞:像鲸一样吞咽。比喻强者逐步并吞弱者。 | 隋·薛道衡《老氏碑》:“天齐地轴之所,蛇食鲸吞;铜陵、玉垒之区,狼顾鸱跱。” |
ruò ròu qiáng shí弱肉强食 | 原指动物中弱者的肉是强者的食物。比喻弱者被强者欺压、吞并。 | 元 胡天游《闻李帅逐寇复州治》:“惜哉士卒多苦暴,弱肉强食鸱鸮同。” |
quē yī shǎo shí缺衣少食 | 衣食不足。指贫穷。亦作“缺食无衣”。 | 明李贽《焚书 复李渐老书》:“即此衣食之赐,既深以为喜,则缺衣少食之烦恼不言而知也。” |
jīng tūn cán shí鲸吞蚕食 | 像鲸鱼吞食一口吞下,像蚕吃桑叶逐步侵占。比喻用各种手段侵吞。 | 清 王韬《英宜保土》:“若土耳机三土一旦为俄所鲸吞蚕食,则地兼三海,拓疆万里。” |
yī shí suǒ ān衣食所安 | 安:养;所安:养生的东西。衣食这类养生的东西。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十年》:“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
è yī fēi shí恶衣菲食 | 粗劣的衣食。形容生活俭朴。 | 《梁书·太祖张皇后等传序》:“高祖拨乱反正,深鉴奢逸,恶衣菲食,务先节俭。” |
gōng kǔ shí dàn攻苦食啖 | 见“攻苦食淡”。 |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吕后与陛下攻苦食啖,其可背哉。” |
shí fāng yú qián食方于前 | 同“食前方丈”。 | 明·冯梦龙《智囊补·闺智·陈子仲妻》:“楚王聘陈子仲为相,仲谓妻曰:‘今日为相,明日结驷连骑,食方于前矣。’” |
mù shí ěr shì目食耳视 | 用眼睛吃,用耳朵看。比喻颠倒错乱。 | 宋·司马光《迂书·官失》:“世之人不以耳视而目食者,鲜矣。” |
cū páo lì shí粗袍粝食 | 同“粗衣恶食”。 | 《后汉书·袁京传》:“[袁彭]行至清,为吏粗袍粝食,终于议郎。” |
yù shí jǐn yī玉食锦衣 | 锦衣:鲜艳华美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食品。精美的衣食。形容豪华奢侈的生活。 | 《魏书 常景传》:“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
jī zhōng dǐng shí击钟鼎食 | 打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或富人生活奢华。 | 汉·张衡《西京赋》:“击钟鼎食,连骑相过。”三国·魏·嵇康《卜疑》:“宁聚货千亿,击钟鼎食;枕藉芬芳,婉脔美色乎?” |
dǐng shí míng zhōng鼎食鸣钟 | 亦作“鼎食鸣锺”。击钟列鼎而食。形容富贵人家生活豪侈。 | 宋·王禹偁《贤人不家食赋》:“将期乎鼎食鸣钟,宁虞往吝。” |
bèi huì shí yán背惠食言 | 指忘恩失信。 | 《周书 杨荐传》:“荐至蠕蠕,责其背惠食言,并论结婚之意。” |
gǒu zhì bù shí qí yú狗彘不食其余 | 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极其卑鄙龌龊。 | 《汉书·元后传》:“既无以报,受人孤寄,乘便利时,夺取其国,不复顾恩义,人如此者,狗猪不食其余,天下岂有而兄弟邪!” |
gǒu shǔ bù shí rǔ yú狗鼠不食汝余 | 食:吃。狗猪都不吃他剩下的东西。形容人的品行极其卑鄙龌龊。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贤媛》:“因不复前而叹曰:‘狗鼠不食汝余,死故应尔。’至山陵,亦竟不临。” |
yī bó shí ròu衣帛食肉 | 衣:穿。穿锦衣,吃肉食。形容生活富裕。 | 明·无名氏《孟母三移》第四折:“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
shí bù chōng cháng食不充肠 | 见“食不充饥”。 | 唐·元稹《同州刺史谢上表》:“臣八岁丧父,家贫无业,母兄乞丐以供资养,衣不布体,食不充肠,幼学之年不蒙师训。” |
xuē yī biǎn shí削衣贬食 | 削:削减;贬:降低。削减衣服,降低饮食水准。比喻省吃俭用,节衣缩食 | 唐·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时公私有余,削衣贬食,不立资遗,以班亲旧朋友为义。” |
jīn jiāng dān shí壸浆箪食 | 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箪食壸浆,以迎王师。”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 | |
jiǔ shí dì yù酒食地狱 | 陷入终日为酒食应酬而奔忙的痛苦境地。 | 宋·朱彧《萍洲可谈》卷三:“东坡倅杭,不胜杯酌……疲于应接,乃号杭倅为酒食地狱。” |
bù yī lì shí布衣粝食 | 见“布衣蔬食”。 | 唐·房鲁《上节度使书》:“其愧非愧,布衣粝食,僮饥蹇驴也,所以愧者,彼何人也,予何人也。” |
āi lí zhēng shí哀梨蒸食 | 将哀梨蒸着吃。比喻不识货。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轻诋》:“桓南郡每见人不快,辄嗔曰:‘君得哀家梨,当复不烝食不?’” |
xí yī jiān shí袭衣兼食 | 袭:全套衣服;兼:加倍。成套衣服,多盘菜肴。比喻生活富裕。 | 明·何景明《徐太母潘氏墓志铭》:“居家甚勤俭,无袭衣兼食,然施族仁下,不有所害。” |
shí bù qiú gān食不求甘 | 饮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节俭。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吾为天下母,而身服大练,食不求甘,左右但著帛布。” |
wàng wū yǐ shí望屋以食 | 见“望屋而食”。 | 宋·叶适《外论》:“而绛灌之为丞相主国论者,故奋挺大呼望屋以食之人也,是亦安能知先王之意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