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玉的成语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yù suì xiāng xiāo玉碎香消 | 比喻女子死亡。 | 明 无名氏《寻亲记》第二十四出:“玉碎香消镜台荒,绿云缭乱懒梳妆。” |
| jīn yǒu yù kūn金友玉昆 |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 北朝 北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
| yù suì xiāng cán玉碎香残 | 比喻美貌女子的死亡。 | 清 洪昇《长生殿》第二十七出:“玉碎香残荒郊卧,云拋雨断重泉墮。” |
| jiá yù qiāo jīn戛玉敲金 | 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 | 宋 罗烨《醉翁谈录 小说引子》:“试开戛玉敲金口,说与东西南北人。” |
| zǐ nǚ yù bó子女玉帛 |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 《左传 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
| duàn xiāng líng yù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清·洪昇《长生殿·尸解》:“这是我断香零玉沉埋处,好结果一场厮耨,空落得薄命留。” |
| yù bù zhuó,bù chéng qì玉不琢,不成器 | 琢:雕。玉石不经雕琢,成不了器物。比喻人不受教育、不学习就不能有成就。 | 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
| pī hè huái yù被褐怀玉 | 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美玉。比喻虽是贫寒出身,但有真才实学。 | 先秦 李耳《老子》第70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河上公注:“被褐者,薄外;怀玉者,厚内。匿宝藏怀,不以示人也。” |
| jīn biāo yù luò金镳玉络 | 见“金镳玉辔”。 | 《金史·隐逸传·赵质》:“臣僻性野逸,志在长林丰草,金镳玉络非所愿也。” |
| xiān zī yù mào仙姿玉貌 |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都美。 | 唐·郑《津阳门》诗:“鸣鞭后骑何躞蹀,宫妆禁袖皆仙姿。”《乐府诗集·宫怨》:“三千玉貌休自夸,十二金钗独相问。” |
| yù lòu yóu dī玉漏犹滴 | 指夜还未过去。玉漏:计时的漏壶。 | |
| zhū pán yù dūn珠槃玉敦 | 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 | 《周礼 天官 王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郑玄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
| jīn yù jǐn xiù金玉锦绣 | 指精美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巧妙的计策。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
| yù chǐ liáng cái玉尺量才 | 玉尺:玉制的尺,旧时比喻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用恰当的标准来衡量人才和诗文。 | 唐·李白《上清宝鼎》诗:“仙人持玉尺,度君多少才;玉尺不可尽,君才无时休。” |
| yù shí tóng jìn玉石同烬 | 美玉和石头一样烧坏。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 梁启超《新罗马》:“逆着你来便玉石同烬,顺着你来又鸡犬不宁。” |
| xuán pǔ jī yù玄圃积玉 | 传说玄圃多美玉。因以“玄圃积玉”比喻精华荟萃。 | 《晋书·陆机传》:“葛洪著书,称机文犹如玄圃之积玉,无非夜光焉。” |
| xuàn shí wéi yù炫石为玉 | 炫:夸耀。拿玉吸引人,卖出的却是石头。比喻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 汉·扬雄《法言·问道》:“炫玉而贾石者,其狙诈乎?”宋·程颢《论王霸之辨》:“苟以霸者之心而求王道之成,是炫石为玉也。” |
| zhū guī yù jǔ珠规玉矩 | 比喻人的言行纯正合乎规矩。 | 清·龚自珍《瑶台第一层》词附某侍卫《王孙传》:“某王孙者,家城中,珠规玉矩,不苟言笑。” |
