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门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门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hé fén mén xià河汾门下河:黄河。汾:汾水。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后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隋末大儒王通(文中子)在黄河、汾水之间设馆教学,远近来此求学者达一千余人,房玄龄、杜如晦、魏征、李靖、程之、薛收、温大雅等都是他的门徒,而这些人都是唐初的功臣,时称“河汾门下”。
dù mén xiè kè杜门谢客闭门谢绝宾客。指不与外界来往。宋 苏轼《东园》诗:“杜门谢客恐生谤,且作人间鹏鷃游。”
chē mǎ yíng mén车马盈门车子充满门庭,比喻宾客很多。明·谢谠《四喜记·乡荐荣欢》:“看连翩车马盈门,总不比旧是庭院。”
jiǎn fà dù mén剪发杜门剪发:剪掉头发,指削发为僧。杜门:闭门。剪发为僧,闭门不出。明·张溥《五人墓碑记》:“由是以之,则今之高爵显位,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而又有剪发杜门,佯狂不知所之者,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
mén hù dòng kāi门户洞开门户:房屋的出入处。比喻险要的地方。大门完全敞开,无遮无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13章:“派到中国来的间谍可以化装成旅行家或者利用其它名义,在这个门户洞开的国度里以‘贵宾’的身份出现。”
kāi mén yī dào开门揖盗揖:打拱;表示欢迎。开门请强盗进来。比喻引进坏人;招来祸患。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孙权传》:“况今奸宄竞逐,豺狼满道,乃欲哀亲戚,顾礼制,是犹开门而揖盗,未可以为仁也。”
tiān zǐ mén shēng天子门生指由皇帝亲自考试录取的第一名儒生宋·岳珂《桯史·天子门生》:“卿乃朕自擢,秦桧日荐士,曾无一言及卿,以此知卿不附权贵,真天子门生也。”
fǎ wú èr mén法无二门见“法出一门”。《金史·高德基传》:“有犯罪当死者,宰相欲从末减。德基曰:‘法无二门,失出犹失入也。’不从。”
tuō zú wú mén托足无门托足:立足。指没有落脚安身之处。明·袁宏道《徐文长传》:“其胸中又有勃然不可磨灭之气,英雄失路托足无门之悲。”
táo lǐ mén qiáng桃李门墙谓生徒众多的师门。明·汤显祖《牡丹亭·闺塾》:“你待打、打这哇哇,桃李门墙,险把负荆人唬煞。”
rè mén huò热门货指好销的货。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二章:“过去很少出售的大麦、荞麦,现在忽然成了热门货,五千钱一石,仍然供不应求。”
yǐn guǐ shàng mén引鬼上门比喻招来坏人。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吾本等好意,却叫得‘引鬼上门’,我而今不便追究,只不理他罢了。”
zhǎi mén zhǎi hù窄门窄户比喻小户人家。《金瓶梅词》第六九回:“若是小媳妇那里,窄门窄户,敢招惹这个事!”
