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微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dù wēi shèn fáng杜微慎防 | 杜:杜绝,断绝;慎:谨慎。杜绝细微,谨慎防备萌芽。即消灭祸患难与共于萌芽状态之中。 | 《明史·胡松传》:“松言边兵外也而内之,武库仗内也而外之,非所以重肘腋,杜微慎防也,执弗许。 |
yán jīng chǎn wēi研精阐微 | 研究阐明精深微妙之理。 | 清·薛福成《书工商核给凭单之例》:“而一二千年以来,亦竟无一人研精阐微,为斯民辟妙用,为天下扩美利者,此无他,政权不足以鼓舞之也。” |
shèn xiǎo shì wēi慎小事微 | 谨慎对待微小的事情。 | 春秋·齐·管仲《管子·君臣下》:“昔者圣王本厚民生,审知祸福之所生,是故慎小事微,违非索辨以根之。” |
xiǎn wēi chǎn yōu显微阐幽 | 显示细微之事,说明隐幽之理,使之显见著明。 | 《周易 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 |
fáng wēi lǜ yuǎn防微虑远 | 虑:考虑,思虑。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的时候,就加以防止,并考虑长远的计策。 | 唐·郑亚《唐丞相太尉卫国公李德裕会昌一品制集序》:“由是洞启宸衷,大破群议,运筹制胜,举无遗策,防微虑远。” |
xún yōu rù wēi寻幽入微 | 寻幽:探究深奥难明的事理。入微:达到极其细致、深刻的地步。形容对深奥的事理探求达到非常深刻的程度。 | 《北史·杨伯丑传》:“分析爻象,寻幽入微。” |
fáng wēi dù jiàn防微杜渐 |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错误、坏事、不良风气等刚刚露苗头时就加以制止;不使其发展。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
qióng yōu jí wēi穷幽极微 | 比喻深入探求玄奥的学问。亦作“穷纤入微”。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02卷:“穷幽极微,至纤无际。” |
zuàn jiān yán wēi钻坚研微 | 钻研艰深精妙的学问。 | 《晋书·虞喜传》:“博闻强识,钻坚研微,有弗及之勤。” |
shì wēi zhī zhù视微知著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三国 蜀 诸葛亮《便宜十六策 思虑》:“君子视微知著,见始知终,祸无从起,此思虑之政也。” |
wēi bù zú dào微不足道 | 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微:小;足:值得;道:谈。 | 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
gēn qiǎn mén wēi根浅门微 | ||
rén wēi yán jiàn人微言贱 | 犹言人微言轻。 | 宋·曾巩《泰山祈雨文》:“吏思其繇,奔走群望,而人微言贱,不能上动。” |
xīng wēi jì jué兴微继绝 | 使衰落了的振兴起来,中断了的延续下去。 | 汉·应劭《风俗通·过誉·南阳五世公》:“主簿柳对曰:‘明府谨终追远,兴微继绝。’” |
yán jīng jiū wēi研精究微 | 研究事理深奥微妙之处。 | 清·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余谓研精究微之学,乃宇宙间公共之理,不必辨其孰为传习。” |
fú shēng yú wēi福生于微 | 微:小数名,长度为0.000001寸或圆度的六十分之一秒。福佑生于细微的小事件中。 | 汉·刘向《说苑·谈丛》:“福生于微,祸生于忽。日夜恐惧,唯恐不卒。” |
chǎn yōu míng wēi阐幽明微 | 使幽深隐微的事物或道理显露出来。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孝子》:“司风教者,重务良多,无暇彰表,则阐幽明微。” |
wēi chá qiū háo微察秋毫 | 形容极细小的东西都看得很清楚。 | 西汉·刘安《淮南子·说山训》:“夫照镜子见眸子,微察秋毫,明照晦冥。” |
shèn xiǎo jǐn wēi慎小谨微 | 对细小的事也小心对待。 | 《明史·章懋传》:“古帝王慎小谨微必矜细行者,正以欲不可纵,渐不可长也。” |