| jīn yù liáng yán金玉良言 |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 yù shí tóng suì玉石同碎 | 犹玉石俱焚。 | 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沧海横流,玉石同碎。” |
| jīn jiāng yù lǐ金浆玉醴 | 浆:酒;醴:甜酒。原指仙药,后指美酒佳酿。 |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朱草生名山岩石中,汁如血,以金玉投其中,立便可丸如泥,久则成水。以金投之,名为金浆,以玉投之,名为玉醴,服之皆长生。” |
| jiān jiā yù shù蒹葭玉树 | 蒹葭:价值低微的水草,比喻微贱。表示地位低的人依附地位高的人。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并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 |
| qiāo jīn jī yù敲金击玉 | 见“敲金击石”。 | 元·汪元亨《醉太平·警世》曲:“展嘲风咏月长才思,吐敲金击玉款言词。” |
| qiāng jīn kēng yù锵金铿玉 | 见“锵金鸣玉”。 | 五代·齐己《读<李白集>》诗:“锵金铿玉千余篇,脍吞炙嚼人口传。” |
| jīn tí yù xiè金题玉躞 | 金题:用泥金书写的题签;玉躞:系缚书卷的玉别子(又称插签)。指极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璜。 | 宋 米芾《书史》:“隋唐藏书,皆金题玉躞,锦贉绣褫。” |
| kēng jīn fēi yù铿金霏玉 | 见“铿金戛玉”。 | 清·钮琇《觚剩·樵隐》:“崔出《樵隐近咏》相示……黄不觉惊赏曰:‘此真铿金霏玉之音也。’” |
| kēng jīn jiá yù铿金戛玉 | 形容文词音节铿锵有力。 | 清 周亮工《书影》第一卷:“吾豫当初变时,一人起而左右北地,铿金戛玉,至今踔厉词坛。” |
| zhì fū hùn yù碔砆混玉 | 比喻以假乱真,似是实非。 | |
| yùn yù dài jià韫玉待价 | 韫:藏。把玉藏在木匣子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89回:“那明是韫玉待价之意。” |
| huái zhū yùn yù怀珠韫玉 | 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后因以“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 | 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
| qíng tiān yù zhù擎天玉柱 | 支撑天的柱子。比喻担负重任的人。 | 元·朱凯《黄鹤楼》第一折:“想周瑜破了百万曹兵,他正是擎天玉柱,驾海金梁。” |
| chuī jīn zhuàn yù炊金馔玉 | 炊:浇火做饭;馔:饮食,吃。形容丰盛的菜肴。 | 唐 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
| lòu yù cái bīng镂玉裁冰 | 比喻构思新颖精美。 | 宋·辛弃疾《西江月·和晋臣敷文赋秋水瀑泉》:“镂玉裁冰著句,高山流水知音。” |
| jīn xiàng yù zhì金相玉质 |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 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
| wú xiá bái yù无瑕白玉 | 瑕:玉上的赤色斑点。洁白的美玉上没有一点疵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无缺。 | 清·孔尚任《桃花扇·奇扇》:“得保住这无瑕白玉身,免不得揉碎如花貌。” |
| bīng hú yù héng冰壶玉衡 | 冰壶:即冰心玉壶;玉衡:用玉石装饰的衡器。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 唐·杜甫《寄裴施州诗》:“金钟大镛在东序,冰壶玉衡悬清秋。” |
| cháng shēn yù lì长身玉立 | 玉立:比喻体态修美。形容女子身材苗条、肤色洁白。 |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前一个长身玉立,浓眉大眼……,后一个丰容鬋,光彩照人。” |
| qióng lín yù zhì琼林玉质 | 琼:美玉。比喻人的资质洁净纯美。 | |
| xiāng péi yù zhuó香培玉琢 | 好象用香料造就,美玉雕成。 | |
| yuān qīng yù gōng渊清玉絜 | 如渊之清,如玉之洁。比喻人品高尚。 | 《三国志·魏志·陈矫传》:“渊清玉絜,有礼有法,吾敬华子鱼。” |