bù èr fǎ mén不二法门不二:唯一的;法门:修行的门径。修行者唯一的入道途径。《维摩诘经 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huò fú wú mén祸福无门无门:没有定数;不是天意。灾祸与好运的来临全不是命中注定的;全是人们自己招引来的。左丘明《左传 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xiàng mén yǒu xiàng,jiàng mén yǒu jiàng相门有相,将门有将相:宰相、丞相、相国。指宰相和大将之家的子孙能够继承父业,有将相的才能。西汉·司马迁《史记·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jìn tuì wú mén进退无门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十分困难,进退两难,无处容身。宋·朱熹《答刘季章》:“吾道不幸遽失,此人馀子纷纷,才有毛发利害,便章皇失措,进退无门,亦何足为轩轾耶。”
sǎo dì chū mén扫地出门原指把一切杂物都扫出门去;室内干干净净;不留任何东西。后比喻全部家产都被处理;连人也被赶出家门。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84回:“有七八年的,也有三四年的,也有昨年的,也还有几次利息还过的。要是清白扫地出门,总得两千两。”
mén shēng gù lì门生故吏故吏:过去的吏属。指学生和老部下。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氏树恩四世,门生故吏遍于天下。”
liǔ hù huā mén柳户花门指妓院。元 马致远《青杏子 悟迷》:“柳户花门从潇洒,不再蹅,一任教人道情分寡。”
yú yuè lóng mén鱼跃龙门同“鱼化龙”。语出《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禹凿山开门,阔一里馀,黄河自中流下,而岸不通车马。每逢春之际,有黄鲤鱼逆流而上,得过者便化为龙。”唐·元弼有《鱼跃龙门赋》。
xuē biàn zhī mén薛卞之门薛:古代善于鉴定刀剑的薛烛;卞:指发现宝玉的楚人卞和。比喻善于鉴赏人才的人。唐·李白《与韩荆州书》:“庶青萍结绿,长价于薛卞之门。”
chū mén rú bīn出门如宾出外做事象接待贵宾那样认真谨慎。《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臣闻之:出门如宾,承事如祭,仁之则也。”
qiān mén wàn hù千门万户形容房屋广大或住户极多。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孝武本纪》:“于是作建章宫,度为千门万户。”
shàn mén nán kāi善门难开善门:为善之门。旧指一旦行善助人,许多人都会来求援,凡无法应付了。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四回:“这太原一府是被灾顶重的地方。大善士见机,善门难开。”
wāi mén xié dào歪门邪道指不正当的途径或方法;也比喻坏主意。浩然《艳阳天》第三章:“真没想到,他们竟会想出这样一个歪门邪道。”
chéng mén dù xuě程门度雪程:宋代理学家程颐。比喻尊师重教。清·金埴《不下带编》第一卷:“一架绳床共众同,坐虚使院仰清风。独惭三十无能立,难向程门度雪中。”
tī duàn mén kǎn踢断门槛因跑得太勤、太快,把人家的门槛都踢断。讽刺那些溜须拍马的走狗们。
kāi mén qī jiàn shì开门七件事比喻每天的必需开支。清·李渔《无声戏》第八回:“开门七件事,件件不须钱买,取之宫中而有余。”
fēn bié mén hù分别门户见“分门别户”。清·戴名世《<齐讴集>自序》:“其于古人之诗,多能议论长短,分别门户。”
mén kě zhāng luó门可张罗见“门可罗雀”。《太平广记》卷一八七引唐·韦述《两京记》:“唐初,秘书省唯主写书贮掌勘校而已,自是门可张罗。”宋·苏轼《次韵杨褒早春》诗:“细雨郊园聊种菜,冷官门户可张罗。”
hóu mén rú hǎi侯门如海侯门:旧指显贵人家;海:形容深。侯门象大海那样深邃。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隔绝。唐 崔郊《赠女婢》诗:“公子王孙逐后尘,绿珠垂泪滴罗巾。侯门一入深如海,从此萧郎是路人。”
jī qū kòu mén饥駈叩门谓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駈,同“驱”。语本晋陶潜《乞食》诗:“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jiǎo hù fēn mén角户分门指分立门户,比喻结党营私《明史 华允诚传》:“四海渐成土崩瓦解之形,诸臣但有角户分门之念。”
guān mén dà jí关门大吉指商店倒闭或企业破产停业。茅盾《子夜》五:“现在他们维持不下,难免要弄到关门大吉,那也是中国工业的损失。”
rù mén wèn huì入门问讳古代去拜访人,先问清楚他父祖的名,以便谈话时避讳。也泛指问清楚有什么忌讳。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孔颖达疏:“‘入门而问讳 ’者,门,主人之门;讳,主人祖先君名,宜先知之,欲为避之也。”
mén wú zá kè门无杂客见“门无杂宾”。《宋书·袁粲传》:“居负南郭,时杖策独游,素寡往来,门无杂客。”
fāng biàn zhī mén方便之门方便:本为佛教语;指用灵活的方式劝人信佛。后引申为给人以便利。便利的大门。唐 王勃《广州宝庄严寺舍利塔碑》:“维摩见柄,盖伸方便之门;道安谢归,思远朝廷之事。”
qián jìn wú lù,hòu tuì wú mén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形容处境非常困难。刘流《烈火金刚》第29回:“要是利用不好,那就是前进无路,后退无门,动不能动,转不能转,成为死地。”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yáng qiān lǐ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九卷:“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扬千里。”
sān guò qí mén ér bù rù三过其门而不入原是夏禹治水的故事,后比喻热心工作,因公忘私。《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世,三过其门而不入。”
sàng mén xīng丧门星爱争吵的人。比喻带来灾祸或者晦气的人。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四回:“犯着这位丧门星,事情可就大大的不妥了,我先去碰碰看罢!”
