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dǔ lùn gāo yán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清 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shǐ kǒu chāng yán矢口猖言矢口:信口,随口;猖言:狂言。信口胡说。清·魏源《<书古微>序》:“矢口猖言,不顾其后,其不可信者二。”
tán yán wēi zhòng谈言微中微中:微妙而又恰中要害。形容说话委婉而中肯。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序》:“谈言微中,亦可以解纷。”
mén shī ér yán扪虱而言扪: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谈话。形容不拘细节,随便谈话。亦作“扪虱而谈”、“扪虱倾谈”。唐·房玄龄《晋书·王猛传》:“桓温入关,猛被褐而诣之,一面谈当世之事,扪虱而言,旁若无人。”
yóu zhōng zhī yán由中之言出自内心的话。指说话诚恳。清·恽敬《辨微论》:“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chí zhī yǒu gù,yán zhī yǒu lǐ持之有故,言之有理持:持论,立论;故:根据。立论有根据,讲话有道理。战国·赵·荀况《荀子·非十二子》:“纵情性,安恣睢,禽兽之行,不足以合文通治,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yán jiǎn yì míng言简意明简:简练。言辞简练,意思完备。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言简意明地说:‘他的刑判得不合理,而且他没认罪。’”
yán bù jiàn xíng言不践行践行:履行。说了的话不能实行。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0回:“此刻害我做了个言不践行的人,我气的就是这一点。”
liú yán fēi yǔ流言蜚语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jiā yán yì xíng嘉言懿行嘉、懿:美好。美好的言行。清 方苞《先母行略》:“几二十年,每作,昼夜语不休,然皆幼所闻古嘉言懿行及侍父母时事,无涉鄙倍者。”
gǎn yuàn ér bù gǎn yán敢怨而不敢言内心怨恨但不敢说出来。宋 邓牧《伯牙琴 吏道》:“吏无避忌,白昼肆行,使天下敢怨而不敢言,敢怒而不敢诛。”
yán xíng bù èr言行不贰犹言言行一致。《晋书·孝友传·许孜》:“至性孝友,立节清峻,与物恭让,言行不贰。”
xùn gé zhī yán训格之言指可以奉为行为准则的教诲之言。《孔子家语·五仪》:“所谓庸人者,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yán zhī chéng lǐ言之成理之:代词;指所说的事。讲话讲得合乎道理。也作“言之有理”。先秦 荀况《荀子 非十二子》:“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
jīn yù zhī yán金玉之言金玉:黄金和美玉。象黄金美玉那样珍贵的话语。比喻可贵而有价值的劝告。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háo bù huì yán毫不讳言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zhèng sè gǎn yán正色敢言态度严肃,敢于直言。《明史 王竑传》:“十一年授户科给事中,豪迈负气节,正色敢言。”又《刘健传》:“健学问深粹,正色敢言,以身任天下之重。”
yán bù jí sī言不及私言谈之中不涉及个人私事。比喻为官忠心,一心为国。唐·房玄龄《晋书·王湛传》:“临终,与谢安、桓冲书,言不及私,惟忧国家之事,朝野甚痛惜之。”
wú yán kě duì无言可对对:对答,回答。没有话来回答。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四:“师曰:‘这老和尚被我一问直得无言可对。’”
yī yán jì chū,jīn yù bù yí一言既出,金玉不移移:改变。话说出了口,就是用黄金白玉也不能更改。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jí yán jù sè疾言遽色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宽传》:“典历三郡,温仁多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zhèng yán lì sè正言厉色正:严正;厉:严厉;色:脸色。话语严正;态度严厉。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9回:“黛玉见他说的郑重,又且正言厉色,只当是真事。”
