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论资排辈论资排辈的故事

论资排辈的成语故事


拼音lùn zī pái bèi

基本解释论:根据;资:资历;资格;辈:大小或前后顺序。根据资历深浅;辈分的大小决定级别、待遇的高低。

出处邓小平《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考组织路线来保证》:“现在有些地方对选进领导班子的年轻人,还是论资排辈,发挥不了他们的作用。”


暂未找到成语论资排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论资排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品头论足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论长说短清·褚人获《坚瓠十集·卷堂文》:“算功课论长说短,欲诉无门。”
经邦论道《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论黄数白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珠玉之论《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平心而论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六》:“而佳者反弃去,殆不可晓。平心而论,则惟《天地长留集》所取为当。”
一偏之论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论德使能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论德使能而官施之者,圣王之道也,儒之所谨守也。”
祖祖辈辈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我们要记住,祖祖辈辈过的牛马不如的日子。”
摆老资格毛泽东《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这一点他自己说了,说是有点摆老资格。”
格杀勿论清 林则徐《体察洋面堵截情形折》:“驶近夷路,概行追击,倘敢逞凶拒捕,格杀勿论。”
耳食之论西汉·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序》:“学者牵于所闻,见秦在帝位日浅,不察其终始,因举而笑之,不敢道,此与以耳食无异。”
相提并论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评头论足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那全副精神又注在各妓,那个好颜色,那个好态度,评头品足。”
人才辈出清 李渔《闲情偶寄 词曲 格局第六》:“犹之诗、赋、古文以及时艺,其中人才辈出,一人胜似一人。”
议论纷纷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新令既出,百姓议论纷纷,或言不便,或言便。”
长篇大论元 朱士凯《录鬼簿序》:“乐府小曲,大篇长什,传之于人,每不遗藁,故未以有就编焉。”
论功行赏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顾谭传》:“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
就事论事宋 杨时《杨龟山集 荆州所闻》:“孟子与人君言,皆所以扩其善心,而革其非,不止就事论事。”
高谈剧论宋·沈瀛《念奴娇》词:“尔汝忘形,高谈剧论,莫遣人来促。”
论心定罪汉·桓宽《盐铁论·刑德》:“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
成败论人宋 苏轼《孔北海赞序》:“世以成败论人物,故操得英雄之列。”
数黑论黄元 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排忧解难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抓起来》:“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
高谈阔论唐 吕岩《徽宗斋会》:“高谈阔论若无人,可惜明君不遇真。”
言论风生清·袁枚《新齐谐·赵李二生》:“[书生]邀入坐,言论风生。”
无论如何鲁迅《书信集 致宋崇义》:“要之,中国一切旧物,无论如何,定必崩溃。”
排山倒海宋 杨万里《病起喜雨闻莺》诗:“病势初来敌颇强,排山倒海也难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