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花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花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liǔ zhé huā cán柳折花残比喻女子死或伤。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贼势猖獗不可敌,柳折花残血凝碧。”
huā tián mì zuǐ花甜蜜嘴蜜嘴:嘴上抹着蜜。能说会道,甜言蜜语。比喻说话动听。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35回:“取钱的时候,花甜蜜嘴,讲过按月按时,十来分重的利钱,不费一些努力,定了时刻,自己送上门来。”
yín huā yǒng liǔ吟花咏柳犹言吟风弄月。太平天国·洪仁玕《军次实录》:“本军师于军次中、案箧内,每见诗卷,多是吟花咏柳。偶披览之,即于怀肠相悖。”
huā tuǐ xián hàn花腿闲汉指市井无赖。
yè shòu huā cán叶瘦花残比喻女人的衰老。明 王玉峰《焚香记 构祸》:“趁你青春年少,正好做人,只怕后来叶瘦花残,悔之晚矣。”
yuè zhuì huā shé月坠花折月亮落下,鲜花夭折。比喻美女死亡。清·洪昇《长生殿·补恨》:“誓世世生生休抛撇,不提防惨凄凄月坠花折,悄冥冥云收雨歇,恨茫茫只落得死断生绝。”
cù jǐn tuán huā簇锦团花簇:聚成团。锦:有花纹的丝织品。形容五色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象。明 郭勋《英烈传》第一回:“正出朝门,恰遇知心好友,现做太尉,叫做哈麻,领着一班女乐,都穿着绝样簇锦团花白寿衣,都戴着七星摇拽堕马妆角髻,都履着绒扣锦帮三寸凤头鞋……约有五十余人进宫而来。”
tóu hūn yǎn huā头昏眼花头脑昏晕,眼睛发花。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3卷:“一气气得头昏眼花,饮食多绝了。”
huā mǎ diào zuǐ花马掉嘴花言巧语地耍嘴皮子。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5回:“你不用和我花马掉嘴的!咱们清水下杂面——你吃我看……你别糊涂油蒙了心,打量我们不知你府上的事呢!”
shuǎ huā qiāng耍花枪武术中的欺骗对手的假动作。比喻卖弄小聪明的欺骗行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明明是原棉问题,你还有另外一个看法,想耍什么花枪?”
huā huā lǜ lǜ花花绿绿原指花草树木鲜艳多彩。后来形容颜色鲜明多彩。金 元好问《又解嘲二首》:“雁后花前日日闲,颇思尊酒慰愁颜。凭君细数东州客,谁在花花绿绿间?”
kāi huā jiē guǒ开花结果原指经播种耕耘后有了收获。比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结果。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如今方下种,还没有发芽哩。再隔五、六年,开花结果,才到得你口。”
zhuó yì zāi huā huā bù fā,wú yì chā liǔ liǔ chéng yīn着意栽花花不发,无意插柳柳成荫着意:用心。有心栽种的花没开,无意插下的柳枝却成了一片柳荫。比喻存心想求得的没得到,不经意的却意外地取得了收获。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着意栽花花不发,等闲插柳柳成荫。”
liù chū bīng huā六出冰花六出:雪的结晶一般为六角形。指雪花。《宋书·符瑞志下》:“草木花多五出,花雪独六出。”
zhé liǔ pān huā折柳攀花折:断。比喻男子狎妓。元·周德清《蟾宫曲·别友》:“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huā biān rén wù花边人物指八面玲珑、快嘴利舌、幽默机智、活动于有新闻价值场合的人。
huā mó jiǔ bìng花魔酒病指沉湎于酒色。元·曾瑞《哨遍·思乡》:“花解语,娇相并,旦暮花魔酒病。”
huā chén yuè xī花晨月夕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同“花朝月夕”。清 汪汝谦《画舫约》:“花晨月夕,如乘彩云而登碧落。”
huā huā gōng zǐ花花公子指服饰华丽、不务正业、整天吃喝玩乐的富家子弟。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qí huā míng huì奇花名卉指稀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或稀少的东西。明·冯惟敏《桂枝香·赠人》:“月中丹桂,天花香细,熬尽了万紫千红,占断了奇花名卉。”
sì yù rú huā似玉如花似:似乎,好像。像美玉和鲜花那样美好。形容女子姿容美艳。老舍《赵子曰》:“公寓的老板就能请出一两位似玉如花的大姑娘作陪。”
