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永垂竹帛永垂竹帛的故事

永垂竹帛的成语故事


拼音yǒng chuí zhú bó

基本解释竹帛:竹简和绢,古时用来写字,因借指典籍。指人的姓名、事迹、功名记载于史书上,永远传于后世。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永垂竹帛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永垂竹帛)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胸有成竹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成竹在胸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永垂不朽《魏书 高祖纪下》:“虽不足纲范万度,永垂不朽,且可释滞目前,厘整时务。”
罄竹难书《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欲济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竹篮打水一场空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15回:“这个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来了,只怕老爷要将小姐许配与他,你我不是竹蓝打水一场空吗?”
翠竹黄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同垂不朽《人民文学》1978年第7期:“烈士的纪念碑,同书写碑文的卓越的无产阶级文化战士,是同垂不朽的。”
化干戈为玉帛西汉 刘安《淮南子 原道训》:“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服,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一劳永逸东汉 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磬竹难书《旧唐书 李密传》:“磬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永无止境茅盾《秦岭之夜》:“秦岭上还有积雪,秦岭的层岚屏障永无止境似的。”
势如破竹《晋书 杜预传》:“今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皆迎刃而解。”
事败垂成明·梁辰鱼《浣纱记·乞降》:“九仞为山,功亏一篑,料想不劳而集,事败垂成。”
黄发垂髫《诗经·鲁颂·閟宫》:“黄发台背。”晋·潘岳《藉田赋》:“垂髫总发。”
垂头丧气唐 韩愈《送穷文》:“主人于是垂头丧气,上手称谢。”
垂涎三尺唐 柳宗元《三戒》:“临江之人,略得麋麂,畜之。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垂涎欲滴唐 柳宗元《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永志不忘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垂耳下首宋·陈亮《酌古论·李愬》:“故虽驱而用之,而垂耳下首,卒不敢动。”
败于垂成宋 无名氏《释常谈 败于垂成》:“凡事欲成却不成,谓之败于垂成。”
鱼帛狐声《史记·陈涉世家》:“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閒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
鲇鱼上竹竿
垂拱而治《尚书·武成》:“谆信明义,崇德报功,垂拱而天下治。”
金石丝竹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金石丝竹,乐之器也。”
飞蝇垂珠《旧唐书·白居易传》:“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
急竹繁丝宋·翁卷《白纻词》:“急竹繁丝互催逼,吴娘娇浓玉无力。”
名垂竹帛《吴越春秋 勾践伐吴外传》:“声可托于弦管,名可留于竹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