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戒骄戒躁戒骄戒躁的故事

戒骄戒躁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è jiāo jiè zào

基本解释戒:警惕;防备;躁:性急;警惕骄傲;防备急躁。

出处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的讲话》:“戒骄戒躁,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精神。”


暂未找到成语戒骄戒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戒骄戒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骄奢淫逸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骄生惯养胡朴安《中华全国风物志 江苏 吴县之奇俗》:“富贵家之小孩,骄生惯养,大半身体柔弱,时膺疾病。”
不骄不躁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富贵骄人《陈书 鲁悉达传》:“悉达虽仗义任侠,不以富贵骄人。”
气充志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遂合诸侯于嘉陵,气充志骄,淫侈无度。”
天之骄子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骄傲自满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第八卷:“既登宥密,颇骄傲自满。”
位不期骄《书·周官》:“位不期骄,禄不期侈,恭俭惟德,无载尔伪。”
谄上骄下汉 扬雄《法言》:“上交不谄,下交不骄,则可以有为矣。”
戒奢宁俭《论语·八佾》:“礼,与其奢也,宁俭。”
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骄兵必败东汉 班固《汉书 魏相传》:“恃国家之大,矜民人之众,欲见威于敌者,谓之骄兵,兵骄者灭。”
贫贱骄人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世家》:“富贵者骄人乎?且贫贱者骄人乎?”
止足之戒南朝·梁·任荤《王文宪集·序》:“安以岁暮之期,申以止足之戒。”
骄奢淫佚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彪传》:“是以《春秋》爱子教以义方,不纳入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骄兵之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回:“孟达暗暗发书,申报玄德,说‘黄忠连输数阵,现今退在关上。’玄德慌问孔明。孔明曰:‘此乃老将骄兵之计也。’”
引以为戒清 钱大昕《士驾斋新录》:“为古之士,当引以为戒。”
戒备森严《国语 晋三》:“日考而习,戒备毕矣。”
惩一戒百明·沈釆《千金记》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问,惩一戒百难容忍。”
怙才骄物《南史·刘祥传论》:“若夫怙才骄物,公旦其犹病诸,而以刘祥居之,斯亡亦为幸焉。”
躁言丑句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奏启》:“若能辟礼门以悬规,标义路以植矩,然后逾垣者折肱,捷径者灭趾,何必躁言丑句,诟病为切哉!”
志骄气盈元·杨载《诗法家数·荣遇》:“后来诸公应诏之作,多用此体,然多志骄气盈,处富贵而不失其正者,几希矣。”
富而无骄春秋·鲁·孔丘《论语·学而》:“子贡曰:‘贪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
贵不召骄唐·杜牧《岐阳公主墓志铭》:“贵不召骄,富不期移,是此四者,倏相首尾。”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 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富而不骄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富而不骄者鲜,吾唯子之见。”
骄侈淫虐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九卷:“徐知训为淮南节度使,骄侈淫虐,为朱瑾所杀,一方甚扰,主亟往代之,悉反其治,谦宽惇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