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65 个泥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ní fàn wǎn泥饭碗 | 指集体所有制或个体的没有保障的工作。 | 刘玉民《骚动之秋》第15章:“这就是你们的铁饭碗和我们的泥饭碗的区别了。” |
ní zhū wǎ gǒu泥猪瓦狗 | 见“泥猪疥狗”。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五回:“见个败类,纵然势焰薰天,她看着也同泥猪瓦狗。” |
yī wán ní fēng hán gǔ guān一丸泥封函谷关 | 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闭;关:关隘。用一个小泥丸就能把函谷关封闭。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隗嚣传》:“元请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此万世一时也。” |
yún ní fēn gé云泥分隔 | 云泥:云在天,泥在地,高下悬殊。比喻双方相隔甚远,不能相见 | 唐·白居易《伤友》诗:“今日长安道,对面隔云泥。” |
chèn shuǐ huò ní趁水和泥 | 利用现成的水来搅泥。比喻乘机行事。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11章:“这母货不早不晚,来的恰好。趁水和泥,趁热打铁,捎带着把她收拾啦吧。” |
yún ní zhī chà云泥之差 | 见“云泥之别”。 | 郭沫若《石鼓文研究·古拓二种之比较》:“举与民国八年上海艺苑真赏社所印行安氏别本相比较,固大有云泥之差,而视‘天一阁本’亦远有上下床之别。” |
xiāng pàn yún ní相判云泥 | 判:分辨。形容差别很大,有天地之别。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3回:“只因先君见背太早,耳少正训,遂至今日与世兄相判云泥。” |
huá ní yáng bō滑泥扬波 | 谓同流合污,随俗浮沉。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周燮传》:“吾既不能隐处巢穴,追绮季之迹,而犹显然不远父母之国;斯固以滑泥扬波,同其流矣。” |
ní sù mù diāo泥塑木雕 | 用泥土塑造、木头雕刻的偶像。比喻人的动作及神情呆板。 | 元 无名氏《冤家债主》第四折:“城隍也是泥塑木雕的,有甚么灵感在那里。” |
xuē tiě rú ní削铁如泥 | 削铁就像削泥巴似的。形容刀器极其锋利。 | 明 范受益《寻亲记》:“纯钢打就,久炼成之;斩人无血,削铁如泥。” |
ní jīn wàn diǎn泥金万点 | 菊花名。 | |
chū yún rù ní出云入泥 | 谓自己一旦青云直上,便不惜将旧时朋友踩入泥中。喻人情浇薄,世态炎凉。 | 清·王韬《徐古春耆旧诗存序》:“及一旦势位崇,名誉盛,畴昔知交,贫贱潦倒,伏处田里,不足引援,往往尽削其酬酢诗文,不使一篇登之集中,出云入泥,良可浩叹。” |
tuō ní dài shuǐ拖泥带水 | 拖着泥带着水。比喻说话、作文不简洁;做事不干脆利落。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主人勤拳,带累阇梨,拖泥涉水。” |
ní ér bù zǐ泥而不滓 | 染而不黑。比喻洁身自好,不受坏的影响。泥,通“涅”。染黑。滓,通“缁”。黑色。 |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
hóng zhǎo xuě ní鸿爪雪泥 | 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语本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 语出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雪上偶然留爪印。” |
wán ní fēng guān丸泥封关 | 丸泥:一点泥,比喻少;封:封锁。形容地势险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隗嚣传》:“元清以一丸泥为大王东封函谷关。” |
nì gǔ bù huà泥古不化 | 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法。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变通。 | 宋 楼钥《荐黄肤卿林椅札子》:“既非泥古以违今,直可据经而从事。” |
chū yū ní ér bù rǎn出淤泥而不染 | 淤泥:水底的污泥;染:沾。生长在污泥中;而不被污泥所污染。 | 宋 朱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连而不妖。” |
gǔ ní yáng bō淈泥扬波 | 淈:搅浊;扬:掀起。搅混泥浆,掀起波浪。形容人没有主见,随大流 | 战国·楚·屈原《楚辞·渔父》:“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
huáng má zǐ ní黄麻紫泥 | 皇帝的文告,用黄麻纸书写,用紫泥封缄,故称。 | 明·邵璨《香囊记·褒封》:“圣明朝褒功尚贤,黄麻紫泥丹凤传,仙槎使节来九天。” |