wēi hū qí wēi微乎其微 | 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微:小。 | 清 杨伦《杜诗镜铨》眉批引蒋弱六云:“写妙技不觉说入自家语,微乎其微。” |
yīn fú wēi xíng阴服微行 | 微行:帝王、官吏隐藏自己身份改装出行。旧指帝王或官吏穿便装,隐瞒自己的身份进行民访。 | |
wēi míng bó lì微名薄利 | 指十分细微的名与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6回:“怎知客人为些微名薄利,又无枷锁拘缚,三伏内,只得在那途路中行。” |
yán wēi zhǐ yuǎn言微旨远 | 旨:含意。言辞微妙,含意深远。 | 唐·白居易《礼部试策王道》:“圣哲垂训,言微旨远。” |
yǐ wēi zhī zhù以微知着 | 微:微小;着:显着。从事物露出的苗头,可以推知它的发展趋向或他的实质。 | 宋 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着。” |
xì wēi mò jié细微末节 | 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 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
yán jī zōng wēi研机综微 | 研究综合事理的深奥精微之处。 | 《后汉书·贾逵伟》:“犹朝夕恪勤,游情六艺,研机综微,靡不审核。” |
qióng xiān rù wēi穷纤入微 | 穷:寻求到尽头;纤:细小。深入探求深奥的学问。 | 三国·魏·刘徽《<九章算术>序》:“虽曰九数,其能穷纤入微,探测无方,至于以法相传。” |
jù tǐ ér wēi具体而微 | 具体:大体具备;微:微小。内容大体具备;但布局、规模较小些。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子夏、子游、子张皆有圣人之一体,冉牛、闵子、颜渊则具体而微。” |
jìng xiǎo shèn wēi敬小慎微 | 敬:谨慎小心;小、微:指细小、不起眼的东西。对细微的事物也采取小心谨慎的态度。形容待人处事非常谨慎。 |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 |
juān dī wēi lì涓滴微利 | 涓:细流;滴:水珠。象小水珠一样微小的利益。 | 《新编五代史评话 晋史》卷上:“贪取涓滴之微利,而自弃丘山之大功乎!” |
shí wēi zhī zhuó识微知著 | 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趋向或问题的实质。 | 《新唐书·杜佑传》:“管仲有言:‘国家无使勇猛者为边境。’此诚圣哲识微知著之略也。” |
tán yán wēi zhòng谈言微中 | 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
běn xiǎo lì wēi本小利微 | 微:薄。本钱小,利润薄。指买卖很小,得利不多。 | 毛泽东《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小贩不论肩挑叫卖,或街畔摊售,总之本小利微,吃着不够。” |
tǐ xù rù wēi体恤入微 | 同“体贴入微”。 |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
gōu yǐn jué wēi钩隐抉微 | 钩:探取;抉:排出,挖出。在治学上能发掘幽深精微。 | 宋·郭绍彭《宋王先生圹铭》:“《从书》门分类聚,钩隐抉微,考证经史百氏,下致骚人墨客佚事,细大不捐。” |
dòng yōu zhú wēi洞幽烛微 | 洞:洞察;幽:深远;烛:照亮;微:微末,精细处。形容目光锐利,能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 | 明 吴承恩《赠郡伯愚邵公报政序》:“有洞幽烛远之明,有含茹翕张不疾不徐之度。” |
wēi xiǎn chǎn yōu微显阐幽 | 谓显现微妙之处,阐明幽深之理。 | 《周易·系辞下》:“夫《易》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
dǔ zhe zhī wēi睹着知微 |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 |
jiàn wēi zhī zhù见微知着 | 微:微小;着:明显。见到事情的一些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wēi bù zú lù微不足录 | 微:小;录:记录。渺小得不值得记上一笔。 | 《新五代史·唐庄宗纪》:“而夷狄无文字传记,朱邪又微不足录,故其后世自失其传。” |
