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狼顾狐疑狼顾狐疑的故事

狼顾狐疑的成语故事


拼音láng gù hú yí

基本解释指左顾右昐,存有畏惧和犹豫之心。狼顾,狼走路时常常回头看;狐疑,狐狸本性多疑。

出处孙中山《布告全国同胞书》:“行事或虎头鼠尾,而存心复狼顾狐疑。”


暂未找到成语狼顾狐疑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狼顾狐疑)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迟疑不决《隋书 段文振传》:“迟疑不决,非上策也。”
狼号鬼哭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8回:“况且宝玉才好了些,连我们也不敢说话,你反打的人狼号鬼哭的!”
狐群狗党元 尚仲贤《气英布》第四折:“咱若不是扶刘锄项,逐着那狐群狗党,兀良怎显得咱这黥面当王!”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不屑一顾明 方孝儒《送吏部外郎龚彦佐序》:“夫禄之以天下而系马千驷,常人思以其身易之而不可得,而伊尹不屑一顾视焉。”
形影相顾《晋书·桓温传》:“省之惋愕,不解所由,形影相顾,陨越无地。”
狐死首丘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疑邻盗斧战国·郑·列御寇《列子·说符》:“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前瞻后顾清·梁章钜《归田琐记·七十致仕》:“死期将至,尚留金紫之班,而必至日暮途远,夜行不休,前瞻后顾,无所栖归,不亦太可怜乎!”
顾后瞻前《封神演义》第五三回:“你往我来,遭着兵刃命随倾;顾后瞻前,错了心神身不保。”
顾影弄姿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江城》:“二姊葛氏,为人狡黠善辨,顾影弄姿,貌不及江城,而悍妒忌与埒。姊妹相逢无他语,惟各以阃威自鸣得意。”
行不顾言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狼吞虎咽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4回:“有一寸见方大小,和在饭里,不上一刻工夫,狼吞虎咽,居然吃个精光。”
顾景惭形三国·魏·曹植《封二子为公谢恩章》:“天时运幸,得生贵门。遇以亲戚,少荷光宠。窃位列侯,荣曜当世。顾景惭形,流汗反侧。”
汲汲顾影清 梁启超《中国外债史》:“自兹以往,我民岁增二千余万之负担,汲汲顾影。”
空手套白狼王朔《玩儿的就是心跳》:“我们都是急性子,无利不起早,讲究的是空手套白狼。”
顾影自怜晋 陆机《赴洛道中作》诗:“伫立望故乡,顾影凄自怜。”
顾虑重重孙犁《文事琐谈》:“目前为文,总是思前想后,顾虑重重。”
顾影惭形晋 傅咸《申怀赋》:“芬芳并发,我秽其馨;德音光宣,我累厥声;岂伊不愧,顾影惭形。”
疑人疑鬼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2回:“无奈各房的人都是疑人疑鬼的不安静,也添了人坐更,于是更加了好些食用。”
听微决疑《鹖冠子·天则》:“圣王者有听微决疑之道,能屏谗权实。”
将信将疑唐 李华《吊古战场文》:“其存其没,家莫闻之;人或有言,将信将疑。”
左顾右盼三国 魏 曹植《与吴季重书》:“左顾右盼,谓若无人,岂非吾子壮志哉!”
顾左右而言他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
不顾一切叶圣陶《孤独》:“既然见到一点儿光,便不得不不顾一切地逃开。”
草庐三顾三国 蜀 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兔死狐悲,物伤其类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9回:“获曰:‘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吾与汝皆是各洞之主,往日无冤,何故害我?”
疑团莫释清·许奉恩《里乘》第二卷:“微君言,疑团莫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