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冠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í fā chuān guàn植发穿冠 | 犹植发冲冠。 | 《世说新语·言语》“温峤初为刘琨使来过江”刘孝标注引晋·裴启《语林》:“温公始入,姿形甚陋,合坐尽惊。既坐,陈说九服分崩,皇室弛绝,晋王君臣莫不歔欷。及言天下不可以无主,闻者莫不踊跃,植发穿冠。” |
guān lǚ dào shī冠履倒施 | 冠:帽子;履:鞋子。比喻上下颠倒,尊卑不分。 | 明·李贽《<忠义水浒传>序》:“盖自宋室不竞,冠履倒施,大贤处下,不肖处上。” |
guān gài rú yún冠盖如云 | 官员们的礼帽和车篷密集得像一片云层。形容集合会场中官宦士绅聚集得很多。冠:礼帽;盖:车篷。二者借指官吏士绅。 | 东汉 班固《西都赋》:“英俊之域,绂冕所兴;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
yī guān xù yú衣冠绪余 | 绪余:残余。世家大族的后代。 | 《周书·薛善传》:“与兄忝是衣冠绪余,荷国荣宠。” |
guān lǚ dào yì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东观汉记 杨赐传》:“亡损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
mù hóu ér guàn沐猴而冠 | 沐猴:猕猴;冠:戴帽子。猕猴装扮成人样。比喻徒有仪表或地位而无真本领;也可形容坏人装扮成好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
nán guān chǔ qiú南冠楚囚 | 南冠:楚国在南方,因此称楚冠为南冠。本指被俘的楚国囚犯。后泛称囚犯或战俘。 | 《左传·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南冠而絷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 |
guān lǚ dào zhì冠履倒置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第22卷:“明宗之于强藩已多所包容,不能制驭矣。至石晋尤甚,几有冠履倒置之势。” |
zhuàng fā chōng guàn壮发冲冠 | 形容气概雄伟豪迈。 | 唐·杨炯《遂州长江县先圣孔子庙堂碑》:“公雄心烈眦,壮发冲冠,按东海之金刀,飞北斗之石箭。” |
mù hóu ér guàn木猴而冠 |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明·沈采《千金记·会宴》:“项王乃是木猴而冠,不足谋天下矣。” |
bāo yī wēi guān褒衣危冠 | 褒衣:宽大的衣服。危冠:高帽子。古代儒生的装束。指宽袍高帽。 | 唐·韩愈《上巳日燕太学听弹琴诗序》:“献酬有容,歌风雅之古辞,斥夷狄之新声。褒衣危冠,兴兴如此。” |
dàn guàn zhèn jīn弹冠振衿 | 见“弹冠振衣。” |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xīn mù tán guàn新沐弹冠 | 沐:洗头发;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刚沐浴的人一定会把衣帽收拾干净。比喻品格高洁的人不肯屈身于污秽之地。 | 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guān shàng jiā guān冠上加冠 | 同画蛇添足,比喻多余的举动。 | 清 赵翼《陔馀丛考 成语》:“画蛇添足、冠上加冠,二皆陈轸说楚令尹昭阳之言。” |
yī guān jǐ chǔ衣冠济楚 | 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衣冠济楚庞儿俊,可知道引动俺莺莺。” |
nù fà chōng guān怒发冲冠 | 冠:帽子。愤怒得头发竖起;顶着帽子。形容愤怒到极点。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fā nù chōng guàn发怒冲冠 | 同“发上冲冠”。 | 《燕丹子》下卷:“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高渐离击筑,宗意和之。如壮声则发怒冲冠,为哀声则士皆流涕。” |
liè guān huǐ miǎn裂冠毁冕 | 裂:裁,扯;冠:帽子;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比喻背弃王室或矢志不仕。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
fāng lǐng yuán guàn方领圆冠 | 方形的衣领和圆形的帽冠,为古代儒生的服饰。亦借指儒生。 | 南朝·梁·何逊《七召·儒学》:“方领圆冠,金口木舌。谈章句之远旨,构纷纶之雅说。” |
fà zhí chuān guān发植穿冠 | 形容极度愤怒。同“发上冲冠”。 | 《淮南子 泰族训》:“荆轲西刺秦王,高渐离、宋意为击筑而歌于易水之上,闻者瞋目裂眦,发植穿冠。” |
