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下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下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shàng xià qí shǒu上下其手比喻暗中勾结;随意玩弄手法;串通作弊。唐 周矩《为索元礼首按制狱疏》:“微讽动以探其情,所推者必上下其手,希圣旨也。”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马上得天下喻指武功建国。《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gān bài xià fēng甘拜下风甘心情愿拜倒在下方。自认不如对方;表示真心佩服。清 李汝珍《镜花缘》:“如此议论,才见读书人自有卓见,真是家学渊源,妹子甘拜下风。”
shàng qíng xià dá上情下达下面的情况或意见能够通达于上。《管子·明法》:“下情不上通,谓之塞。”
yī yè luò zhī tiān xià qiū一叶落知天下秋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淮南子 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 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shàng hé xià mù上和下睦谓长幼之间或上下级之间相处得很好。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常则是户静门清,上和下睦,立计成家,众口流传。”
tiān xià qí wén天下奇闻奇闻:罕见的见闻。天下少有的令人惊奇的事情。欧阳山《三家巷》:“天下奇闻,从总司令到一名下等兵,都没有一个共产党员。”
péi shēn xià qì赔身下气谦躬屈节,低声下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zhí shàng zhí xià直上直下①上下一贯。②从上到下,从头到脚。③形容陡直。《朱子全书》卷四:“凡事都分做两边,是底放一边,非底放一边。是底是天理,非底是人欲。是即守而勿失,非即去而不留:此治一身之法也。治一家则分别一家之是非,治一邑则分别一邑之邪正,推而一州一路以至天下,莫不皆然:此直上直下之道。”
qì xià zhān jīn泣下沾襟襟:衣服胸前的部分。泪水滚滚流下,沾湿衣服前襟。哭得非常悲伤。《尸子》卷下:“曾子每读《丧礼》,泣下沾襟。”
tì lèi jiāo xià涕泪交下鼻涕眼泪同时流下,形容极度哀痛。同“涕泪交零”。《魏书 临淮王谭传》:“彧闻乐声,歔欷,涕泪交下,悲感傍人,衍为之不乐。”
néng shàng néng xià能上能下谓干部不计较职位高低,不论处于领导岗位或在基层从事实际工作,都能踏踏实实地干。实行能上能下,是对干部职务终身制的一项重要改革。丁玲《风雪人间》上卷:“一个共产党员随时随地都是真正的战士,能上能下,能与人民共患难,同安乐!”
míng xià wú xū名下无虚原意是名气大的人一定有真才实学。后比喻名不虚传。清 刘献廷《广阳杂记》第三卷:“俨如江西景德镇所烧窑器,瑰玮可观,可谓名下无虚矣。”
jiāng hé rì xià江河日下日:一天天;下:低处。江河一天天流向低处;比喻事物日益衰落或局势越来越糟。清 顾炎武《答徐甥公肃书》:“昊天不吊,大命忽焉,山岳崩颓,江河日下,三风不儆,六逆弥臻。”
wú xià ā méng吴下阿蒙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晋 虞溥《江表传》:“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
mào tiān xià zhī dà bù wéi冒天下之大不韪不韪:不是,错误。去干普天下的人都认为不对的事情。指不顾舆论的遣责而去干坏事。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十一年》:“犯五不韪,而以伐人,其丧师也,不亦宜乎?”