huà shā yìn ní画沙印泥 | 书法家比喻用笔的方法。 | 唐·褚遂良《论书》:“用笔当如锥画沙,如沙印泥。” |
chéng yún xíng ní乘云行泥 | 比喻地位高下悬殊。 | 《后汉书·逸民传·矫慎》:“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每有西风,何尝不叹!” |
dài shuǐ tuō ní带水拖泥 | ①形容泥泞难行。②比喻不顺利或不干脆。 | 宋·叶適《修路疏》:“南来北往,何忧带水拖泥;朝去暮来,不到撞头磕脑。” |
chán xū zhān ní禅絮沾泥 | 比喻禅寂之心受到尘世烦恼的沾染。 | 《花月痕》第四九回:“兰香来无定处,绿蕊去未移时,想你二人禅絮沾泥,当不复悔偷灵药。” |
ní chē wǎ mǎ泥车瓦马 | 见“泥车瓦狗”。 | |
ní chuán dù hé泥船渡河 | 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 《三慧经》:“人在世间,譬如乘泥船渡河,当浮渡船且坏,人身如泥船不可久。” |
ní duō fó dà泥多佛大 | 泥土越多,佛像就塑得越大。比喻底子厚或增加进来的多成就就大。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天童昙华禅师》:“十五日已前,水长船高;十五日已后,泥多佛大。” |
ní pān bù zǐ泥蟠不滓 | 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失节操。 |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有补于事,泥蟠不滓,行参圣师。” |
ní pú sà luò shuǐ,zì shēn nán bǎo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 |
mǒ xī ní抹稀泥 | 〈方〉也称和稀泥,比喻无原则地调解或折中。 | 老舍《我这一辈子》:“这在早年间叫做‘抹稀泥’,现在的新名词应叫着什么,我还没能打听出来。” |
hóng ní xuě zhǎo鸿泥雪爪 | 见“鸿爪雪泥”。 | 《筱园诗话》卷四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 |
yè wěi ní tú曳尾泥涂 | ①同“曳尾涂中”。②比喻卑鄙龌龊的行为。 | 宋·苏辙《和子瞻濠州七绝·逍遥台》:“猖狂战国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
ní zhū jiè gǒu泥猪疥狗 | 比喻卑贱或粗鄙的人。 | 元·马致远《任凤子》第二折:“再谁想泥猪疥狗生涯苦。” |
yún ní zhī bié云泥之别 |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的高下相差极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矫慎》:“仲彦足下,勤处隐约,虽乘云行泥,栖宿不同。” |
ní zhōng yǐn cì泥中隐刺 | 比喻说话中带着讥讽。 | 元·高茂卿《儿女团圆》第四折:“莫怪他泥中隐刺,他又不曾道节外生枝。” |
nì gǔ shǒu jiù泥古守旧 | 泥古:拘泥于古代的成规或说话。拘泥古代的制度或说法,不知变通。 |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27章:“我们要写许多通俗的书,说明古不如今,旧不如新的道理,以破除社会上一般泥古守旧的思想。” |
huò xī ní和稀泥 | 比喻调和纷争。 | 刘心武《钟鼓楼》第四章:“除了‘改革派’和‘保守派’,往往还少不了‘糊涂派’(或叫‘和稀泥派’)。” |
xuě ní hóng jì雪泥鸿迹 | 同“雪泥鸿爪”。 | 清·冯珍《摸鱼子·寄戴受兹》词:“去年曾记深宵语,也算雪泥鸿迹。” |
ní gǔ jū fāng泥古拘方 | 拘守成规、旧说而不知变通。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恐以一定陈言,误泥古拘方之作者。” |
wū ní zhuó shuǐ污泥浊水 | 肮脏的泥;浑浊的水。比喻一切落后;腐朽和反动的东西。 | 三国 魏 曹植《七哀诗》:“君若清路尘,妾若浊水泥,浮沉各异势,会合何时谐?” |
ní pú sà guò jiāng,zì shēn nán bǎo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 |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 |
pàn ruò yún ní判若云泥 | 高低差别就象天上的云彩和地下的泥土那样悬殊。 | 唐·杜甫《送韦书记赴西安》诗:“夫子歘通贵,云泥相望悬。” |
chū wū ní ér bù rǎn出污泥而不染 | 比喻生于污浊的环境却不受污染,依然保持纯洁的品格。 | 宋 周敦颐《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ní niú rù hǎi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潭州龙山和尚》:“我见两个泥牛斗入海,直至如今无消息。” |
ní míng shī shí泥名失实 | 拘守空名,不求实际。 | 宋·程大昌《考古编·诗论九》:“夫其本圣言而推之者,尚破碎如此,其他何可泥名失实而不敢加辨也欤!” |