yī yán jiǔ dǐng一言九鼎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yán wéi xīn shēng言为心声言:语言。语言是表达内心活动的声音。指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映。汉 扬雄《法言 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zuò yán qǐ xíng坐言起行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qīng yán sì kǒu轻言肆口说话轻率、放肆。《旧唐书·张玄素传》:“近代宋孝武轻言肆口,侮弄朝臣,攻其门户,乃至狼狈。”
xián yán suì yǔ闲言碎语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②与正事无关的话。明·冯惟敏《正宫端正好·徐我亭归田》:“一个道紧急军情奉火牌,闲言碎语须耽待。”
zuò shù wú yán坐树无言见“坐树不言”。《后汉书·冯异传》:“异为人谦退不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
zhōng yán dǎng lùn忠言谠论谠:正直。出言忠诚,立论正直。宋·宋孝宗《经进东坡文集序》:“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wū yán huì yǔ污言秽语指肮脏下流的或不文明的话语。熊召政《张居正》第二卷第30回:“污言秽语嘲骂不说,甚至大轿子抬过街上,冷不丁就会有一块石头投掷过来。”
chū yán wú jì出言无忌出言:说话;忌:忌惮。说话没有忌讳。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司马貌虽然出言无忌,但此人因才高运蹇,抑郁不平。”
shū yán bié yǔ殊言别语指方言土语。章炳麟《论汉字统一会》:“今者音韵虽一致,而殊言别语,终会葆存。”
yī yán qiān jīn一言千金一句话价值千金。常用以形容所言之富有价值。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hé hàn sī yán河汉斯言河汉:银河,比喻言论虚夸迂阔,不着边际;斯:这。把这话看作不实的言论,不重视。战国·宋·庄周《庄子·逍遥游》:“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wēi yán hé lùn危言核论正直而翔实的言论。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郭太传》:“林宗虽善人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宦官擅政而不能伤也。”
xiàng jī ér yán相机而言相机:观察当时情况。观察适当的情况说话明·汤显祖《南柯记·象谴》:“倘若吾王问及,不免相机而言。”
qíng jiàn hū yán情见乎言同“情见乎辞”。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谓为信然”裴松之注:“夫其高吟俟时,情见乎言,志气所存,既已定于其始矣。”
dé yán róng gōng德言容功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针线活)。封建礼教要求妇女应具备的品德。《礼记·昏义》:“是以古者妇人先嫁三日……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zhí yán dǎng yì直言谠议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bù yán ér xìn不言而信旧指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形容有崇高的威望。《庄子·田子方》:“夫子不言而信,不比而周。”
yán wú zhī yè言无枝叶枝叶:比喻琐细的言辞。形容言词文字简洁,没有枝蔓的言词。《宋史·李沆传》:“内行修谨,言无枝叶。”
zhān yán qǔ shuō詹言曲说烦琐、片面的言论。清·徐芳《〈书影〉序》:“其他詹言曲说戋戋琐琐,又无讥焉。”
jùn yán miào yǔ隽言妙语指才智过人,语言幽默。
shèn yán shèn xíng慎言慎行言行都十分小心注意。
hóng yán chóng yì闳言崇议博大高远的议论。《汉书·扬雄传下》:“若夫闳言崇议,幽微之涂,凙难与览者同也。”
yán chū huò suí言出祸随见“言出祸从”。《明史·邹智传》:“吾非不欲言,言出则祸随,其谁吾听?”
