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首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pián shǒu jiù lù骈首就戮 | 一并被杀。 | 明·徐复祚《投梭记·哭友》:“可怜周戴二兄,不听吾言,果然骈首就戮。” |
bù yī qián shǒu布衣黔首 | 布衣:称呼平民;黔首:战国及秦代称呼百姓。古代指一般百姓。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李斯列传》:“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黔首。” |
tú qióng bǐ shǒu xiàn图穷匕首见 | 图:地图;穷:尽;见:现。比喻事情发展到最后,真相或本意显露了出来。 | 《战国策 燕策三》:“秦王谓轲曰:‘起,取武阳所持图。’轲既取图奉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 |
pián shǒu jiù dǎi骈首就逮 | 见“骈首就系”。 | 清·宋学洙《张文忠公遗事》:“翁以故相终老,未有显过闻于天下,而使其子骈首就逮,脱不幸有伤雾露之疾。” |
tòng xīn jí shǒu痛心疾首 | 伤心而且头痛。形容伤心痛恨到了极点。疾首:头痛。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昵就寡人。” |
juān qū yǔn shǒu捐躯殒首 | 捐躯:牺牲生命;殒:坠落。舍弃身躯,抛弃头颅。形容不惜牺牲生命。 | 宋·王安石《第三札子》:“仰荷天地至恩,捐躯殒首,无以上报。” |
bái shǒu rú xīn,qīng gài rú gù白首如新,倾盖如故 | 白首:老年;倾盖:停车,初见。有人相识到老还是不怎么了解,有人初次见面却一见如故。 | 宋·苏轼《拟孙权答曹操书》:“古人有言曰:‘白首如新,倾盖如故。’言以身托人,必择所安。” |
shāng xīn jí shǒu伤心疾首 | 痛心疾首,形容痛心之至。 |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学界风潮记》:“吾民伤心疾首之事,孰有过于是耶!” |
shǒu chàng yì jǔ首倡义举 | 倡:带头;义举:正义的举动。首先发动正义的行动。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70回:“公首倡义举,奈何以王位让人耶?” |
jiù xīn jí shǒu疚心疾首 | 疚:久病,忧虑。因歉疚而内心不安。心中不安,头痛脑胀。形容十分悲痛忧愁或不安。 | 唐 崔锷《内寺伯朱夫人赵氏合袝志》:“以嗣子奉命鸡林,三岁然复,疚心疾首,亦时礼念,冥期佑助。” |
áng shǒu shēn méi卬首信眉 | 信,通“伸”。昂首伸眉。形容意气昂扬,不随波逐流。 | 《汉书 司马迁传》:“今已专职形为埽除之隶,在阘茸之中,乃欲卬首信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邪!” |
sāo shǒu nòng zī搔首弄姿 | 搔:用手指梳;弄:卖弄。原指修饰仪容。后形容装腔作势卖弄风情。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固传》:“大行在殡,路人掩涕。固独胡粉饰貌,搔头弄姿,盘旋偃仰,从容冶步,曾无惨怛之心。” |
quán qí shǒu lǐng全其首领 | 保住脑袋与性命。 | 汉·杨恽《极孙会宗书》:“自以夷灭不足以塞责,岂得全其首领,复奉先人之丘墓乎?” |
qiú shǒu gòu miàn囚首垢面 | 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 |
shǒu shàn zhī dì首善之地 | ①指首都。②最好的地方。 | 《汉书·儒林传序》:“故教化之行也,建首善,自京师始。” |
yáo shǒu zhà shé摇首咋舌 | 咋:咬住。摇着头,咬住舌头。形容惊讶或害怕得说不出话来。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6卷:“莫说顾夫人是个女娘家,就险些儿吓得死了,便是一家人在那里守尸的,那一个不摇首咋舌。” |
fǔ shǒu mǐ ěr俯首弭耳 | 见“俯首帖耳”。 | 《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其虎见勤自励到来,把前足跪地,俯首弭耳,口中有声,似有乞怜之意。” |
jiàng xīn fǔ shǒu降心俯首 | 谓虚心下气,恭顺服从。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科举》:“遂今天下学子,虽有绝学高志,不能不降心俯首,以肆力于诗赋帖括之业,而通人硕儒,蹉跎不第。” |
fǔ shǒu tiē ěr俛首帖耳 | 驯服恭顺貌。 | |
