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得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得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qiáng dé yì pín强得易贫谓非分之得容易失去。叶圣陶《文心》:“结果必然不成东西,徒然使自己后悔,供人家嘲笑,这便是‘强得易贫’了。”
tàn shǒu kě dé探手可得探:向前伸出。一伸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不费力气。元·曾瑞卿《留鞋记》楔子:“自谓状元探手可得,岂知时运不济,榜上无名。”
qiú shēng bù dé求生不得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造成了普遍于全国的灾荒和匪祸,使得广大的农民和城市贫民走上求生不得的道路。”
tài rán zì dé泰然自得指身体感到不寻常的舒适的满足。
yù bàng xiāng chí,yú rén dé lì鹬蚌相持,渔人得利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战国策 燕策二》记载:蚌张开壳晒太阳,鹬去啄它,嘴被蚌壳夹住,两方面都不相让。渔翁来了,把两个都捉住了。
tà pò máng xié méi mì chù,dé lái quán bù fèi gōng fū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到处寻找都没找到,却由偶然的机会轻易得到了。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欢喜不尽,暗说道:‘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bù dé yǐ ér qiú qí cì不得已而求其次次:差一点。没有别的办法,只好用差一些的或次品来凑合。曹靖华《叹往昔,独木桥头徘徊无终期!》:“凡事往往不得已而求其次。‘鸿沟’上没有‘桥梁’,只好‘绕道东京’了。”
dé wèi cháng yǒu得未尝有见“得未曾有”。宋·苏轼《与郭功甫书》之一:“昨辱宠临,久不闻语,殊出意表,盖所谓得未尝有也。”
jiàn zài xián shàng,bù dé bù fā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箭:弓箭;弦:弓上用以发箭的牛筋绳子。箭已搭在弦上,不得不发射。比喻事情到了不得不采取行动的时候。三国·魏·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引《魏志》:“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yī fū dé dào,jiǔ zú shēng tiān一夫得道,九族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第九回:“我听说一夫得道,九祖升天,那有个九族升天之说吗?”
dé tù wàng tí得兔忘蹄犹言得鱼忘荃。蹄,兔罝。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语出《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mǎ shàng dé tiān xià马上得天下喻指武功建国。《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
cùn lì bì dé寸利必得寸利:微小的利益。微小的利益也必须得到,不能放弃。形容斤斤计较个人的得失。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蒋介石对于人民是寸权必夺,寸利必得。”
dé bó néng xiān得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不足(表示自谦的话)。
yīn huò dé fú因祸得福因遭遇灾祸之后反而得到福。指对祸患处理得当;坏事变成了好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越王勾践栖于会稽,复残强吴而霸天下,此皆因祸为福,转败为功者也。”
shì dé qí fǎn适得其反恰恰得到相反的结果。形容结果正好与希望相反。清 魏源《筹海篇 议守上》:“今议防堵者,莫不曰:‘御诸内河不若御诸海口,御诸海口不若御诸外洋。’不知此适得其反也。”
ān xián zì dé安闲自得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明·冯梦龙《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不如在家安闲自在,快活过了日子,却去讨这样烦恼吃!”
