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己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己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zì jǐ rén自己人自己一方的人。指自家人或圈内人。钱钟书《围城》:“自己人之间,什么臭架子、坏脾气都行;笑容愈亲密,礼貌愈周到,彼此的猜忌或怨恨愈深。”
liàng jǐ shěn fēn量己审分估量自己,省察本分。《南齐书·刘献传》:“量己审分,不敢期荣。”
shě jǐ jiù rén舍己救人舍己:牺牲自己。不惜牺牲自己去救别人。老舍《老张的哲学》:“舍己救人也要凑好了机会,不然,你把肉割下来给别人吃,人们还许说你的肉中含有传染病的细菌。”
rén yī jǐ bǎi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会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比喻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rén bù wèi jǐ,tiān zhū dì mi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旧时指人不替自己打算,就会为天地所不容。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种人的脑筋,浸透着剥削阶级的思想意识,他相信这样的话:‘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他甚至用这一大套剥削阶级的话,来为他的自私自利和个人主义辩护。”
fèng gōng zhèng jǐ奉公正己奉行公事严格地约束自己。《魏书 高道穆传》:“机方直之心,久而弥厉,奉公正己,为时所称。”
yǐ jǐ duó rén以己度人度:推测;猜测。用自己的想法来衡量别人;依据自己一方的情况去猜测别人的情况。汉 韩婴《韩诗外传》:“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tuī jǐ jí rén推己及人用自己的意志去推想别人的心意。 指设身处地替别人着想。宋 朱熹《与范直阁书》:“学者之于忠恕,未免参校彼己,推己及人则宜。”
jié jǐ fèng gōng洁己奉公保持自身廉洁,一心奉行公事。《宋书·林邑传》:“法命肃齐,文武毕力,洁己奉公,以身率下。”
gū xíng jǐ jiàn孤行己见不接受别人的意见,固执地照自己的意见行事。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过去和现在都有这样的人,企图孤行己见,不尊重我们的意见,但是结果都不通。”
gù zhí jǐ jiàn固执己见固:顽固;执:坚持。顽固地坚持自己的见解;不肯改变。《宋史 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jí jǐ féi rén瘠己肥人瘠:瘦,引申为约束;肥:胖,引申为宽大。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宋史·赵善俊传》:“僚属争言用度将不足,善俊曰:‘吾将瘠己肥人。’”
kè jǐ fù lǐ克己复礼克:克制。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sǔn jǐ lì rén损己利人损害自己,使别人得利。明·李贽《与庄纯夫书》:“孝友忠信,损己利人,胜似今世称学道者。”
yǐ jǐ zhī xīn,dù rén zhī xīn以己之心,度人之心用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心思。《中庸》“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宋 朱熹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至于人。”
yǐ jǐ lǜ rén以己律人用自己的主张去约束别人。鲁迅《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但可惜大家总不肯这样办,偏要以己律人,所以天下就多事。”
zé gōng zuì jǐ责躬罪己躬:自身。责备自身并归罪于自己。《周书·武帝纪》:“集百僚于大德殿,帝责躬罪己,问以论政得失。”
shì sǐ zhī jǐ士死知己士:有才识的人。为了报答知己,不惜牺牲生命。亦作“士为知己者死”。西汉·刘向《战国策·赵策》:“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zuì jǐ zé gōng罪己责躬罪己:归罪于己;躬:自己。责备并归罪于自己。宋·朱熹《朱子语类》第29卷:“罪己责躬不可无,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
wēi fú yóu jǐ威福由己威福:指赏罚。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新唐书·刘炜之传》:“太后威福由己,而帝营救,速吾祸也。”
wēi fú zì jǐ威福自己威福:指赏罚。任赏任罚,自己一人说了算。比喻大权在握,独断专行。《周书·尉迟迥传》:“杨坚以凡庸之才,藉后父之势,挟幼主而令天下,威福自己,赏罚无章,不臣之迹,暴于行路。”
zhí shū jǐ jiàn直抒己见直:直爽;抒:抒发;表达。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清 方苞《与李刚主书》:“倘鉴愚诚,取平生所述訾謷朱子之语,一切稚芟,而直抒己见,以共明孔子之道。”
chéng jǐ chéng wù成己成物自身有所成就,也要使自身以外的一切有所成就。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内外之道也。”
hài rén xiān hài jǐ害人先害己先想设计去害别人,结果自己身受其害。清·郭小亭《济公全传》第137回:“常言道,害人先害己,这话诚然不错,小子也是该死的。”
mèi jǐ mán xīn昧己瞒心指违背自己的良心干坏事。元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他他他,忒很毒,敢敢敢,昧己满心,将我图。”
