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子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uā xiǎo biàn zǐ抓小辫子 | 比喻抓住缺点作为把柄。 | 季羡林《牛棚杂忆》:“训话者每天主要做法是抓小辫子,而小辫子我们满头都是,如果真正没有,他们还可以栽在你头上嘛。” |
lǎo zǐ zhǎng sūn老子长孙 | 养育子孙,使其长大成人。 | 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人在战地,各自为家,养生送死,老子长孙,未尝有阙。” |
bǎi jiā zhū zǐ百家诸子 | 百家:指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流派;诸子:指孔子、老子、庄子、荀子等。后来对先秦学术思想派别的总称。 | 晋·常璩《华阳国志·梓橦人士》:“自五经四部、百家诸子、伎艺算计、卜数医术。” |
mù wú yú zǐ目无余子 | 余子:其他的人。眼里没有旁人。形容自高自大,目中无人。 | 清 梁启超《新民说》:“目无余子,而我躬亦不知何存。” |
bàn diào zǐ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丁玲《我所认识的瞿秋白同志》:“他却说自己是‘半吊子文人’,也是一种夸大,是不真实的。” |
fù yán zǐ xiào父严子孝 | 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 唐 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
yǎn lǐ róu bù xià shā zǐ眼里揉不下沙子 | 比喻对坏人坏事不能容忍。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9回:“奶奶宽洪大量,我却眼里揉不下沙子去。” |
wū yī zǐ dì乌衣子弟 | 指出身贵族的年轻人。 | 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水阁含春,便有那乌衣子弟伴红裙。” |
zǐ xiào fù cí子孝父慈 | 儿女孝顺,父母慈爱。同“父慈子孝”。 | 《左传 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十六:“须是就君仁臣敬、子孝父慈与国人信上推究精微,各有不尽之理。” |
shǐ bàn zǐ使绊子 | 摔交时用腿脚勾住对方的腿脚使跌倒。比喻用不正当手段暗害别人。 | 王朔《枉然不供》:“有文化的人有几个不是笑里藏刀、口蜜腹剑,脸上一盆火,脚下使绊子?” |
shī zǐ bó tù狮子搏兔 | 比喻对小事情也非常重视、用出全部力量。 | 茅盾《谨严第一》:“狮子搏兔,亦用全力——这一句成语,最足以说明艺术巨匠们之无往而不谨严,丝毫不肯随便。” |
xié tiān zǐ ér lìng zhū hóu挟天子而令诸侯 | 挟:挟制;诸侯:帝王分封的列国统治者。挟制着皇帝,用其名义号令诸侯。比喻借用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袁绍传》:“今州城粗定,兵强士附,西迎大驾,即宫邺都,挟天子而令诸侯,蓄士马以讨后庭,谁能御之?” |
xī zǐ pěng xīn西子捧心 |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越国的美女。形容女子的病态美。比喻名家的诗文、字画等,其本身存在的某种疵病不足以掩盖其固有的优点,有时反而增色。 | 《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 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挈妻子而去之走。彼知矉美,而不知矉之所以美。” |
zǐ mǔ xiāng quán子母相权 | 子母:古代称钱币重的为母,轻的为子。比喻轻重并行,维持一定的平衡。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货币之重者、大者为母,轻者、小者为子。币轻物贵,推行重币以市贵物,称母权子;币重物轻,推行轻币以市贱物,亦不废重,称之权母。” |
tái zhù zǐ台柱子 | 剧团里的主要舞台表演演员,比喻集体中挑大梁的人。 |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而且在将来的抗日政府和抗日军队中必然要成为坚强的台柱子,使日本……的拆台政策,不能达到最后的目的。” |
hóu zǐ jiù yuè猴子救月 | 形容没事找事,结果自己反而受到伤害。 | 《法苑珠林·愚赣篇·杂痴部》:“连猕猴重,树弱枝折,一切猕猴堕井水中。” |
hé dōng shī zǐ hǒu河东狮子吼 | 河东:古郡名。比喻嫉妒心强剽悍的妻子发怒,对丈夫大吵大闹。一般借此嘲笑惧内的男人。 | 宋 洪迈《容斋三笔 陈季常》:“陈慥字季常……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好宾客,喜畜声妓,然其妻柳氏绝凶妒,故东坡有诗云:‘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师(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 |