yán bù jìn yì言不尽意言:说的话;尽:完全。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末尾。《周易 系辞上》:“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yī yán bì zhī一言蔽之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宋书·索虏传》:“因此而推胜负,殆可以一言蔽之。”
wáng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王顾左右而言他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孟子·梁惠王下》
yán zhī wú wù言之无物言:言语;言辞;物:指内容。指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的内容。清 梁启超《<刘蜕集>跋》:“言之无物,务尖险,晚唐之极敝也。”
yán shì rén fēi言是人非谓言论无可非议,但为人不可取。明·李贽《史纲评要·宋纪·太祖》:“徐铉、张洎言是人非。”
miào bù kě yán妙不可言妙:美妙、巧妙;言:说。美妙得不能用言语表。晋 郭璞《江赋》:“经纪天地,错综人术,妙不可尽之于言,事不可穷之于笔。”
tào yán bù xù套言不叙套言:客套话。套话不多说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敬启者:彼此至好,套言不叙。”
yǐ yán wéi huì以言为讳谓人们把说话当作忌讳。形容统治阶级对言论箝制之严。《汉书·梅福传》:“间者愚民上疏,多触不急之法,或下廷尉,而死者众。自阳朔以来,天下以言为讳,朝廷尤甚。”颜师古注:“妨人之口,法禁严切。”
sè yú yán lùn涩于言论形容说话迟钝。《宋书·南郡王义宣传》:“生而舌短,涩于言论。”
fán yán suì yǔ烦言碎语烦:多,繁剧;碎:琐碎。形容文词杂乱、琐碎。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一回:“接风送行,及至任中,宦囊百凡顺意,这都不为烦言碎语。”
yán jiào shēn chuán言教身传既用言语来传授,又用行动来以身作则。指行动起模范作用。李欣《老生常谈续编·再谈百年树人》:“不能以身作则,言教身传,没有正确的观点方法,打算‘精选勤育’新生一代,是做不到的。”
rén yán lì pǔ仁言利溥见“仁言利博”。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后汉光武二十》:“仁人之言,其利溥如此哉!”
wēi yán sǒng tīng危言耸听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危言:使人吃惊的话。宋 吕祖谦《吕东莱文集》:“意者危言骇世,姑一快胸中之愤耶!”
yán xíng bù yī言行不一说的和做的不一致。《逸周书 官人》:“言行不类相似,始终相悖。”
jiā yán shàn zhuàng嘉言善状见“嘉言善行”。宋·曾巩《寄欧阳舍人书》:“至于通材达识,义烈节士,嘉言善状,皆见于篇。”
wú yōng huì yán无庸讳言不必忌讳这样说。周恩来《关于亚非会议的报告》:“亚非各国在社会制度方面的差异是无庸讳言的。”
rén wēi yán jiàn人微言贱犹言人微言轻。宋·曾巩《泰山祈雨文》:“吏思其繇,奔走群望,而人微言贱,不能上动。”
dù jué yán lù杜绝言路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后汉书·袁绍传》:“操欲迷夺时明,杜绝言路。”
yī jiā zhī yán一家之言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yán ér wú xìn言而无信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xián yán cháng yǔ闲言长语议人长短的唠叨话。宋·沈瀛《减字木兰花》词:“昏如醉酒,羞见总龟灵且寿。笑杀常何,空有闲言长语多。”
bǐ yán miù shuō秕言谬说秕:坏,不良的;谬:错误。错误的言论。《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 论三从》:“秕言谬说,自相矛盾。”
yán guī hé hǎo言归和好同“言归于好”。《清史稿·世祖纪一》:“昔之疆场用兵,本冀言归和好。不幸寇凶极祸,明祚永终。”
jiān kǒu bù yán缄口不言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明史 何遵传》:“正德间,给事、御史挟势凌人,趋权择便,凡朝廷大阙失,群臣大奸恶,缄口不言。”
shēn qīng yán wēi身轻言微身轻:身价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重视。《后汉书·孟尝传》:“尚书同郡杨乔上书荐尝曰:‘臣前后七表言故合浦太守孟尝,而身轻言微,终不蒙察。区区破心,徒然而已。’”
yī yán zhōng de一言中的的:箭靶的中心。一句话正好射中箭靶。比喻一句话就说到关键的地方。《中国现在记》第一回:“你做折子须要在此等地方着想,保管你一言中的,上头不能不准。”
liú yán fēi yǔ流言飞语见“流言蜚语”。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言飞语,何足凭信。”
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zhí yán gǔ huò直言贾祸直:坦率、直爽;贾:买,引伸为招致。指说话坦率的人会惹祸。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五年》:“子好直言,必及于难。”
yán duō shāng xíng言多伤行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元·关汉卿《金钱池》第三折:“不是我把不定,无记性,言多伤行。”
yī yán nán qìng一言难罄罄:尽,完。形容事情曲折复杂,不是一句话能说清楚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34回:“若再讲他们色子场中,如何取巧弄诡之处,真正一言难罄,抑且挂一漏万。”
zài guān yán guān,zài fǔ yán fǔ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官:古代保存档案文件的机构;府:古代保存财货的机构。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下》:“君命,大夫与士肄,在官言官,在府言府,在库言库,在朝言朝。”
hǎo yán zì kǒu,yǒu yán zì kǒu好言自口,莠言自口莠言:坏话。好话出自他的口,坏话出自他的口。指人说话反复无常。《诗经·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sàn yán suì yǔ散言碎语犹言闲言碎语。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语带去,却又不是劳而无功?”
