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王祥卧冰王祥卧冰的故事

王祥卧冰的成语故事


拼音wáng xiáng wò bīng

基本解释王祥卧冰求鱼以奉母。比喻子女孝顺父母。

出处《晋书·王祥传》:“父母有疾,衣不解带……祥解衣将剖冰求之,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之而归。”


暂未找到成语王祥卧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王祥卧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称王称霸宋 汪元量《读史》诗:“刘项称王称霸,关张无命无功。”
冰壶秋月宋 苏轼《赠潘谷》诗:“布衫漆黑手如龟,未害冰壶贮秋月。”
天王老子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天王老子也挡不住改霞到生宝的草棚屋做媳妇去!”
混世魔王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冰解的破清 曾国藩《<经史百家简编>序》:“惟校雠之学,我朝独为卓绝,干嘉间巨儒辈出,讲求音声故训,校勘疑误,冰解的破,度越前世矣。”
冷若冰霜清 刘鄂《老残游记续集》第二回:“笑起来一双眼又秀又媚,却是不笑起来又冷若冰霜。”
如履薄冰《诗经 小雅 小旻》:“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春冰虎尾《尚书·君牙》:“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冰天雪地清 蒋士铨《鸡毛房》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2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尊王攘夷清·皮锡瑞《经学历史·经学变古时代》:“但尊王攘夷,虽春秋大义,而王非唯喏趋伏之可尊,夷非一身两臂之可攘。”
冰雪严寒吴伯箫《菜园小记》“虽然按照时令季节,各种蔬菜种得有早有晚,有时收了这种菜才种那种菜;但是除了冰雪严寒的冬天,一年里春夏秋三季,菜园里总是经常有几种蔬菜在竞肥争绿的。”
帝王将相《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日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卧榻之上,岂容他人鼾睡宋·岳珂《程史·徐铉入聘》:“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耶?”
夏虫语冰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齐王舍牛《孟子·梁惠王上》:“王(齐宣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
藏龙卧虎北周 庾信《同会河阳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诗:“暗石疑藏虎,盘根似卧龙。”
夏虫不可语冰战国·宋·庄周《庄子·秋水》:“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内圣外王先秦 庄周《庄子 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王侯将相《史记·陈涉世家》:“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尝胆卧薪《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路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一片冰心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诗:“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若涉渊冰宋 陈亮《论励臣之道》:“朕承太上皇亮付托之重,念国家之深耻,志在复雠,八年于兹,若涉渊冰,未知攸济。”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第48卷:“遇文王兴礼乐,遇桀纣呈干戈。”
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1回:“这话却似放屁!做公人的‘那个猫儿不吃腥’?阎罗王面前须没放回的鬼。”
走花溜冰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七十四回:“你莫象才来的那个和尚,走花溜冰的胡缠。”
冰厚三尺,非一日之寒东汉·王充《论衡·壮留》:“故夫河冰结合,非一日之寒;积土成山,非斯须之作。”
卧薪尝胆西汉 司马迁《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