zhāng guān lǐ dài张冠李戴 | 冠:帽子。把姓张的帽子给姓李的戴上。比喻弄错了事实或对象。 | 明 田艺蘅《留青日札 张公帽赋》:“谚云:‘张公帽掇在李公头上。’有人作赋云:‘物各有主,貌贵相宜。窃张公之帽也,假李老而戴之。’” |
gǒu xù hòu guàn狗续侯冠 | 犹狗续金貂。 | 清·感惺《断头台·党争》:“琶歌宫布,为后不若为娼;狗续侯冠,畏首还当畏尾。” |
fā yǒng chōng guàn发踊冲冠 | 同“发上冲冠”。 | 宋·徐爰《旄头说》:“臣谓壮士之怒,发踊冲冠,义取於此。” |
xuān hè guàn hóu轩鹤冠猴 | 乘轩之鹤,戴帽之猴。比喻滥厕禄位、虚有其表的人。 | 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
jiǎ guàn tiān xià甲冠天下 | 甲冠:第一。称雄天下。形容人或事物十分突出,无与伦比。 | |
fèng guān xiá pèi凤冠霞帔 | 凤冠:古代后妃所戴的装饰着彩制凤凰的帽子;帔:古代妇女披在肩上的装饰;类似披肩。饰有彩制凤凰的帽子和美如云霞的披肩。 |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戴凤冠霞帔的夫人,是好锁的?待我来。” |
guàn jué shí bèi冠绝时辈 | 冠绝:遥遥领先;辈:同一类人。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晋书·刘琨传》:“时征虏将军石崇河南金谷涧中别庐,冠绝时辈,引致宾客,日以赋诗。” |
zhuó yīng tán guān濯缨弹冠 | 濯缨:洗涤帽缨;弹冠:弹去帽子上的灰尘。比喻准备出仕。 | 《艺文类聚》第35卷:“今大道既隐,子生末季,沉溺流俗,眩惑名位,濯缨弹冠,谘诹荣贵。” |
guān gài wǎng lái冠盖往来 | 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指官吏们经常来往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4回:“长安城中,乃冠盖往来之地。” |
bào yī lù guàn暴衣露冠 | 日晒衣裳,露湿冠冕。形容奔波劳碌。 | 《汉书·燕刺王刘旦传》:“今宗室子孙,曾无暴衣露冠之劳,裂地而王之,分财而赐之,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
zhèng guàn nà lǚ正冠纳履 |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展之嫌,终始不蹈。” |
yī guān qí chǔ衣冠齐楚 | 冠:帽子。衣帽穿戴得很整齐,很漂亮。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8卷:“那太医衣冠齐楚,气宇轩昂。” |
guān gài yún jí冠盖云集 | 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 | 欧阳山《三家巷》:“到的客人……简直是古语所谓冠盖云集,洋洋大观。” |
guān gài rú shì冠盖如市 | 冠:礼帽;盖:车蓬;冠盖:借指官吏。形容到会的官吏很多。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五章:“有力官绅‘视为利薮,群思攘夺……门前冠盖如市’。” |
yuán guān fāng lǐng圆冠方领 | 冠:古代的帽子。圆形帽方领袍衫。古代儒生的冠服。指读书人。 | 唐·王勃《益州夫子庙碑》:“圆冠方领,再行邹鲁之风。” |
guān gài xiāng wàng冠盖相望 |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
xiǎo guān zǐ xià小冠子夏 | 指汉代杜钦。比喻眼睛不好的人。 | 东汉·班固《汉书·杜钦传》:“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杜子夏’。” |
tán guān xiāng qìng弹冠相庆 |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的样子。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
yōu mèng yī guān优孟衣冠 | 春秋时楚国艺人优孟善于滑稽讽谏;楚国宰相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很穷;优孟穿着孙叔敖的衣冠去见楚庄王;模仿孙叔敖的神态动作;楚庄王终于感悟;封赠了叔敖之子。后指登场演戏;也指假扮成古人或模仿别人。 | 明 郑仲夔《耳新 立言》:“夫优孟衣冠,徒刻画于形似,终逊真神耳。” |
yī guān mù hóu衣冠沐猴 | 沐猴:猕猴。穿衣戴帽的猕猴。比喻人虚有其表而人品低下。 | 元·汪元亨《朝天子·归隐》曲:“厌襟裾马牛,笑衣冠沐猴。” |
pī fā yīng guàn披发缨冠 | 谓不及束发冠戴,只系缨于颈。比喻急于救援。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 语出《孟子·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