wàn huā qí fàng万花齐放万花:泛指各种花卉;齐:同时。千百种花同时开放,争奇斗艳。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0回:“妾见木兰庭上,万花齐放,故差奴婢们迎请陛下一赏。”
liǔ hūn huā míng柳昏花暝暝:日暮。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胧景象。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词:“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bài liǔ cán huā败柳残花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三折:“他是个女孩儿家,你索将性儿温存……休猜做败柳残花。”
yì huì qí huā异卉奇花指稀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或稀少的东西。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一折:“闲游洞府,赏异卉奇花;闷绕清溪,玩青松桧柏。”
miào bǐ shēng huā妙笔生花生花:长出花朵。比喻杰出的写作才能。唐 冯贽《云仙杂记》卷十:“李太白少梦笔头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zhān huā rě cǎo粘花惹草惹:招惹;草、花:比喻好。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元 商衜《一枝花 远寄》:“粘花惹草心,招揽风流事。”
fú huā làng ruǐ浮花浪蕊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唐 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bù bù shēng lián huā步步生莲花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姿。《南史 齐纪下 废帝东昏侯》:“(东昏侯)又凿金为莲华(花)以贴地,令潘妃行其上,曰:‘此步步生莲华(花)也。’”
huā zhē liǔ yǐn花遮柳隐形容不让人看见,悄悄地走。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五儿听罢,便心下要分些赠芳官,遂用纸另包了一半,趁黄昏人稀之时,自己花遮柳隐的来找芳官。”
huā yàng xīn fān花样新翻指独出心裁,创造新花样。同“花样翻新”。清 侯芝《再生缘》序:“十年来拼置章句,专改鼓词,花样新翻。只恐词难达意,机丝巧织,未免手不从心。”
chā chā huā huā插插花花花言巧语。元·无名氏《渔樵记》第二折:“不要你插插花花认我来,哭哭啼啼泪满腮。”
liǔ jiāo huā mèi柳娇花媚形容女子娇娆妩媚。《隋唐演义》第二七回:“[炀帝]又选三百二十名风流潇洒、柳娇花媚的,充作美人。”
xīn huā nù fàng心花怒放心里高兴得像花儿盛开一样。形容极其高兴。怒放:盛开。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只他这一番言语举动,便把个舅爷骗得心花怒放。”
bàng liǔ suí huā傍柳随花春天依倚花草柳树而游乐的情调。比喻狎妓。北宋·程颢《春日偶成诗》:“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jiè huā xiàn fó借花献佛用别人的花进献给菩萨。比喻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元 萧德祥《杀狗劝夫》:“既然哥哥有酒,我们借花献佛,与哥哥上寿咱。”
huā tiān jiǔ dì花天酒地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mǎn shé shēng huā满舌生花比喻能说会道。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2回:“锦囊形容水夫人,能令玉麟发想,变男为女作妾,以听其言语,真词令妙品,满舌生花者。”
yī huā dú fàng一花独放一种花独自开放。与“百花齐放”相对,常比喻缺少各种不同形式、风格的艺术作品。姚荣铨《无边秋色入画图》:“人民的审美要求多种多样,只有一个画种,那么就没有万紫千红,只有一花独放了。”
huā tuán jǐn cù花团锦簇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簇:丛聚;聚成一团。指花朵、锦绣汇聚在一起。原指华丽高贵的服饰。形容五彩缤纷、繁华艳丽的景色。也形容衣饰华美的人群或文章辞藻华丽。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真是个花团锦簇!那一片富丽妖娆,真胜似天堂月殿,不亚于仙府瑶宫。”