làng zǐ huí tóu浪子回头 | 浪子: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人;回头:回心悔悟。不务正业者改邪归正。 | 明·陈继儒《小窗幽记》:“浪子回头,仍不惭为君子。” |
yī chuí zǐ mǎi mài一锤子买卖 | 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 | 老舍《女店员》第二幕:“咱们哪,砂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我永远不再到这儿来!” |
yù zǐ yùn sūn毓子孕孙 | 毓:养育。繁衍子孙。 | 汉 蔡邕《刘镇南碑》:“况乎将军,牧二州,二纪功载王府,赐命优备,赖而生者,毓子孕孙,能不歌叹!” |
cái zǐ jiā rén才子佳人 | 才子:有文学才华的男人;佳人:容貌美丽的女子。有才学的男子和美貌的女子。旧时指才华杰出的男子与容貌秀美的女子。旧时多指有爱情关系或婚姻关系匹配相当的男女。 | 宋 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荒草本无恨,才子佳人空自悲。” |
yī gān zǐ tǒng dào dǐ一竿子捅到底 | 指一步到位。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9章:“这篇文章好就好在一竿子捅到底,骂到了皇帝头上。” |
fù xī zǐ hé父析子荷 | 父劈柴,子担柴。比喻子孙继承父辈的未竟之业。 | 唐·白居易《唐故潮州长城县令博陵崔府君神道碑铭》:“大丈夫贮蓄材术,树置功利,鎡基富贵,焯耀家邦,不当其身,而得于后;父析子荷,相去几何?” |
wù rén zǐ dì悮人子弟 | 悮: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 | 续范亭《寄山西土皇帝阎锡山一封五千言书》:“你知道悮人子弟,男盗女娼,强迫人做汉奸,这是何等的罪恶!” |
fù zhài zǐ huán父债子还 | 父亲生前的债务,由子女负责偿还。也指父辈的过错累及子女。 | 祝兴义《此生此夜》:“我知道自己出身不好,在娘胎就背上父辈罪恶的包袱。就算是‘父债子还’吧。” |
pò jiā yù zǐ破家鬻子 | 鬻:卖。家庭毁坏,子女出卖。指困苦到了极点。 | 宋·杨万里《民政上》:“上赋其民以十,则吏因以赋其百。朝廷喜其办而不知有破家鬻子之民。” |
rú zǐ kě jiào孺子可教 | 指年轻人可培养。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父以足受,笑而去。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返,曰:‘孺子可教矣。’” |
yú qī nòng zǐ娱妻弄子 | 和妻子儿女玩乐。 | 《西游补》第九回:“如今天下有两样待宰相的,一样是吃饭穿衣,娱妻弄子的臭人……一样是卖国倾朝,谨具平天冠,奉申白玉玺。” |
xū mí jiè zǐ须弥芥子 | 意思是偌大一个须弥山塞进一粒小小的菜籽之中刚刚合适。形容佛法无边,神通广大。也形容诗文波诡变幻,才思出众。 | 《维摩经不思议品》:“若菩萨住是解脱者,以须弥之高广,内芥子中,无所增减。” |
yǎ zǐ dé mèng哑子得梦 | 哑子:哑巴。哑子做了一个梦,心里全明白,却不能向人表达。比喻有某种感受却无法向人说出来。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石霜圆禅师》:“哑子得梦向谁说,须弥顶上浪滔天。” |
mài qī yù zǐ卖妻鬻子 | 谓因生活所迫,把妻子儿女卖给别人。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五回:“男女等也是良家儿女,只因命运淹蹇,又值恶薄时年,卖妻鬻子,家业凋零,出于无奈,只得做这偷摸的勾当。” |
bù rù hǔ xué,bù dé hǔ zǐ不入虎穴,不得虎子 | 不进老虎洞,就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担风险就不可能取得成果。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zhōng chén xiào zǐ忠臣孝子 | 对君主尽忠对父母尽孝的人。 | 战国·赵·荀况《荀子·礼论》:“使生死终始若一,一足以为人愿,是先王之道,忠臣孝子之极也。” |
kǎi tì jūn zǐ恺悌君子 | 恺悌:平易近人。和乐平易而厚道的人。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二年》:“恺悌君子,神所劳矣。” |
láo shí gǔ zi牢什古子 | 指讨厌的东西。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6回:“关在这牢坑里,学这牢什古子。” |
wú cháng gōng zǐ无肠公子 | 指螃蟹。 | 晋·葛洪《抱朴子·登涉》:“称无肠公子者,蟹也。” |
hǔ tóu shàng zhuō shī zǐ虎头上捉虱子 | 比喻干危险的事情。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8回:“你偏进去,又不就走,还要虎头上捉虱子!” |
wǔ zǐ dēng kē五子登科 | 用作结婚的祝福词或吉祥语。 | 《宋史 窦仪传》记载:宋代窦禹钧的五个儿子仪、俨、侃、偁、僖相继及第,故称“五子登科”。 |
chuī hú zǐ dèng yǎn jīng吹胡子瞪眼睛 | 形容生气、发怒的样子。 | 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00回:“随州的差役到他家催钱粮,也照着催别的百姓那么一样,下来咧,吹胡子瞪眼睛的。” |