fǔ shǒu tiē ěr俯首贴耳 | 俯首:低头。低着头;耷拉着耳朵。形容恭顺服从;屈卑尊从的样子。 | 唐 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若俯首帖耳,摇尾而乞怜者,非我之志也。” |
jìn tuì shǒu shǔ进退首鼠 | 进退不定;犹豫不决。首鼠,踌躇。 | 宋·陈亮《与应仲实书》:“又思此别相见定何时,进退首鼠,卒以其所欲求正于仲实者而寓之书。” |
hú sǐ shǒu qiū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战国 楚 屈原《九章 哀郢》:“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
yǐn shǒu yǐ wàng引首以望 | 抬头远望。形容殷切盼望。 | 《孟子 梁惠王上》:“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新五代史 唐臣传 郭崇韬》:“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思休息。” |
bǐ shǒu tóu qiāng匕首投枪 | 匕首:短剑。比喻短小犀利击中要害的文章。 | 茅盾《联系实际·学习鲁迅》:“除了匕首、投枪,也还有发聋振聩的木铎,有悠然发人深思的静夜钟声。” |
shǒu wěi jiā gōng首尾夹攻 | 夹:从两个相反方面来的。前后两方面同时攻击。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90回:“乾佑遣将,率精骑数万,从山南转出官军之后,首尾夹攻,官军骇乱,大败而奔。” |
bù kān huí shǒu不堪回首 | 不堪:不忍;回首:回头;引申为回顾、回忆。不能忍受回顾的痛苦。多指因回忆过去不好或不愉快的事而痛苦;因而不忍心回顾。 | 南唐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
áng shǒu shēn méi昂首伸眉 | 伸:扬。抬头扬眉。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不亦轻朝廷,羞当世之士耶!” |
fǔ shǒu xì jǐng俛首系颈 | 俛:同“俯”,低下。低下头,用绳子拴着脖子。形容卑躬屈膝低头认罪。 | 汉·贾谊《过秦论》:“百越之君,俛首系颈,委命下吏。” |
shǒu rú fēi péng首如飞蓬 | 首:头发;飞蓬:飞散的蓬草。形容头发未经修饰,像飞散的蓬草一样纷乱。 | 《诗经·卫风·伯兮》:“自伯之东,首如飞蓬,岂无膏沐,谁适为容。” |
luàn shǒu gòu miàn乱首垢面 | 犹蓬头垢面。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世文大将军凤病,莽侍疾,亲尝药,乱首垢面,不解衣带连月。” |
jǔ shǒu fèn bì举首奋臂 | 举:抬起;奋臂:有力地高举手臂。形容精神奋发。 | 宋·苏轼《论积欠六事状》:“民为积欠所压,如负千钧而行。免于僵仆则幸矣;何暇举首奋臂,以营求于一饱之外哉?” |
shǒu wěi xiāng jiù首尾相救 | 救:援助。头和尾相互援助。比喻前后互相援助。 | 西汉·刘向《战国策·魏策》:“有蛇于此,击其尾,其首救,击其首,其尾救,击其中身,首尾皆救。” |
dùn shǒu zài bài顿首再拜 | 顿首:以头叩地而拜;再拜:拜两次。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亦指旧时信札中常用作向对方表示敬意的客套语。 |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
shǒu shǔ liǎng duān首鼠两端 | 首鼠:踌躇不决。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
áng shǒu tǐng xiōng昂首挺胸 | 昂:仰;抬起;挺胸:挺起胸膛。仰着头;挺起胸膛。形容精神饱满的样子。 | 《上饶集中营 浩气长存》:“个个视死如归,坚贞不屈,昂首挺胸站在那里。” |
fǔ shǒu jí ěr俯首戢耳 | 见“俯首帖耳”。 | 孙中山《大总统告陆海军士文》:“我军人俯首戢耳以听其鞭策者,亦既二百六十有馀年。” |
yuán xiōng shǒu è元凶首恶 | 罪魁祸首。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0回:“据着我胸襟胆气,焉敢拒敌官军,剪除君侧元凶首恶?” |
shēn shǒu yì chù身首异处 | 身体和头颅分在不同地方。指被杀头。 | 《北齐书 王琳传》:“身首异处,有足悲者。” |
shǒu zú yì chǔ首足异处 | 头和脚分开在不同的地方。谓受杀戮而死亡。 | 春秋·越·勾践《属诸大夫告》:“首足异处,四枝布裂,为天下戮。” |
shǒu xià kāo gāo首下尻高 | 头向下,屁股翘起。跪拜磕头的样子。 | 唐·韩愈《祭河南张员外文》:“走官阶下,首下尻高。” |
