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头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头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léng tóu léng nǎo楞头楞脑①形容鲁莽冒失或傻呵呵的样子。②形容发楞发呆的样子。曹禺《原野》第二幕:“干妈,虎子傻,说话楞头楞脑,没分寸。”
yáo tóu huàng nǎo摇头晃脑晃:摇动。脑袋摇来摇去;形容旧时读书人吟诵的姿态或自得其乐、自以为是的样子。也作“摇头摆脑”。有时也形容轻狂之态。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至乾禅师》第四十八卷:“教渠拽耙牵犁,直是摇头摆脑。”
miáo tóu huà jiǎo描头画角比喻刻意模仿,毫无新意。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三卷:“阮亭之意,必欲其描头画角若明七子,而后谓之窥盛唐乎?”
gāo tóu jiǎng zhāng高头讲章经书正文上端留有较宽空白,刊印讲解文字,这些文字称为“高头讲章”《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先生见了那没头没脑辟空而来的十五个大字,正不知从那里开口,才入得进这中庸两个字,只得先看了一遍高头讲章,照着那讲章往下敷衍半日,才得讲完。”
jiān dàn dān chái liǎng tóu tuō尖担担柴两头脱脱:脱落。两头尖的担子两头脱落。比喻事情两头落空。明·吴承恩《西游记》第57回:“我理会得,但你去,讨得讨不得,趁早回来,不要弄做‘尖担担柴两头脱’也。”
dào tóu zhī wěi道头知尾说个开头就知道结果。形容思维敏捷、悟性好。《朱子语类》卷四九:“惟圣人道头知尾,下学便上达,若教学者,则须循其序也。”
sǐ duì tóu死对头指难以和解的仇敌。高阳《胡雪岩全传·萧瑟洋场》:“现在他们怕我们防得厉害,犯不着为这点小事,做成个死对头。”
sān tiān liǎng tóu三天两头隔一天,或几乎每天。形容经常、频繁。老舍《我这一辈子》:“我三天两头的到这里来巡逻。”
yuān yǒu tóu,zhài yǒu zhǔ冤有头,债有主冤有冤头,债有债主。比喻要了解事情,必须找为主的人。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剑门安分庵主》:“卓拄杖一下,曰:‘冤有头,债有主。’”
méi tóu bù shēn眉头不伸形容忧愁烦闷的样子。
gān tóu rì jìn竿头日进佛家语,比喻道行、造诣虽深,仍需修炼提高。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满足,还要进一步努力。清 无名氏《后会仙记》:“(青青柳)复吟云:‘学问无穷水接天,竿头日进古人言。’”
gǎi tóu huàn miàn改头换面改变人的面目。比喻在外表上、形式上作一些更改、变动;而保留原来的内容实质。唐 寒山《诗》第213首:“改头换面孔,不离旧时人。”
jiē tóu làn é燋头烂额同“焦头烂额”。
shǔ mù yuǎn tóu鼠目麞头见“鼠目麞头”。
bào tóu shǔ cuàn抱头鼠窜窜:逃跑;乱跑。抱着头像老鼠一样迅速逃跑。多用来形容受到沉重打击狼狈逃跑的样子。宋 苏轼《代侯公说项羽辞》:“夫陆贾,天下之辩士,吾前日遣之,智穷辞屈,抱头鼠窜,颠狈而归,仅以身免。”
kē tóu tǎn tǐ科头袒体科头:不戴帽子;袒:裸露。不戴帽子,袒露身体。形容傲慢不羁的神态。晋·葛洪《抱朴子·刺骄》:“若夫贵门子孙及在位之士,不惜典刑,而皆科头袒体,踞见宾客。”
shēn tóu tàn nǎo伸头探脑不断伸着脑袋张望。形容迟疑观望,或心中有鬼。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他在那锅门前,更无心烧火,不时的伸头探脑,出来观看。”
xiàng wěi jiē tóu巷尾街头指大街小巷。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三十一:“问:\'如何是学人转身处?\'师日:\'街头巷尾。\'”
méi tóu méi nǎo没头没脑头、脑:比喻线索或根由。毫无线索或没有根由。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夏主簿遭此无妄之灾,没头没脑的被贪赃州官收在监里。”
cǎo tóu tiān zǐ草头天子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dī tóu xià xīn低头下心下心:屈服于人。形容屈服顺从。郑振铎《风波》:“他连忙低头下心的劝道:‘不要着急,不要着急,我说着玩玩的!房里冷,快来睡!’”
