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恭恭敬敬恭恭敬敬的故事

恭恭敬敬的成语故事


拼音gōng gōng jìng jìng

基本解释对尊长贵宾谦恭而有礼貌。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3卷:“安住见说是丈人,恭恭敬敬唱了个喏。”


暂未找到成语恭恭敬敬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恭恭敬敬)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梁孟相敬《后汉书·梁鸿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卑谄足恭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敬业乐群西汉 戴圣《礼记 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
玩世不恭明 李开先《雪蓑道人传》:“醉后高歌起舞,更有风韵,只是玩世不恭,人难亲近耳。”
洗耳恭听元 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敬谢不敏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使士文伯谢不敏焉。”
恭逢其盛明·许三阶《节侠记·二十五·诬激》:“这是卿等调燮之功,使朕恭逢其盛。”
肃然起敬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愿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暢,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恭行天罚《尚书 甘誓》:“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敬而远之先秦 孔子《论语 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行过乎恭《周易·小过》:“君子以行过乎恭,丧过乎哀,用过乎俭。”
却之不恭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却之却之为不恭’,何哉?”
谦恭下士《陈书 始兴王伯茂传》:“伯茂性聪敏,好学,谦恭下士。”
恭敬桑梓《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敬事不暇《旧五代史·明宗纪》:“时议皆以为安重诲方弄国权,从荣诸王敬事不暇,独忌从珂威名,每于帝前屡言其短,巧作窥图,冀能倾陷。”
敬之如宾唐·温奢《续定命录》:“故谏议大夫李行修娶江西廉使王仲舒女。贞懿贤淑,行修敬之如宾。”
恭而敬之老舍《赵子曰》:“李顺恭而敬之的慢慢往起卷那张戏报子。”
厮敬厮爱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1卷:“满生与文姬夫妻二人,愈加厮敬厮爱,欢畅非常。”
谦虚敬慎《晋书·张宾载记》:“封濮阳侯,任遇优显,衣冠当时,而谦虚敬慎,开襟下士。”
敬陈管见蔡东藩《清史演义》第71回:“因御史董元醇敬陈管见一折,内称请皇太后暂时权理朝政,俟数年后,朕能亲裁庶务,再行归政。”
令人起敬宋·朱熹《跋赵中丞行实》:“赵公之孝谨醇笃,虽古人犹难之,三复其书,令人起敬。”
前倨后恭西汉 司马迁《史记 苏秦列传》:“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倨而后恭也?’”
敬老尊贤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恭贺新禧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第一章:“全都张灯结彩,高悬着‘庆祝元旦’、‘恭贺新禧’之类的大字装饰。”
敬恭桑梓《诗经 小雅 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止。”
敬若神明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民率其君,爱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敬之如神明,畏之如雷霆。”
桀骜不恭《东周列国志》第六七回:“围乃共王之庶子,年齿最长,为人桀骜不恭,耻居人下,恃其才器,阴畜不臣之志。”
敬小慎微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圣人敬小慎微,动不失时,百射重戒,祸乃不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