xià bǐ rú yǒu shén下笔如有神指写文章下笔时如有神力相助。形容善于写文章或文章写得好。唐·杜甫《奉赠韦左丞文二十二韵》:“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jiǔ jū rén xià久居人下现指处境或职务长期处于他人之下。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隐士听了,大叫:“妙极!弟每时谓兄必必非久居人下者,……。”
xià bǐ chéng piān下笔成篇形容文思敏捷。同“下笔成章”。三国 魏 曹植《王仲宣谏》:“发言可咏,下笔成篇。”
shàng xià yī xīn上下一心上上下下一条心。先秦 荀况《荀子 富国》:“上下一心,三军同力,与之远举极战,则不可。”
jī féi bù xià dàn鸡肥不下蛋比喻条件太好了反而做不出成绩。
xià luò bù míng下落不明下落:着落,去处。指不知道要寻找的人或物在什么地方。马识途《清江壮歌》尾章:“我的女儿,从此下落不明。”
qì shù háng xià泣数行下眼泪接连不断的往下掉。形容非常悲伤。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令儿皆和习之。上乃起舞,忼慨伤怀,泣数行下。”
tóu jǐng xià shí投井下石看见人要掉进陷井里,不伸手救他,反而推他下去,又扔下石头。比喻乘人有危难时加以陷害。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一旦临小利害,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
wū xià jià wū屋下架屋比喻机构或文章结构重叠。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不得尔,此是屋下架屋耳。”
dāo xià liú rén刀下留人为了营救即将被斩首的人而向主持或执行斩首的人发出的留人一命的紧急呼吁。元 李文蔚《燕青捕鱼》:“刀下留人!哥哥息怒。”
mán shàng bù mán xià谩上不谩下瞒:欺骗。欺骗上级,对下级无所顾忌。宋·江万里《宣政杂录·通同部》:“又谓制作之法曰:‘谩上不谩下’,通衢用以为戏云。”
xià zhú kè lìng下逐客令秦始皇曾下过逐客令,要驱逐从各国来的客卿。泛指主人赶走不受欢迎的客人。清·许奉恩《里乘》第五卷:“大姊净丝,便下逐客令。”
bǐ xià shēng huā笔下生花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花城》1980年第7期:“你们这些笔下生花的文人墨客,调查只不过是为现成观点抓例子罢了。”
niǎn gǔ zhī xià辇毂之下辇毂:帝王的车驾。比喻帝王管辖下的京城。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余年矣!”
yǔ zé xià zhù雨泽下注雨水往下流明·归有光《项脊轩志》:“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
kuà xià pú fú胯下蒲伏蒲伏:通“匍伏”,指伏地爬行。指汉朝韩信年少时有胯下之辱。宋 秦观《人材》:“将如韩信而有胯下蒲伏之辱。”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dié xiè bù xià蹀躞不下谓心里忐忑不安,不能放心。《警世通言·蒋淑真刎颈鸳鸯会》:“这女儿自因阿巧死后,心中好生不快活。自思量道:‘皆由我之过,送了他青春一命。’日逐蹀躞不下。”
tóu shàng mò xià头上末下第一次,初次。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9回:“恰似俺们把这桩事放在头里一般,头上末下就让不得这一夜儿!”
tiān xià wéi yī天下为一一:统一。指国家统一汉·荀悦《汉纪·武帝纪》:“今天下为一,春秋之义,王者无外,偃修封域中,而辞以出境何也。”
shàng chǎn xià dú上谄下渎谄:奉承;渎:轻慢,亵渎。奉承上级,轻慢下属。《易·系辞下》:“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
qiáng jiàng shǒu xià wú ruò bīng强将手下无弱兵有本领的将领手下没有懦弱的兵。比喻好的领导必然能带出好的部属。宋 苏轼《题连公壁》:“俗语云:‘强将手下无弱兵’,真可信。”
yí wù tiān xià疑误天下疑:怀疑。令天下迷惑不解。
gōng gài tiān xià功盖天下功劳天下第一。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míng mǎn tiān xià名满天下天下闻名。形容名声极大。先秦 管仲《管子 白心》:“名满于天下,不若其已也。”
dōng yī xià xī yī xià东一下西一下指做事无计划。比喻行动漂忽无定。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使木板子东一下,西一下,撺这一二百下子。”
wū xià gài wū屋下盖屋比喻重复他人所为而无创新。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19卷:“经意自明,苦人不知耳。屋下盖屋,床上安床,滋惑矣。”
shēng shàng qǐ xià生上起下起:扶起,引申为启发。承接前者,引出后者。《旧唐书·褚无量传》:“凡者,生上起下之名,不专系于本职。”
shí háng jù xià十行俱下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梁书 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lā bù xià liǎn拉不下脸指碍于情面,不能拒绝或不便开口。王朔《浮出海面》:“我表示拉不下脸,只好随他们去抄,果然抓走一些嫌疑犯。”
qī shàng bā xià七上八下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tiān xià wéi jiā天下为家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bù fēn gāo xià不分高下指分不出高低胜负。
bù chā shàng xià不差上下不分高下,差不多。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0回:“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
nǎn yán hàn xià赧颜汗下赧:因羞愧而脸红。颜:面容。形容羞愧到极点。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七回:“公子誉之过情,令人赧颜汗下。”
fēng qiáng qiāo xià丰墙硗下垣墙高大,而基址峻峭。喻根基不固。
qiān gōng xià shì谦躬下士犹言谦恭下士。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听说李闯王谦躬下士,对读书人十分珍重。”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上梁不正下梁歪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晋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tuō rén xià shuǐ拖人下水比喻勉强人一道做他不愿做的事(多指坏事)。明 李素甫《元宵闹》第25出:“这是娘子拖人下水,与我什么相干?”