bì mén dú shū闭门读书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盖须切磋相起明也。见闭门读书,师心自是。稠人广坐,谬误差失者多矣。”
xuán mén jué mù悬门抉目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后以“悬门抉目”为烈士殉国的典故。春秋时,吴国大夫伍员劝吴王夫差拒绝越国求和,夫差听信谗言,不从忠告,反赐之剑命自杀。伍员临死,曰:“树吾墓上以梓,令可为器。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见《史记·吴太伯世家》。
guǎng kāi mén lù广开门路指尽量想办法开辟多种渠道。邓小平《关于经济工作的几点意见》:“要广开门路,多想办法,千方百计,解决问题。”
yù táng jīn mén玉堂金门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汉·荀悦《汉纪·成章纪》:“玉堂金门至尊之居,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象,玉氏之应。”
xiàng mén yǒu xiàng相门有相宰相门里还出宰相。旧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史记·孟尝君列传》:“文闻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
dōng mén zhú tù东门逐兔见“东门黄犬”。《史记·李斯列传》载:秦二世二年七月,丞相李斯因遭奸人诬陷,论腰斩咸阳市。临刑谓其中子曰:“吾欲与若复牵黄犬俱出上蔡东门逐狡兔,岂可得乎!”
jué mù dōng mén抉目东门见“抉目吴门”。西汉·司马迁《史记·吴太伯世家》:“抉吾眼置之吴东门,以观越之灭吴也。”
yǐ bàng mén hù倚傍门户谓依附、投靠某一门派或集团。《明史·阉党传·门克新》:“克新,汝阳人。由青州推官擢御史,劾右庶子叶灿、光禄卿钱春、按察使张光缙倚傍门户,且请速诛熊廷弼。忠贤大喜,立传旨行刑。”
mén hù zhī zhēng门户之争宗派之间的争论。《清史稿 沈桂芬翁同龢等传论》:“然以政见异同,门户之争,牵及朝局,至数十年而未已。”
chóng mén dié hù重门叠户重:重复;门、户:房屋的出入口。比喻地方多关口,易于防守。清·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山西三关得为九边之一,犹宣化之有居庸,所谓重门叠户者也。”
bīn kè yíng mén宾客迎门盈门:满门。客人挤满门庭。形容家里客人非常多。《梁书 王暕传》:“时文宪作宰,宾客盈门,见暕相谓曰:\'公才公望,复在此矣。\'
rǔ mén bài hù辱门败户指败坏门风,使家族受到差异辱。元李文蔚《燕青博鱼》第一折:“哥哥,俺是甚等样人家,着他辱门败户。”
dà kāi fāng biàn zhī mén大开方便之门给予极大的方便。明 冯惟敏《僧尼共犯》四:“谁想巡捕老爷大开方便之门,放俺还俗,便成配偶。”
mén wài hàn门外汉指外行人。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天竺证悟法师》:“‘祗如他道,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若不到此田地,如何有这个消息?’庵说:‘是门外汉耳。’”
chī bì mén gēng吃闭门羹羹:流汁食品。比喻串门时,主人不在家,被拒绝进门或受其他冷遇。刘斯奋《白门柳·夕阳芳草》第11章:“哈哈,学生还愁着吃闭门羹哩!”