guàn shān dài lì冠山戴粒 | 冠山:把山当帽子,比喻大。戴粒:用头顶粒,比喻小。形容大小虽异,但各适其适。 | 《文艺类聚》卷九七引《苻子》:“彼之冠山,何异乎我之戴粒也。” |
mù hóu yī guàn沐猴衣冠 | 同“沐猴而冠”。 | 元·无名氏《十探子》第二折:“你这等人,乃沐猴衣冠之辈,马牛襟裾之材。” |
yī guān xiāo jìng衣冠枭獍 | 相传枭是吃母的恶鸟,獍是吃父的恶兽。旧时比喻不孝的人。 | 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河朔士人目苏楷为衣冠枭獍。” |
guān gài xiāng zhǔ冠盖相属 | 冠盖:古代官吏的冠服和车盖,代指官吏;属:接连。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一路上往来不绝。也指世代仕宦,相继不断。 | 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准书》:“遣使冠盖相属于道,护之,下巴蜀粟以振之。” |
yī guān lán lǚ衣冠蓝缕 | 蓝缕:破烂。衣帽破烂 | 宋·洪迈《夷坚丁志·奢侈报》:“为晟教幼子,衣冠蓝缕,身寒欲颤,月得千钱。” |
guì guān lǚ qīng tóu zú贵冠履轻头足 | 比喻主次或轻重颠倒。 | 《淮南子·泰族训》:“今重法而弃义,是贵其冠而忘其头足也。” |
fā shàng chōng guàn发上冲冠 | 犹言发上指冠。语本《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语出《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
chōng guàn nù fā冲冠怒发 | 形容极为愤怒。 | 《旧唐书·郑畋传》:“而畋冲冠怒发,投袂冶兵,罗剑戟于樽前,练貔貅于阃外。” |
yǐ guān bǔ lǚ以冠补履 | 冠:帽子;履:鞋子。用帽子补鞋。比喻以贵重物品配贱物。 | 《汉书·贾谊论》:“履虽鲜不如于枕,冠虽敝不以苴履。” |
guān shàng lǚ xià冠上履下 | 比喻上下分明,尊卑有别。 | 《史记·儒林列传》:“冠虽敝,必加于首;履虽新,必关于足。何者,上下之分也。” |
táng huáng guàn miǎn堂皇冠冕 | 形容表面上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 清·薛雪《一瓢诗话》四八:“人言应制、早朝等诗,从无佳作,非也。此等诗竟将堂皇冠冕之字。累成善诵善祷之辞,献谀呈媚,岂有佳作?” |
yī guān yún jí衣冠云集 | 衣冠:指士人阶层以上的人。达官显宦聚集在一起。 | 明·梅鼎祚《玉合记·还玉》:“丹墀下玉皋星联,绮席上衣冠云集。” |
liè guān huǐ miǎn,bá běn sāi yuán裂冠毁冕,拔本塞源 | 冕:古代王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本:树根。原比喻诸侯背弃礼法,侵犯天子的直接领地。后用作臣下推翻国君,夺取王位的代称。 | 《左传·昭公九年》:“伯父若裂冠毁冕,拔本塞源,专弃谋主,虽戎狄其何有余一人?” |
chōng guàn zì liè冲冠眦裂 | 形容愤怒到极点。眦裂,睁裂眼眶。语本《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语出《史记·项羽本纪》:“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chāo gǔ guàn jīn超古冠今 | 超:超出;冠:位居第一。古今第一,无人能比。 | 《宋书·羊玄保传》:“弈棋之妙,超古冠今。” |
guān páo dài lǚ冠袍带履 | 帽子、袍子、带子、鞋子。泛指随身的必须用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8回:“一个捧着文房四宝,一个捧着冠袍带履。” |
dàn guàn jié shòu弹冠结绶 | 朋友之间互相援引出仕。 | 《汉书·萧育传》:“[育]少与陈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
dǎo guàn luò pèi倒冠落珮 | ①指弃官归隐。冠、珮是官员正服的打扮。②指隐者装束。亦作“倒冠落佩”。 | |
yī guān jǐ jǐ衣冠济济 | 济济:美好貌。形容服饰华丽。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12出:“自来不识恁底,平日我衣冠济济。” |
shén wǔ guà guàn神武挂冠 | 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 隐逸传下 陶弘景》。后以“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 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