huǒ shù yín huā火树银花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闪亮;绚丽灿烂。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yuè quē huā cán月缺花残缺:少。比喻美好的事物遭到摧残。唐 温庭筠《金荃集 和友人伤歌姬》诗:“月缺花残莫怆然,花须终发月终圆。”
yǒng yuè cháo huā咏月嘲花指创作诗歌。花和月经常作为诗人歌咏的对象,故称。唐·白居易《将归渭村先寄舍弟》诗:“一年年觉此身衰,一日日知前事非。咏月嘲花先要减,登山临水亦宜稀。”
míng yuè lú huā明月芦花明月:光明的月亮。月光中的芦花。形容虚无缥缈的境界或杳无踪迹。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随州大洪山报恩禅师》:“休论佛意祖意,谩谓言端语端。铁牛放去无踪迹,明月芦花君自看。”
huā duī jǐn cù花堆锦簇形容五色缤纷,艳丽多彩。《古今小说 葛令公生遣弄珠儿》:“库吏奉了多贴,将六十万钱资妆,都搬来旧衙门内,摆设得齐齐整整,花堆锦簇。”
xiū huā bì yuè羞花闭月形容女子貌美,使花亦羞愧,月亦隐藏。明 汤显祖《牡丹亭》第十出:“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
huā zhī zhāo zhǎn花枝招飐飐:风吹物使之颤动;招飐:迎风摆动。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或景色优美。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八卷:“那女子的尖尖跷跷风头一对,露在湘裙之下,莲步轻移,如花枝招飐一般。”
cuì zhú huáng huā翠竹黄花指眼前境物。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huā xìn nián huá花信年华花信:开花时期,花期。指女子的年龄到了二十四岁。也泛指女子正处年轻貌美之时。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而且正当花信年华,就如秋月将满,春花方盛,令人一见便觉不可错过。”
niān huā rě cǎo拈花惹草比喻到处留情,多指男女间的挑逗引诱。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1回:“他父亲给他娶了个媳妇,今年才二十二岁,也有几分人材,又兼生性轻薄,最喜拈花惹草,多浑虫又不理论。”
fēn huā yuē liǔ分花约柳亦作“分花拂柳”。形容女子走路姿态美好。
liǔ yāo huā tài柳腰花态形容女子婀娜娇美的体态。宋 柳永《法曲献仙音》词:“饶心性,镇厌厌多病,柳腰花态娇无力。”
táo huā yùn桃花运指男子得到女子的特别爱恋。泛指好运气。钱钟书《围城》:“现在正交着桃花运,难保不出乱子,让他回家给方乡绅严加管不也好。”
huáng huā nǚ ér黄花女儿指未婚的青年女子。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况且我看这人也是个黄花女儿,岂有远路深更,和位公子同行之理?”
yuè xī huā chén月夕花晨见“月夕花朝”。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程为人风雅绝伦,议论潇洒,李悦焉。越日折柬酬之,欢笑益洽。从此月夕花晨,未尝不相共也。”
yín huā huǒ shù银花火树比喻灿烂的焰火或灯火。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北京三五风光好,膏雨初晴春意早。银花火树不夜城,陆地拥出蓬莱岛。”
chuān huā nà jǐn穿花纳锦以穿纱的方法做成的刺绣花样。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行者一一观之,都是些穿花纳锦,刺绣销金之物。”
wèn liǔ xún huā问柳寻花①玩赏春景。②后人以“花”、“柳”比喻妓女,故以“问柳寻花”谓狎妓。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元戎小对出郊外,问柳寻花到野亭。”
zhāo huā rě cǎo招花惹草指挑逗、勾引女子。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二回:“那一双积年招花惹草,惯细风情的贼眼,不离这妇人身上。”
liǔ àn huā míng柳暗花明绿柳成荫、繁花似锦的美丽景象。也比喻又是一番情景或进入一种新的境界。宋 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liǔ yān huā wù柳烟花雾形容春色迷蒙的景象。元 张可久《落梅风 春晚》曲:“东风景,西子湖,湿冥冥,柳烟花雾。”
yù ruǎn huā róu玉软花柔形容女子娇嫩柔弱,如花似玉。清·洪昇《长生殿·惊变》:“我那妃子呵,愁杀你玉软花柔,要将途路趱。”
zhān huā rě cǎo沾花惹草犹言沾风惹草。《花城》1981年第5期:“对了,说她是那种逗引男人去沾花惹草的妖冶,肯定百分之百的正确!”
