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行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ì měi xíng lì志美行厉 | 志向高远,又能砥砺操行。 | 《后汉书·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
zhì yù yuán ér xíng yù fāng,dǎn yù dà ér xīn yù xiǎo智欲圆而行欲方,胆欲大而心欲小 | 考虑问题要变通灵活,行为则须端方不苟;胆量要大,心思要缜密。 | 西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
lì xíng jié yuē厉行节约 | 厉:严格;认真;行:实行。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
xíng hǎo jī dé行好积德 | 行:从事,做。做好事,积功德。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9回:“我虽错了,姑娘们吩咐了,以后改过,姑娘们那不是行好积德。” |
héng xíng bà dào横行霸道 |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横不讲道理。形容蛮不讲理;胡作非为。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
huà bù zài háng话不在行 | 指人说外行话,话不投机。 | |
xíng bù èr guò行不贰过 | 谓犯过的错误不再犯。语出《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语出《论语·雍也》:“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 |
xiù chū bān háng秀出班行 | 秀出:高出,引伸为才能出众,优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辈。才能优秀,超出同辈。 | 唐 韩愈《唐故江南西道观察使洪州刺史太原王公神道碑铭》:“秀出班行,乃动帝目。” |
hǎo xíng xiǎo huì好行小慧 | 爱耍小聪明。 | 《论语·卫灵公》:“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何晏集解引郑玄曰:“小慧,谓小小之才知。”慧,一本作“惠”。 |
cāo shēn xíng shì操身行世 | 犹言立身处世。 | 明 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
cái mào xíng wěi材茂行絜 | 才智丰茂,行为廉洁。 | |
yì jǐn yè xíng衣锦夜行 | 穿了锦绣衣服在黑夜里行走。比喻身居官位;却未能使人看到自己的荣耀。 | 东汉 班固《汉书 项籍传》:“富贵不归故乡,如衣锦夜行。” |
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儿行千里母担忧 | 儿女出门在外,母亲总是不放心。形容母爱真挚。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4回:“你这个冤家,在何处饮酒,这早晚方回,全不知儿行千里母担忧。” |
dēng gāo bì zì bēi,xíng yuǎn bì zì ěr登高必自卑,行远必自迩 | 卑:低;迩:近。登高山须从低处开始,走远路要从近处开始。比喻做事要扎扎实实,循序渐进。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gè xíng qí dào各行其道 | 各自按照自己的轨迹行走或按认为对的去做。 | 王朔《动物凶猛》:“当我们纷纷走向了社会,在人生旅途上各行其道,殊途不同归。” |
xíng sī zuò chóu行思坐筹 | 见“行思坐想”。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青娥》:“生行思坐筹,无以为计。” |
diàn huǒ xíng kōng电火行空 | 闪电行于天空。比喻极其迅速 | 郭沫若《洪波曲》第15章:“他思考事物的周密有如水银泻地,处理问题的敏捷有如电火行空。” |
suí háng jiù shì随行就市 | 谓按市场行情行事。 | |
yè xíng zhòu fú夜行昼伏 | 伏:藏匿。夜间行走,白天隐藏。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伍子胥櫜载而出昭关,夜行而昼伏,至于蓤夫。” |
nì shuǐ xíng zhōu逆水行舟 | 逆着水流行船。比喻在前进道路上要克服重重困难;也比喻不努力就要后退。 | 鲁迅《且介亭杂文 门外文谈》:“即使目下还有点逆水行舟,也只好拉纤。”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huài shì xíng qiān lǐ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绍宗:‘如何是西来意?’绍宗曰:‘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
xíng xiǎn jiǎo xìng行险徼幸 | 谓冒险行事以求利。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 语出《礼记·中庸》:“小人行险以徼幸。” |
gǒu xíng láng xīn狗行狼心 | 比喻行为凶狠,心肠毒辣。 | 元·白朴《恼煞人》套曲:“恨冯魁,趋恩夺爱,狗行狼心,全然不怕天折挫。” |
zé lì xíng quán择利行权 | 权:权宜,因时因事变通办法。指选择有利条件,采取应变措施。 | 《投笔肤谈·兵机》:“惟能因机而制变,择利而行权。” |
gū xíng yī yì孤行一意 | 一意孤行。不听劝告,全凭自己的意愿行事。 | 清·钱谦益《父楫中议大夫加赠光禄大夫太子太保户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制》:“孤行一意,惟知砥节而首公;榰柱众言,不屑市名而避怨。” |