suì shǒu mí qū碎首糜躯 | 头颅粉碎,身躯糜烂。犹言粉身碎骨。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 | 汉·蔡邕《让尚书乞民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方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 |
zhān yú mǎ shǒu瞻予马首 | 看我马头,指听我的指挥,跟着行事。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十四年》:“荀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qiāo zú kàng shǒu跷足抗首 | 踮起脚跟,仰起头。形容热切期望的样子。 | 西汉·扬雄《长杨赋》:“自上仁所不化,茂德所不绥,莫不跷足抗首,请献厥珍。” |
huáng tóng hào shǒu黄童皓首 | 见“黄童白叟”。 | 宋·司马光《送伊阙王大夫歌》:“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
bái shǒu bù yú白首不渝 | 渝:改变。白头到老也不变。形容人一生忠诚、坚定。 | 《梁书 何点传》:“新除侍中何点,栖迟衡泌,白首不渝。 |
qǐ zú jiǎo shǒu企足矫首 | 企足:踮起脚后跟;矫:通“翘”,举起。踮起脚跟抬起头。比喻殷切地盼望。 | 宋·吕祖谦《东莱博议》:“巍然被衮,号称天子,顾乃企足矫首待晋之予夺以为轻重,何其衰也。” |
bái shǒu tóng guī白首同归 | 归:归向、归宿。一直到头发白了,志趣依然相投。形容友谊长久,始终不渝。后用“白首同归”,表示都是老人而同时去世。 | 晋·潘岳《金谷集作诗》:“春荣谁不慕,岁寒良独希;投分寄石友,白首同所归。” |
shǒu wěi xiāng fù首尾相赴 | 首尾:前后。头和尾相互接应。指作战相互接应。也形容诗文结构严谨。 | 梁启超《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其持论常圆满周到,首尾相赴,而真理愈析而愈明。” |
shǒu wěi xiāng wèi首尾相卫 | 喻互相援救。 | 《晋书·温峤传》:“至于首启戎行,不敢有辞,仆与仁公当如常山之蛇,首尾相卫,又唇齿之喻也。” |
bái shǒu xiāng zhuāng白首相庄 | 指夫妇到老犹相敬爱。 | 明 沈德符《野获编 勋戚 惧内》:“近年吴中申王二相公,亦于夫人白首相庄,不敢有二色。” |
shǒu wěi bù gù首尾不顾 | 顾不了首尾了。指人豁出去了。 | |
bái shǒu běi miàn白首北面 | 北面:古以南面为尊,北面为卑,此指学生敬师之礼。谓年老犹拜师受业。 | 隋 王通《中说 立命》:“琼曰:‘夫子十五为人师焉,陈留王孝逸,先达之傲者也,然白首北面,岂以年乎?琼闻之,德不在年,道不在位。’” |
shǒu wěi gòng jì首尾共济 | 济:帮助;救济。比喻互相支持互相帮助。 | 《明史·方逢时传》:“两人首尾共济,边境遂安。” |
mǎ shǒu shì zhān马首是瞻 | 首:头;是:指示代词;起提前受事成分的作用;瞻:往前或向上看。原指作战时士卒看主将的马头行事。后比喻服从指挥或依附某人。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苟偃令曰:‘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 |
wén zhāng kuí shǒu文章魁首 | 魁首:为首的,这里指名列第一。形容文章写得最好,文才极高。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秀才是文章魁首,姐姐是仕女班头;一个通彻三教九流,一个通晓描鸾刺绣。” |
qiáo shǒu yǐ dài翘首以待 | 翘首:抬起头。形容殷切盼望。 | 王朔《无人喝彩》:“李缅宁赶到公共汽车站,车已停稳,开了前后车门上下客。他挤在人堆里翘首以待。” |
é méi qín shǒu蛾眉螓首 | 弯弯的眉毛,方广的前额。形容女子容貌的美艳。 | 《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 |
guī zhèng qiū shǒu归正邱首 | 见“归正首丘”。 | 明·宋濂《故检校孔君权厝志》:“吾出千成死至此,吾意能归正邱首,岂知死于道路。” |
féng táng bái shǒu冯唐白首 | 同“冯唐易老”。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以孝文之明也,本朝之治,百寮之贤,而贾谊见逐,张释之十年不见省用,冯唐白首,屈于郎署,岂不惜哉!” |
sāo shǒu chí chú搔首踟蹰 | 搔首:用手挠头。踟蹰:来回走动。形容心情焦急、惶惑或犹豫。亦作“搔首踟躇”。 | 《诗经·邶风·静女》:“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