zhī mù zhī guān枝木之冠 | 冠:帽子。冠多华饰,好像树木的繁枝 |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冠枝木之冠,带死牛之胁。” |
guàn jī pèi jiā冠鸡佩猳 | 猳:公猪。头戴饰有雄鸡的帽子,身佩绣有公猪的饰物。形容古代好勇者的服饰。 |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子路性鄙,好勇力,志伉直,冠雄鸡,佩猳豚。” |
gāo guān bó dài高冠博带 | 冠:帽子;博:大;带:衣带。戴着高大的帽子,系着宽阔的衣带。形容儒生的装束。也比喻穿着礼服。 | 《墨子·公孟》:“昔者齐桓公,高冠博带,金剑木盾,以治其国。” |
huǐ guān liè cháng毁冠裂裳 | 毁坏帽子和衣裳。用作表示彻底决裂的意思。 | 《后汉书 周燮传》:[冯良]耻在厮役,因坏车杀马,毁冠裂裳,乃遁至犍为,从杜抚学。” |
huáng guàn cǎo lǚ黄冠草履 | 见“黄冠草服”。 | 曹亚伯《武昌起义·宣布满清罪状檄》:“黄冠草履之民,谁无尊亲之血气;四海九州之内,何非故国之山河。” |
wáng gòng dàn guān王贡弹冠 | 王:汉代王吉字子阳。贡:即贡禹。弹冠:拂去冠上的尘埃,喻将出来作官。比喻好朋友进退相随,取舍一致。也指一人得官,同类相庆。亦作“王阳在位,贡公弹冠”。 | 东汉·班固《汉书·萧育传》:“少与阵咸,朱博为友,著闻当世,往者有王阳、贡公,故长安语曰‘萧、朱结绶,王、贡弹冠’,言其相荐达也。” |
bái miàn rú guān白面儒冠 | 犹白面书生。指只知读书,阅历少,见识浅的读书人。有时含贬义。亦泛指读书人。 | 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八四:“白面儒冠已问津,生涯只羡五侯宾。萧萧黄叶空村畔,可有摊书闭户人?” |
yǒng guàn sān jūn勇冠三军 | 冠:位居第一;三军:春秋时大国分中、上、下或中、左、右三军;这里是军队的总称。指全军。英勇过人;全军第一。 | 汉 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
yī guān shèn wěi衣冠甚伟 | 伟:壮美。衣着打扮壮观美好。 | 东汉·班固《汉书·张良传》:“四人者从太子,年皆八十有余,须眉皓白,衣冠甚伟。” |
guà guān qiú qù挂冠求去 | 挂冠:把官帽挂起来。脱下官帽要求离去。比喻辞官归隐。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东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
yī shí zhī guàn一时之冠 | 冠:首位。一个时期居首位的人物。 | 《晋书·王献之传》:“少有盛名,而高迈不羁,虽闲居终日,容止不怠,风流为一时之冠。” |
mù hóu guàn miǎn沐猴冠冕 | 猴子穿衣戴帽装扮成人样。比喻虚有其表而无真本领。用来讽刺投靠权势窃据权位的人。 | 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三折:“岂不闻财上分明大丈夫,不由咱生嗔怒,我骂你个沐猴冠冕,牛马襟裾。” |
xiāng qìng tán guān相庆弹冠 | 庆:贺喜;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因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
yī guān hè yì衣冠赫奕 | 赫奕:显赫光亮。服饰显赫光亮。指达官贵人的显赫气势。 | 唐·杨炯《司兵参军陇西李宏赞》:“李宏门胄,衣冠赫奕。气蕴风霜,心如铁石。” |
chāo jīn guàn gǔ超今冠古 | 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亦作“超今越古”、“越古超今”。 | 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
yī guān chǔ chǔ衣冠楚楚 | 衣服帽子穿戴得整齐漂亮(楚楚:整洁;鲜明)。 | 《诗经 曹风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
huáng guàn cǎo fú黄冠草服 | 粗劣的衣着。借指平民百姓。有时指草野高逸。 | 明·唐顺之《与洪方洲郎中书》:“而所谓磊落超脱者,往往出于黄冠草服之间。” |
pī fā yīng guàn被发撄冠 | 被:通“披”,披散;撄:萦绕。披发散缨。形容匆忙急迫不及整束 | 《暴风雨前》第二部:“大家总必赶快把手上的事丢下,呼朋唤友,一齐跑来,一以表示他们被发撄冠的热忱。” |
hǔ ér guàn虎而冠 | 冠:把帽子戴在头上。比喻生性残虐的人。 | 《史记 酷吏列传》:“其爪牙吏,虎而冠。” |
zhěng guàn nà lǚ整冠纳履 |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后以“整冠纳履”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 | 语本《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pī fà yīng guàn被发缨冠 | 来不及将头发束好,来不及将帽带系上。形容急于去救助别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今有同室之人斗者,救之;虽被发缨冠而救之,可也。” |