qiú shēng bù dé,qiú sǐ bù néng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想死死不了,想活活不了。形容处境十分艰难。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37回:“此时慕政弄得没法,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rú yú dé shuǐ如鱼得水好像鱼得到水一样。比喻得到跟自己十分投合的人或对自己很适合的环境。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诸葛亮传》:“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tuò shǒu ér dé唾手而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比喻极容易得到的东西。清·石玉昆《小五义》第54回:“这房可唾手而得。”
xiān dé wǒ xīn先得我心得:适合,契合。比喻别人先说出了自己心里想说的话。《孟子·告子上》:“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
yì qì zì dé意气自得意气:意态,气概;自得:自觉得意。形容骄傲自满、洋洋得意的样子。《魏书·北海王子颢传》:“兄颢入洛,成败未分,便以意气自得为时人所笑。”
liú dé qīng shān zài,bù pà méi chái shāo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比喻只要还有生命,就有将来和希望。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虽是遭此大祸,儿子官职还在,只要到得任所,便好了。”
dé rén sǐ lì得人死力死力:以死效力。得到别人以死来效力。形容非常得人拥护。《晋书·贾充传》:“诞再在扬州,威名夙著,能得人死力。”
rén rén dé ér zhū zhī人人得而诛之得:可以,能够;诛:杀死。所有的人都可以杀死他。极言某人罪大恶极。《庄子·庚桑楚》:“为不善乎显明之中者,人得而诛之。”
dé yì mén shēng得意门生最受老师欣赏的学生。门生;古代亲授业的弟子或科举中试者对座师的自称。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他虽和咱们满洲汉军隔旗,却是我第一个得意门生。”
zì yè zì dé自业自得业:造作;得:获得,取得。佛家语,指自作自受。《正法念经》:“自业自得果,众生皆如是。”
kūn péng dé zhì鹍鹏得志鹍鹏:传说中的极大的鱼和鸟。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您端的似鹍鹏得志秋云长。”
xīn rán zì dé欣然自得心情舒适、自觉得意貌。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鲁丕传》:“士友常以此短之,而丕欣然自得。”
dé xù rú lóng得婿如龙形容得到称心如意的佳婿。宋·叶廷珪《海录碎事·人事》:“后汉李赝、孙秀俱娶太尉恒焉女,时人谓恒叔元两女俱乘龙,言得婿如龙。”
táo rán zì dé陶然自得自己觉得快意。宋·苏轼《杨绘可知徐州》:“坐废十年,陶然自得。”
dǎ dé huǒ rè打得火热形容十分亲密。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4回:“原来安道全新和建康府一个烟花娼妓,唤做李巧奴,时常往来,正是打得火热。”
jiù yǒu yīng dé咎有应得犯错误的;有罪过的得到应该得到的责备或惩处。清 张春帆《宦海》第七回:“虽然李德标一时冒犯,触犯乌绅,咎有应得,但是领取人口要缴领状,是警局的向章,求大人明鉴。”
chǔ dé chǔ gōng楚得楚弓见“楚弓楚得”。见“楚弓楚得”。
chǔ gōng chǔ dé楚弓楚得楚国人丢掉的弓;仍然被楚国人拾到了。比喻自己丢失的东西落入与自己同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人手中。形容肥水没有外流。西汉 刘向《说苑》:“左右请求之。王曰:‘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zì míng dé yì自鸣得意自己表示得意。形容自我欣赏。鸣:表达;表示。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篇》:“挥策四顾;如辛幼安之歌千古江山;自鸣得意。”
dé bù cháng sàng得不偿丧见“得不偿失”。金·王若虚《进士彭子升墓志》:“晚登一第,则到官未满而亡,仅予随夺,得不偿丧。”
yì qì xiāng dé意气相得形容志趣极其相合。唐·李百药《北齐书·高乾传》:“魏领军元叉,权重当世,以意气相得,接乾甚厚。”
qǐ jiāng dé jiǔ乞浆得酒讨杯水喝,却得到了酒。比喻得到的超过所要求的。唐 刘知幾《史通 书志》:“太岁在酉,乞浆得酒;太岁在巳,贩妻鬻子。”
róng rǔ dé shī荣辱得失荣耀和耻辱,得到和失去。明·洪应明《菜根谭》:“此身常放在闲处,荣辱得失谁能差遣我?”