fēng jǐ shǒu cán封己守残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言理学者……薄文苑为辞章,惜儒林于皓首,封己守残,摘索不出一卷之内。”
jiè tā rén jiǔ bēi,jiāo zì jǐ kuài lěi借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块垒:土块堆砌成堆,比喻抑郁不平之气。指利用某种事物来达到消除愤懑不平的目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王孝伯问王大:‘阮籍何如司马相如?’王大曰:‘阮籍,胸中垒块,故须酒浇之。’”
sǔn rén féi jǐ损人肥己犹损人利己。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8卷:“如今这些贪人,拥着娇妻美妾,求田问舍,损人肥己,掂斤播两,何等肚肠。”
fèng gōng kè jǐ奉公克己谓严以律己,一心为公。《东观汉记·周泽传》:“[泽]为渑池令,奉公克己。”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贪天之功以为己有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宋·王禹偁《霍光论》:“然则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与夫日僤之割爱,邴吉之让位,德不侔矣。”
lù cái yáng jǐ露才扬己显露自己的才能。也比喻炫耀才能,表现自己。汉 班固《<离骚>序》:“今若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以离谗贼。”
yán yú zé jǐ,kuān yǐ dài rén严于责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忆邓拓·邓拓和人民日报》:“老邓总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主动承担责任,不使别的同志感到压力。”
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正人先正己正:正直,公正。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shě jǐ jiù rén舍己就人舍:弃;就: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尚书 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孟子 公孙丑上》:“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舍己从人,乐取于人以为善。”
zhǎng tā rén wēi fēng,miè zì jǐ zhì qì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鲁迅《同意和解释》:“这原是国货,何苦违背民族主义,引用外国的学说和事实——长他人威风,灭自己志气呢?”
xiū jǐ ān rén修己安人修己:修身。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春秋·鲁·孔丘《论语·宪问》:“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
zūn jǐ bēi rén尊己卑人抬高自己,蔑视他人。形容自尊自大。柯劭忞《清史稿》卷四三九:“中国地处亚东,又为数千年文化之古国,不免挟尊己卑人之见,未尝取世界列国之变迁而比较之。”
shě jǐ chéng rén舍己成人舍:放弃;成:成就,成全。指牺牲自己,成全他人。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婚男嫁女,虽父母之心;舍己成人,乃高明之事。”
shēn bù yóu jǐ身不由己受外界或内心的影响;自身的活动由不得自己;不受自己的支配。《宋元戏文辑佚 陈巡检梅岭失妻》:“瓜期信通,为着功名,奔走西东。见说出路自觉心慵,身不由己,意冲冲。”
bān qǐ shí tóu dǎ zì jǐ de jiǎo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yán yǐ lǜ jǐ,kuān yǐ zì rén严以律己,宽以字人对自己要求严格,待别人则很宽厚。清·汪琬《送张牖如之任南宁序》:“严以律己,宽以字人。”
rén jǐ yī shì人己一视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shì bù guān jǐ事不关己事情同自己没有关系。《曹雪芹别传》:“当时的风气是谨言慎行,少发议论,事不关己,不必打听,因此对这一次大征战的命将出师,一直不甚了了。”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四海之内有知己朋友,即使远在天边,也感觉象邻居一样近。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洲》:“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shì wèi zhī jǐ zhě sǐ士为知己者死知己者:了解自己,信用自己的人。指甘愿为赏识自己、栽培自己的人献身。《战国策 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
jǐ nì jǐ jī己溺己饥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rǎng wéi jǐ yǒu攘为己有窃夺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清·李汝珍《镜花缘》第73回:“就如人家做文,往往窃取陈编,攘为己有,惟恐别人看出,不免又添些自己意思,杂七杂八,强为贯串,以为掩人耳目。”