| pāo zhuān yǐn yù抛砖引玉 | 抛出砖头;引来白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或文章;引出别人高明的、或熟的意见或作品。常用作谦词。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时有一僧便出,礼拜,师曰:‘比来抛砖引玉,却引得个坠子。’” |
| yù guī jīn niè玉圭金臬 |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
| ruǎn yù jiāo xiāng软玉娇香 | 软:柔和;玉、香:女子的代称。形容年轻女子身体洁白柔软,散发着温馨的青春气息。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李爱山<步步娇>》:“他猿乖,意马劣,都将软玉娇香,嫩枝柔叶。” |
| yù qīng bīng jié玉清冰洁 | 犹玉洁冰清。 | 宋·高观国《花心动·梅意》词:“碧藓封枝,点寒英、疏疏玉清冰洁。” |
| míng yù yè lǚ鸣玉曳履 | 佩玉饰曳丝履。谓获高官厚禄。 | 《新唐书·马周传》:“今超授高爵,与外廷朝会,驺竖倡子,鸣玉曳履,臣窃耻之。” |
| yù huǐ dú zhōng玉毁椟中 | 比喻因主管人员失职而造成重大损失。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于柙,玉毁椟中,是谁之过与?” |
| yù yè jīn jiāng玉液金浆 | 比喻美酒。 | 《汉武故事》:“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 |
| měi rú guān yù美如冠玉 | 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
| yù lóu jīn què玉楼金阙 | 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建成的宫殿。形容宫殿楼阁富丽堂皇。 | 南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
| jīn kǒu yù yīn金口玉音 | 旧时用以指天子之言。后泛指说话正确,不能改变。 | 晋·夏侯湛《抵疑》:“金口玉音,漠然沉默。” |
| zuì yù zì shòu衒玉自售 |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奁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何晏集解引包咸曰:“沽之哉,不衒卖之辞。”后因以“衒玉自售”比喻自夸其才以求任用或信任。 | 明·徐复祚《投梭记·拒奸》:“王敦篡立,神人共愤,卑人岂无包胥之志,乃朝廷未尝见知,终难衒玉自售。” |
| yù ruǎn huā róu玉软花柔 | 形容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 | 清·洪昇《长生殿·惊变》:“我那妃子呵,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趱。” |
| jǐn yī yù shí锦衣玉食 | 锦衣:精美华贵的衣服;玉食:珍美的饮食。华丽的服装;珍美的饮食。形容生活豪华奢侈。 | 北齐 魏收《魏书 常景传》:“夫如是,故绮阁金门,可安其宅;锦衣玉食,可颐其形。” |
| yù suì xiāng xiāo玉碎香销 | 喻女子的死。 | 清·湘灵子《轩亭冤》第七出:“喜今朝玉碎香销,魂游天国路迢迢,此去何须悲悼。” |
| jīn yù mǎn táng金玉满堂 | 金、玉:黄金和美玉。指黄金宝石满堂都是。形容财富之多。后也用于比喻富有才学。 | 先秦 李耳《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
| bīng jī yù gǔ冰肌玉骨 | 像冰一样的肌肤;像玉一样的骨骼。形容女性肌肤洁白细腻。也形容梅、水仙、荷花等鲜艳洁净。 | 后蜀 孟昶《避暑摩诃池上作》诗:“冰肌玉骨清无汗,水殿风来暗香暖。帘开明月独窥人,欹枕钗横云鬓乱。” |
| zuì yù qiú shòu衒玉求售 | 见“衒玉自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今日慕小妹之才,虽然衒玉求售,又怕损了自己名誉,不肯随行逐队,寻消问息。” |
| yù shù lín fēng玉树临风 | 形容人风度潇洒,秀美多姿。亦作“临风玉树”。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20回:“其人品之美,翩翩皎皎,有如玉树临风。” |
| lián xiāng xī yù怜香惜玉 | 怜、惜:爱护;爱怜;香、玉:比喻美女。比喻男子对美女的温存、怜爱。 | 元 贾仲名《金安寿》:“两下春心应自懂,怜香惜玉,颠鸾倒凤,人在锦胡同。” |
| xiāng jiāo yù nèn香娇玉嫩 | 形容美女的肌肤的娇嫩温香。代指美女。 | 元·刘庭信《美色》:“恰便似落雁沉鱼,羞花闭月,香娇玉嫩。” |
| jīn zhāo yù cuì金昭玉粹 | 谓如金玉之明美。 | 南朝·宋·颜延之《应诏宴曲水作》诗:“君彼东朝,金昭玉粹。” |
