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从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ūn fǎ cóng shì军法从事 | 按照军法严办。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敢有趁灌犯法,辄以军法从事。” |
qīng zhōu cóng shì青州从事 | 青州:古代州名,在今山东东部;从事:古代官名。好酒的代称。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术解》:“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
cóng tóu chè wěi从头彻尾 | 自始至终。 | 宋 朱熹《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
bǎi yī bǎi cóng百依百从 | 百:比喻很多;依:顺从;从:跟从。什么都依从。形容一味顺从。 | 杨纤如《伞》:“讨厌他过于粗暴鲁莽,常办错事,喜爱他忠实听话,百依百从。” |
wén cóng zì shùn文从字顺 | 文句通顺、用词妥贴。从、顺:妥贴、通顺。 | 唐 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文从字顺各识职,有欲求之此其躅。” |
bēi cóng zhōng lái悲从中来 | 中:内心。指悲伤的感情从内心发出来。 | 严秀《哀吴晗》:“我看了吴晗教授的那一段事迹,不禁废书而叹,悲从中来。” |
cóng bì shàng guān从壁上观 | 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 《史记 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
hé zòng lián héng合从连衡 | 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 | 《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
cóng zhōng zuò gěng从中作梗 | 在事情进行中,设置障碍,故意为难。 | 清·张集馨《道咸宦海见闻录》:“是以粮道必应酬将军者,畏其从中作梗也。” |
xiāo fù cóng gōng枵腹从公 | 饿着肚子办公事。形容一心为公;勤奋工作。枵:空虚;从公:从事公务。 | 清 李宝嘉《活地狱》:“要想他们毁家纾难,枵腹从公,恐怕走遍天涯,如此好人,也找不出一个。” |
wéi lì shì cóng唯利是从 | 从:追逐。一心求利,别的什么都不顾。 | 北魏·魏收《孝静帝伐元神和等诏》:“狡猾反覆,唯利是从,玷辱流辈,莫斯为甚。” |
nù cóng xīn tóu qǐ,è xiàng dǎn biān shēng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 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也泛指恼怒到极点。 | 《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
yún jí jǐng cóng云集景从 |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声势浩大,响应迅速。语出汉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语出汉·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tōu hé gǒu cóng偷合苟从 | 亦作“偷合取容”。谓苟且迎合以取悦于人。 |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偷合苟从,未肯极言,朕甚闵焉。” |
shàn shàn cóng cháng善善从长 | 善善:褒扬美德;从长:源远流长的意思。原指褒扬美德,源远流长。后用来比喻吸取别人的长处。 | 《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
gōng jìng bù rú cóng mìng恭敬不如从命 | 客套话。多用在对方对自己客气,虽不敢当,但不好违命。 | 宋 赞宁《笋谱 杂说》:“姑闻而后悔,倍怜新妇。故又谚曰:恭敬不如从命,受训莫如从顺。” |
cóng róng jiù yì从容就义 | 从容:不慌不忙;镇定自若;就义:为正义事业而牺牲。非常镇静;毫不畏惧地为正义事业而牺牲。 | 宋 朱熹《近思录》:“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
cóng kuān fā luò从宽发落 | 发落:发放;放过。宽大处理;轻予放过。 | 明 李贽《与周友山书》:“想仲尼不为己甚,诸公遵守孔门家法,决知从宽发落,许其改过自新无疑。” |
