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围魏救赵围魏救赵的故事

围魏救赵的成语故事


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

基本解释指攻击敌人后方;迫使进攻的敌人撤回兵力的战术。魏、赵:战国时的国名。

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0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心空虚,可纵兵先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暂未找到成语围魏救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围魏救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不可救疗《左传 襄公二十六年》:“今楚多淫刑,其大夫逃于四方,而为之谋主,以害楚国,不可救疗。”
不可救药《诗经 大雅 板》:“多将熇熇,不可救药。”孔颖达疏:“多行惨酷毒害之恶,熇熇然使恶加于民,不可救止而药治之。”
不知有汉,何论魏晋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何论魏晋。”
什围伍攻宋·秦观《李陵论》:“古之善用兵者,虽能以寡覆众,而什围伍攻之道未尝忽焉。”
从井救人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仁者,虽告之曰:‘井有仁(人)焉。’其从之也?”
以水救水《庄子 人世间》:“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以火救火先秦 庄周《庄子 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以火救火,以水救水战国·宋·庄周《庄子·人间世》:“是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
假阶救火《燕书》:“赵成阳堪,其宫火,欲灭之,无阶可升。”
全璧归赵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
劫富救贫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三章:“天地会和饥民纷纷起义,揭‘官逼民反’……‘劫富救贫’等旗号,攻占城市,诛戮官吏。”
匍匐之救《诗经·邶风·谷风》:“凡民有丧,匍匐救之。”
匡救弥缝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六年》:“纠合诸侯,而谋其不协,弥缝其阙,而匡救其灾。”
医时救弊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六:“及唐元宗时,宰相姚元崇直奏十事,可以坐销患害,立致升平,惟虑至尊,未能留意。医时救弊 ,无出于斯!”
十围五攻《孙子·谋攻》:“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
原璧归赵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同忧相救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同恶相救《晋书·吕光载记》:“晃、穆共相唇齿,宁又同恶相救,东西交至,城外非吾之有,若是,大事去矣。”
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汉·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围城打援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围点打援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但是老练的帝国军人却揣摸不到于而龙牌下押的什么注,是围点打援,目标朝着他?”
围追堵截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
坐视不救宋 洪迈《夷坚志补 褚大震死》:“凶愎不孝,乡里恶之。母尝堕水中,坐视不救,有他人援之,后加詬骂而殴之。”
姚黄魏品宋·梅尧臣《次答公度》:“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
姚黄魏紫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完璧归赵西汉 司马迁《史记 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蔺相如带宝玉去秦国换取城池,见秦王有诈,便凭着大智大勇,终于使宝玉完好回归赵国。”
尝在围中
带减腰围语出《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