yī nián dào tóu一年到头整年,从头到尾经过。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0卷:“我两个又是养家经纪人,一年到头,没几时住在家里。”
sǐ bù huí tóu死不回头指到死也不反悔,形容意志坚决。曲波《林海雪原》:“谁知你是死不回头,狡猾诡诈来利用我们的宽大政策!”
fèng tóu shǔ cuàn奉头鼠窜奉:捧。抱着头,象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打击后狼狈逃跑。《汉书·蒯通传》:“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dāo tóu jiàn shǒu刀头剑首极喻危险的境遇。清·钱谦益《苕上吴子德舆作丁丑纪闻诗六首盖悲余之逮系而喜其狱之渐解也感而和之》之五:“刀头剑首度冬春,欲杀何当有百身。”
tóu tóng chǐ huò头童齿豁童:原指山无草木,比喻人秃顶;豁:缺口。头顶秃了,牙齿稀了。形容人衰老的状态。唐 韩愈《进学解》:“头童齿豁,竟死何裨?”
pǐn tóu píng zú品头评足原指轻浮地议论妇女的容貌。现也比喻对人对事任意挑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众情颠倒,品头论足,纷纷如狂。”
tóu tòng nǎo rè头痛脑热见“头疼脑热”。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若果有此事,前日大棍打时,也该有些头痛脑热。”
bái tóu rú xīn,qīng gài rú gù白头如新,倾盖如故白头: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niú bù yǐn shuǐ qiáng àn tóu牛不饮水强按头比喻强迫他人干某一件事。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九章:“牛不饮水强按头尚且不行,何况是婚姻大事。”
jiàn tóu yī xuè剑头一吷剑头:指剑环头小孔;吷:象声词,形容声音微小。比喻言论无足轻重。庄周《庄子 则阳》:“夫吹管也,犹有嗃也;吹剑首者,吷而已矣。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zhuàng tóu xiàn nǎo撞头搕脑犹言到处碰壁。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四十九:“政如义理,只理会得三二分,便道只恁地得了,却不知前面撞头搕脑。”
cóng tóu zuò qǐ从头做起从:自。从开始做起。朱自清《古文学的欣赏》:“现在得从头做起,最难的是注文用的白话……得创作。”
jǐn yào guān tóu紧要关头关头:关口。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1回:“十三妹同安龙媒、张金凤,并张老夫妻,柳林话别——是这书的开场紧要关头。”
yáo tóu tàn xī摇头叹息形容感慨或难过的表情。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24章:“他们睁着眼睛不看责任制带来的好处,只管继续摇头叹息:‘社会主义已经不成体统了’。”
mí tóu rèn yǐng迷头认影佛家语。形容非常糊涂。《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言经》:“如演若多,迷头认影。”
bù liè fāng tóu不劣方头劣:不好;方头:俗指不通时宜为方头。不以不通时宜为不好。形容人性格倔强、顽固。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二折:“我从来不劣方头,恰便似火上浇油。我偏和那有势力的官人每卯酉。”
xīn guà liǎng tóu心挂两头指人操心两头的事情。元·高明《琵琶记·再报佳期》:“媒婆,我去也不妨,只是一心挂两头,如何是好。”
chū tóu chuán ér xiān xiǔ làn出头椽儿先朽烂椽:屋顶上的木条;朽:腐烂。露在屋檐外的椽子先腐烂。比喻抢先出头的人先遭受挫折。《雍熙乐府·点绛唇》:“张弓专等南来雁,马行崖畔收疆晚,出头椽儿先朽烂。”
qiè yào guān tóu切要关头关头:关口。比喻有关事情成败的关键或时机。清·林则徐《钱票无甚关碍宜重禁吃烟以杜弊源片》:“睹此切要利害关头,窃恐筑室通谋,一纵即不可复挽,不揣冒昧,谨再沥忱附片密陈。”
shǔ mù zhāng tóu鼠目獐头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脑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zhǎn lù tóu jiǎo崭露头脚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虽少年,已自成人,能取进士第,崭然见头角焉。”
gāng tóu zé dǐ岗头泽底唐代极重视世族,崔、卢、李、郑为甲门四姓,称卢氏为岗头卢,李氏为泽底李。泛称豪门世族。唐 元稹《去杭州》:“骏骨凤毛真可贵,岗头泽底何足论。”
wàn tóu cuán dòng万头攒动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争着看。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43回:“时候虽早,那看榜的人,却也万头攒动。”
zéi tóu shǔ nǎo贼头鼠脑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十一回:“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
dé shèng tóu huí得胜头回头回:前回。宋、元说书人的术语。在开讲前,先说一段小故事做引子,谓之“得胜头回”,取其吉利之意。宋·无名氏《错斩崔宁》:“且先引下一个故事来,权做个得胜头回。”
chuán dào qiáo tóu zì huì zhí船到桥头自会直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程树榛《钢铁巨人》:“俗语说,船到桥头自会直,那就到哪会说哪会话吧!”
