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细微末节细微末节的故事

细微末节的成语故事


拼音xì wēi mò jié

基本解释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出处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暂未找到成语细微末节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细微末节)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高风亮节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开源节流荀况《荀子 富国》:“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精雕细刻《共青团员;要做八十年代的带头人》(1982年2月5日《中国青年报》社论):“要以平等交心的态度;点点滴滴、精雕细刻;因势利导地对他们进行思想教育工作。”
勤俭节约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谨小慎微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
节用裕民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体恤入微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进本退末西汉 桓宽《盐铁论 本议》:“愿罢盐铁酒榷均输,所以进本退末,广利农业便也。”
和风细雨南朝 陈 张正见《陪衡阳游耆阇诗》:“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
视微知着
繁文缛节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节哀顺变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下》:“丧礼,哀戚之至也;节哀,顺变也。君子念始之者也。”
将寡兵微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然刘备将寡兵微,我则彼立刘朝,复兴汉世,非小官之能。”
本末倒置金 无名氏《绥德州新学记》:“而牧之者当奉教化宣之于民……然非知治之番,则亦未尝不本末倒置。”
兵微将寡元 关汉卿《单刀会》第一折:“他兄弟虽多,兵微将寡。”
尽诚竭节《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清风劲节清·戴名世《〈左尚子制义〉序》:“忠毅(左忠毅)以清风劲节,罹于党祸,海内至今仰之。”又《赠叶苍岩序》:“两人官位相埒,而俱以清风劲节,显名天下。”
细水长流清 翟灏《通俗编 地理》引《遗教经》:“汝等常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
离本趣末汉 徐幹《中论 考伪》:“以此毒天下之民,莫不离本趣末,事以伪成。”
头上末下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9回:“恰似俺们把这桩事放在头里一般,头上末下就让不得这一夜儿!”
末大必折《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无微不至宋 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盘根错节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
微故细过晋·陈寿《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此亦大罪恶耳,其微故细过,当掩覆之。”
微不足道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听微决疑《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
折节读书《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强弩之末西汉 司马迁《史记 韩安国传》:“强弩之末,矢不能穿鲁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