dī méi xià shǒu低眉下首 | 低:低下;下:低;首:头。低着眉垂下头。形容顺良,顺从。 |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叫我物色相当的女人;年纪约三十岁左右,养过两三个儿子,人要沉默老实,又肯做事,还要对他底大妻肯低眉下首。” |
yōng mén wěn shǒu雍门刎首 | 相传越军至齐境,烈士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越军知之,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葬雍门以上卿之礼。见汉刘向《说苑·立节》。后用为忠君的典实。 | 相传越军至齐境,烈士雍门子狄闻之,刎颈而死。越军知之,曰:“齐王有臣钧如雍门子狄,拟使越社稷不血食。”遂引军而退。齐王葬雍门以上卿之礼。见汉刘向《说苑·立节》。 |
qiáo shǒu qǐ zú翘首企足 | 仰起头,踮起脚。形容盼望殷切。 | 三国 魏 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是以立功之士,莫不翘足引领,望内响应。” |
gān wéi róng shǒu甘为戎首 | 甘:情愿,乐意;戎首:发动战争的祸首。甘愿作战争的主谋。指发动战争的人。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毋为戎首,不亦善乎。” |
shǒu wěi guàn tōng首尾贯通 | 首尾:前后。指前后连贯相通。 | 宋·王观国《学林·古赋题》:“盖亦拟张衡《二京》而为《三都赋》……此赋首尾贯通,亦一赋也。” |
xiāo shǒu shì zhòng枭首示众 | 斩首悬示于众。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9卷:“汪革照律该凌迟处死,仍枭首示众,决不待时。” |
yáo shǒu dùn zú摇首顿足 | 摇着头,跺着脚。非常懊恼或惋惜的神态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5回:“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必为我国之祸!” |
gōng shǒu zuì kuí功首罪魁 | 魁:为首的。功最高,罪最重。 | 战国·邹·孟轲《孟子·告子》:“五霸者三王之罪人也。”朱熹注:“有功者,未有大于五霸;有过者,亦未有大于五霸,故五霸者功之首,罪之魁也。” |
chè shǒu chè wěi彻首彻尾 | 彻:通,透。从头到尾,全部,十足的意思。 | 宋 朱熹《答陈安卿书》:“今此于既学适道之后却言笃信何也?恐信字彻首彻尾不可分先后。 |
é shōu chēng qìng额首称庆 | 把手放在额上,表示庆幸。 | |
wèi shǒu wèi wěi畏首畏尾 | 比喻作事胆子小;顾虑多。畏:畏惧;害怕。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文公十七年》:“古人有言云:‘畏首畏尾,身其余几?’” |
mào shǒu zhī chóu贸首之雠 | 形容仇恨极深,乃欲谋取对方的头颅才甘心。贸,通“牟”。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雠也。” |
lóng shǒu shǐ zú龙首豕足 | 犹言牛头不对马嘴。谓对书义的解释与原旨相去甚远,风马牛不相及。 | 南朝·梁·梁元帝《金楼子·立言》:“龙首豕足,随时之义;牛头马髀,强相附会。” |
mào shǒu zhī chóu贸首之仇 | 贸首:要得到对方的头颅。指不共戴天的深仇大恨。 | 《战国策·楚策二》:“甘茂与樗里疾,贸首之仇也。” |
shēn shǒu fēn lí身首分离 | 身:躯干;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四》:“刳腹折颐,首身分离,暴骨草泽。” |
zuì kuí huò shǒu罪魁祸首 | 作恶犯罪的头子(魁、首:头目)。指坏事的根子。 | 明 郑若庸《玉玦记 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
fǎn shǒu bá shě反首拔舍 | 反首:头发散乱下垂;拔舍:拔去杂草,就地宿营。形容军队战败后的狼狈状况。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僖公十五年》:“秦获晋侯以归。晋大夫反首拔舍从之。” |
huò shǒu zuì kuí祸首罪魁 | 首:头目;魁:首领。犯罪作恶的首罪者。 | 明·郑若庸《玉玦记·索命》:“虽是虔婆杀我,娟奴是祸首罪魁,追了他去。” |
mí qū suì shǒu糜躯碎首 | 指粉身碎骨。 | 战国 燕 婅武《报燕太子书》:“今太子欲灭悁悁之耻,除久久之恨,此实臣所当糜躯碎首而不避也。” |
yuán shǒu fāng zú圆首方足 | 代指人类。 | 《淮南子·精神训》:“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 |