yǒu tóu méi nǎo有头没脑形容心神不定,言行丢三落四。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38卷:“如痴如呆,有头没脑,说着东边,认着西边。”
kē tóu rú dǎo磕头如捣磕头:跪在地上头碰地。捣:捶打。磕头快得像捶打东西一样。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4回:“可汗磕头如捣蒜的说道:‘我等肉眼凡夫,不知天使系何等神佛。’”
yī kuài shí tóu luò dì一块石头落地比喻放了心,再没有顾虑。
méi tóu yǎn nǎo眉头眼脑指眉眼间的神色。宋·周紫芝《感皇恩》词:“思量也胜,看个眉头眼脑。”
pī tóu gài nǎo披头盖脑盖:压。正对着头和脸盖下来。形容(打击、冲击、批评等)来势很猛。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十四回:“夺过士兵手里的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tóu xuàn mù hūn头眩目昏同“头昏眼花”。明·袁宏道《锦帆集·尺牍》:“连日头眩目昏,呕血数斗,恐逐不能起,未免以墓文累大笔也。”
jiāo tóu hù ěr交头互耳犹交头接耳。
xiǎo lù chù xīn tóu小鹿触心头形容因为害怕而心脏急剧地跳动。清·翟灏《通俗编·兽畜》:“为帝迫困于斯,见之汗湿衣襟,若小鹿之触吾心头。”
bái tóu bù zhōng白头不终指夫妇不能偕老。清 沈复《浮生六记 闺房记乐》:“剔灯入帐,芸已寒热大作,余亦继之,困顿两旬。真所谓乐极灾生亦是白头不终之兆。”
tóu fà hú zǐ yī bǎ zhuā头发胡子一把抓比喻做事不细致,对于不同的问题不能区别对待而是笼统处理。艾芜《南行记》:“头发胡子一把抓,全不分青红皂白。”
máng wú tóu xù茫无头绪茫:形容水或其它事物很多;没有边际;头绪:复杂纷乱的事情中的条理。形容一点头绪也没有;或事情摸不到边;不知从何而起。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8回:“这几天抚台正为这事茫无头绪,得了这个信,便传两司来商议。”
bù zhī tóu nǎo不知头脑弄不清楚是怎幺回事。犹不知所措。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又恐怕因此惹恼了他,连自己身子立不勾,却又不见得李参军触恼他一些处,正是不知一个头脑。”
féi tóu dà miàn肥头大面见“肥头大耳”。《太平广记》卷二百六十引隋·侯白《启颜录·殷安》:“汝肥头大面,不识今古。噇,食无意智,不作宰相而何!”
