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闻融敦厚闻融敦厚的故事

闻融敦厚的成语故事


拼音wén róng dūn hòu

基本解释待人温和宽厚。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闻融敦厚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闻融敦厚)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闻风而动宋 陈亮《祭赵尉母夫人文》:“登堂莫及,闻风而起。”
默默无闻明 李桢《剪灯余话》:“而使之昧昧无闻,安得不饮恨于九泉,抱痛于百世哉?”
博学多闻《文子 精诚》:“虽博学多闻,不免于乱。”
闻声相思《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融会贯通宋 朱熹《朱子全书 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款学寡闻庄周《庄子 达生》:“今休,款启寡闻之民也。”
充耳不闻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
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六本》:“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
闻所不闻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得天独厚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前所未闻宋 周密《齐东野语 黄婆》:“此事前所未闻,是知穷荒绝徼,天奇地怪,亦何所不有。”
直谅多闻《论语·季氏》:“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也。”
其乐融融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元年》:“公入而赋:‘大隧之中,其乐也融融。’”
敦诗说礼许地山《在费总理的客厅里》:“假使人来查办,一领他们到这敦诗说礼之堂来看看,捐册、帐本、褒奖状……他们还能指摘什么?”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举世闻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无可厚非《汉书 王莽传中》:“莽怒,免英官。后颇觉悟,曰:‘英亦未可厚非。’”
敦风厉俗《魏书 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
不知天高地厚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愧悔。”
耳闻目睹鲁迅《呐喊 一件小事》:“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
耳不忍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9卷:“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哭哭啼啼,耳不忍闻。”
天高地厚《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脊。”
闻所未闻《史记 郦生陆贾列传》:“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未闻。”
德厚流光《穀梁传 僖公十五年》:“天子七庙,诸侯五,大夫三,士二,故德厚者流光,德薄者流卑。”
薄养厚葬
骇人听闻宋 朱熹《朱文公文集 答詹师书》:“浙中近年怪论百出,骇人听闻,坏人心术。”
声闻过情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之。”
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诗经·大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