zhǎng bié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长:助长。指助长别人的声势,轻视自己的力量。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ān fèn shǒu jǐ安份守己安守本分,规矩老实。李劼人《天魔舞》第17章:“所以我们对于空子,应该广劝他们安份守己的好。”
shù jǐ jí rén恕己及人恕:宽恕。宽恕自己,推及别人。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
sǔn rén lì jǐ损人利己损害别人;使自己得到好处。利:使得到好处。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jǐ suǒ bù yù,wù jiā zhū rén己所不欲,勿加诸人欲:想要,希望;加:给予。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战国·鲁·尸佼《尸子》上卷:“恕者,以身为度者也。己所不欲,勿加诸人。”
gài bù yóu jǐ盖不由己盖:承上文申说理由和原因;由:听命,顺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元·无名氏《谢金吾》:“上命差遣,盖不由己。”
jié jǐ cóng gōng洁己从公见“洁己奉公”。《辛亥革命·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都督命令》:“是时湖北不仅财政充裕,同志皆洁己从公,而军械子弹被服,亦甚充足。”
sǔn rén yì jǐ损人益己犹损人利己。《旧唐书·陆象先传》:“为政者理则可矣,何必严刑树威。损人益己,恐非仁恕之道。”
yán yú lǜ jǐ严于律己律:约束。严格地约束自己。形容对自己要求严格。也作“严以律己”。宋 陈亮《谢曾察院君》:“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天治道。”
kè jǐ fèng gōng克己奉公克己:克制自己的私欲;奉公:以公事为重。指严格要求自己;一心为公。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赏赐辄尽与士卒,家无私财。”
zé jǐ yǐ zhōu,dài rén yǐ yuē责己以周,待人以约周:周到,引申为严格;约:简单,引申为不苛求。要求自己严格,对待别人要宽厚。唐·韩愈《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重以周,故不怠;轻以约,故人乐为善。”
zhǎng tā rén zhì qì,miè zì jǐ wēi fēng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指一味助长别人的声势,而看不起自己的力量。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三回:“众怪上前道:‘大王,怎么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你两个闭了鸟嘴!长别人志气,灭自己威风。”
shì bù guān jǐ,gāo gāo guà qǐ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事情与己无关,把它搁在一边不管。莆仙戏《父子恨》:“古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xū jǐ yǐ tīng虚己以听形容接受意见的态度诚恳。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
yī jǐ zhī sī一己之私指个人的私心、私利。宋·李格非《书洛阳名园记后》:“放乎一己之私,自为之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得乎?”
mán xīn mèi jǐ瞒心昧己昧:欺瞒。违背良心干坏事。元 关汉卿《五侯宴》第一折:“我堪那无端的豪户,瞒心昧己使心毒,他可便心狡狠,倒换过文书。”
jué wéi jǐ yǒu攫为己有攫:夺取。有强行手段夺取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列子 说符》:“因攫其金而去。”
xǐng shēn kè jǐ省身克己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明 钱德洪《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说,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说,无复有省身克己之功。”
shì cái jīn jǐ恃才矜己恃:依靠,凭借;矜:自以为贤能。自恃才能,骄矜自负《隋书·炀帝纪下》:“恃才矜己,傲狠明德,内怀险躁,外掩其过。”
shě jǐ yún rén舍己芸人指看重别人,轻视自己。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任者轻。”
jǐ jī jǐ nì己饥己溺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除别人的痛苦为己任。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gài bù yóu jǐ概不由己指一切不能由自己做主。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公言固是有理,独不思君命所差,概不由己?”
zhì rén wú jǐ至人无己至人:指道德修养极高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能忘掉自己,适应客观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pái chì yì jǐ排斥异己排斥:排除;驱逐;异己:同自己意见不合的人;一般指在重大政治问题上有严重分歧或敌对的人;比喻排挤、清除与自己意见不合或利害冲突的人。又作“排除异己。”《晋书 殷凯传》:“凯见江绩亦以正直为仲堪所斥,知仲堪当逐异己,树置所亲。”
xīn bù yóu jǐ心不由己不出于自己的本意。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那彩霞之母,满心纵不愿意,见凤姐自和她说,何等体面,便心不由己的满口应了出去。”