| bào yù wò zhū抱玉握珠 | 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 语出三国 魏 曹植《与杨德祖书》:“当此之时,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
| qióng lín yù zhī琼林玉枝 | 琼:赤色玉。比喻人的资质高洁 | 明·康海《王兰卿》第三折:“他小哩怎的便知,根科儿是月窟仙枝,胎胞儿是琼林玉枝,胚团儿是俊才英气。” |
| cuàn guì chuī yù爨桂炊玉 | 爨:炊。柴禾难得如桂木,米价贵得如珠玉。形容物价昂贵,生活艰难。 | 宋 司马光《答刘蒙书》:“月俸不及数万,爨桂炊玉,晦朔不相续。” |
| zhū yù zài páng珠玉在傍 | 珠玉:比喻美好的姿容。比喻有容态、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 | 宋·秦观《与李德叟简》:“其弊帚、焦尾两编文章,高古邈然,有二汉之风。今时交游中以文墨自业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傍觉人形秽,信此言也。” |
| bīng hú yù chǐ冰壶玉尺 | 冰壶:即冰心玉壶;玉尺:玉制的尺。比喻人品高尚纯洁 | 《元史·黄溍传》:“君子称其清风高节,如冰壶玉尺,纤尘弗污。” |
| duī jīn dié yù堆金迭玉 | 形容财富极多。 | 唐 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迭玉光青荧。” |
| xiá bù yǎn yù瑕不掩玉 | 瑕:玉上的斑点。比喻缺点掩盖不了优点,缺点是次要的,优点是主要的。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四卷:“惜哉仲淹,寿不永乎,非不废是,瑕不掩玉。” |
| jiān nán yù chéng艰难玉成 | 玉成:敬辞,意为成全,成功。形容经过艰辛的磨炼,终于获得成功。 | |
| yù chéng qí shì玉成其事 | 玉成:成全,内含客气的意思。成全那件事情。 | 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回:“大夫能玉成其事,请以白璧二双,黄金百镒为献。” |
| yín gōu yù tuò银钩玉唾 | 比喻他人的书法笔画有如银钩,遒劲有力;言谈有如吐玉,弥足珍贵。 | 宋·黄庭坚《次韵钱穆父赠松扇》:“银钩玉唾明茧纸,松莲轻凉并送似。” |
| jīn yù pēn zhū噀玉喷珠 | 形容口齿伶俐,说话悦耳动听。 | 元·汤式《醉花阴·离思》:“言谈处噀玉喷珠舌上挑,咽作处换气偷声使褃巧。” |
| zǐ páo yù dài紫袍玉带 | 紫袍:古代公服,唐代规定亲王及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袍;玉带:唐宋官员所用玉饰腰带,以区分官阶高低。穿紫袍,系玉带。比喻高官。 | 明·无名氏《万国来朝》第三折:“户列簪缨姓字香,紫袍玉带气昂昂。” |
| jīng jīn měi yù精金美玉 | 比喻纯洁完美的人或事物。 | 宋 苏轼《答黄鲁直书》之一:“此人如精金美玉,不即人而人即之,将逃名而不可得,何以我称扬为?” |
| yù shí bù fēn玉石不分 | 比喻好坏不分。 | 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洎乎近代,厥道寖微;玉石不分,薰莸错杂。” |
| nòng yù tōu xiāng弄玉偷香 | 偷香:指晋代贾充的女儿偷窃西域奇香赠给韩寿。比喻男女私通。 | 元·杨景贤《西游记》第五本第17折:“香馥郁销金帐,光灿烂白象床,俺两个破题儿待弄玉偷香。” |
| kūn shān piàn yù昆山片玉 | 昆仑山上的一块玉。原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意思是只是许多美好者当中的一个,后比喻许多美好事物中突出的。 | 《晋书 郤诜传》:“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 jīn biāo yù pèi金镳玉辔 | ①指施于马匹的华美御具。②比喻爵禄。 | 前蜀·毛文锡《接贤宾》词:“少年公子能乘驭,金镳玉辔珑璁。” |
| guì lín yī zhī,kūn shān piàn yù桂林一枝,昆山片玉 | 昆山:昆冈,古代产玉的地方。桂花林中的一枝花,昆山中的一块玉。比喻科举考试中的出类拔萃的佼佼者。 | 《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 jīn zhāng yù jù金章玉句 | 指华丽的诗文。 | 宋·杨万里《过白沙渡得长句呈澹庵先生》:“先生半酣染霜免,金章玉句诗空万古。” |
| yù shí jù jìn玉石俱烬 | 美玉和石头一样被烧毁。比喻好坏不分,同归于尽。 | 北齐·邢子才《广平王碑文》:“群心在辰,横流具及,山崩川斗,星筼日销,昆岳既毁,玉石俱烬。” |