niǎo tí huā yuàn鸟啼花怨形容悲伤怨恨。明·徐复祚《红梨记·请成》:“今日呵,只落得鸟啼花怨。”
huā lín fěn zhèn花林粉阵粉:脂粉。花香林脂粉阵。比喻成群的美女。清·孔尚任《桃花扇·拒媒》:“排列着花林粉阵。”
tóu yūn yǎn huā头晕眼花头发昏,眼发花。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八十七回:“方才外边的人,也都有些头晕眼花,闻了这香气,就清爽了许多。”
yǎn huā lì luàn眼花历乱历乱:不清楚,混乱。形容看见美丽、复杂的色彩或繁复的事物而感到迷乱。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6卷:“参成世界总游魂,错认讹闻各有因。最是天公施巧处,眼花历乱使人浑。”
pān huā wèn liǔ攀花问柳见“攀花折柳”。明·陆采《明珠记·写诏》:“殷勤领命到荒山,心事未相关;攀花问柳,勾莺引燕,方寸心间。”
rě cǎo niān huā惹草拈花惹、拈:指挑逗、勾引;花、草:比喻女子。旧时指男子在外面挑逗、勾引女人;搞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楔子:“我从来斩钉截铁常居一,不是恁惹草拈花没掂三。”
liǔ yíng huā shì柳营花市旧指妓院或妓院聚集之处。元 汤式《小梁州 扬子江阻风》曲:“他迎头儿便说干戈事,待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说甚呼燕子,唤莺儿。”
rě cǎo zhān huā惹草沾花见“惹草拈花”。明·汪廷讷《狮吼记·奇妒》:“我非无斩钉截铁刚方气,都只为惹草沾花放荡情。”
yǎn huā liáo luàn眼花撩乱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一折:“颠不刺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着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huā shuō liǔ shuō花说柳说形容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哄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你看不得这些年轻的小老爷们,花说柳说的,不中用。”
yǎn huā què luàn眼花雀乱形容看见美色或繁复新奇的事物而感到迷乱。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四十一回:“行者急回头,炒得眼花雀乱,忍不住泪落如雨。”
huā yān liǔ mèi花嫣柳媚比喻女子姿容美丽。清·荻岸山人《平山冷燕》第16回:“平如衡听见说不是小姐,忙抬头起来一看,只见那女子生得花嫣柳媚,犹如仙子一般。”
luò huā yǒu yì,liú shuǐ wú qíng落花有意,流水无情比喻这一方面有情,那一方面无意(多指男女恋爱)。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卷五十 温州龙翔竹庵士珪禅师》:“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
yè yuè huā zhāo夜月花朝朝:早晨。明月当空的夜晚,鲜花盛开的早晨。指美好时刻。比喻男欢女爱的时光。元·无名氏《符金锭》第四折:“不负了夜月花朝,当日个彩楼上众人闹。”
ěr lóng yǎn huā耳聋眼花指年老体衰者听觉、视觉衰退。形容人对事物的知觉极为迟钝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0回:“晁夫人又不头疼脑热,又不耳聋眼花……喜喜笑笑,那像一个将要不好的人。”
pǎo mǎ guān huā跑马观花语本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后用“跑马观花”比喻大略地观看一下。语出唐·孟郊《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àn huā zhī shé粲花之舌粲花:鲜艳的花朵。形容人的言论精妙绝伦。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七卷:“此自师粲花之舌耳。然默验人情,实亦为理之所有。”
yuè mǎn huā xiāng月满花香明月圆满,花朵飘香。指良辰美景。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如今从网眼里拔出来,好容易遇着这等月满花香的时光,她如何肯轻易放过!”