cóng shàn rú dēng从善如登 | 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 《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韦昭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
shěn shèn cóng shì审慎从事 | 说话办事周密而谨慎。 | 邓小平《关于政治体制改革问题》:“每项改革涉及的人和事都很广泛,很深刻,触及许多人的利益,会遇到很多的障碍,需要审慎从事。” |
xiāng lèi xiāng cóng相类相从 | 从:追随。同类的事物能相互感应。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66卷:“物遇相类相从,此龙吟云起,虎啸风生,道之交感,非类不可。” |
cóng guī jǔ dìng fāng yuán从规矩定方圆 | 从:听从;规矩:圆规和曲尺。根据圆规和曲尺来确定方圆的大小形状。比喻凡事都得遵循一定的法则。 | 元·无名氏《冤家债主》楔子:“天地神鬼人五仙,尽从规矩定方圆,逆则路路生颠倒,顺则头头身外玄。” |
wù wù cóng duǎn恶恶从短 | 比喻对人所做的坏事,不十分苛责。 | 《公羊传·昭公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恶也短,恶恶止其身,善善及子孙。” |
cóng tóu dào wěi从头到尾 | 见“从头至尾”。 | 《朱子全书·孟子三》:“是金声底,从头到尾只是金声;是玉声底,从头到尾只是玉声;是丝竹之声,从头到尾只是丝竹之声。” |
gǎi è cóng shàn改恶从善 | 改去坏的、错误的;向好的、正确的方向转化。指不做坏事;重新做人。表示坏人或罪犯经过教育改造;有了明显的悔改表现。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明则动,动则变。”汉 郑玄注:“动,动人心也;变,改恶为善也。” |
guò cóng shèn mì过从甚密 | 过从:交往,来往。相互往来很多,关系密切。 | 明·沈德符《野获编·王师竹宫遮》:“信阳王师竹宫遮,与先人最相善,且不拘词林前后辈俗体,博洽虚心,过从甚密。” |
yún hé jǐng cóng云合景从 |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 汉 贾谊《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jiān cóng chǐ xù肩从齿序 | 并肩相从,依年齿以序长幼。谓僚友交游。 | 宋·欧阳修《与员外书》:“修本愚无似,固不足希执友之游;然而群居平日,幸得肩从齿序,跪拜起居,窃兄弟行。” |
qì bǐ cóng róng弃笔从戎 | 犹投笔从戎。谓文人弃文就武。 | 唐·张鷟《游仙窟》:“兄及夫主,弃笔从戎,身死寇场,茕魂莫返。” |
shě jīng cóng quán舍经从权 | 经:正常;权:权变。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宾白》:“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身邪辟者,我亦当舍经从权,誓为邪辟之恩。” |
yī bù èr shí sì shǐ wú cóng shuō qǐ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二十四史:清乾隆时刻《史记》等24部史书。比喻情况复杂,头绪繁多,不知从哪里说起才好。 | 张恨水《啼笑姻缘》续集第八回:“她这两句话,问得沈国英很感到一部二十四史无从说起。” |
biàn yí cóng shì便宜从事 | 便宜:方便合适。指可斟酌情势,不拘规制条文,不须请示,自行处理。 | 东汉 班固《汉书 循吏传 龚遂》:“臣愿丞相御史且无拘臣以文法,得一切便宜从事。” |
nù cóng xīn qǐ怒从心起 | 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1回:“惠公在车上望见庆郑,怒从心起。” |
bù zhī suǒ cóng不知所从 | 不知怎么办。形容拿不定主意。 |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心烦虑乱,不知所从。” |
yīng tiān cóng rén应天从人 | 应:顺,顺应。上顺天命,下适应民意。旧常用作颂扬建立新的朝代。亦作“应天从民”、“应天从物”。 | 《梁书·颜协传》:“我自应天从人,何预天下士大夫事?而颜见远乃至于此也。” |
zé qí shàn zhě ér cóng zhī择其善者而从之 | 择:选择;从:跟从、学习。选择好的、正确的事情去遵循、学习。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 |
cóng jiàn rú liú从谏如流 | 谏:直言规劝君主、尊长或朋友;使之改正错误。接受善意的规劝像水从高处往下流一样顺畅自然。旧指帝王乐意听取下属的批评意见。 | 汉 班彪《王命论》:“见善如不及,用人如由己,从谏如顺流,趣时如响起。” |