tóu tòng jiǔ tóu,jiǎo tòng jiǔ jiǎo头痛灸头,脚痛灸脚指针对疼痛的部位治疗,不追究病根。比喻只解决具体问题,不深究产生问题的根源。宋·朱熹《朱子语类》第114回:“今学者亦多来求病根,某向他说头痛灸头,脚痛灸脚,病在这上,只治这上便了,更别求甚病根也。”
gǒu tóu shǔ nǎo狗头鼠脑喻奴才相。《黑籍冤魂》第六回:“要说这林则徐,却不像那些狗头鼠脑的官员,要算我们中国的杰出人物。”
yǒu tóu yǒu wěi有头有尾既有开头;又有结尾。形容做事有始有终;能坚持到底。宋 朱熹《朱子全书 论语 公冶长》:“做得一章有头有尾,与今之学者有头无尾底不同。”
yíng tóu wō jiǎo蝇头蜗角苍蝇头,蜗牛角。比喻微小的名利。宋 赵师侠《水调歌头》:“蝇头蜗角微利,争较一毫芒。”宋 刘清夫《玉楼春》词:“蝇头蜗角都休竞。万古豪华同一尽。”
yàn hàn hǔ tóu燕颔虎头①形容相貌威武。②借指武将、勇士。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四回:“轩轩云霞气色,凛凛霜雪威棱。熊腰虎背势嶙纈,燕颔虎头雄俊。”
zéi tóu zéi nǎo贼头贼脑形容举动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清 李渔《玉搔头 奸图》:“后面跟了一个贼头贼脑的人,毕竟是个奸细。”
kǔ hǎi wú biān,huí tóu shì àn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教语。意指尘世如同苦海,无边无际,只有悟道,才能获得超脱。亦以比喻罪恶虽重,只要悔改,便有出路。宋 朱熹《朱子语类》卷五十九:“知得心放,此心便在这里,更何用求?适见道人题壁云:‘苦海无边,回头是岸。’说得极好。”
yáo tóu bǎi wěi摇头摆尾①摇动着脑袋;摆动着尾巴。形容悠然自得的样子。②摇晃着脑袋;摆动着身体。形容轻狂得意的样子。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临济门下有个赤梢鲤鱼,摇头摆尾,向南方去。”
cán tóu yàn wěi蚕头燕尾形容书法起笔凝重,结笔轻疾。宋·赵佶《宣和画谱·颜真卿》“惟其忠贯白日,识高天下,故精神见于翰墨之表者,特立而兼括。……后之俗学,乃求其形似之末,以谓蚕头燕尾,仅乃得之。”
shǎo tóu quē wěi少头缺尾比喻事物残缺不全。
cáng tóu lù wěi藏头露尾头藏起来;却把尾巴露出来了。比喻遮遮掩掩或躲躲闪闪;不肯把真实情况全暴露出来。也作“露尾藏头”。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劝周公莫便生嗔,将酒礼强勒成亲,不争我藏头露尾,可甚的知恩报恩。”
yǒu tóu yǒu nǎo有头有脑喻有头绪,有条理。
cóng tóu chè wěi从头彻尾自始至终。宋 朱熹《答吕伯恭》:“不免索性说了,从头彻尾只是此一个病根也。”
gǎi tóu huàn wěi改头换尾指改变原来的面目。比喻只作形式上的变动,而实质内容不变。唐·彦惾《唐护法沙门法琳别传》下卷:“增加卷轴,添足篇章,依傍佛经,改头换尾。”
mǎ shàng qiáng tóu马上墙头指男女青年相恋的地方。宋 晁端礼《水龙吟》词:“马上墙头,纵教瞥见,也难相认。”
tóu kuài jī liǎn头会箕敛头会:按人头征税;箕敛:用畚箕装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赋税繁重苛刻。《淮南子·氾论训》:“头会箕赋,输于少府。”《史记·张耳陈余列传》:“头会箕敛,以供军费。”
pī tóu gài liǎn劈头盖脸劈:正对着;冲着;盖:蒙;压下来。正对着头和脸而来。形容来势凶猛;不容躲避。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晃盖喝道:‘你既不做贼,如何拿你在这里?’夺过士兵手里棍棒,劈头盖脸便打。”
bài zǐ huí tóu jīn bù huàn败子回头金不换指不干正事的人改邪归正比金子还可贵。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1卷:“‘败子回头便作家!’你如今莫去花柳游荡,收心守分。”
dī tóu sàng qì低头丧气失意颓丧貌。《三国演义》第四三回:“严畯低头丧气而不能对。”
kōng tóu zhī piào空头支票空头:有名无实的;支票:向银行取款或拨款的票据。指有名无实的支票;不能兑现。现多比喻不能实现的诺言或保证。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他们以为放出一个‘九年预备’的空头支票,可以缓和空气。”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ǎ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zhāng tóu shǔ mù獐头鼠目头长得像獐子一样;眼睛则像老鼠一样。形容人穷酸的样子或面貌丑陋;神情狡诈。《旧唐书 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hǔ tóu shé wěi虎头蛇尾头大像老虎一样;尾巴像蛇一样细。比喻做事有始无终;起初声势很大;后来劲头很小。元 康进之《李逵负棘》第二折:“则为你两头白面搬兴废,转背言词说是非,这厮狗行狼心,虎头蛇尾。”
máo tóu xiǎo zi毛头小子指年轻人。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11章:“想不到世事一变,这么个毛头小子倒把他像毛头小子一样指教了一番!”
