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六首 其三

金朝李纯甫

丹凤翔金鼎,苍龙戏玉池。心源澄似水,鼻息细於丝。

枕上山川好,壶中日月迟。神仙学道者,那许小儿知。

合欢诗五首 其二

魏晋杨方

磁石引长针,阳燧下炎烟。宫商声相和,心同自相亲。

我情与子合,亦如影追身。寝共织成被,絮用同功绵。

暑摇比翼扇,寒坐并肩毡。子笑我必哂,子戚我无欢。

来与子共迹,去与子同尘。齐彼蛩蛩兽,举动不相捐。

惟愿长无别,合形作一身。生有同室好,死成并棺民。

徐氏自言至,我情不可陈。

过云木冰记

清代黄宗羲

岁在壬午,余与晦木泽望入四明,自雪窦返至过云。雰霭淟浊,蒸满山谷,云乱不飞,瀑危弗落,遐路窈然。夜行撤烛,雾露沾衣,岚寒折骨,相视褫气。呼嗟咽续,忽尔冥霁地表。云敛天末,万物改观,浩然目夺。小草珠圆,长条玉洁,珑松插于幽篁,缨络缠于萝阙。琮俯仰,金奏石搏。虽一叶一茎之微,亦莫不冰缠而雾结。余愕眙而叹曰:“此非所谓木冰乎?春秋书之,五行志之,奈何当吾地而有此异也?”言未卒,有居僧笑于傍曰:“是奚足异?山中苦寒,才入冬月,风起云落,即冻飘山,以故霜雪常积也。”

盖其地当万山之中,嚣尘沸响,扃人间。屯烟佛照,无殊阴火之潜,故为葕阳之所不入。去平原一万八千丈,刚风疾轮,侵铄心骨。南箕哆口,飞廉弭节;土囊大隧,所在而是。故为勃郁烦冤之所不散,溪回壑转,蛟螭蠖蛰,山鬼窈窕,腥风之冲动,震瀑之敲嗑。天呵地吼,阴崖冱穴,聚雹堆冰,故为玄冥之所长驾;群峰灌顶,北斗堕脅,藜蓬臭蔚,虽焦原竭泽,巫吁魃舞。常如夜行秋爽,故为曜灵之所割匿。且其怪松入枫,礜石罔草,碎碑埋甎,枯胔碧骨,皆足以兴吐云雨。而仙宫神治,山岳炳灵,高僧悬记,冶鸟木客,窅崒幽深。其气皆敛而不扬,故恒寒而无燠。

余乃喟然曰:“嗟乎!同一寒暑,有不听命于造化之地;同一过忒,有无关于吉凶之占。居其间者,亦岂无凌峰掘药,高言畸行,无与于人世治乱之数者乎?”余方龃龉世度,将欲过而问之。

蜀道难

南北朝刘孝威

玉垒高无极。铜梁不可攀。双流逆巇道。九坂涩阳关。

邓侯策马度。王生敛辔还。敛辔惧身尤。叱驭奉王猷。

若吝千金重。谁为万里侯。戏马吞珠界。扬舲濯锦流。

沈犀厌怪水。握镜表灵丘。禺山金碧有光辉。迁亭车马尚轻肥。

弥想王褒拥节反。更忆相如乘传归。君平子云阒不嗣。江汉英灵信已衰。

魏晋卢谌

山居是所乐,世路非我欲。

过苏州 其七

明代刘基

满地寒风满面尘,荒烟白草旧通津。晏安酖毒俱亡国,可但西施解误人。


木兰花 其一 前重阳几日篱下始见菊放数花嗅香挼慨然有感而作以贻山中二三子

金朝段成己

人生行乐须闻早。休惜一尊花下倒。无情岁月不相饶,转首吴霜纷莫埽。

佳时苦恨欢悰少。镜里衰颜难再好。试将离恨说渠侬,天若有情天亦老。

偶题二首 其二

金朝边元鼎

短发临风懒不冠,洼尊尘坌寂无欢。离骚夕赋醒尤独,孤愤空书说转难。

晚节惯成林壑僻,幽居深入水云寒。苍崖瘦柏无穷思,鹄立溪头尽日看。

和师岩卿迁居之韵

金朝段成己

君看行路古来难,木鸟其閒得少安。三窟未成那用狡,一枝粗稳不须宽。

破除梦境元无国,收拾诗盟旧有坛。秋菊春兰俱可喜,等閒乘兴一凭阑。

雁儿落过得胜令·忆别

元代乔吉

殷勤红叶诗,冷淡黄花市。清江天水笺,白雁云烟字。游子去何之?无处寄新词。酒醒灯昏夜,窗寒梦觉时。寻思,谈笑十年事;嗟咨,风流两鬓丝。

杂诗

魏晋何劭

秋风乘夕起,明月照高树。闲房来清气,广庭发晖素。

静寂怆然叹,惆怅出游顾。仰视垣上草,俯察阶下露。

心虚体自轻,飘遥若仙步。瞻彼陵上柏,想与神人遇。

道深难可期,精微非所慕。勤思终遥夕,永言写情虑。

渔家傲·与赵康靖公

宋代欧阳修

四纪才名天下重。三朝构厦为梁栋。定册功成身退勇。辞荣宠。归来白首笙歌拥。

顾我薄才无可用。君恩近许归田垅。今日一觞难得共。聊对捧。官奴为我高歌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