zhī chǔ chéng mén织楚成门形容房屋简陋。南朝梁·沈约《郊居赋》:“织宿楚以成门,籍外扉而为户。”
bài dǎo yuán mén拜倒辕门辕门: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自愿认输。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53回:“若非一部全史了然于中,何能如此。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
guān mén bì hù关门闭户门户都关闭起来。形容冷清寥落。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三回:“风起处,惊散了那傲来国君王,三街六市,都慌得关门闭户,无人敢走。”
píng shēng bù zuò kuī xīn shì,yè bàn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鲁迅《天花的蔷薇》:“‘平生不作亏心事,夜半敲门不吃惊。’乙校不自心虚,怎能给恐吓呢?”
xiù cái bù chū mén,quán zhī tiān xià shì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毛泽东《实践论》:“‘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在技术不发达的古代只是一句空话,在技术发达的现代虽然可以实现这句话,……”
běi mén zhī jì北门之寄指负军事重任。《旧唐书 李自良传》:“德宗以河东密迩胡戎,难于择帅,翌日,自良谢,上谓之曰:‘卿与马燧存军中事分,诚为得礼;然北门之寄,无易于卿。’”
bān mén nòng fǔ班门弄斧班:鲁班;即公输子;春秋时鲁国人。我国著名的木匠;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宋 欧阳修《与梅圣俞书》:“昨在真定,有诗七八首,今录去,班门弄斧,可笑可笑。”
zhuāng huáng mén miàn装潢门面装潢:原指裱糊字画,现也指装饰物品使之美观;门面:指外观。比喻只把外表装饰得很漂亮。元 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止则有这两件儿衣服,装点着门面。”
míng mén shì zú名门世族有名望的世家大族。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一○三回:“即如家嫂,是名门世族,他本族家进士一大堆,他偏是异样的难讲。”
mén wú zá bīn门无杂宾家中没有闲杂的人来作客。形容交友谨慎。三国 吴 韦昭《吴书》:“不妄交游,门无杂宾。”
gǎi huàn mén lǘ改换门闾①改变门第出身,提高社会地位。②比喻另择新主,另找依靠。宋·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四六出:“一意要读诗书,一身望改换门闾。”元·高明《琵琶记》第四出:“[外怒介]畜生,我教你去赴选,也只是要改换门闾,光显祖宗,你却七推八阻,有许多说话。”
mén jìn sēn yán门禁森严指政府机关门口的警卫极严密。杨沫《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二章:“林公馆门禁森严,进去不得。”
qún wǎng zhī mén群枉之门枉:奸邪。指各种歪门邪道。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夫狐疑之心者,来谗贼之口;持不断之意者,开群枉之门。”
páng mén wai dào旁门外道见“旁门左道”。《礼记·王制》:“执左道以乱政,杀。”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左道旁门乱似麻,只因昏主起波查。”
huò fú wú mén,wéi rén suǒ zhào祸福无门,唯人所召门:门径;召:招致,导致。灾祸与幸福没什么定数,全由人自身招引。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祸福无门,唯人所召。”
cháng jǐ gāo mén长戟高门门庭高大,门内列戟。形容旧时显贵人家的威仪。唐 张鷟《游仙窟》:“鸣钟食鼎,积代衣缨;长戟高门,因循礼乐。”
páng mén wāi dào旁门歪道指不正经的东西。
mén kě luó què门可罗雀罗雀:设网捕雀。大门前面可设置网捕雀。形容门庭冷落;来的客人很少。西汉 司马迁《史记 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门外可设雀罗。”
zhū mén jiǔ ròu chòu,lù yǒu dòng sǐ gǔ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富贵人家酒肉多得吃不完而腐臭,穷人门却在街头因冻饿而死。形容贫富悬殊的社会现象。唐 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bān mén diào fǔ班门调斧班: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调:耍弄。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庸碌小巫,怎敢在班门调斧,然老先生台命殷殷,又不敢违,却将奈何?”
