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改容易貌改容易貌的故事

改容易貌的成语故事


拼音gǎi róng yì mào

基本解释改、易:改变;容、貌:神色、相貌。变了神色或模样。

出处《庄子·德充符》:“‘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子无乃称。’”


暂未找到成语改容易貌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改容易貌)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从容不迫魏兰《<浙案纪略>原序》:“当其临事之时,从容不迫,颜色不变,尤非庸常之辈所能及。”
易放难收宋·朱熹《答巩仲至》:“所谓修辞立诚以居业者,欲吾之谨夫所发以致其实,而尤先于言语之易放难收也。”
改俗迁风《梁书·何胤传》:“兼以世道浇暮,争诈繁起,改俗迁风,良有未易。”
革风易俗
轻而易举《诗经 大雅 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宋 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改过迁善《周易 益》:“君子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易子而教
阿世取容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六篇:“至叔孙通,则正以曲学阿世取容,非重其能定朝仪,知典礼也。”
德容言功语出《礼记·昏义》。见“德言容功”。
朝令夕改唐 元稹《授马总检校刑部尚书天平军节度使制》:“有迎新送故之困,朝令夕改之烦,自非有为而为。”
时易世变晋 鲁褒《钱神论》:“当今之急,何用清谈?时易世变,古今异俗。”
过而能改《左传·宣公二年》:“吾知所过矣,将改之。稽首而曰:‘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通俗易懂邓小平《跃进中原的胜利形势与今后的政策策略》:“这十六个字,通俗易懂。”
刻不容缓清 李汝珍《镜花缘》:“胎前产后以及难产各症,不独刻不容缓,并且两命攸关。”
笑貌声音清·百一居士《壶天录》下卷:“女辗转床席,绝而复苏者数次,迨至转危为安,笑貌声音,不殊常度,而言动举止,如出两人。”
义不容辞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苟合取容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改恶向善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
冠履倒易《东观汉记 杨赐传》:“亡损沟壑,不见逮及,冠履倒易,陵谷代处。”
音容如在《何典》第八回:“真堪爱,如花似玉风流态。风流态,眠思梦想,音容如在。”
貌合神离清 宣鼎《夜雨秋灯录 得新忘旧》:“自有此宠复,神意即淡然,偶有酬对,亦只貌合神离耳。”
间不容砺《隋书·李德林传》:“佐斗嫁祸,纷若猬毛,曝骨履肠,间不容砺。”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别是一番面目,想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罪不容死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罪不容于死。”
貌合心离汉 黄石公《素书 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易辙改弦清·王韬《〈火器略说〉后跋》:“若一旦易辙改弦,以其材力聪明置之于有用之地,安见其必逊于西人也哉?”
间不容缓龚振黄《青岛潮》第十章:“是否赞同,迅祈赐覆。千钧一发,间不容缓也。”
德言容功《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