cóng shàn rú dēng,cóng è rú bēng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比喻学好很难,学坏极容易。 | 《国语·周语下》:“从善如登,从恶是崩。” |
cóng yī ér zhōng从一而终 | 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时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 | 《周易 恒》:“妇人贞吉,从一而终也。” |
cóng shàn ruò liú从善若流 | 见“从善如流”。 | 《新唐书·张玄素传》:“从善若流,尚恐不逮,饰非拒谏,祸可既乎?” |
cóng è ruò bēng从恶若崩 | 见“从恶如崩”。 | 《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nìng wéi jī shī,wú wéi niú cóng宁为鸡尸,无为牛从 | 尸:主持,主管。比喻宁可做小国的主人,也不做大国的仆从。指宁可在小地方当家作主,不去大地方受人指使。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周显王三十六年》胡三省注:“苏秦说韩王宁为鸡尸,无为牛从。尸,主也。” |
fēng cóng hǔ,yún cóng lóng风从虎,云从龙 | 比喻事物之间的相互感应。 | 《周易 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
xiào mà cóng rǔ笑骂从汝 | 汝:你。指对他人的讥讽置之不理。 | 《宋史·邓绾传》:“笑骂从汝,好官须我为之。” |
cóng zhōng yú lì从中渔利 | 渔:劳取。渔利:乘机谋取不正当的权益。人当中捞取好处。 | 清·许奉恩《里乘》第四卷:“说其改醮,已则从中渔利,藉以餬口。” |
cóng è rú bēng从恶如崩 | 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 | 《国语 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jí chù cóng kuān急处从宽 | 在紧急情况下并不紧张。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五十五回:“沙僧听说,厉声道:‘好!好!好!正是粗中有细,果然急处从宽。’” |
shě jǐ cóng rén舍己从人 | 舍:弃;从:顺。放弃自己的意见,服从众人的主张。 | 《尚书 大禹谟》:“稽于众,舍己从人。” |
cóng wú suǒ hào从吾所好 | 从:听从,顺从;吾:我。遵从我的爱好行事。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lì bù cóng yuàn力不从愿 | 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但是力量够不上。 | 《晋书·刘琨传》:“徒怀愤踊,力不从愿,惭怖征营,痛心疾首。” |
nù cóng xīn shēng怒从心生 | 愤怒从心底而起。比喻愤怒到极点就会胆大得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 《斩鬼传》第七回:“钟馗听说一个鬼字,怒从心生,拔剑就砍。” |
cóng fēng ér mí从风而靡 | ①谓如风之吹草,草随风倾倒。比喻强弱悬殊,弱者不堪一击,即告瓦解。②谓如风之吹草,草随风倾倒。比喻仿效、风行之迅速。 | 《汉书·韩信传》:“于是用广武君策,发使燕,燕从风而靡。” |
cóng liú wàng fǎn从流忘反 | 谓习从流俗而不可扭转。 | 《儿女英雄传》第二九回:“一记得了,久而久之,不论尊卑长幼,远近亲疏,一股脑子,把称谓搁起来,都叫别号,尤其怪。照这样从流忘反,流到我大清二百年后,只怕就会有‘甲斋父亲’‘乙亭儿子’的通称了。” |
miàn cóng fù fēi面从腹非 | 从:听从,顺从。表面顺从,心里反对。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3回:“世兄果不嫌家伯语重,何难回头是岸,万不可面从腹非。” |
fǎn jīng cóng quán反经从权 | 反经:不循常规;权:权宜的办法。为顺应形势,违反常规,采取权宜变通的做法。 | 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第二回:“依我所见,不若反经从权,顺从改适,以财礼为公姑养老之资。” |
cóng tóu zuò qǐ从头做起 | 从:自。从开始做起。 | 朱自清《古文学的欣赏》:“现在得从头做起,最难的是注文用的白话……得创作。” |
yán cóng jì tīng言从计听 | 见“言听计从”。 | 清·洪昇《长生殿·贿权》:“便道我言从计听微有权,这就里机关不易言。” |
yán cóng jì nà言从计纳 | 讲的话、出的主意,都听从采纳。 | 汉·蔡邕《司空临晋侯杨公碑》:“及其所以匡辅本朝,忠言嘉谋,造膝危辞,当事而行,言从计纳。” |
