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甲利兵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犹坚甲利兵。泛指精良的武器。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兵略训》:“当此之时,非有牢甲利兵,劲弩强冲也。”
基础信息
拼音láo jiǎ lì bīng
注音ㄌㄠˊ ㄐ一ㄚˇ ㄌ一ˋ ㄅ一ㄥ
感情牢甲利兵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战争等。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爱不释手(意思解释)
 - 以柔克刚(意思解释)
 - 步调一致(意思解释)
 - 牵强附会(意思解释)
 - 因小失大(意思解释)
 - 拉拉扯扯(意思解释)
 - 饮鸩止渴(意思解释)
 - 破镜重圆(意思解释)
 - 矢志不渝(意思解释)
 - 无所不为(意思解释)
 - 只争朝夕(意思解释)
 - 克敌制胜(意思解释)
 - 宾至如归(意思解释)
 - 欢声雷动(意思解释)
 - 与世长辞(意思解释)
 - 安家落户(意思解释)
 - 因循守旧(意思解释)
 - 投机倒把(意思解释)
 - 仗势欺人(意思解释)
 - 大义灭亲(意思解释)
 - 骄奢淫逸(意思解释)
 - 面黄肌瘦(意思解释)
 - 光宗耀祖(意思解释)
 - 谦谦君子(意思解释)
 - 天府之国(意思解释)
 - 人小鬼大(意思解释)
 - 暴殄天物(意思解释)
 - 品头论足(意思解释)
 - 妻离子散(意思解释)
 - 显山露水(意思解释)
 
※ 牢甲利兵的意思解释、牢甲利兵是什么意思由元亨利贞网国学站提供。
相关成语
| 成语 | 解释 | 
|---|---|
| 一十八般兵器 | 泛指各种兵器。 | 
| 一本万利 | 用很少的资本去取得很大的利润。形容本钱少;利润大。 | 
| 一鳞半甲 |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 
| 一鳞片甲 | 见“一鳞半甲”。 | 
| 上兵伐谋 | 上:上等,引申为最好的。兵:指战争,引申为用兵。伐:讨伐,攻打。伐谋:用计谋粉碎敌人的计策。用兵的上策,是以谋略取胜。 | 
| 不知利害 | 不知什么为利,什么为害。 | 
| 不私其利 | 私;私有。不把利益据为己有。 | 
| 丢盔卸甲 | 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景象。 | 
| 丢盔弃甲 | 盔:作战时用的金属防护帽;甲:作战时穿的金属防护衣。为了逃命;把盔和甲都丢掉了。形容打败仗时逃命的狼狈情形。 | 
| 丢盔抛甲 | 见“丢盔卸甲”。 | 
| 丢盔撂甲 | 丢:抛;盔:作战用的金属帽;甲:作战用的金属防护衣。形容吃了败仗狼狈逃跑的情形。 | 
| 两国交兵,不斩来使 | 指作战双方不能杀来往的使者。 | 
| 丰功厚利 | 指巨大的功利。 | 
| 临难铸兵 | 临到危难时,方才铸造兵器。比喻平时不作准备,临时才想办法。 | 
| 丹铅甲乙 | 见“丹黄甲乙”。 | 
| 丹黄甲乙 | 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 
| 久惯牢成 | 比喻深于世故。 | 
| 义不主财,慈不主兵 | 主:掌管。遵从道义就不能掌管钱财,心怀仁慈就不能掌管军队 | 
| 乘利席胜 | 凭借着胜利的形势。 | 
| 乡利倍义 | 趋向私利,违背正义。乡,通“向”。倍,通“背”。 | 
| 买马招兵 | 见“买马招军”。 | 
| 争名于朝,争利于市 | 朝:朝廷。市:市场。在朝廷上争夺名位,在集市上计较赢利得失。即争名夺利。 | 
| 争名夺利 | 争夺名位和利益。 | 
| 争名竞利 | 见“争名夺利”。 | 
| 争名逐利 | 争要名誉,侵夺贪求财利。 | 
| 争权夺利 | 追求名誉、地位和私利。 | 
| 争权攘利 | 见“争权夺利”。 | 
|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 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