mén shēng gù jiù门生故旧指学生和旧友。《西湖二集·愚郡守玉殿生春》:“妒忌之人因见他门生故旧布满朝班,说他恃宠专权。”
qiāo mén zhuān敲门砖敲门的砖石,门敲开后就被抛弃。比喻骗取名利的初步的工具。明 西湖居士《春游》:“这是敲门砖,敲开便丢下他。我们既作了官,做诗何用。”
guān mén yǎng hǔ,hǔ dà shāng rén关门养虎,虎大伤人比喻纵容助长坏人坏事,到头来自己受害。清·钱彩《说岳全传》第40回:“古人说的‘关门养虎,虎大伤人’。这个东西,如何养得熟的。”
pò mén ér chū破门而出打破门冲了出去。比喻坏人急迫地跳出来干坏事或比喻克服种种限制。廖沫沙《“史”和“戏”》:“而你却开始‘破门而出’了,历史家,却来写戏。”
yù dí yú guó mén zhī wài御敌于国门之外御:抵挡;国门:京都城门,边界线。将敌人阻挡在境外。战国·邹·孟轲《孟子·万章》:“今有御人国门之外者。”
féi zhū gǒng mén肥猪拱门谓自己送物上门﹐使人意外得财。
xiù cái bù chū mén,ér zhī tiān xià shì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秀才:指儒生。指有知识的人待在家里,也能知晓天下的事情。鲁迅《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
qián mén jù hǔ,hòu mén jìn láng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比喻赶走了一个敌人,又来了一个敌人。明 李贽《史纲评要 周纪 显王》:“前门拒虎,后门进狼,未知是祸是福。”
gè rén zì sǎo mén qián xuě,mò guǎn tā rén wǎ shàng shuāng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比喻不要多管闲事。鲁迅《经验》:“然而也有经过许多人经验之后,倒给了后人坏影响的,如俗语说‘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便是其一。”
bù èr mén不二门指平等而无差异之至道或独一无二的门径、方法。姚合《寄不疑上人》:“是法修行遍,方栖不二门。”
guān mén luò shuān关门落闩最终肯定,再无更改。《负曝闲谈》第22回:“四盏灯笼,值不了五角钱;加上煤炭柴火,顶多到了四十块钱,那是关门落闩的了。”
chuán dào qiáo mén zì rán zhí船到桥门自然直桥:桥梁。比喻事先不必多虑,问题自会得到解决。洪深《香稻米》第二幕:“黄二官,不要这样想,‘船到桥门自然直’,我们慢慢的总会有法子好想。”
jiǎ mén jiǎ shì假门假事做得像真的一样。曹禺《日出》第二幕:“我的女儿好咬文嚼字,信耶稣,好办个慈善事业,有点假门假事的。”
gāo mén jù zú高门巨族高门:显贵的家族。高贵的、地位显要的家庭或有特权的家族。鲁迅《<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所描写的绝不相同的人物,也就是世态的一角,高门巨族的精魂。”
píng shēng mò zuò kuī xīn shì,bàn yè qiāo mén bù chī jīng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yī dēng lóng mén一登龙门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zuǒ dào páng mén左道旁门非正统的学术或宗教派别术。比喻不正派的东西、途径。左、旁:邪;不正;道、门:学术、宗教的体系或派别。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他骂吾教是左道傍门。”
shú mén shú lù熟门熟路熟悉门径,了解情况,很有经验。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王孝廉是熟门熟路,管门的一向认得,立时请进,并不阻挡。”
shū xiāng mén hù书香门户见“书香门第”。沙汀《祖父的故事·老太婆》:“[丈夫]是个所谓书香门户子弟。”
shuān mén bì hù闩门闭户闩:门上横木。犹言关门闭户。清 李雨堂《五虎征西》第六十七回:“且待候至日落西山,吃过晚膳,不坐马匹,带了八个排军徒步悄悄同行,至半个时辰已到了天王庙。将已二更时候,左右人家多已闩门闭户,庭园寂静无声。”
lǐ yú tiào lóng mén鲤鱼跳龙门古代传说黄河鲤鱼跳过龙门,就会变化成龙。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也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埤雅 释鱼》:“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
hé mén bǎi kǒu阖门百口指全家所有人。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赵岐传》:“我北海孙宾石,阖门百口,势能相济。”
yán mén tuō bō沿门托钵钵:和尚吃东西用的器具。原指僧徒化缘。比喻挨家乞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2回:“你若借了这事向亲友各家不问交谊一概的沿门托钵摇尾乞怜起来就大不是我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