tú zǐ tú sūn徒子徒孙 | 徒弟和再传的徒弟。比喻一脉相传的人(含贬意)。 | 《花月痕》第51回:“是夜心印沐浴更衣,召集徒子徒孙。” |
láng zǐ shòu xīn狼子兽心 | 比喻凶暴的人用心残忍,有如野兽。 | 《晋书 虞预传》:“然狼子兽心,轻薄易动。” |
èr liú zǐ二流子 | 不务正业游手好闲的人。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五章:“他父亲后来成了前后村庄有名的二流子。” |
pèng dìng zǐ碰钉子 | 遭到拒绝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回:“何况给别人说话,怎么好冒冒昧昧的去碰钉子?” |
zuān kòng zǐ钻空子 | 指乘隙钻营投机。 | 王朔《一点正经没有》:“这么两句半话跟大人都说不清楚,让小人钻空子。” |
dǎ xuán mò zǐ打旋磨子 | 转动磨子,反复不停。比喻向人有所要求献殷勤。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你那姑妈只会打旋磨儿,给我们琏二奶奶跑着借当头。” |
ǎi zi lǐ bá jiāng jūn矮子里拔将军 | 从现有的并不出色的人中选择最佳者。 | 清 石玉昆《小五义》第53回:“常言一句俗话说:‘矮子里选将军。’” |
ér nǚ zǐ yǔ儿女子语 | 女人和海子的话。比喻不识大体的言论。 | 《宋史 宗泽传》:“汝为人将,不能以死敌我,乃欲以儿女子语诱我乎?” |
xiào zǐ shùn sūn孝子顺孙 | 指孝顺父母的儿子,有德行的孙子。 | 西汉 刘向《说苑 辨物》:“吾欲言死者有知也,恐孝子顺孙妨生以送死也。” |
bào zǐ nòng sūn抱子弄孙 | 弄:逗弄。意谓抱弄子孙,安享快乐。 | 《晋书 石季龙载记下》:“自非天崩地陷,当复何愁,但抱子弄孙,日为乐耳。” |
bài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败子回头金不换 | 指不干正事的人改邪归正比金子还可贵。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败子回头便作家!’你如今莫去花柳游荡,收心守分。” |
xiān xiǎo rén,hòu jūn zǐ先小人,后君子 | 先做小人,后做君子。指先把计较利益得失的话说在前头,然后再讲情谊。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四十九回:“化这们说。凡事先小人后君子好,先君子后小人就不好了。” |
bù rù shòu xué,ān dé shòu zǐ不入兽穴,安得兽子 | 不进野兽窝,怎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周书·李远传》:“古人有言:‘不入兽穴,安得兽子。’若以奇兵出其不意,事或可济。” |
dì zǐ hái ér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犯夜的。” |
làng zǐ zǎi xiàng浪子宰相 | 指北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 | 《三朝北盟会编》:“邦彦尝自言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而都人亦呼季彦为浪子宰相。” |
láo shí zǐ劳什子 | 指讨厌的东西或一般的事物。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
fù zǐ bīng父子兵 | 指上下亲如一家的军队 | 战国·卫·吴起《吴子·治兵》:“与之安,与之危,其众可合而不可离,可用而不可疲,投之所往,天下莫当,名曰父子之兵。” |
mò zǐ qì sī墨子泣丝 | 比喻人变好变坏,环境的影响关系很大。 | 《淮南子·说林训》:“墨子见练丝而泣之,为其可以黄可以黑。” |
yǒu qí fù bì yǒu qí zǐ有其父必有其子 | 有什么样的父亲一定会有什么样的儿子。 | 《孔丛子·居卫》:“有此父斯有此子,人道之常也。” |
tǔ bāo zǐ土包子 | 指没有见过大世面的人,如果是说别人,有轻蔑意。如果是说自己,有自谦意。 |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有些人轻视本地干部,讥笑本地干部,他们说:‘本地人懂得什么,土包子!’” |
míng liú jù zǐ名流巨子 | 著名人士与重要人物。 | 萧乾《未带地图的旅人》:“凭着个人奋斗而出人头地,不是变成百万富翁,就是当上名流巨子。” |
gāo zú dì zǐ高足弟子 | 高足:高才,称呼别人学生的敬辞。成绩优异的学生。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郑玄在马融门下,三年不得相见,高足弟子传授而已。” |
shū dāi zǐ书呆子 | 指只知读书而缺乏实际知识的人。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40回:“老夫素日常听人说,读书人每每读到后来入了魔境,要变成‘书呆子’。” |
kōng xīn jià zǐ空心架子 | 空话、谎言或无实际内容的东西。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24回:“人也不认得,你在那个面前捣鬼,扯甚么空心架子!” |