shí wēi jiàn yuǎn识微见远 |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察知它的发展远景。 | 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11卷:“是时海禁初开,恭恪此奏可谓识微见远。” |
xī jīng pōu wēi析精剖微 | 指剖析精微深奥的道理。 | 清恽敬《读<大学>一》:“盖知者至广极大,析精剖微不可端倪者也。” |
shí wēi jiàn jǐ识微见几 | 谓看到事物的苗头而能认识和察见事物的本质和发展。 | 《宋史·常安民传》:“惟识微见几之士,然后能逆知其渐。” |
xī wēi chá yì析微察异 | 指仔细观察、辨别。 | 明何景明《结肠赋》:“有木连理,草交茎兮;烈魂洁魄,孚女贞兮;析微察异,实此之类兮;附物着灵,见胸臆兮。” |
wēi fú sī xíng微服私行 | 微服:平民服装。私行:秘密出行。旧指皇帝或官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 明·无名氏《鸣凤记·鄢赵争宠》:“只是此行敛些光彩,不可喝道而去,只得微服私行罢了。” |
tōng yōu dòng wēi通幽洞微 | 通晓、洞察幽深而细微的道理。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佛光满禅师法嗣》:“并钩深索隐,通幽洞微。” |
jīng xì rù wēi精细入微 | 考虑问题十分仔细,注意到很小的细节 | |
zhī zhāng zhī wēi知章知微 | 微:细微。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也能看清其显著现象。 | 晋·潘岳《杨仲武诔》:“笃生吾子,诞茂淑姿。克岐克嶷,知章知微。” |
rén wēi wàng qīng人微望轻 | 谓身份低下,资望不足。多用作自谦之词。 | 宋·岳飞《奏乞罢制置使职事状》:“窃念臣人微望轻,难任斯职。” |
yíng tóu wēi lì蝇头微利 | 如同苍蝇头那样的小利。比喻非常微小的利润。 | 宋 苏轼《满庭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著甚干忙。” |
bīng wēi jiàng guǎ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
pò yán wēi xiào破颜微笑 | 形容心领神会。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
shì wēi zhī zhe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
jǐn xiǎo shèn wēi谨小慎微 | 原指对微小的事物也采取谨慎小心的态度;形容非常谨慎。现指对细小的问题过分小心;流于畏缩。 | 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
wēi wéi fán fù微为繁富 | 稍微有些辞藻繁多。 | |
rén wēi yán qīng人微言轻 | 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孟尝传》:“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
tīng wēi jué yí听微决疑 | 微:隐微。注意细微的情节,解决疑难的问题。形容思想缜密,善于通过听察解决疑难。 | 《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 |
tǐ tiē rù wēi体贴入微 | 形容对人照顾和关怀非常细心周到。体贴:细心为别人着想;入微:很小的地方都照顾到。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只要心平点,少看点利钱,那些贫民便受惠多了。’我笑道:‘这可谓体贴入微了。’” |
wēi guò xì gù微过细故 | 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 《三国志·魏书·中山恭王传》:“其微过细故,当掩覆之。” |
chǎn yōu jué wēi阐幽抉微 | 指阐明幽隐,抉发精微。 | 秦牧《艺海拾贝 象和蚁的童话》:“一些谈艺术理论的著作为了要‘阐幽抉微’,也往往容易把艺术的道理谈得很深奥。” |