yán zhòng jiǔ dǐng言重九鼎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卷十五:“昔之所以议进退天下士大夫者,今又重之以权位,故其一言之出,则九鼎不足为重。”
wēi yán dà yì微言大义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后指深远或深刻的意义。清 黄宗羲《移史馆论不宜立理学传书》:“其微言大义,苟非工大积久,能见本体。”
bì zhòng yán gān币重言甘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十年》:“郤芮曰:‘币重而言甘,诱我也。’”
qiān fū suǒ yán rú yī huì千夫所言如一喙喙:鸟嘴。形容众口一辞或文章模式划一章炳麟《上李鸿章书》:“然其欲连盟中国,以措亚洲舄础之安,则千夫所言如一喙也。”
mǎn zhǐ kōng yán满纸空言满纸都是废话。形容文章空洞,毫无内容。张庸《章太炎先生问答》:“若二三文人,假一题目,互相研究,满纸空言,何以谓之扰乱治安?”
kǒu chū kuáng yán口出狂言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七十二回:“宋江听得,慌忙过来看时,却是‘九纹龙’史进,‘没遮拦’穆弘,在阁子内吃得大醉,口出狂言。”
zhèng sè zhí yán正色直言正色:严肃或严厉的神色。态度严肃,语言正直。形容刚直不阿。亦作“正色危言”。《晋书·王恭传》:“恭每正色直言,道子深惮而忿之。”
fàng yán qiǎn cí放言遣辞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晋·陆机《文赋》:“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yán bù yóu zhōng言不由中见“言不由衷”。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奉雉》:“实相告:此言不由中,转瞬即去,便受夏楚,不能复忆之也。”
yī yán nán jìn一言难尽一句话难以把意思说尽。表示事情相当曲折复杂。《京本通俗小说 志诚张主管》:“张主管道:‘小夫人如何在这里?’夫人道:‘一言难尽’。”
xíng bù gù yán行不顾言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yī yán yī dòng一言一动一句话和一个行动。也指每句话和每一个行动。朱自清《山野掇拾》:“他们于一言一动之征,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
yī yán xīng bāng,yī yán sàng bāng一言兴邦,一言丧邦邦:国家。指关键时刻一句话可以关系到国家的兴或亡。春秋·鲁·孔丘《论语·子路》:“一言而兴邦,有诸?……一言而丧邦,有诸?”
yī yán yǐ bì zhī一言以蔽之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yán jìn zhǐ yuǎn言近旨远旨:题旨;所要表达的意思。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
chén yán wù qù陈言务去陈旧的言辞一定要去掉。指写作时务必要去掉陈旧的言辞。唐 韩愈《答李翊书》:“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前言不搭后语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701,不是我!’”
zhí yán bù huì直言不讳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晋书 刘波传》:“臣鉴先征,窃惟今事,是以敢肆狂瞽,直言无讳。”
yī yán yī xíng一言一行每句话,每个行动。清 冯景《今世说序》:“则夫一言一行,传其人之神,何以异是。”
fēng yán fēng yǔ风言风语毫无根据的议论。指带有讽刺性或恶意中伤的言论。也指私下议论或暗中透露;散布某种说法。汉 焦赣《易林》:“华言风语,乱相狂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