yī guān fú còu衣冠辐辏 | 衣冠:古代士人阶层以上戴冠;辐辏:车辐聚集。指聚集一处。比喻达官显宦汇聚一处。 | 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金城北峙,玉关西候,山泽骈罗,衣冠辐辏。” |
guà guān guī qù挂冠归去 | 冠:帽子,这里指官帽。把官帽取下挂起来。比喻辞官回家。 | 《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
nán zhōu guān miǎn南州冠冕 | 南方人才中杰出的人。指才识出众的人。 | 《三国志·蜀书·庞统传》:“徽甚异之,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 |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èng guān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比喻避嫌疑。同“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艺文类聚》卷四一引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gòng yǔ tán guān贡禹弹冠 | 比喻乐意辅佐志向相同的人。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 |
guā tián bù nà lǚ,lǐ xià bù zhěng guān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经过瓜田,不可弯腰提鞋;经过李树下不要举起手来整理帽子。比喻避嫌疑。 | 三国 魏 曹植《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 |
dàn guàn zhèn yī弹冠振衣 | 整洁衣冠。语本《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后多以喻将欲出仕。 | 语出《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
huá guān lì fú华冠丽服 | 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
měi rú guān yù美如冠玉 | 原比喻只是外表好看。后形容男子长相漂亮。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丞相世家》:“平虽美大夫,如冠玉耳,其中未必有也。” |
chōng guàn fā nù冲冠发怒 | 见“冲冠怒发”。 | 唐·元稹《观兵部马射赋》:“凡献艺者,岂自疑于无必。冲冠发怒,扬鞭气逸,引满雷砰,腾凌飙疾,皆穷百中之妙,尽由一孔而出,乃知来者之艺,盖亦前人之匹。” |
dǎo guān luò pèi倒冠落佩 | 冠:帽子;佩:佩玉。这里指官服。脱下帽子,摘去佩玉。形容辞官还乡。 | 唐·杜牧《晚晴赋》:“倒冠落佩兮与世阔疏,敖敖兮真徇其愚而隐居者乎。” |
guàn jué yī shí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晋书·刘聪载记》:“十王习击刺,猿臂善射,弯弓三百斤,膂力骁捷,冠绝一时。” |
dùn jì huáng guàn遁迹黄冠 | 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 刘复《奉答王敬先生》:“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又是个‘遁迹黄冠’的遗老,失敬失敬。” |
huáng guàn yě fú黄冠野服 | 见“黄冠草服”。 | 古直《冷圃曲》:“二月梅江波滟滟,黄冠野服期许剑。” |
yī guān tǔ xiāo衣冠土枭 | 犹衣冠禽兽。指品德极坏,行为卑劣的人。 | 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七:“苏楷、高贻休、萧闻礼,皆人才寝陋……河朔人士,目苏楷为衣冠土枭。” |
zhí fā chōng guàn植发冲冠 | 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盛怒或踊跃之状。 | 三国·魏·嵇康《养生论》:“壮士之怒,赫然殊观,植发冲冠。” |
yī guān lǐ yuè衣冠礼乐 |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 南朝·梁·任昉《策秀才文》:“百王之敝,齐季斯甚。衣冠礼乐,扫地无余。” |
zhèng guàn lǐ xià正冠李下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