shǒu qiū zhī sī首丘之思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思念故乡或归葬故土之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班超传》:“夫周齐同在中土千里之说,况于远处绝域,小臣能无依风首丘之思哉?”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 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qín shǒu é méi螓首蛾眉 | 螓:蝉的一种。螓首:额广而方;蛾眉:眉细而长。宽宽的额头,弯弯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诗经 卫风 硕人》:“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
qiáo shǒu qǐ zhǒng翘首跂踵 | 翘首:抬起头。抬起头踮起脚。形容殷切盼望。 | 宋·王明清《挥麈三录》第一家:“天下之士翘首跂踵,冀阁下日以忠言摩上,不谓若今之为起居舍人者,止司记录而已也。” |
shǒu wěi guāi hù首尾乖互 | 首尾:前后;乖互:相互违背。指前后互相矛盾。 | 《宋书·徐湛之传》:“赍传之信,无有主名,所征之人,又已死没,首尾乖互,自为矛盾。” |
páng méi hào shǒu庞眉皓首 | 同“庞眉皓发”。庞,用同“厖”。 | 唐·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往著。” |
niú shǒu ē páng牛首阿旁 | 佛教称地狱中长着牛头的鬼卒。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阎罗梦》:“即有牛首阿旁,执公父至,即以利叉刺入油鼎。” |
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首邱 | 见“归正首丘”。 |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状》第八五回:“我昨天说叫他回去调理的话,就是叫他早点归正首邱了。” |
tuǒ shǒu tiē ěr妥首帖耳 | 犹言俯首帖耳。形容非常驯服恭顺。 | |
bái shǒu wéi láng白首为郎 | 慨叹虽有才能而至老不遇。 | 《汉武故事》载:武帝尝至郎署,见郎官颜驷“须鬓皓白,衣服不整”。武帝问他:“何时为郎?”答道:“以文帝时为郎。”武帝又问为什么“老而不遇”?他回答说:“文帝好文而臣尚武,景帝好老而臣尚少,陛下好少而臣已老,是以三世不遇。 |
mǎ shǒu yù dōng马首欲东 | 谓东归;返回。语本《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 语出《左传·襄公十四年》:“栾黡曰:’晋国之命,未是有也。余马首欲东。’乃归。”杨伯峻注:“秦兵在西,东则归矣。” |
péng shǒu gòu miàn蓬首垢面 | 头发很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 《北齐书 任城王湝传》:“妃卢氏赐斛斯徵,蓬首垢面,长斋不言笑。” |
pián shǒu jiù guī骈首就僇 | 同“骈首就戮”。 | |
cuī shēn suì shǒu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三国·魏·曹植《谢封甄城王表》:“臣愚驽垢秽,才质疵下,过受陛下日月之恩,不能摧身碎首,以答陛下厚德。” |
suì shǒu mí qū碎首縻躯 | 见“碎首糜躯”。 | 宋·王禹偁《又谢恩表》:“碎首縻躯,万一冀伸于臣节。” |
jué mìng zhēng shǒu决命争首 | 拼命争先而战。 | 汉·李陵《答苏武书》:“疲兵再战,一以当千,然犹扶乘创痛,决命争首。” |
jǔ shǒu dài mù举首戴目 | 举:抬起;戴目:仰视的样子。形容望着远处而有所期待或殷切期待。 | 宋·王安石《上田正言书》:“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
fú shǒu tiē ěr伏首贴耳 | 畏缩恐惧的样子。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马介甫》:“万石不言,惟伏首贴耳而泣。” |
chuí shǒu tiē ěr垂首帖耳 | 垂:低下;帖:同“贴”,顺从,服帖。形容非常驯服恭顺的样子。 | 元·陶宗仪《辍耕录》第15卷:“稍遇贬抑遽若丧家之狗,垂首帖耳,摇尾乞怜,惟恐人不我恤。” |
shǒu shī liǎng duān首施两端 | 见“首鼠两端”。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邓训传》:“虽首施两端,汉亦时收其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