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ū yī jǐng bǎi诛一警百 | 诛:杀戮,处罚。杀戮或处罚一个来警诫众人。 | 宋·苏轼《论河北京东盗贼状》:“其间凶残之党,乐祸不悛,则须敕法以峻刑,诛一以警百。” |
yī kè bù fàn èr zhǔ一客不犯二主 | 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悟空道:‘一客不犯二主。若没有,我也定不出此门。’” |
qiān gǔ yī lǜ千古一律 | 谓从来如此。 | 明·李贽《史纲评要·周记·敬王》:“杀子产,谤仲尼,千古一律,何足怪哉?” |
yī suì zǎi shè一岁载赦 | 亦作“一岁再赦”。一年之中再次赦罪。谓赦免过滥。 | 汉·王符《潜夫论·述赦》:“谚曰:‘一岁载赦,奴儿噫嗟。’” |
yī jiàng chéng gōng wàn gǔ kū一将成功万骨枯 | 指一个将帅功成名就要以上万人的死亡为代价。 | 洪楝园《后南柯·甲阵》:“一将成功万骨枯,手提髑髅血模糊。” |
yī zhī piàn jiě一知片解 | 犹一知半见。 | 宋·吴泳《答赵茂实书》:“某闲居寖久,兀兀一经,今已穷年,粗有一知片解,更不复为言语词章。” |
yī tǒng tiān xià一统天下 | 原指统一的国家。现常指某一地区或某一机关单位不贯彻上级意图而形成的独立王国;也可泛指少数人霸占的某一领域。 | 《公羊传 成公十五年》:“王者欲一乎天下。”又,《隐公元年》:“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
kuī jiàn yī bān窥见一斑 | 指只了解一二。 | 《高子遗书 会语九八》:“一向不知阳明、象山学问来历,前在舟中似窥见其一斑。” |
dí yī què èr的一确二 | 形容明明白白,确确实实。 | 元 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怕不待的一确二,早招承死罪无辞。” |
yī wǎng zhí qián一往直前 | 见“一往无前”。 | 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
yī piān zhī lùn一偏之论 | 偏于一面的议论。 | 宋·朱熹《答沈叔晦书》:“前日务为学而不观书,此固一偏之论。” |
yī kǒu liǎng chí一口两匙 | 比喻贪多。 |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谷,身能几屐莫言钱。” |
yī cháo tiān zǐ yī cháo chén一朝天子一朝臣 | 指一个人上台,下面的工作人员就另外换一批。 | 明 汤显祖《牡丹亭 虏谍》:“万里江山万里尘,一朝天子一朝臣。” |
yī wú shì chù一无是处 |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
yī tā hú tú一塌糊涂 | 形容混乱或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程度。 | 清 曾朴《孽海花》:“与其顾惜场面,硬充好汉,到临了弄的一塌糊涂,还不如一老一实,揭破真情,自寻生路。” |
jīng yī shī,zhǎng yī zhì经一失,长一智 | 经:经历;智:智慧,聪明。亲身经历了某件事情,就能增长关于这方面的知识。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三卷:“吾辈切记,不可轻易说人笑人,正所谓经一失,长一智耳。” |
yī chéng bù biàn一成不变 | 成:制定;形成。一经形成;永不改变。指守旧不变或固守陈法。 | 西汉 戴圣《礼记 王制》:“刑者,侀也。侀者,成也,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
tuán jié yī zhì团结一致 | 保持一致,行动起来像一个人,指站在一起并且互相支持 |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时期的任务》:“因为只有如此,才能根据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在政治比重上的变化而改变国内两个政权敌对的状态,团结一致,共同赴敌。” |
shuǐ tiān yī sè水天一色 | 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 | 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dú shàn yī shēn独善一身 | 同“独善其身”。 |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
qīng shān yī fà青山一发 | 青山远望,其轮廓仅如发丝一样。形容极其遥远。也借指中原。 | 宋 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之二:“杳杳天低鹘没处,青山一发是中原。” |
yī biǎo fēi fán一表非凡 | 仪表和普通人不一样。形容人的外表英俊;气度不凡;气宇轩昂。 | 明 吴承恩《西游记》:“适才有东土大唐差来拜佛取经的一个和尚,倒换关文,却一表非凡。” |
yī kǒu yī shēng一口一声 | 犹口口声声。 | 《金瓶梅词话》第七回:“西门庆那里肯,一口一声只叫‘姑娘请受礼。’” |
mǒ yī bí zi huī抹一鼻子灰 | 比喻本想巴结讨好,结果反倒碰个钉子,落得很没趣。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7回:“赵姨娘来时,兴兴头头,谁知抹了一鼻子灰,满心生气,又不敢露出来,只得讪讪的出来了。” |
yī hū zài nuò一呼再喏 | 听到一声呼唤即连声应答。表示恭顺。 | 《韩诗外传》卷五:“据法守职而不敢为非者,人吏也;当前决意,一呼再喏者,人隶也。” |
jiǔ hé yī kuāng九合一匡 | 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
