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眉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éng méi tǔ qì横眉吐气 | 犹言扬眉吐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状态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 五代 齐己《轻薄行》:“玉鞭金镫骅骝蹄,横眉吐气如虹霓。” |
héng méi dèng yǎn横眉瞪眼 |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太平天国歌谣传说集 徐泰吉找死》:“一个太平军冲到他身边,他以为是他的部下,还横眉瞪眼的叫:‘打、打、打!’” |
diū méi diū yǎn丢眉丢眼 | 用目光挑逗传情。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7卷:“那太素是个十八九岁的人,晓得吴氏这些行径,也自丢眉丢眼来挑吴氏。” |
chóu méi kǔ liǎn愁眉苦脸 | 苦:痛苦。忧愁得眉头紧锁;哭丧着脸。形容愁容满面的样子。也作“愁眉苦眼”。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47回:“成老爹气的愁眉苦脸,只得自己走出去回那几个乡里人去了。” |
jǔ àn qí méi举案齐眉 | 案:有脚的托盘。汉代的梁鸿、孟光是一对恩爱夫妻;孟光在给梁鸿送饭时总是把端饭的盘子举得与眉毛一样高;以示对梁鸿的尊敬。后用以形容夫妻相互敬爱。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梁鸿》:“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jiāo méi chóu yǎn焦眉愁眼 | 形容忧虑愁苦的表情。 | 艾芜《山峡中》:“野猫子作出焦眉愁眼的样子,一面就摸着她的足,叹气。” |
méi shū mù zhǎn眉舒目展 | 展:伸张。形容神采飞扬,精神振奋。 | 京剧《平原作战》第三场:“暗夜中见光明眉舒目展,三天前子弟兵回到平川。” |
sè fēi méi wǔ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
méi mù rú huà眉目如画 | 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为人明须发,眉目如画。” |
é méi hào chǐ蛾眉皓齿 | 蛾眉:像蚕蛾触须似的弯而长的眉毛。修长的眉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 汉·司马相如《美人赋》:“臣之东邻,有一女子,云发丰艳,蛾眉皓齿。” |
yáng méi tǔ qì扬眉吐气 | 扬眉:扬起眉头;吐气:吐出怨气、闷气。形容摆脱压抑心情后的高兴;得意的神情。 | 唐 李白《与韩荆州书》:“何惜阶前盈尺之地,不使白扬眉吐气,激昂青云耶?” |
sǎo méi cái zǐ扫眉才子 | 扫眉:妇女画眉毛。旧指有才华的女子。 | 唐 王建《寄蜀中薛涛校书》诗:“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如。” |
xū méi nán zǐ须眉男子 | 指男子汉大丈夫。 | 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丫环之中,尚有全忠全孝顶天立地之人,何况须眉男子。” |
xū méi jiāo bái须眉交白 | 交:都。胡须和眉毛都白了。 | 《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被发揄袂。” |
xū méi jīn guó须眉巾帼 | 须眉:男子;巾帼:女子。称女子而有丈夫气概者。 | 柳亚子《长松山房歌》:“放毫谁写长松图?须眉巾帼南海何。” |
lǎng ruò liè méi朗若列眉 | 朗:明亮;列眉:明白。形容非常明白。 | 西汉·刘向《战国策·燕策》:“吾必不听众口与谗言,吾信汝也,犹列眉也。” |
chóu méi bù zhǎn愁眉不展 | 展:舒展。心里忧愁;双眉紧锁;不得舒展。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也作“愁眉紧锁”。 | 唐 姚鹄《随州献李侍御》之二:“旧隐每怀空竟夕,愁眉不展几经春。” |
hào chǐ é méi皓齿娥眉 | 皓:白的样子。洁白的牙齿,修美的眉毛。形容女子容貌端庄美丽。 | 汉·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瞿蜕园注:“皓齿娥眉,美女的代称。” |
huò pò méi jié祸迫眉睫 | 犹言祸在旦夕。 | 梁启超《罗兰夫人传》:“至是内外之形势益急,祸迫眉睫。” |
xū méi hào rán须眉皓然 | 胡须眉毛都白了。形容年老。 |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有渔父者,下船而来,须眉交白。” |
jīn guó xū méi巾帼须眉 | 巾帼:古代妇女配戴的头巾和发饰,后借指妇女。须眉:胡须和眉毛,借指男子汉,大丈夫。具有男子汉气慨的女子。 | 清 曾朴《孽海花》第14回:“容貌虽说不得美丽,却气概丰富,倜傥不群,有巾帼须眉之号。” |
méi qīng mù lǎng眉清目朗 | 眉:眉毛;清:清新;目:眼睛。形容人容貌清秀俊美。 | 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真乃是眉清目朗,可怎生流落在村庄深巷。” |