wēi gù xì guò微故细过 | 细过:小的过失。指微小的过失和事故。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此亦大罪恶耳,其微故细过,当掩覆之。” |
fáng wēi dù xìn防微杜衅 | 犹言防微杜渐。 | 明·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十九:“往奉台翰,怜不肖之愚忠,教以防微杜衅,慎自持爱。” |
tōng yōu dòng wēi通幽动微 | 见“通幽洞微”。 | 《敦煌变文集·叶净能诗》:“推五岳即须臾,制约宇宙,造化之内,无人可皆,通幽动微。” |
huò qǐ yǐn wēi祸起隐微 | 隐微:隐蔽细小的地方。指灾祸往往萌发于隐蔽细小的地方。 | 宋·王曾《谏作玉清昭应宫》:“圣人贵于谋始,智者察于未形。祸起隐微,危生安逸。” |
jiàn wēi zhī zhù见微知著 | 微:微小;著:明显。看到一点苗头;就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 韩非《韩非子 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tán yán wēi zhòng谭言微中 | 说话隐微曲折而切中事理。 | 明沈德符《野获编 督抚 海忠介被纠》:“真所谓谭天微中,可以解纷矣。” |
shēng shì wēi miǎo生事微渺 | 生事:生计;微渺:渺茫。指生活十分艰辛。 | 明·汤显祖《牡丹亭·言怀》:“所恨俺自小孤单,生事微渺。” |
dǔ wēi zhī zhù睹微知著 | 微:细小;著:显著。看到细小的征兆便知道其性质及发展趋势。 | 《三国志·吕布臧洪传》:“仆中不敏,又素不能原始见终,睹微知著,窃度主人之心。,岂谓三子宜死,罚当刑中哉。?” |
wēi yán dà yì微言大谊 | 见“微言大义”。 | 清·魏源《<书古微>序》:“所以发明西汉《尚书》今、古文之微言大谊,而辟东汉马郑古文之凿空无师传也。” |
zào wēi rù miào造微入妙 | 形容达到微妙的境界。 |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沿袭》:“贺方回‘淡黄杨柳带栖鸦’、秦处度“藕叶清香胜花气”二句,写景咏物,可为造微入妙。” |
dù xì fáng wēi杜隙防微 | 杜隙:杜绝疏失。杜绝疏失,防患于未然。 | 明·陈子龙《整饬京营疏》:“择才望大臣素为都人信服者以统之,弹压维制,杜隙防微,亦不为无助也。” |
yī qín zhī wēi一芹之微 | 芹:芹菜。像芹菜这样微薄。指自己的礼品微薄。 | 清·陆陇其《三鱼堂文集·与郑堂邑书》:“一芹之微,聊申鄙忱,并祈哂纳。” |
bái yù wēi xiá白玉微瑕 | 白玉上的小斑点。比喻有些小缺点,美中不足。 | 唐 吴兢《贞观政要 公平》:“君子小过,盖白玉之微瑕;小人小善,乃铅刀之一割。” |
bái bì wēi xiá白璧微瑕 | 璧:中间有孔的扁圆形玉器;瑕:玉上的斑点。洁白的玉上的小斑点。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的不足之处;美中不足。 | 南朝 梁 萧统《<陶渊明集>序》:“白璧微瑕,惟在《闲情》一赋。” |
zhī wēi zhī zhāng知微知章 | 微:细微。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也能看清其显著现象。 |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九徵》:“圣人淳耀,能兼二美,知微知章。” |
dù jiàn chú wēi杜渐除微 | 同“杜渐防萌”。 |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杜渐除微,古今所务,况祸机骤发,庸可忽乎。” |
jī wēi chéng zhù积微成着 | 微:细微;着:显着。微不足道的事物,经过长期积累,就会变得显着。 | 《荀子 大略》:“夫尽小者大,积微成着,德至者色泽洽,行尽而声问远。” |
jī yú hū wēi积于忽微 | 从细小的事情上累积发展起来。 | |
jìn wēi jìn miè浸微浸灭 | 浸:渐渐;微:衰败;灭:消灭。逐渐衰微而至于消失。 | 东汉·班固《汉书·董仲舒传》:“上嘉唐虞,下悼桀纣,浸微浸灭浸明浸昌之道,虚心以改。” |
shēn wēi lì báo身微力薄 | 谓地位低下,财力不足。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七卷:“自惜身微力薄,不能拔之风尘,所以怜而与游。” |
bái lóng wēi fú白龙微服 | 比喻贵人微服出行,恐有估计不到的灾祸。 | 西汉·刘向《说苑·正谏》:“昔白龙下清泠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