kuān yán dé tǐ宽严得体得体:合乎分寸。宽厚和严格掌握得恰如其分。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39回:“众将见绤彀宽严得体,无不悦服。”
shén lǐng yì dé神领意得形容领悟透彻。《高坐别传》:“性高简,不学晋语,诸公与之言,皆因传译。然神领意得,顿在言前。”
yú zhě qiān lǜ,bì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平凡的人在许多次考虑中,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bī bù dé yǐ逼不得已逼:逼迫。迫不得已。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85卷:“欲此求方,终不可得,云伟骨未应得之,逼不得已,妻尸解而去。”
chuí shǒu kě dé垂手可得垂;放下。放下双手就可以得到;形容事情非常容易;不费吹灰之力。也作“唾手可得”、“垂手而得”。明 施耐庵《水浒传》:“只除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垂手可得。”
xuán dé xuán shī旋得旋失很快得到,不久又失去。形容得失都很快。吴玉章《荣县独立》:“十数州县,但都旋得旋失,没有得到巩固。”
dé yuè jiào xiān得月较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能优先得到利益或便利的某种地位或关系。宋·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塘,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逢春。’”
yì dé zhì mǎn意得志满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yǒu yī dé yī有一得一不加也不减,有多少是多少。
bù rù shòu xué,bù dé shòu zǐ不入兽穴,不得兽子不进野兽窝,不能捉到小野兽。比喻不冒险进入险境就不能取得成果。《北史·韦佑传》:“古人称不入兽穴,不得兽子。安危之事未可预量。”
hàn miáo dé yǔ旱苗得雨将要枯死的禾苗得到地场好雨。比喻在危难中得到援助。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50回:“天幸今得贤弟来此间镇守,正如锦上添花,旱苗得雨。”
wáng jǐ dé máo亡戟得矛比喻得到的和失去的相当,或有失有得。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离俗》:“亡戟得矛,可以归乎?”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shēng tiān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人得道面仙,全家连鸡、狗也都随之升天。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得势。汉 王充《论衡 道虚》:“淮南王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
dé shèng huí cháo得胜回朝朝:朝廷;封建帝王接受朝见;处理政事的地方。打了胜仗回到朝廷报功。泛指取得胜利或完成任务后喜洋洋地回来。元 无名氏《小尉迟》:“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
nán dé hú tú难得糊涂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林语堂《中国人之聪明》:“郑板桥曰:‘难得糊涂’。”
yú wēng dé lì渔翁得利见“渔人得利”。清·庾岭劳人《蜃楼志》第15回:“趁着潮州兵将赴调,我乘空袭了城池,岂不是渔翁得利?”
zhì mǎn yì dé志满意得志向实现,心满意足。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阨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dé yì yáng yáng得意洋洋洋洋:得意的样子。形容称心如意、沾沾自喜的样子。西汉 司马迁《史记 管晏列传》:“意气扬扬,甚自得也。”
yú zhě qiān lǜ,yì yǒu yī dé愚者千虑,亦有一得指愚钝人的许多思虑中总会有一些可取之处。常以谦指己见。《汉书 韩信传》:“广武君曰:‘臣闻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亦有一得。’”
lín cái gǒu dé临财苟得临:面对;苟:苟且,随便。面对钱财随便求取,见利忘义。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9卷:“反比那面是背非,临财苟得,见利忘义一班峨冠博带的不同。”
dé xīn yìng shǒu得心应手心里怎样想;手上就能相应地怎样做。形容功夫到家;技艺纯熟;做起来很顺手。先秦 庄周《庄子 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ǎ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shī ér fù dé失而复得失:遗失,丧失。失去而又得到。宋·王安石《原过》:“是失而复得,废而复举也。”
dé bù jìn bù得步进步已进了一步,还要向前进一步。比喻野心大,贪心永不满足。曾朴《孽海花》第六回:“自北宁失败后,法人得步进步,海疆处处戒严。”
dé bù chóu shī得不酬失见“得不偿失”。《后汉书·西羌传论》:“军书未奏其利害,而离叛之关已言矣。故得不酬失,功不半劳。”
dé tiān dú hòu得天独厚天:天生;自然的;独:独特;厚:优厚。得到天然的特别优厚的待遇。形容所处的自然环境或具备的客观条件特别好。也指人的际遇、天赋非常好。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pò bù dé yǐ迫不得已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将为皇帝定立妃后,有司上名,公女为首,公深辞让,迫不得已,然后受诏。”
qí kāi dé shèng,mǎ dào chéng gōng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令旗一挥,战马一到就取得了胜利。比喻事情进展顺利,一开始就取得成功明·周楫《西湖二集·刘伯温荐贤平浙中》:“所以旗开得胜,马到成功,攻城略地如风卷残云。”