xíng ruò gǒu zhì行若狗彘 | 指人无耻,行为像猪狗一样。 | 西汉 贾谊《论治安策》:“故此一豫让也,反君事仇,行若狗彘。” |
mào hé xíng lí貌合行离 | 见“貌合神离”。 | 晋·葛洪《抱朴子·勤求》:“口亲心疏,貌合行离。” |
yǒu chǐ shuǐ xíng chǐ chuán有尺水行尺船 | 有一尺深的水就能行驶一尺深的水所能承载的船。指量力而行。比喻有多少力量做多少事。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65回:“我且‘有尺水行尺船’,等什么鹰神再来,我再做道理。” |
yè sù xiǎo xíng夜宿晓行 | 天黑就住下,天亮就赶路。形容长途赶路的辛苦。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4卷:“孙九领书,夜宿晓行,直至吴江延陵桥下。” |
yán yáng xíng jǔ言扬行举 | 根据德行和名声来选择人才。 | 西汉 戴圣《礼记 文王世子》:“凡语于郊者,必取贤敛才焉:或以德进,或以事举,或以言扬。” |
zūn wén xíng zhī尊闻行知 | 尊:尊重。重视听到的意见,实行已懂的道理。 |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曾子曰:‘尊其所闻,则高明矣;行其所知,则光大矣。’” |
shù shēn xiū xíng束身修行 | 束身:约束自身。约束自身,修养德行。 | 三国·魏·阮籍《大人先生传》:“往者群气争夺,万物死虑,支体不从,身为泥土,根拔枝殊,咸失其所,汝又焉得束身修行,磬折抱鼓。” |
xíng háo xiàng kū行号巷哭 | 行:路;号:大声哭叫。道路上和大街小巷里的人都在哭泣。形容人们极度悲哀。 | 晋·刘琨《劝进表》:“苟在食土之毛,含气之类,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 |
yǎn wǔ xíng wén偃武行文 | 同“偃武修文”。 | 《史记·留侯世家》:“今陛下能偃武行文,不复用兵乎?” |
jiù jiā xíng jìng旧家行径 | 行径:行为。比喻旧时的行为。 | 明·梅鼎祚《玉合记·逃禅》:“向鸡园托迹,虎口逃生,眉愁翠敛,容羞红润,怕难藏旧家行径。” |
jì gōng xíng fēng计功行封 | 犹言计功行赏。 | 《晋书·齐王冏传》:“计功行封,事殷未遍。” |
fú wú shuāng zhì,huò bù dān xíng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七回:“宋江听罢,扯定两个公人说道:“却是苦也!正是‘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kǔ xíng shú zuì苦行赎罪 | 执行忏悔神父所要求的苦行以补偿罪行。 | |
yòng xíng cáng shě用行舍藏 | 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
duō xíng bù yì bì zì bì多行不义必自毙 | 坏事干多了,结果是自己找死。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元年》:“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 |
jí gōng xíng sī讬公行私 | 犹言假公济私。 | |
xíng huò shǐ zhī行或使之 | 行:所作所为;使:命令,指使。所作所为好像有人指使似的。比喻做事自觉主动。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行,或使之,止,或尼之,行止非人所能也。” |
qī shí èr háng七十二行 | 泛指各行各业。 | 陶行知《自动学校贺诗》:“有个学校真奇怪,小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
mò jié xì xíng末节细行 | 谓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古之所谓小人儒者,亦不过依据末节细行以自律。” |
xíng yuǎn bì zì ěr,dēng gāo bì zì bēi行远必自迩,登高必自卑 | 自;从;迩:近;卑:低下。走远路必须要从近处开始,登高必须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都得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
zhì yuán xíng fāng智圆行方 | 圆:圆满,周全;方:端正,不苟且。知识要广博周备,行事要方正不苟。 | 《文子 微明》:“老子曰:凡人之道,心欲小,志欲大;智欲圆,行欲方。” |
bèi dào ér xíng倍道而行 | 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 《失街亭》:“司马懿背道而行,八日已到新城,孟达措手不及。” |
lì dǔn xíng mián立盹行眠 | 立:站;盹:瞌睡。站着要打盹,行走要睡觉。形容非常疲倦。 | 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我,我立盹行眠。” |
dāng háng chū sè当行出色 | 指做本行本业的事,成绩特别显著。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师老爷吃上这袋烟,越发谈得高兴了,道是今年的会墨,那篇逼真大家,那篇当行出色。” |
páng xíng xié shàng旁行斜上 | 原指《史记》中的《三代世表》、《十二诸侯年表》等。后泛指用表格行式排列的系表、谱牒等。 | 清 李斗《扬州画舫录 草河录上》:“卷轶不广,条目悉具,编年纪月以经之,旁行斜上以纬之。” |
yí xíng wú míng,yí shì wú gōng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 疑:疑虑。行动有疑虑就不会成功,做事有疑虑就没有效果。 | 西汉·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卫鞅曰:疑行无名,疑事无功。” |