lián huā bù bù shēng莲花步步生莲花:荷花。形容女子步态轻盈。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二折:“人道公门不可入,我道公门多修行。若将曲直无颠倒,脚底莲花步步生。”
xún huā mì liǔ寻花觅柳见“寻花问柳”。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貌虽癯而精血未耗。寻花觅柳,儿女事犹然自觉情长。”
yù suì huā xiāo玉碎花消玉:美女;消:消失。比喻美丽的女子死亡。
huā ní péng xīn花貎蓬心指虚有其表。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故举国女子,殆皆不学……而叩其女学,则花貎蓬心,瞢无所识。”
huā yán qiǎo yǔ花言巧语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指说虚假而动听的话。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20卷:“巧言,即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yì cǎo qí huā异草奇花原意是指希奇少见的花草。也比喻美妙的文章作品等。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白马寺》:“庭列修竹;檐拂高松,奇花异草,骈阗堦砌。”
huā bì yuè xiū花闭月羞闭:躲避;羞:害臊。闭月形容貂禅,羞花形容杨玉环。使月亮见了也躲避起来,花儿见了也自觉羞愧。形容女子貌美。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只闻檀板当歌讴,不见如花闭月羞。”
huā bù mí rén rén zì mí花不迷人人自迷花不会去迷人,因人喜欢而美丽。指人对某事倾注了感情色彩。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酒不醉人人自醉,花不迷人人自迷。直饶今日能知悔,何不当初莫去为?”
huā huā cháng zǐ花花肠子比喻奸诈的计谋或有奸诈心计之人。冯德英《山菊花》下部第四章:“这个秀才区长回来,花花肠子比哪个区长的都多。”
ěr rè yǎn huā耳热眼花眼睛发花,耳朵发热。形容饮酒微有醉意,精神兴奋的感觉。南朝 梁 简文帝《筝赋》:“耳热眼花之娱,千金万年之寿。”
yì mù qí huā异木奇花珍奇的花草树木。《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异木奇花烈几层,一池常见绿澄澄。”
huā lǐ hú shào花里胡哨形容颜色过分鲜艳繁杂。也比喻浮华而不实在。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29回:“一同进到房里,见满桌堆着都是选的刻本文章,红笔对的样,花里胡哨的。”
yóu zì má huā油渍麻花形容油污斑斑的样子。
liǔ hù huā mén柳户花门指妓院。元 马致远《青杏子 悟迷》:“柳户花门从潇洒,不再蹅,一任教人道情分寡。”
tán huā yī xiàn昙花一现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一种花期极短的花;多在夜间开放;花美又香。《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niǎo yǔ huā xiāng鸟语花香鸟儿啼叫;花儿喷香;形容美好的景色。宋 吕本中《庵居》诗:“鸟语花香变夕阴,稍闲复恐病相寻。”
luàn zhuì tiān huā乱坠天花比喻说话动人或文字精彩。多指话说得夸大或不切实际。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二回:“把个现在功德,说得乱坠天花,眼灼灼就似活现一般。”
wǔ huā dà bǎng五花大绑先用绳索套住脖子,又绕到背后反剪两臂的绑人方式。李季《王贵与李香香》第二部二:“顺着捆来横着绑,五花大绑吊在二梁上。”
rén miàn táo huā人面桃花原指女子的容貌与桃花相辉映;后用以指所爱而不能相见的女子。唐 崔护《游城南》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