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9 个都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guò dōu lì kuài过都历块 | 越过都市,经过山阜。意谓纵横驰骋,施展才能。 | 明·唐顺之《与万两溪吏部》:“仆倘未即老死,行将见执事任重道远、过都历块以耀当世。” |
yī shēn dōu shì dǎn一身都是胆 | 极言胆大勇敢。 |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cháng míng dōu wèi长鸣都尉 | 鸡的别名。 | |
dū tóu yì xìng都头异姓 | 最高贵的称呼。 | 《新唐书·刘悟传》:“兄岌(郭岌),事悟为牙将,常乐滏山秀峻曰:‘我死必将葬此,望气者言其地当三世为都头异姓,河北谓都头异姓,至贵称也。’” |
qīng dōu zǐ fǔ清都紫府 | 见“清都紫微”。 | 宋·张孝祥《西江月·代五三弟为老母》词:“莫问清都紫府,长教绿鬓朱颜。” |
tōng dū dà yì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唐 韩愈《守戒》:“今之通都大邑,介于屈强之间,而不知为备。” |
yán jīng liàn dū研京练都 | 语本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言张衡作《二京赋》构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二年(《晋书·左思传》作“十年”)乃成,后因以“研京练都”谓文思缜密而迟缓。 | 语出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张衡研京以十年,左思练都以一纪,虽有巨文,亦思之缓也。”言张衡作《二京赋》构思十年乃成,左思作《三都赋》构思十二年(《晋书·左思传》作“十年”)乃成。 |
tōng dōu dà bù通都大埠 | 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同“通都大邑”。 | 燕斌《<中国新女界杂志>发刊词》:“近年以来,朝野上下,始从事于女子教育问题,通都大埠之间,女校相继成立。” |
dū bǐ yǒu zhāng都鄙有章 | 都:都城;鄙:小邑;章:章程。指国都与小城都有章法。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襄公三十年》:“子产使都鄙有章,上下有服。” |
dū zhōng zhǐ guì都中纸贵 | 形容别人的著作受人欢迎,广为流传。 | 唐 元稹《和王侍郎酬广宣上人观放榜后相贺》:“都中纸贵流传后,海外金填姓字时。” |
qīng dōu zǐ wēi清都紫微 | 神话传说中天帝所居之宫阙。 | 战国·郑·列御寇《列子·周穆王》:“王实以为清都紫微,钧天广乐,旁之所居。” |
qīng dōu jiàng què清都绛阙 | 见“清都紫微”。 | 宋·张孝祥《蓦山溪》词:“清都绛阙,我自经行惯。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
tōng dōu jù yì通都巨邑 | 同“通都大邑”。 | 郑观应《致家塾潘教习论朱星源小大学书》:“通都巨邑虽有大学,而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事不问矣。” |
míng mò zhī dōu冥漠之都 | 亦称“冥漠之乡”。①指天庭或地府。②比喻最高境界。 | 前蜀·杜光庭《马尚书南斗醮词》:“洗心依冥漠之都,潜希忏罪;稽首仰鸿蒙之境,冀涤前非。” |
tōng yì dà dōu通邑大都 | 同“通都大邑”。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著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 |
dū yú xū fú都俞吁咈 | 皆为古汉语叹词。吁,不同意;咈,反对;都,赞美;俞,同意。本以表示尧、舜、禹等讨论政事时发言的语气,后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 | 《书·尧典》:“帝曰:‘吁!咈哉!’”又《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
hóng dōu mǎi dì鸿都买第 | 《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修,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儿买第耶?’”后以“鸿都买第”泛指买官行贿。 | 《后汉书·崔寔传》:“灵帝时,开鸿都门榜卖官爵,公卿州郡下至黄绶各有差。”《陈书·袁宪传》:“时生徒对策,多行贿赂,文豪请具束脩,君正曰:‘我岂能用钱为兒买第耶?’” |
sān xǐ chéng dōu三徙成都 | 相传舜三度迁移,百姓慕德而从,所至处自成都邑。形容圣人到处都受到百姓的拥戴。 | 战国·宋·庄周《庄子·徐无鬼》:“舜有膻行,百姓悦之,故三徙成都,至邓之虚,而有十万家。” |
xū fú dū yú吁咈都俞 | 见“都俞吁咈”。 | 语本《书经·尧典》:“帝曰:‘吁!咈哉!’”语本《书经·益稷》:“禹曰:‘都,帝,慎乃在位。’帝曰:‘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