yún ní shū lù云泥殊路 | 象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那样高下不同。比喻地位悬殊。 | 北魏·荀济《赠阴梁州》:“云泥已殊路。” |
xuě ní hóng zhǎo雪泥鸿爪 | 指鸿雁在泥雪地上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下的痕迹。鸿:鸿雁。 | 宋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
ní chē wǎ gǒu泥车瓦狗 | 小泥车,小瓦狗。比喻无用或无价值的物品 | 汉·王符《潜夫论》:“或作泥车瓦狗诸戏弄之具,以巧诈小儿。” |
yún fēi ní chén云飞泥沉 | ①比喻消失。②比喻悬殊极大。 | 《周书·王褒传》:“云飞泥沉,金铄兰灭。”《隋书·卢思道传》:“云飞泥沉,卑高异等。” |
qiáng shàng ní pí墙上泥皮 | 比喻无用或低贱的附属物,也比喻妾。 |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可正是堂上的糟糠,休猜作墙上泥皮。” |
ní zhū lài gǒu泥猪癞狗 | 见“泥猪疥狗”。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天下竟有这等人物!如今看来,我竟成了泥猪癞狗。” |
nì gǔ wéi jīn泥古违今 | 泥:拘泥,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 宋·楼钥《荐黄肤卿林椅札子》:“既非泥古以违今,直可据经而从事。” |
ní shā jù xià泥沙俱下 | 俱:都、一起。泥土和沙石跟着水一起流了下来。比喻好坏不同的人或事物混杂在一起;一同显现出来。 | 清 袁枚《随园诗话》第一卷:“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
yún ní yì lù云泥异路 | 像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比喻地位相差悬殊。 | 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亮空闲没可做时,每念临安相聚之适,而一别遽如许,云泥异路又如许。 |
nì gǔ zhí jīn泥古执今 | 泥:拘泥;执:执拘,约束限制。比喻用古代的陈规硬套今天的事物。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6回:“于此礼不遵,而泥古执今,不独失礼,竟可谓之不臣矣。” |
míng yù rú ní劚玉如泥 | 形容刀刃极其锋利。 | 南朝·梁·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董卓少时耕野,得一刀,无文字,四面隐起作山云文,劚玉如泥。” |
ní pú sà guò jiāng泥菩萨过江 | 表示连自己也保不住,更谈不上帮助别人。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哥哥说:‘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送回去也好。” |
hóng zhǎo liú ní鸿爪留泥 | 同“鸿爪雪泥”。 | 清·查慎行《顾侠君庶常招饮晚翠阁》诗之二:“依稀宣北坊西角,鸿爪留泥我亦曾。”自注:“癸酉夏秋间,余寓居此巷。” |
zhì yuǎn kǒng ní致远恐泥 | 致远:到达远方,比喻委以重任;泥:阻滞拘泥,难行。恐怕妨碍实现远大目标。比喻小技无补于大业。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 |
zhān ní dài shuǐ沾泥带水 | 比喻说话、写文章不简洁或办事不干脆。 | 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授曲》:“一有字迹,则沾泥带水,有不如无矣。” |
mù diāo ní sù木雕泥塑 | 用木头雕刻或泥土塑造的偶像。形容人呆板不灵活或神情呆滞。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27回:“那黛玉倚着床栏杆,两手抱着膝,眼睛含着泪,好似木雕泥塑的一般。” |
ní zú jù rén泥足巨人 | 比喻实际非常虚弱的笨大东西。 | 郭沫若《忆秦娥·歌剧<白毛女>重上舞台》:“多威武,泥足巨人,过街老鼠。” |
làn zuì rú ní烂醉如泥 | 醉得瘫成一团,扶都扶不住。形容大醉的样子。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儒林传下 周泽》:“一岁三百六十日,三百五十九日斋”唐 李贤注:“《汉官仪》此下云:‘一日不斋醉如泥。’” |
hóng zhǎo chūn ní鸿爪春泥 | 同“鸿爪雪泥”。 |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一:“苕生乃寄余诗云:‘鸿爪春泥迹偶存,三生文字系精魂。’” |
nì gǔ fēi jīn泥古非今 | 拘守古代的而否定当今的。形容崇尚陈规旧法,贬低新鲜事物。 | 宋 刘恕《自讼》:“泥古非今,不达时变,疑滞少断,劳而无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