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译文及注释
译文
军中大旗猎猎作响,汉家大将将要挥师出征;看他横刀立马,气吞万里如虎。关塞悠远,春风难以企及,未到关前,就已经看不到春色了;关外,风卷沙尘,黄沙弥漫如云,遮天蔽日。军中鼓声,悲壮激越,直达遥远的沙漠;戍台烽火,阻隔着浩荡的黄河。想到将军所去之地,在那阴山之北;慑于将军声威,入侵的强敌已经求和。
注释
定州:州治在今河北定县。
双旌:仪仗用的旌旗。汉飞将:指李广。
鼙:军中所用小鼓。悲:形容鼓声紧急,有酣畅之意。绝漠:遥远的沙漠之地。
长河:黄河。
天骄:原意指匈奴,此处泛指强敌。
“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鉴赏
赏析
此诗载于《全唐诗》卷二百四十八,一作《送彭将军》。诗当作于作者任左拾遗时。当时朝中大臣自宰相以下,出牧奉使,必有钱郎二人饯行诗作,名重京畿。其格律为平起式首句不入韵格,用下平声五歌韵。中二联对仗自然。首句三拗四救,平仄规范。
此诗风格近盛唐边塞诗。定州,在今河北。首联发端,把李将军比作汉飞将军李广。“万里独横戈”,评价甚高。“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颔联写戍边环境的艰辛。出句隐括《凉州词》“春风不度玉门关”。黄云,沙尘暴,极言边塞荒凉。王维“黄云断春色”、李颀“黄云雁门郡,日暮风沙里”、王昌龄“蓟门秋月隐黄云”、岑参“秋风万里动,日暮黄云高”、高适“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鼓鼙悲绝漠,烽戍隔长河”。颈联写军旅的豪壮。鼓鼙,一作鼙鼓,军鼓。悲绝漠,使动用法,使绝漠悲,意为敌军闻风丧胆。对句流水,由于军威震慑,敌人入侵的烽火在黄河以北就隔断了。这两句是对出征后的祝愿,非实景。尾联劝诫,意思是不要赶尽杀绝。阴山路,敌人的退路。故兵法,围城三面,留一面让敌人逃跑,避免死战。只要打胜了,敌人要求和谈就可以了。
郎士元简介
唐代·郎士元的简介

郎士元 唐代诗人。字君胄。中山(今河北定县)人。生卒年不详。天宝十五载(756)登进士第。安史之乱中,避难江南。宝应元年(762)补渭南尉,历任拾遗、补阙、校书等职,官至郢州刺史。 郎士元与钱起齐名,世称"钱郎"。他们诗名甚盛,当时有"前有沈宋,后有钱郎"(高仲武《中兴间气集》)之说。
...〔► 郎士元的诗(2篇)〕猜你喜欢
- 春色临关尽,黄云出塞多。
- 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
- 怕一曲、霓裳未终,催去骖凤翼。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秋思·荷塘为括苍名姝求赋其听雨小阁》
- 眉黛远山攒,芭蕉生暮寒。
出自 五代 耿玉真: 《菩萨蛮·玉京人去秋萧索》
- 金蝉坠,鸾镜掩休妆。
出自 唐代 薛昭蕴: 《小重山·秋到长门秋草黄》
- 自叹直钩无处使。
出自 宋代 谢逸: 《渔家傲·秋水无痕清见底》
- 乍逐横山时近远,东西。
- 东风多事,余寒吹散,烘暖微酲。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朝中措·蜀弦秦柱不关情》
- 动罗箑清商,寸心低诉叙怨抑。
出自 宋代 吴文英: 《秋思·荷塘为括苍名姝求赋其听雨小阁》
- 背灯唯暗泣,甚处砧声急。
出自 五代 耿玉真: 《菩萨蛮·玉京人去秋萧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