wǔ chǐ shù zǐ五尺竖子 | 同“五尺之童”。 | 战国·赵·荀况《荀子·仲尼》:“仲尼之门,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五伯。” |
fù cí zǐ xiào父慈子孝 | 父:指父母;子:子女。父母对子女慈爱,子女对父母孝顺。 | 《礼记 礼运》:“何谓人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 |
jīng shǐ bǎi zǐ经史百子 | 经:经学,经书,儒家经典著作。史:史学,史书。百子:诸子百家之学。旧指各个方面的很需要学问。 | 唐·韩愈《柳子厚墓志铭》:“子厚少精敏,无不通达……议论证据古今,出入经史百子。” |
èr dào fàn zǐ二道贩子 | 指非法地买进卖出商品以获利的商贩。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13章:“人民币魔力无边,只要肯出高价,二道贩子手里有的是软卧票。” |
dú shū zhǒng zǐ读书种子 | 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 宋 罗大经《鹤林玉露》第11卷:“周益公云:汉二献皆好书,而其传国皆最远。士大夫家,其可使读书种子衰息乎?” |
yì zǐ ér jiào易子而教 | 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 |
zǐ nǚ yù bó子女玉帛 | 原指人民与财产。后用以泛指财物、美女。 | 《左传 僖工二十三年》:“子女玉帛,则君有之;羽毛齿革,则君他生焉。” |
yī zǐ wù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子悟道,九族生天 | 犹言一子出家,九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 | 元 马致远《黄粱梦》第一折:“你自不知,你不是个做官的,天生下这等道貌,是个神仙中人。常言道:‘一子悟道,九族生天’,不要错过了。” |
jīng shǐ zǐ jí经史子集 | 经:经书,儒家经典;史:史书;子:诸子百家著作;集:文集。指古代的经典著作。泛指古代典籍。 | 《新唐书·艺文志》:“两都各聚书四部,以甲乙丙丁为次,列经史子集四库。” |
mìng gēn zǐ命根子 | 有生命或精力来源的东西。比喻最受人重视的晚辈或最重要或最受重视的事物。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9章:“宝生在他们老公母俩心上,真像命根子,宝贝疙瘩。” |
qiān zhé bí zǐ zǒu牵着鼻子走 | 牛总是被人牵着鼻子走的。比喻受人支配,盲目地听命于人。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九章:“不能打草惊蛇,不能让敌人牵住鼻子走,这是兵家最忌!” |
zhī zǐ mò ruò fù知子莫若父 | 没有比父亲更了解儿子的了。 | 先秦 管仲《管子 大匡》:“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
shān shàng wú lǎo hǔ,hóu zǐ chēng dà wáng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 | 《晚清文学丛钞 冷眼观》第十四回:“靠著老子做过上海道,在城里面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弄惯了的脾气,陪著朋友来吃台把酒,就像是连四块下脚钱都是冤枉花的。” |
shì mín rú zǐ视民如子 | 形容帝王、官吏爱护百姓。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三年》:“吴光新得国,而亲其民,视民如子,辛苦同之,将用之也。” |
jǔ chóu jǔ zǐ举仇举子 | 举:推荐;仇:仇敌;子:儿子。既推荐仇敌,也推荐儿子。形容办事公正。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年》:“祁奚请老,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仇也。将立而卒。又问焉,对曰:‘午可也。’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 |
xián cái jūn zǐ贤才君子 | 指有才有德的人。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当今天下之贤才君子,不问少长,皆愿从其游而为之死。” |
fù zǐ wú gé sù zhī chóu父子无隔宿之仇 | 宿:夜。父子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指仇怨容易消除。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31回:“你这个泼怪,岂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父子无隔宿之仇’!你伤害我师父,我怎么不来救他?” |
bù rù shòu xué,bù dé shòu zǐ不入兽穴,不得兽子 | 不进野兽窝,不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北史·韦佑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