juè tóu juè nǎo倔头倔脑形容说话、行动生硬的样子。多指说话不讲方式、直来直去的样子。
xiù huā zhěn tóu绣花枕头外面绣着花;里面装稻草的枕头。比喻外表好看;但无真才实学。清 彭养欧《黑籍冤魂》第六回:“顶冠束带,居然官宦人家,谁敢说他是个绣花枕头,外面绣得五色灿烂,里面却包着一包稻草?”
tóng tóu tiě bì铜头铁臂见“铜头铁额”。巴金《旅途通讯·广州在轰炸中》:“住在这里每个人都有被炸死的机会,没有谁能做一个铜头铁臂的人。”
mēng tóu zhuàn xiàng蒙头转向蒙:迷糊;昏迷;转向:迷失方向。形容头脑昏迷;不清晰。老舍《神拳》第一幕第二场:“刚一动手的时候,我有点蒙头转向的。”
tóu hūn nǎo zhàng头昏脑胀头脑发昏。形容人的繁忙或事物毫无头绪;使人厌烦。叶圣陶《友谊》:“\'她又不是发烧发得头昏脑胀的\'。一个说,\'只是那条腿不能走\'。”
juè tóu jiàng nǎo倔头强脑形容言语动作生硬执拗的样子。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当时我就觉得其中两个,一男一女,倔头强脑,大不顺眼。”
tóu yī wú èr头一无二唯一,只有一个。孙中山《语言文学的奋斗》:“本总理今晚来同诸君讲话,没有别的贡献,头一无二的贡献,就是要诸位同志,以至诚之心,来做宣传一方面的革命工夫。”
gài tóu huàn miàn盖头换面犹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内容实质不变。明 唐顺之《答王南江提学书》:“仆窃诵吾兄前后见惠两书,知吾兄痛惩既往之悔,直欲洗刷肠胃,不肯若世之盖头换面做好人者。”
chū rén tóu dì出人头地原意是让这个人高出一头。后形容超过一般人或高人一等。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qiāng dǎ chū tóu niǎo枪打出头鸟出头鸟:飞在鸟群前面或把头先从窝里伸出来的鸟,比喻表现突出或领头的人。比喻冒尖的人容易遭殃。姜树茂《渔岛怒潮》第20章:“所以,武工队决定来个枪打‘出头鸟’,镇压了他。”
dū tóu yì xìng都头异姓最高贵的称呼。《新唐书·刘悟传》:“兄岌(郭岌),事悟为牙将,常乐滏山秀峻曰:‘我死必将葬此,望气者言其地当三世为都头异姓,河北谓都头异姓,至贵称也。’”
jiāo jǐng bìng tóu交颈并头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回:“但见:扶肩搭背,交颈并头;纷纷不辨贤愚,扰扰难分贵贱。”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mǎ miàn niú tóu马面牛头比喻各种各样凶恶的人。《西湖二集 文昌司怜才慢注禄籍》:“没慈心的马面牛头,两股叉,两条鞭,恶恶狠狠。”
tù tóu zhāng nǎo兔头獐脑獐:牙獐。形容人的面貌猥琐。《上海小刀会起事本末》:“暴敛横征,野皆狼心狗行之吏,卖官鬻爵,朝尽兔头獐脑之人。”
zài rén wū yán xià,bù dé bù dī tóu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比喻受制于人,只得顺从。《上饶集中营·炼狱杂记》:“他劝你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在人屋檐下,不得不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