ruò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人勿闻,莫若勿言;欲人勿知,莫若勿为。”
zhèng jǐ shǒu dào正己守道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宋·庄季裕《鸡肋编》上卷:“以此知阴阳不足深泥,唯正己守道为可恃耳。”
dú chū jǐ jiàn独出己见见:见解、主张。与别人不同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清·无名氏《续小五义》第一回:“且说黑妖狐智化与小诸葛沈仲元二人暗地商议,独出己见,要去王府盗取盟单。”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lì贪天之功以为己力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四年》:“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
gè chí jǐ jiàn各持己见持:坚持;保持;见:意见、见解。各人都持自己的见解。清 黄钧宰《金壶浪墨 堪舆》:“甚至徒毁其师,子讥其父,各持己见,彼此相非。”
xiān rén hòu jǐ先人后己首先考虑别人,然后想到自己。《礼记·坊记》:“子云:‘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wǎng jǐ zhèng rén枉己正人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lù jǐ yáng cái露己扬才见“露才扬己”。宋·苏舜钦《投匦疏》:“若出而求陛下之试,是其人非高蹈者,则皆露己扬才,干时谒进者也。”
jí rén féi jǐ瘠人肥己瘠:瘦,引申为悭吝;肥:胖,引申为贪婪。对待别人很吝啬,而自己却很贪婪。明·屠隆《昙花记·冥司断案》:“众生多犯悭贪谋夺强占,瘠人肥己,毫厘不舍,共若干起。”
lì jǐ sǔn rén利己损人为了使自己得到好处而损害别人利益。参见“损人利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一卷:“君当传与世人,广行方便,切不可凌弱暴寡,利己损人。”
xū jǐ shòu rén虚己受人虚心接受他人的意见。汉·韩婴《韩诗外传》第二卷:“君子盛德而卑,虚己以受人。”
kè jǐ shèn xíng克己慎行克己:克制自己;慎:谨慎。约束自己,小心做事。唐·韩愈《送齐皞下第序》:“故上之人行志择谊,坦乎其无忧于下也;下之人克己慎行,确乎其无惑于上也。”
yī jǐ zhī jiàn一己之见指一个人的意见。宋·周煇《清波杂志》卷八:“近时曾公端伯亦编皇宋百家诗选,去取任一己之见。”
zhū chú yì jǐ诛锄异己指清除反对自己或与自己意见不合的人。诛:杀害;锄:铲除。《梁书 止足 陶季直传》:“齐武帝崩,明帝作相,诛锄异己,季直不能阿意,明帝颇忌之,乃出为辅国长史,北海太守。”
xíng jǐ yǒu chǐ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fǎn qiú zhū jǐ反求诸己诸;之于的合音;反过来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或对自己提出要求。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上》:“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
jīn jǐ zì shì矜己自饰矜:夸耀;自饰:自己颂扬。夸耀称赞自己。《后汉书 郑兴传》:“嚣矜己自饰,常以为西伯复作,乃与诸将议自立为王。”
qiáng zhě fǎn jǐ强者反己强者:有权势的人;反己:反省自己。指有权有势的人自我反省《雪涛谐史》:“乡绅此语,足令强者反己,殊为可传。”
guì rén jiàn jǐ贵人贱己认为自己不如别人,表示谦虚。《礼记·坊记》:“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
yù yào rén bù zhī,chú fēi jǐ mò wéi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要想人家不知道,除非自己不去做。指干了坏事终究要暴露。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焉知晓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xiāo chú yì jǐ消除异己排挤、消除与自己意见不同或非本集团的人。毛泽东《蒋介石在挑动内战》:“这样的敌我倒置,真是由蒋介石自己召供,活画出他一贯勾结敌伪,消除异己的全部心理了。”
chěng jǐ shī zhòng逞己失众逞:放任。指由着性子胡来会失去众人的支持。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6回:“盖骄则恃己轻人,骄则逞己失众,失众无以御人,那得不败。”
huàn nàn jiàn zhī jǐ患难见知己只有经过共同的患难才能看出自己的知心朋友。余秋雨《霜冷长河·关于友情》:“他们说,患难见知己,烈火炼真金。”
shì cái yáng jǐ恃才扬己恃:依靠,凭借。自恃才能,骄矜自负郭沫若《从诗人节说到屈原是否是弄臣》:“屈原那样的人根本值不得纪念的,恃才扬己,诽谤当道,而终于独善其身,消极自杀。”
sè jǐ fèng gōng啬己奉公啬:节俭。自己节俭,尽力办好公共的事业。
sǔn rén bù lì jǐ损人不利己损害别人对自己也没有好处。鲁迅《书信 致曹聚仁》:“只有损人而不利己的事,我是反对的。”
shì wéi zhī jǐ视为知己看成好朋友。蔡东藩《前汉演义》第63回:“独故太仆灌夫,却与婴沆瀣相投,始终交好,不改故态,婴遂视为知己,格外情深。”
qiān gōng xū jǐ谦恭虚己虚己:谦虚,虚心。谦虚恭敬地听取别人的意见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就是待那同僚,却也谦恭虚己,百凡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