fēng xíng cǎo cóng风行草从 | 见“风行草偃”。 | 《后汉书·郎顗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 |
liú xíng kǎn zhǐ流行坎止 | 流:水顺势流;坎:低陷不平。顺流而行,遇险即止。比喻顺利时出仁,遇挫时退隐。 | 东汉 班固《汉书 贾谊传》:“乘流则逝,得坎则止;纵躯委命,不私与已。” |
yì jǐn zhòu xíng衣锦昼行 | 穿了锦绣衣裳在白天出行。旧时形容在本乡做官,或在外地做官告老回乡,荣耀异常。同“衣绣昼行”。 | 宋 叶適《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大父康伯,相高宗,值逆亮送死,竭臣子力,赖累圣威灵,幸而破虏。临内禅,特诏定第,自请退休,得守乡社。都人称赞曰:‘所谓衣锦昼行者也。’” |
jì gōng xíng shǎng计功行赏 | 按功劳的大小给于奖赏。 | 韩非《韩非子 八说》:“计功而行赏,程能而授事。” |
fēng xíng léi lì风行雷厉 | 形容气势的迅疾猛烈。后多比喻执行政事法令等的迅速严格。 | 明·许自昌《水浒记·纵骑》:“官差紧者,为黄巾钩党严厉莫停者,怕鼠窜掉头者,东溪望忙行边。” |
xíng bù zhī wǎng行不知往 | 行:走。行路不知道走向何方。指行动不能自主,只能听任自然摆布。 | 战国·宋·庄周《庄子·知北游》:“故行不知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
zhào gōng xíng shǎng照功行赏 | 按照功劳大小给予不同奖赏。 | 明 郭勋《英烈传》第二十八回:“卿等俱宜协力同心,辅成大事,所有富贵,我当照功行赏。” |
bù xū cǐ xíng不虚此行 | 虚:空、白。没有空跑这一趟。表示某种行动还是有所收获的。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回:“原来你这回到上海,干了这幺一回事,也不虚此一行。 |
xíng bù yóu xī zhōu lù行不由西州路 | 行:走路;西州:城名,在今南京。指怀念故人,悲悼亡友。 | 《晋书·谢安传》:“安薨后,辍乐弥年,行不由西州路。” |
xíng duǎn cái qiáo行短才乔 | 乔:高。才能虽高而德行欠缺。 | 明·张凤翼《红拂记·同调相怜》:“这是负心人行短才乔,转眼处把人嘲诮,更烂翻寸舌,易起波涛。” |
xiū rén xíng yì修仁行义 | 修:实行。施行仁爱正义。 | 西汉·司马迁《史记·秦楚之际月表》:“汤武之王,乃由契、后稷修仁行义十余世,不期而会孟津八百诸侯。” |
xiū shēn shèn xíng修身慎行 | 提高自身修养,小心谨慎行事。 | 东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 |
gǒu qiě xíng zhǐ苟且行止 | 苟且:不正当的。指不正当的行为。 | |
lùn gōng xíng fēng论功行封 | 评定功劳之大小给予封赏。 | 《史记·萧相国世家》:“汉五年,既杀项羽,定天下,论功行封。” |
xíng duǎn cái gāo行短才高 | 才能虽高而德行欠缺。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红拂记·英雄投合>》:“这是负心人行短才高,转眼处把人嘲诮。” |
xiū shēn jié xíng修身洁行 |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
yán tīng xíng cóng言听行从 | 谓说话、做事有人听从。形容威望很高。 | 《鹖冠子·道端》:“圣人之功,定制于冥冥,求至欲得,言听行从,近亲远附,明达四通。” |
háng wǔ chū shēn行伍出身 | 行伍:古代军队编制,1行25人,1伍5人,泛指士兵。指当兵出身。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幸亏炮船上统带赵大人是行伍出身,天生海量。” |
qìng diào bù xíng庆吊不行 | 庆:贺喜;吊:吊唁。不予贺喜、吊唁。原指不与人来往。后形容关系疏远。 | 《后汉书·荀爽传》:“爽遂耽思经书,庆吊不行,征命不应。” |
lè xíng yōu wéi乐行忧违 | 谓所乐的事就去做,所忧的事则避开。语本《易·干》:“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 语出《易·干》:“乐则行之,忧则违之。” |
jiè gōng xíng sī借公行私 | 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 清·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一卷:“见善忘举者妒,知恶不劾者比,依违是非者谲,借公行私者佞。” |
yán ér wú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言而无文,行之不远 |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 北周 庚信《燕射歌辞 角调曲》:“言而无文,行之不远;义而无立,勤则无成。” |
yú guàn yàn xíng鱼贯雁行 | 比喻连续而进,犹如鱼群相接,雁阵行进。 | 清 马建忠《上李伯相复议何学士如璋奏设水师书》:“所隶之舰即可成队合操,水师之鱼贯雁行,即陆军之步伐止齐。” |
wǔ háng bìng xià五行并下 | 五行文字一并看。形容读书速度快。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应奉传》:“奉少聪明,自为童儿及长,凡所经履,莫不暗记,读书五行并下。” |
gū lǚ wēi xíng孤履危行 | 谓行为孤高独特。 | 明·李东阳《冰玉斋记》:“若明仲者,雄谈博辩而人不以为狂,志高远虑而人不以为迂,孤履危行而人不以为异。” |
xíng bīng liè zhèn行兵列阵 | 行:调动;列:排列。调动军队,排布阵势。泛指军事指挥艺术。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一卷:“此人天文地理,六韬三略,无不精通,行兵列阵,玄妙莫测,乃智勇兼全之士。” |
zào cì xíng shì造次行事 | 匆忙做事。 | |