tiān xià lǎo y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鸦一般黑 |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 | 鲁迅《致孙伏园》:“前几天也颇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样。哈哈,真是天下老鸦一般黑。” |
yī qù bù fù fǎn一去不复返 | 复:重复。返:回来。一去就不再回来了。也形容事物已成过去;不再重现。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刺客列传》:“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
qiān chuí dǎ luó,yī chuí dìng shēng千锤打锣,一锤定声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李文亢《婚事》:“千锤打锣,一锤定声,最后还是中祥开了腔。” |
yī xiāng qíng yuàn一厢情愿 | 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同“一相情愿”。 | 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有人说:‘你这一厢情愿,石敢同意去吗?’” |
yī lù huò sè一路货色 | 一路:同一类。货色:货物。比喻同一类丑货。 | 郭澄清《大刀记》第七章:“叫我看,一进了他们这个大染缸,就全变成一路货色了。” |
yòu shēng yī qín又生一秦 | 谓又造成一个强敌。 | 《史记·张耳陈馀列传》:“陈王相国房君谏曰:‘秦未亡而诛武臣等家,此又生一秦也。’” |
zì shù yī zhì自树一帜 | 比喻单独建立一种风格、体制、派别或力量等。 |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一:“率皆攻排诋呵,自树一帜,殊可笑也。” |
yī bǐ mò dǎo一笔抹倒 | 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5回:“何次人家为我父母立茔安葬,盖祠奉祀,是何等恩情,岂可一笔抹倒。” |
bā zì méi yī piě八字没一撇 | 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不自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似又因于此语。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
gāo rén yī chóu高人一筹 | 高人:比一般人高;筹:筹码。比一般人高出一个筹码。指胜过别人。 | 明·归有光《震川集·别集·七·与沈敬甫七首》:“圹志、子建云亦似。但千古哭声未尝不同,何论前世有屈原,贾生耶?以发吾之愤愤而已!钦甫云:更似高人一筹也。” |
yī fǎn jì wǎng一反既往 | 一:完全;既往:从前。完全与从前相反。 | |
yī lǎn wú yú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
tóng rán yī cí同然一辞 | 犹异口同声。指大家说得都一样。 | 唐·韩愈《讳辩》:“听者不察也,和而唱之,同然一辞。” |
bù chī yáng ròu kōng rě yī shēn shān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 | 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
yī miàn zhī cí一面之辞 | 见“一面之词”。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百五回:“今日若听此一面之词,杨仪等必投魏矣。” |
yī lín bàn jiǎ一鳞半甲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 | 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
yī kuài shí tóu luò dì一块石头落地 | 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 |
yī zhì qiān jīn一掷千金 | 原指赌徒拿千金当作一注投掷;借以形容挥霍无度。 | 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
yī tōng bǎi tōng一通百通 | 一个主要的弄通了;其他的自然也都会弄通。通:通晓;懂得。 | 明 吴承恩《西游记》:“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习自练,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 |
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
yī lǎn wú yú一览无馀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 |
yī shǒu bāo bàn一手包办 | 操纵一切;独自办理;不须别人插手。 | 清 李绿园《歧路灯》:“你一手包揽,我只晴我的手头钱。” |
yú zhě qiān lǜ,yì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 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 | 《汉书 韩信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