xiáng xié cóng zhèng降邪从正 | 降:降服;从:归从。降伏妖邪,使之改邪归正。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望爷爷与我们雪恨消灾,早进城降邪从正也。” |
shě běn cóng mò舍本从末 | 舍:放弃,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追求枝节。比喻做事不注意根本,而只抓细微末节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9卷:“自己亲族贫乏,尚不肯周济分文,到得此辈募缘,偏肯整几两价布施,岂不是舍本从末的痴汉!” |
cóng cháng jì jiào从长计较 | 犹言从长计议。 | 《水浒传》第四五回:“婶子且住,休要急速行,我从长计较,慢慢地商量。” |
tiān cóng rén yuàn天从人愿 | 上天顺从人的意愿。指事物的发展正合自己的心愿。 | 元 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谁知天从人愿,到的我家不上三日,就添了一个满抱儿小厮。” |
cóng róng yìng duì从容应对 | 从容:舒缓,悠然。不慌不忙地应付答对。 | 明·李贽《焚书·杂述·豫约》:“有问乃答,不问即默,安闲自在,从容应答,不敢慢之,不可敬之。” |
fēng cóng xiǎng yìng风从响应 | 风从:顺风而从。闻风而起,应声而从。比喻迅速起、赞同、支持某种号召或倡议。 | 宋·邵博《闻见后录》:“无有远迩,风从响应,载考载稽,名实相称。” |
huò cóng kǒu chū祸从口出 | 灾祸从讲话中引出。指说话不慎就会招来灾祸。 | 晋 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cóng jǐng jiù rén从井救人 | 跳到井里去救人。原比喻徒然危害自己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行为。现多比喻冒险救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 |
tǎn bái cóng kuān,kàng jù cóng yán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坦白:无隐瞒。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抵抗会得到严肃处理。 | 毛泽东《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多数从宽,少数从严;坦白从宽,抗拒从严。” |
cǎo shuài cóng shì草率从事 | 草率:粗枝大叶,敷衍了事。马马虎虎就处理了。形容办事不认真。 | 清 赵翼《廿二史札记 新唐书本纪书法》:“明初修史时,即据其成文编入,不复彼此互订,以归画一,亦可见其草率从事也。” |
gān xīn qū cóng甘心屈从 | 甘心:情愿。情愿屈意顺从。 | |
guǎng móu cóng zhòng广谋从众 | 集思广益,听从多数人的意见 | 东汉·班固《汉书·郊祀志》:“臣闻广谋从众,则合乎天心。” |
ài nán cóng mìng碍难从命 | 碍:妨碍;从:听从。由于有所妨碍,难以遵从命令或吩咐。 | 《三打祝家庄》第一幕第一场:“你回去复李大官人,本当将时迁放回,怎奈他是梁山贼党,碍难从命。” |
miàn cóng hòu yán面从后言 | 从:听从,顺从。当面顺从,背后乱说。 | 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蒋婉传》:“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 |
cóng tóu zhì wěi从头至尾 | 由开头到末尾。指事情发展的全过程。也作“从头到底”、“从头到尾”。 | 宋 朱熹《答吕伯恭(其三三)》:“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
shě duǎn cóng cháng舍短从长 | 舍:放弃;短:短处,缺点;长:长处,优点。指舍弃其缺点,汲取其长处。 | 《旧五代史·梁书·太祖记》:“如或一言拔俗,一事出群,亦当舍短从长,随才授任。” |
cóng xīn suǒ yù从心所欲 | 按照自己的意思,想怎样便怎样。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cóng shàn rú liú从善如流 | 从:听从;善:指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如流:像水从高处流下那么快。听从高明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像水从高处流下来一样顺畅。形容乐于接受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八年》:“君子曰:‘从善如流,宜哉!’” |
sù liú cóng yuán溯流从源 | 溯:逆流而上。顺水流上溯河源。比喻寻根究底。 | 清·周亮工《唐仲言传》:“其所掇拾古文,以为笺注者,自习见以及秘异,溯流从源,搜罗略尽。” |
