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临阵磨枪临阵磨枪的故事

临阵磨枪的成语故事


拼音lín zhèn mó qiāng

基本解释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0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暂未找到成语临阵磨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临阵磨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神枪手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4回:“二来见萧王妃击死李守义,已呼他作神枪手女将军。”
严阵以待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临危受命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下临无地唐·王勃《滕王阁序》:“飞阁流丹,下临无地。”
冲锋陷阵《北齐书 崔暹传》:“冲锋陷阵,大有其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不可磨灭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下》:“彼自有不可磨灭者,毋事更屑屑也。”
唇枪舌剑元 高文秀《渑池会》一折:“凭着我唇枪舌剑定江山。”
临危授命先秦 孔子《论语 宪问》:“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转弯磨角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二回:“锦云笑道:小春姐姐把‘爽爽快快’读做‘霜霜快快’,把‘转弯磨角’读做‘转弯磨禄’,满口都是古音,他还说人讲究古音。”
有钱使得鬼推磨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常言道:‘有钱使得鬼推磨。’我们不少的是银子,匡得将来买上买下。”
铁杵磨成针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指山说磨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十回:“如何远打周折,指山说磨,拿人家来比。”
居高临下北齐 魏收《魏书 财安王》:“缴山立栅,分为数处,居高临下,隔水为营。”
拼得工夫深,铁杵磨成针元·虞韶《日记故事》:“道逢一老妪,磨铁杵。白问:‘将欲何用?’曰:‘欲作针。’白感其言,遂还卒业。”
临阵脱逃清 无名氏《官场维新记》第四回:“你们中国的兵勇,一到有起事来,不是半途溃散,便是临阵脱逃,那是不关我教习的事,在乎你们自己未雨绸缪的。”
临时抱佛脚唐 孟郊《读经》诗:“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临潼斗宝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5回:“于是天天宰猪割羊,屠鹅戮鸭,好似临潼斗宝一般,都要卖弄自己家的好厨役好烹炮。”
单枪匹马唐 汪遵《乌江》诗:“兵散弓残挫虎威,单枪匹马突重围。”
暗箭明枪《群英类选 清腔类 玉交枝》:“忽心痴撞入他迷魂阵图里,暗箭明枪难躲避。”
磨拳擦掌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三折:“但题起厮杀呵磨拳擦掌,排戈甲,列旗枪,各分战场。”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俺可也磨拳擦掌,行行里按不住莽撞心头气。”
临池学书《晋书 卫恒传》:“弘农张伯英者,因而转精甚巧。凡家之衣帛,必书而后练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
临渴掘井明 朱伯庐《游家格言》:“宣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
有钱能使鬼推磨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正是‘官无三日紧’,又道是有钱能使鬼推磨。”
耳鬓厮磨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72回:“咱们从小耳鬓厮磨,你不曾拿我当外人待,我也不敢怠慢了你。”
枪林弹雨清 孙雨林《皖江血》:“此时人心一半改,结局真难测。且画策,枪林弹雨,木坏山颓,江城付劫灰。”
荷枪实弹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七章:“冲要的马路和街道忽然密布了荷枪实弹的武装岗位。”
卸磨杀驴刘绍棠《狼烟》:“只怕归队以后,打下萍水县城,他就得卸磨杀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