zài rén ǎi yán xià,zěn gǎn bù dī tóu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古人道:‘不怕官,只怕管。’‘在人矮檐下,怎敢不低头。’只是小心便是。”
tiān xià tāo tāo天下滔滔滔滔:连续不断的样子。洪水弥漫,遍地都是。比喻社会普遍纷乱。比喻低下的人或不良风气比比皆是。《三国志通俗演义·赵子龙磐河大战》:“方今天下滔滔,民有倒悬之危。”
jiǔ quán zhī xià九泉之下九泉:地下最深的地方。人死后埋葬尸体的地方。《魏书 旧平王传》:“若为死鬼,永旷天颜,九洋之下,实深重恨。”
zì kuài yǐ xià自刽以下刽:西周时的诸侯国名。从刽以下的乐曲就不加评论。比喻从某某以下就不值得一提。《左传 襄公二十九年》:“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自刽以下无讥焉。”
xià bǎn zǒu wán下坂走丸在山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顺势无阻,敏捷而无停滞。汉 荀悦《汉纪 高祖纪一》:“则边城皆喜,相率而降,此由以下阪而走丸也。”
xià bù le tái下不了台指在人前受窘。张恨水《夜深沉》第15回:“她要是不睬你,你恼她,她下不了台。”
tiān xià lǎo y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鸦一般黑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鲁迅《致孙伏园》:“前几天也颇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样。哈哈,真是天下老鸦一般黑。”
jiàng xīn xià qì降心下气虚心下气。清·陈天华《警世钟》:“降心下气,和那平民党维新党,同心同德,不分畛域,共图抵制外国,一切大祸可免。”
shàng qín xià shùn上勤下顺勤:勤奋。顺:顺从,服从。作领导的勤奋工作,下面的人就会顺从他的领导。唐·韩愈《郓州豀堂诗》:“惟所令之不亦顺乎,上勤下顺遂济登兹。”
dī méi xià shǒu低眉下首低:低下;下:低;首:头。低着眉垂下头。形容顺良,顺从。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叫我物色相当的女人;年纪约三十岁左右,养过两三个儿子,人要沉默老实,又肯做事,还要对他底大妻肯低眉下首。”
shēng gāo zì xià升高自下升:上升,提高。比喻事情循序进行由浅入深。《尚书·太甲》:“若升高必自下,若陟遐必自迩。”
jiē xià qiú阶下囚指在公堂台阶下受审的犯人;泛指在押的囚犯或俘虏。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布告玄德曰:‘公为坐上客,布为阶下囚,何不发一言而相宽乎?’”
yī kuāng tiān xià一匡天下匡:纠正;天下:原指周天子统治所及的地方,即整个中国。纠正混乱局势,使天下安定下来。《论语·宪问》:“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
biān chī tiān xià鞭笞天下鞭笞:鞭打;天下:指全国。驱使全国人们。汉·贾谊《过秦论》:“执棰附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mán shàng qī xià瞒上欺下蒙骗上级,压迫下属和人民。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至今还不能替老百姓想,瞒上欺下,咱简直不是个人啦!”