mí suǒ shì cóng靡所适从 | 不知何所依从。 | 明·张居正《请裁定宗藩事例疏》:“或拟议不定,靡所适从。” |
xǐ cóng tiān jiàng喜从天降 | 喜事从天上掉下来。形容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好事;也指为此特别高兴。 | 元 马致远《青衫泪》:“贵脚踏贱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
cóng róng zì rú从容自如 | 不慌不忙,得心应手。 | 吴伯箫《记一辆纺车》:“熟练的纺手趁着一线灯光或者朦胧的月色也能摇车,抽线,上线,一切做得从容自如。” |
shàng zhī suǒ hào,xià bì cóng zhī上之所好,下必从之 | 好:喜爱。在上的人喜欢什么,在下的人就一定会跟着做。 | 战国·邹·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 |
qīng qí jiǎn cóng轻骑减从 | 见“轻骑减从”。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回:“所以我的主意,打算暂且不带家眷,我一个人带上几个家人轻骑减从的先去看看路数。” |
yìng tiān cóng mín应天从民 | 应:接受。适应天命,顺从人心。 | 《南齐书·谢腀传》:“陛下受命,应天从民。” |
tiān cóng rén yuán天从人原 | 谓事情的发展恰如所望。 | |
qīng zhuāng jiǎn cóng轻装简从 | 行装简便,随从人少。 | 京剧《红色娘子军》:“今日常轻装简从,登门造访。” |
qīng chē jiǎn cóng轻车简从 | 行装简单,跟随的人少(多指有地位的人)。 | 《荡寇志》第111回:“独点范成龙一人随护,又带亲随数人,轻车简从,与流广一同上京。” |
gǎi xíng cóng shàn改行从善 | 见“改行为善”。 | 《京本通欲小说·错斩崔宁》:“不若改行从善,做个小小经纪,也得过养身活命。” |
fēng xíng cǎo cóng风行草从 | 见“风行草偃”。 | 《后汉书·郎顗传》:“故《周南》之德,《关雎》政本。本立道生,风行草从,澄其源者流清,溷其本者末浊。” |
gé jiù cóng xīn革旧从新 | 同“革故鼎新”。 | 《魏书·食货志》:“今革旧从新,为里党之法,在所牧守,宜以喻民,使知去烦即简之要。” |
míng cóng zhǔ rén名从主人 | 事物以主人所称之名为名。 | 《榖梁传·桓公二年》:“孔子曰:‘名从主人,物从中国。’” |
qì xié cóng zhèng弃邪从正 | 谓抛弃邪行,归向正道。 | 三国·蜀·诸葛亮《为后帝伐魏诏》:“有能弃邪从正、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者,国有常典,封宠大小,各有品限。” |
lì bù cóng xīn力不从心 | 力:力量;能力;从:依从;顺从。心里想做某事;但是力量不够。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域传》:“今使者大兵未能得出,如诸国力不从心,东西南北自在地。” |
cóng róng bù pò从容不迫 | 从容:不慌不忙;镇静;不迫:不急促。形容临事不慌不忙;镇定沉着。 | 魏兰《<浙案纪略>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
yán cóng jì xíng言从计行 | 见“言行计从”。 | 《新唐书·李德裕传》:“武宗知而能任之,言从计行。” |
huò cóng tiān shàng lái祸从天上来 | 祸:祸害,灾难。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正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陈氏见丈夫拿去,哭死在地。” |
wú suǒ shì cóng无所适从 | 适:往;从:听从;跟从。不知听从哪一个好。指不知怎么办才好。 | 宋 姚宽《西溪丛语》:“观古今诸家潮之说者多矣……源殊派异,无所适从。” |
zhī fù yǐng cóng枝附影从 | 枝条附着树干,影子随从形体。比喻追随模访。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 杂文》:“自桓麟《七说》以下,左思《七讽》以上,枝附影从,十有余家。” |
gè cóng qí lèi各从其类 | 从:听从,顺从;类:种类,同类。各自都按其好坏或种类聚集在一起。 | 《周易·乾》:“本乎天者亲上,本乎地者亲下。则各从其类也。” |
pèi xiǎng cóng sì配享从汜 | 旧时以孔子门徒及某些所谓“名儒”附属于孔子者一并受祭,称配享从汜。 | 《宋史·礼志八》:“国子司业蒋静言:‘先圣与门人通被冕服无别,配享从汜之人当从所封之爵服。’” |
cǎo yǎn fēng cóng草偃风从 | 见“风行草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