yī guǐ tóng fēng一轨同风 |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 《晋书 苻坚载记上》:“一轨九州,同风天下。” |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一客不烦二主 | 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2回:“一客不烦二主,你不接济他这一步儿,叫他又往那里借去?” |
càn rán yī xīn灿然一新 | 灿然:耀眼的光彩。耀眼的光彩,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 《宣和书谱·行书六》:“正夫以精忠相与图回至治,其所以持盈守成,而熙丰之盛德美意,灿然一新,正夫其有力焉。” |
bǎi dòng bù rú yī jìng百动不如一静 | 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寻思,百动不如一静的。” |
yī miàn zhī yuán一面之缘 | 见一面的缘分。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若问此物,倒有一面之缘。” |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心有灵犀一点通 | 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灵犀:古人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尖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所以称灵犀。 | 唐 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yī pù shí hán一曝十寒 |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sān wèi yī tǐ三位一体 | 比喻三个人、三件事或三个方面联成一个整体。 | 毛泽东《为争取千百万群众进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斗争》:“为什么提出‘巩固和平’、‘争取民主’、‘实现抗战’这样三位一体的口号?” |
yī rén chuán xū,shí rén chuán shí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 虚:不确实,指无中生有的事。本来没有的事,传的人多了,就信以为真。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契讷禅师》:“问:‘如何是东禅家风?’师曰:‘一人传虚,万人传实。’” |
yī zuò jiē jīng一坐皆惊 | 见“一坐尽惊”。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
yī qiē wàn wù一切万物 | 宇宙间所有的事物。 | 《无量寿经》卷上:“设我得佛,自地上以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 |
yī hóng ér sàn一閧而散 | 见“一哄而散”。 | |
yī qiān sì yì一谦四益 | 谦虚能使人得到好些益处。 | 东汉 班固《汉书 艺文志》:“一谦而四益,此其所长也。” |
yī chà nà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那禅师》:“未尝有一刹那倾断续之相。” |
rì shèn yī rì日甚一日 | 一天比一天厉害。 | 《新唐书 独孤及传》:“陛下岂迟疑于改作,逡巡于旧贯,使大议有所壅,而率土之患日甚一日?” |
yī tǐ zhī zhào一体知照 | 一体:一律。一律知晓。 | |
yī fó shēng tiān,èr fó chū shì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 升天:死亡;出世:生。佛出生又死去。指活过来又死去。 | 《慈禧太后演义》第六回:“那拉懿嫔回忆旧日慈眷,格外悲戚,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几乎有痛不欲生的形状。” |
wēi fèng yī yǔ威凤一羽 | 谓略见善政一斑之意。 | 《梁书·刘遵传》:“及弘道下邑,未申善政,而能使民结去思,野多驯雉,此亦威凤一羽,足以验其五德。” |
yī huà kāi tiān一画开天 | 相传伏羲画八卦,始于干卦三之第一画,干为天,故谓“一画开天”。 | |
tóng xīn yī yì同心一意 | 心志一致。 | 《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请得奉命吊表二子……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曹操。” |
qū yī shēn wàn屈一伸万 | 伸:展开。屈身一人之下,凌驾于万人之上。 | 《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专诸曰:‘子视吾之仪,宁类愚者也,何言之鄙夫。夫屈一人之下,必伸万人之上。” |
yī piàn zhì chéng一片志诚 | 志诚:心意诚恳。一片诚意。 | 元·乔孟符《两世姻缘》第二折:“将一片志诚心写入了冰绡峥,这一篇相思令,寄与多情,道是人憔悴不似丹青。” |
yī dòng bù dòng一动不动 | 指静止不动或懒得活动。 | 王朔《浮出海面》:“我继续一动不动地凝视他们,这对可怜的情人实在无法保持冷静,松开嘴,忿忿地起身走了。” |
yī tuán zāo一团糟 | 非常混乱、不整齐、肮脏。 |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似乎没有什么好处可说,一团糟。” |