gōng zǐ gē ér公子哥儿 | 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安公子那一番举动,早知他是不通世路艰难,人情利害的一个公子哥儿。” |
yī zǐ shī zhāo,mǎn pán jiē shū一子失着,满盘皆输 | 着:下棋落子。指下棋时关键的一步棋走得不当,整盘棋就输了。比喻关键性问题处理不当,结果导致整个失败。 | 李欣《老生常谈·熟视无睹,充耳不闻》:“一子失着,满盘皆输,这是有的。” |
sān chǐ tóng zǐ三尺童子 | 指年幼不懂事的儿童。 | 《宋史·胡铨传》:“夫三尺童子至无识也,指犬豕而使之拜,则怫然怒。” |
sǎo méi cái zǐ扫眉才子 | 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 唐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
láng zǐ yě xīn狼子野心 | 狼子:狼崽子;幼小的狼;野心:野兽凶残的本性。狼崽子虽小却有野兽的凶残本性。比喻坏人凶残的秉性或疯狂的欲望。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四年》:“子文曰:‘必杀之。是子也,熊虎之状,而豺狼之声,弗杀,必灭若敖氏矣。’谚曰:狼子野心。是乃狼也,其可畜乎?” |
yī bí zǐ huī一鼻子灰 | 比喻碰壁或受斥责。《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红楼梦》五五回:“幸而平姐姐在这里,没得臊一鼻子灰,趁早知会他们去。” |
wán kù zǐ dì纨绔子弟 | 旧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纨:细绢;纨绔:细绢做的裤子。 | 《宋史 鲁宗道传》:“馆阁育天下英才,岂纨绔子弟得以恩泽处耶?” |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七祖升天 | 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说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
zhèng rén jūn zǐ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新唐书 张宿传》:“宿怨执政不与已,乃日肆谗甚,与皇甫镈相附离,多中伤正人君子。” |
bù tàn hǔ xué,ān dé hǔ zǐ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探:探测;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 | 晋·陈寿《三国志·吕蒙传》:“贫贱难可居,脱误有功,富贵可致,且不探虎穴,安得虎子?” |
bàn zǐ zhī yì半子之谊 | 半子:女婿。半个儿子的情分。 | 《旧唐书·回纥传》:“昔为兄弟,今为子婿,半子也。” |
duàn zǐ jué sūn断子绝孙 | 指没有子孙后代。多用作诅咒语。 | 元 柯丹邱《荆钗记 执柯》:“你再不娶亲,我只愁你断子绝孙谁拜坟。” |
zǐ jì fù yè子继父业 | 儿子继承父亲的事业。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使子继父业,弟承家祀,有何不可?” |
bù rù hǔ xué,yān dé hǔ z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 焉:怎么。不进老虎窝,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历险境就不能获得成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班超传》:“超曰:‘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当今之计,独有因夜以火攻虏,使彼不知我多少,必大震怖,可殄尽也。’” |
yī dǔ zǐ huài shuǐ一肚子坏水 | 指人心肠很坏。 | 端木蕻良《曹雪芹》第27章:“但此人一肚子坏水儿,吃人不吐骨头,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只能拉拢,不能得罪。” |
yóu xián gōng zǐ游闲公子 | 指游手好闲的富家子弟。 | 《史记·货殖列传》:“游闲公子,饰冠剑,连车骑,亦为富贵容也。” |
bù dāng rén zǐ不当人子 | 表示歉意或感谢的话,意思是罪过,不敢当。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多谢厚情,只是无功受禄,不当人子,老汉转来,定当奉酬。” |
yǐ xiǎo rén zhī xīn,duó jūn zǐ zhī f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 用卑劣的心意去猜测品行高尚的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
yǒu zǐ cún yān有子存焉 | 焉:表示陈述的语气词。有儿子在。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