kū xiào bù dé哭笑不得哭也不好;笑也不好。形容处境尴尬。元 高安道《皮匠说谎》:“好一场,恶一场,哭不得,笑不得。”
shàng bù dé tái pán上不得台盘台:桌子。比喻不懂礼节或地位卑微的人不能在正式的或隆重的场合出现。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胡老爹上不得台盘,只好在厨房里或女儿房里帮着量白布、称肉,乱窜。”
míng bù xū dé名不虚得谓盛名非凭空取得。唐·孟綮《本事诗·高逸》:“杜凝睇良久,曰:‘名不虚得,宜以见惠。’”
pīn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xiāng dé yì zhāng相得益章指互相配合、补充、更能显出各自的长处。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明明在朝,穆穆列布,聚精会神,相得益章。”
dé xīn wàng jiù得新忘旧得:得到。得到新的,忘掉旧的。多指爱情不专一明·胡文焕《前腔八首》:“得新忘旧,到前丢后,妄想处一味骄矜,满意时十分驰骤。”
dé cùn jìn chǐ得寸进尺得到了一寸又进一步得到一尺。比喻欲望越来越大;贪心不足。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qí kāi dé shèng旗开得胜形容战斗顺利;一出兵就取得了胜利。元 无名氏《射柳捶丸》第四折:“托赖主人洪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èr zhě bù kě dé jiān二者不可得兼两项之中只能得其一,不能兼而有之。《孟子 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yī cù ér dé一蹴而得见“一蹴而就”。茅盾《路》十二:“现在,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须用持久战。”
qì mǎn zhì dé气满志得谓志愿实现,心满意足。
yōu liè dé suǒ优劣得所好的差的各得其所
yáng yáng dé yì扬扬得意形容十分得意的样子。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隋炀帝逸游召谴》:“独杨素残忍深刻,扬扬得意,以为‘太子由我得立’。”
zhì dé yì mǎn志得意满志向意愿都得到满足。形容踌躇满志的得意情态。宋 陆九渊《与刘伯协书》:“当无道时,小人在位,君子在野,小人志得意满,君子厄穷祸患,甚者在囹圄,伏刀锯,投荒裔。”
yōu yóu zì dé悠游自得悠游:闲适的样子;自得:内心得意舒适。形容悠闲而舒适。唐 房玄龄等《晋书 苻坚载记 附王猛》:“自不参其神契,略不与交通,是以浮华之士咸轻而笑之。猛悠然自得,不以屑怀。”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wú dé wú sàng无得无丧丧:失。指没有得也没有失。五代·王定保《唐摭言·气义》:“无得无丧,天长地久。”
dé shèng tóu huí得胜头回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宋·无名氏《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头回。”
gè dé qí suǒ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周易 系辞下》:“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zào yīn dé guǒ造因得果见“造因结果”。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可见造因得果,虽有人为,也是上天暗中安排定的。”
wáng yáng dé niú亡羊得牛丢掉羊,得到牛。比喻损失小而收获大。《淮南子·说山训》:“亡羊而得牛,则莫不利失也。”
yáng yáng dé yì洋洋得意形容神气十足,非常得意。宋 朱淑真《春上亭上观鱼》:“春暖长江水正清,洋洋得意漾波生。”
yī suǒ dé nán一索得男旧时指头胎生子。《周易 说卦》:“震,一索而得男,故谓之长男。”
niǎo dé gōng cáng鸟得弓藏见“鸟尽弓藏”。三国·魏·曹丕《煌煌京洺行》:“淮阴五刑,鸟得弓藏;保身全名,独有子房。”
jìn shuǐ lóu tái xiān dé yuè近水楼台先得月水边的楼台先得到月光。比喻由于近便而获得优先的机会。宋 俞文豹《清夜录》:“范文正公镇钱唐,兵官皆被荐,独巡检苏麟不见录,乃献诗云:‘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公即荐之。”
táo táo zì dé陶陶自得自得:自己觉得快意。自己觉得舒畅快乐。宋·林正夫《括沁园春》:“但无思无虑,陶陶自得,任兀然而醉,恍然而醒。”
xiāng dé shèn huān相得甚欢得:投合。形容双方相处融洽,非常快乐。《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
duǒ dé hé shàng duǒ bù dé sì躲得和尚躲不得寺寺:寺庙。指躲避一时,但终究不能根本逃避。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4回:“你不愿慌,‘躲得和尚躲不得寺’。我自然有个料理。”
xuān xuān shèn dé轩轩甚得轩轩:洋洋自得的样子。形容非常得意。《新唐书·孔戣传》:“戣自以适所志,轩轩甚得。”
yǒu qián shǐ dé guǐ tuī mò有钱使得鬼推磨推磨:指辛苦劳累的工作。形容金钱万能。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钱使得鬼推磨。’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
xīn ān lǐ dé心安理得自以为做的事情合乎道理;心很坦然。安:安静;安然;理:情理;得:适合。清 吴趼人《瞎骗奇闻》:“你别瞧我摆了店面,天天卖钱,那是自己本事换来的,我用着心安理得。”
sāi wēng dé mǎ塞翁得马比喻得失无常,祸福相倚。清·李渔《比目鱼·耳热》:“精神乏,安心要把驴儿跨,又谁知塞翁得马,塞翁得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