| jiá yù míng jīn戛玉鸣金 | 戛:敲击。敲打玉器和金器。形容声调有节奏而响亮好听。也形容人气节凛然。 | 唐 白居易《听田顺儿歌》:“戛玉敲冰声未停,嫌云不遏入青冥。” |
| suì qióng luàn yù碎琼乱玉 | 指雪花。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回:“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
| jī ròu yù xuě肌肉玉雪 | 形容皮肤光滑白嫩,像玉石和白雪一般。 |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
| qí huā yù shù琪花玉树 | 古人谓仙景中的花木,亦以形容霜雪中的景色。 | 元·杨维桢《梦游沧海歌》:“风光长如二三月,琪花玉树不识人间秋。” |
| suí zhū hé yù隋珠和玉 | 即隋珠和璧。 |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二折:“他的质当从表饶本,有的是隋珠和玉、赤仄黄银。” |
| xiān zī yù sè仙姿玉色 | 形容女子姿态容貌极美。 | 明 谢谠《四喜记 巧夕宫筵》:“宫中郑娘娘,乃是郑参政之女,数月前选入宫中,仙姿玉色,世上无双。” |
| jīn xiāng yù guǒ金镶玉裹 | 喻荣华的生活。 | 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可又来,他自有雌雄一窠,受用着金镶玉裹,成就了富贵的姻缘,要穷人做什么。” |
| bó yù zhī fēi伯玉知非 | 伯玉:蘧瑗,字伯玉,春秋时卫国人;非:不对。比喻知道以前不对。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故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 |
| guī yù huǐ dú龟玉毁椟 | 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比喻辅佐之臣失职而使国运毁败。 | 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虎兕出於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
| fēng nián yù huāng nián gǔ丰年玉荒年谷 | 比喻有用的人才。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世称庾文康为丰年玉,称恭为荒年谷。” |
| yù shí tóng chén玉石同沉 | 比喻善恶一齐受害。 | 南朝·梁元帝《驰檄告四方》:“孟诸焚燎,芝艾俱尽;宣房河决,玉石同沉。” |
| měi yù wú xiá美玉无瑕 | 瑕:玉斑。美玉上面没有一点小斑。比喻人或事物完美的无缺点。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娇滴滴美玉无瑕,粉脸生春,云鬓堆鸦。” |
| yù shù zhī lán玉树芝兰 | 玉树:用玉做的树;芝兰:香草。比喻有出息的子弟。 | 《晋书 谢安传》:“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 |
| zhū luò yù pán珠落玉盘 |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动听。 | 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 miàn rú guān yù面如冠玉 | 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形容男子的美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绛侯、灌婴等咸谗陈平曰:‘平虽美丈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
| jīn yù zhī yán金玉之言 | 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
| yù zhèn jīn shēng玉振金声 | 喻文章道德之盛。 | 《梁书·徐勉传》:“网罗经诰,玉振金声,义贯幽微,理入神契。”唐˙杨炯《从弟去溢墓志铭》:“至如白雪回光,清风度曲,崔亭伯真龙之气,扬子云吐凤之才,莫不玉振金声,笔有余力。” |
| yù xiāo jīn guǎn玉箫金琯 | 泛指雕饰华美的管乐器。 | 清 龚自珍《能令公少年行》:“一楼初上一阁逢,玉萧金琯东山东。” |
| yù qì diāo lán玉砌雕阑 | 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 南唐·李煜《虞美人》词:“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