dài chāi dài xíng代拆代行 | 拆:拆开,指拆阅来电来文;行:发出。一般指首长不在时由专人负责代理拆阅和审批、处理公文。形容权力极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其时抚台请病假,各事都由藩司代拆代行。” |
qiū xíng xià líng秋行夏令 | 令:时令。时已秋季,还在做夏令的事。指不合时令。 | 鲁迅《阿Q正传》第八章:“但现在是暮秋,所以这‘秋行夏令’的情形,在盘辫家不能不说是万分的英断,而在未庄也不能说无关于改革了。” |
jiān tóng guǐ yù,xíng ruò hú shǔ奸同鬼蜮,行若狐鼠 | 奸诈象鬼蜮,狡猾象狐鼠。比喻人恶劣到极点。 | |
dào xíng nì shī倒行逆施 | 倒、逆:反常;行、施:做事。违反常规;违背情理的行为一般指违反社会道德准则和时代进步方向的行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伍子胥列传》:“吾日莫途远,吾故倒行而逆施之。” |
zǒu ròu xíng shī走肉行尸 | 行尸:会走动的尸体。比喻不动脑筋,不起作用,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 |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谋擢》:“尽热衷瞒神吓鬼,扮花面走肉行尸。” |
fǎ guì bì xíng法贵必行 | 贵:崇高,可贵。法令贵在切实执行。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德宗贞元十年》:“法贵必行,慎在深刻,裕其制以便俗,严其令以惩违微损有余,稍忧不足。” |
yán xíng bù fú言行不符 | 说的和做的不相符合。 | 《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始终相悖。” |
xíng yì zhī nán行易知难 | 孙中山的认识论命题,与古代流传下来的“知易行难”学说相对。也称知难行易。 | 孙中山《民权主义》第二讲:“天下的事情,的确是行易知难。” |
què xíng qiú qián却行求前 | 语本《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后因以“却行求前”谓以倒退求前进,比喻方法不对,因而不可能达到目的。 | 语出《韩诗外传》卷五:“夫明镜者所以照形也,往古者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袭蹈其所以安存者,则无异乎却行而求逮于前人也。” |
huì huò gōng xíng贿货公行 | 同“贿赂公行”。 | 《周书·晋荡公护传》:“任情诛暴,肆行威福,明党相扇,贿货公行。” |
xíng bù gù yán行不顾言 | 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 | 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
gū xíng jǐ jiàn孤行己见 | 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 |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
yú shí zhuì xíng余食赘行 | 吃剩的食物,身上的赘疣。比喻遭人讨厌的东西。 | 《老子》:“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
huì dé gòu xíng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宋 叶适《辩兵部郎官朱元晦状》:“中材解体,销声灭影,秽德垢行,以避此名。” |
zhū xíng wú cháng诸行无常 | 佛家语。指万物变化多端。比喻人生无常。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诸行无常,是生是灭,生灭灭已,寂灭为乐。” |
gè háng gè yè各行各业 | 泛指所有的人所从事的各种行业。 | 邓小平《办好学校,培养干部》:“过去我们想请各行各业开个名单,提高一些人的工资,说了好久,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实现。” |
xíng wú yuè sī行无越思 | 行:做事。所做的事不要超越所想的内容。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朝夕而行之,行无越思,如农之有畔,其过鲜矣。” |
jiàn jī ér xíng见机而行 | 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 | 《易·系辞下》:“君子见几而作,不俟终日。” |
yī bǎi èr shí háng一百二十行 | 犹三百六十行。指各种行业。 | 《宣和遗事》前集:“[微宗等]无日歌欢作乐,遂于宫中内列为市肆,令其宫女卖茶卖酒及一百二十行经纪买卖皆全。” |
sān rén xíng,bì yǒu wǒ shī三人行,必有我师 | 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我的老师。指应该不耻下问,虚心向别人学习。 |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fēng xíng shuǐ shàng风行水上 | 比喻自然流畅,不矫揉造作。 | 《周易 涣》:“象曰:风行水上,涣。” |
gāo shān yǎng zhǐ,jǐng xíng xíng zh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 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止:语助词;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仰望着高山,效法着大德。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 | 《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