zì xià ér shàng自下而上从下到上。邓小平《党与抗日民主政权》:“有的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有的可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总以能教育群众、纠正错误、保证党的领导为原则。”
hàn rú yǔ xià汗如雨下汗珠象下雨似的往下掉。形容出汗很多。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十七:“三冬汗如雨。”
bǐ shàng bù zú,bǐ xià yǒu yú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赶不上前面的,却超过了后面的。这是满足现状,不努力进取的人安慰自己的话。有时也用来劝人要知足。晋 张华《鹪鹩赋》:“鹪螟巢于蚊睫,大鹏弥乎天隅,将以上方不足,而下比有余。普天壤以遐观,吾又安知大小之所如。”
xià mǎ kàn huā下马看花跨下马来细细地观赏花朵。多比喻做工作深入实际地调查研究。唐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niú kǒu zhī xià牛口之下借指卑下的地位。《史记·商君列传》:“夫五羖大夫,荆之鄙人也。闻秦缪公之贤而原望见,行而无资,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期年,缪公知之,举之牛口之下,而加之百姓之上,秦国莫敢望焉。”《吕氏春秋·举难》等又载有宁戚饭牛得到齐桓公赏识的事。
làng jì tiān xià浪迹天下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宋 李楙《野客丛书 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xiān xià shǒu wéi qiáng先下手为强在对手没有准备好的时候首先动手,取得主动地位。《隋书 元胄传》:“兵马悉他家物,一先下手,大事便去。”
chǎn shàng qī xià谄上欺下谄:讨好,奉承;欺:欺压。讨好上司,欺压下级。吴祖光《相府门前七品官》:“这位‘相府门前七品官,见他容易见我难’是旧社会里趋炎附势、谄上欺下的典型人物。”
ōu niǎo bù xià鸥鸟不下鸥鸟不愿飞下来。比喻察觉他人将伤害自己,加倍防范。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海上之人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wù shī jū xià恶湿居下厌恶潮湿却住在低洼的的地方。比喻行动跟愿望相违背。《孟子·公孙丑上》:“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住。”
yuè xià huā qián月下花前本指游玩休息之处。后指男女幽会的地方。唐 白居易《老病》诗:“尽听笙歌夜醉眠,若非月下即花前。”
děng mǐ xià guō等米下锅比喻生活困难,缺少钱用。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6回:“岂但不肯多出钱,照时值估价,还要少几两,分明知道我等米下锅,要杀我的巧。”
tiān xià yī jiā天下一家视天下人为一家,和睦相处。也指全国统一。《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zhé jié xià móu shì折节下谋士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唐·储光羲《贻鼓吹李丞》:“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ān yíng xià zhài安营下寨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yín wěi xià liú淫猥下流放荡淫乱,指人纵欲乱为。
tiān xià wú bù sàn yán xí天下无不散筵席天下没有不解散的聚会。指团聚是相对的,终究要分离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5卷:“天下无有不散筵席,就合上一千年,少不得有个分开日子。”
jì rén yán xià寄人檐下犹言寄人篱下。清·陈维菘《贺新郎·乙卯元日》:“抖擞门丞秦叔宝,贝带璘斒光射,笑公等、寄人檐下。”
bù kuì xià xué不愧下学愧:惭愧。不耻下问,虚心向地位低的人学习。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四》:“是以君王无羞亟问,不愧下学。”
dī tóu xià xīn低头下心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郑振铎《风波》:“他连忙低头下心的劝道:‘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说着玩玩的!房里冷,快来睡!’”
qī shàng wǎng xià欺上罔下对上欺骗,博取信任;对下隐瞒,掩盖真相。唐 元结《奏免科率状》:“忝官尸禄,欺上罔下,是臣之罪。”
wū xià zuò wū屋下作屋同“屋下架屋”。宋·宋祁《宋景文公笔记·释俗》:“古人讥屋下作屋,信然!”
xíng ér shì wèi tiān xià fǎ行而世为天下法行:所作所为;法:效法。言行要谨慎,自己的一言一行要为世人作学习榜样。西汉·戴圣《礼记·中庸》:“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dì niǎn zhī xià帝辇之下皇帝所在的地方。用指京都。《醒世恒言》第三十三:“帝辇之下,怎容你这等胡行?你却如何谋了他小老婆,劫了十五贯钱,杀死了亲夫,今日同往何处?从实招来。”
guā tián lǐ xià瓜田李下经过瓜田时不要弯腰提鞋跟;走过李子树下不要举手整理帽子;免得有偷瓜、偷李子的嫌疑。比喻容易发生嫌疑的地方。晋 干宝《搜神记》第15卷:“惧获瓜田李下之讥。”
xī yáng xī xià夕阳西下指傍晚落日的景象。也比喻人迟暮之年或事物走向衰落。元·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xià bǎn zǒu wán下阪走丸阪:斜坡;丸:弹丸。在斜坡上往下滚弹丸。比喻说话敏捷流利。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走丸之辩》:“张九龄善谈论,每与宾客议论经旨,滔滔不竭,如下阪走丸也。”
yuè xià xīng qián月下星前指月夜良宵。明·无名氏《桃符记》第一折:“你可休眠思梦想,月下星前自主张。”
duì zhèng xià yào对证下药见“对症下药”。《朱子语类》卷四一:“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ài shàng ài xià碍上碍下碍:妨碍。妨碍做事,使人感到不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