yī bān bàn diǎn一斑半点 | 比喻极小部分。 | 宋·胡宏《胡子知言·复义》:“天命之谓性,流行发见于日用之间,患在学道者未见全体,窥见一斑半点,而执认己意,以为至诚之道。”《朱子语类》卷六七:“今人只是知得一斑半点,见得这些,所以不到极处也。” |
bā zì méi jiàn yī piě八字没见一撇 | 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 人事》第三卷:“《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
yī xiè wāng yáng一泻汪洋 | 形容水流迅速,水势浩大。 | 梁启超《谭嗣同传》:“一泻汪洋。” |
yī bù dēng tiān一步登天 | 登:上。一步登上青天。一下子达到极高的境界或程度。也比喻突然得志;爬上高位。 | 清 李绿园《歧路灯》:“万望口角春风,我就一步登天,点了买办差,就过好日子。” |
shuō yī bù èr说一不二 | 指说话算数;说了就不更改。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褚一官平日在他泰山眼前还有个东闪西挪,到了在他娘子跟前却是从来说一不二。” |
chuán sòng yī shí传诵一时 | 诵:称诵、传述。在某一个时期内,人们到处传述。 | 鲁迅《洋服的没落》:“这故事颇为传诵一时……不过其中是带一点反对革命的意味的。” |
yī bēi yī xǐ一悲一喜 | 既悲伤又高兴。《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 《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
yǐ yī jǐng bǎi以一警百 | 警:警戒;警告。惩罚一人以警戒众人。 | 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
yī jiàn zhī rèn一剑之任 | ①谓以一人一剑之力。指作战的士兵,犹言一人之勇。②指独力担任艰巨的任务。 | 《尉缭子·武议》:“临难决疑,挥兵指刃,此将事也;一剑之任,非将事也。”《战国策·齐策六》:“齐桓公有天下,朝诸侯,曹子以一剑之任,劫桓公于坛位之上。” |
yī pài hú yán一派胡言 | 指不切实际的言语。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12回:“这畜生说什么乘人不备逃出来,那全是他一派胡言罢了。” |
wàn wú shī yī万无失一 | 万:很多;失:差错。指非常有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7卷:“子诚能如是,心无异缘,六根自静,默然而究,万无失一也。” |
yī bù yī qū一步一趋 | 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 | 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斜睨之,美而艳,一步一趋,相离仅尺咫耳。” |
yī xiāng qíng yuán一相情原 | 亦作“一厢情原”。指单方面的愿望或不考虑客观实际情况的主观意愿。 | |
yī pín yī xiào一颦一笑 | 颦:皱眉。指忧和喜的表情。 | 《韩非子 内储说左上》:“吾闻明主之爱,一颦一笑,颦有为颦,而笑有为笑。” |
yǐ yī zhī wàn以一知万 | 从了解一点到推知其他许多事物。 | 《荀子·非相》:“以近知远,以一知万,以微知明,此之谓也。” |
bào xiào wàn yī报效万一 | 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
yǐ yī chí wàn以一持万 | 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 先秦 荀况《荀子 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
fèn bì yī hū奋臂一呼 | 奋臂:高举手臂。高举手臂,大声呼喊。 | 《魏书·卢玄传》:“洞庭、彭蠡,竟非殷固,奋臂一呼,或成汉业。” |
chěng yī jiān yán成一家言 | 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 《新唐书·韩愈传》:“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 |
yī gān yī fāng一干一方 | 明代官场黑话,行贿一千一万的隐语。 | 明·陈洪谟《继世纪闻》第二卷:“逆瑾用事,贿赂公行,凡有干谒者云馈一干,即一千之谓,云一方,即一万之谓。” |
dǔ cǎi yī zhì赌彩一掷 | 犹言孤注一掷。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六:“喻子才谓元镇曰:‘相公此举,有万全之策乎?亦赌彩一掷也。’” |
cǐ yī shí bǐ yī shí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
tán huā yī xiàn昙花一现 | 比喻美好的事物或景象出现了一下;很快就消失。昙花:一种花期极短的花;多在夜间开放;花美又香。 | 《妙法莲华经 方便品》:“佛告舍利佛,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花,时一现耳。” |
yī xīn tóng gōng一心同功 | 同心协力,共赴事功。 | 《战国策 中山策》:“当此之时,秦中士卒,以军中为家,将帅为父母,不约而亲,不谋而信,一心同功,死不旋踵。” |
yī qián tài shǒu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清·李渔《无声戏》第二回:“成都有个知府,做官极其清正,有一钱太守之名。” |
yī shù bǎi huò一树百获 | 树:种植。种一次收获一百次。比喻培植人才能长期获益。 | 先秦 管仲《管子 权修》:“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