pōu xuán xī wēi剖玄析微 | 剖辨玄奥,分析细微。 |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复,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
pōu yōu xī wēi剖幽析微 | 犹剖玄析微。 | 宋·叶适《<覆瓿集>序》:“使读者剖幽析微,深刺腧髓,渠不开其智。” |
liàng xiǎo lì wēi量小力微 | 数量很少,力量微薄。 | 鲁迅《华盖集·通讯》:“现在的各种小周刊,虽然量小力微,却是小集团或单身的短兵战,在黑暗中,时见匕首的闪光。” |
wú wēi bù zhì无微不至 | 微:细微;至:到。形容关怀、照顾得非常细心周到。 | 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
jiàn wēi zhī méng见微知萌 | 微:细微。萌:发生。看到事物微小的迹象,就知道其发展的程度。 | 《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
qīng dōu zǐ wēi清都紫微 | 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阙。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旁之所居。” |
chén guāng xī wēi晨光熹微 | 熹微:天色微明。早上天色微明。 | 晋·陶潜《归去来辞》:“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
mò xiàn hū yǐn,mò xiǎn hū wēi莫见乎隐,莫显乎微 | 见:通“现”;显:明显。看来是隐蔽的、最细微的,实际上是最明显、最具体的。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
lì wēi rèn zhòng力微任重 | 微:小。能力小而任务重。 | 唐·张说《让平章事表》:“若志小谋大,力微任重,岂敢顾惜微躯?” |
cái xiù rén wēi才秀人微 | 秀:优异。微:卑微,低微。指才能优异而地位卑微。 | 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嗟其才秀人微,故取湮当代。” |
niān huā wēi xiào拈花微笑 | 原为佛家语,比喻彻悟禅理。后比喻彼此心意一致。 | 《大梵天王问佛决疑经》:“尔时大梵天王即引若干眷属来奉献世尊于金婆罗华,各各顶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即拈奉献金色婆罗华,瞬目扬眉,示诸大众,默然毋措。有迦叶破颜微笑。” |
wēi jī sì fú微机四伏 | 到处隐藏着危险的祸根。 | |
cí wēi zhǐ yuǎn辞微旨远 | 辞:文词,言词。微:隐蔽,精深。旨:意思,目的。言词隐微而表达的意思很深远。 | 《梁书·刘之遴传》:“省所撰《春秋》义,比事论书,辞微旨远。” |
dòng yōu chá wēi洞幽察微 | 彻底地看到幽深微妙处。 | |
dǔ zhù zhī wēi睹著知微 | 从明显的表象,推知到隐微的内情。 | 《文选 王粲〈赠文叔良〉诗》:“探情以华,睹著知微。”李善注:“ 《越绝书》:‘子胥曰:圣人见微知著,睹始知己。’” |
tōng yuán shí wēi通元识微 | 通晓玄奥微妙的道理。 | 明·张居正《礼乐记》:“孔子睹庙器而知持盈之理,聆琴音而思文王之德,倘有通元识微之士,能于器数之间,仰溯圣人之蕴者,则有司存焉。” |
wēi yán dà yì微言大义 |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 | 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
wēi yán jīng yì微言精义 | 微:精深;微言:精深微秒的言辞。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 | 清·郑燮《潍县署中寄舍弟墨第一书》:“读《易》至韦编三绝,不知翻越过几千百遍来,微言精义,愈探愈出,愈研愈入,愈往而不知其所穷。” |
shēn wēi yán qīng身微言轻 | 微:卑微。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 《后汉书 孟尝传》:“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