dī méi zhé yāo低眉折腰 | 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lǎng mù shū méi朗目疏眉 | 朗:明亮;疏:疏朗。明亮的双目和疏朗的眉毛。形容眉目清秀。 | 《南史·陶弘景传》:“神仪明秀,朗目疏眉。” |
cuī méi zhé yāo摧眉折腰 | 低眉弯腰。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fǔ shǒu gān wéi rú zǐ ni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横眉:怒目而视;千夫指:众人都指责;孺子牛:甘为为人服务的人。指对待敌人决不屈服,对人民大众甘愿服务。 | 鲁迅《自嘲》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méi lái yǔ qù眉来语去 | 用眉目传情,用话语暗示。形容用眉眼传情。多指男女间不正当地勾搭。 | 明·汤显祖《南柯记·决婿》:“天竺见他来,顺稍儿到讲台,眉来语去情儿在。” |
pū méi shàn yǎn铺眉苫眼 | 装模作样。 | 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一个个铺眉苫眼,妆些像态。” |
shū méi zhǎn yǎn舒眉展眼 | 神态舒适,无忧无虑的样子。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39回:“须臾之间,只见戴宗舒眉展眼,便爬起来。” |
yáng méi shùn mù扬眉眴目 | 横眉怒目。 | 《敦煌变文集·降魔变文》:“忽然化出毒龙,口吐烟云,黑天翳日,扬眉眴目,震地雷鸣。” |
zhí méi dèng yǎn直眉瞪眼 | 形容发脾气或发呆的样子。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2回:“连司棋也都气了个直眉瞪眼。” |
lèng méi héng yǎn楞眉横眼 | 形容蛮横凶恶的样子。 | 梁斌《红旗谱》:“一个士兵走过来,楞眉横眼地说:‘滚开吧!’” |
xǐ méi xiào yǎn喜眉笑眼 | 形容满脸笑容;非常高兴。 | 柳青《铜墙铁壁》第十章:“好像迎接贵客一样,喜眉笑眼朝着沟里张望。” |
dī méi xià shǒu低眉下首 | 低:低下;下:低;首:头。低着眉垂下头。形容顺良,顺从。 | 柔石《为奴隶的母亲》:“叫我物色相当的女人;年纪约三十岁左右,养过两三个儿子,人要沉默老实,又肯做事,还要对他底大妻肯低眉下首。” |
jìn zài méi jié近在眉睫 | 睫:眼睫毛。近得像在眼前一样。也形容事情紧迫。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
chēn mù shù méi瞋目竖眉 | 瞋目:瞪大眼睛。瞪大眼睛,竖起眉毛。形容极其愤怒的样子。 | 清·袁枚《新齐谐·狮子大王》:“上坐官貌颇温良,闻土神话即怒,瞋目竖眉厉声索二青衣。” |
páng méi hè fā庞眉鹤发 | 同“庞眉皓发”。 | 宋·陈合《宝鼎记·寿贾师宪》词:“尽庞眉鹤发,天上千秋难老。” |
méi yǎn rú huà眉眼如画 | 形容容貌端正秀丽。 | 唐·韩愈《殿中少监马君墓志》:“姆抱幼子立侧,眉眼如画,发漆黑,肌肉玉雪可念,殿中君也。” |
méi huā yǎn xiào眉花眼笑 | 形容非常高兴、兴奋的样子。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二回:“孙悟空在旁闻讲,喜得他抓耳挠腮,眉花眼笑。” |
ān méi dài yǎn安眉带眼 | 长了眉毛,有了眼睛。意思是同样是一个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28回:“你也是安眉带眼的人,直须要我开口说。” |
pò zài méi jié迫在眉睫 | 迫:紧迫;睫:眉毛和眼睫毛。已经逼近眉毛和眼睫毛之间。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
jiǎ méi sān dào假眉三道 | 方言。装模作样。 | 赵树理《登记》:“分明是按老封建规矩办事,偏要叫人假眉三道去出洋相。” |
zéi méi zéi yǎn贼眉贼眼 | 见“贼眉鼠眼”。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三回:“正说话间,只见小和尚左手拿一只灯,右手提一壶茶,走进来贼眉贼眼,将灯放下,又将茶壶放在桌上,两只贼眼东瞧西看,连话也不说,回头就走。” |
wǎn zhuǎn é méi宛转蛾眉 | 宛转:轻而柔的起落。蛾眉:细而长的眉毛,指美丽的眼睛。漂亮的眼眉轻轻扬起。常用作美人的代称。 | |
nù mù héng méi怒目横眉 | 耸起眉毛,瞪大眼睛。形容怒视的样子。 | 五代 后蜀 何光远《监戒录》引陈裕诗:“横眉怒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代养弄蛇人。” |
yǎn jiǎo méi shāo眼角眉梢 | 指面部的细微表情。 | 毛泽东《贺新郎·别友》:“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
shān méi shuǐ yǎn山眉水眼 | 形容女子眉目清秀水灵。亦作“水眼山眉”。 | |
cí méi shàn mù慈眉善目 | 形容人的容貌一副善良的样子。 | 老舍《老张的哲学》:“圆圆的脸,长满银灰的胡子,慈眉善目的。” |
héng méi lì yǎn横眉立眼 |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四章:“白占魁横眉立眼,凶狠狠地要去赶车。” |
héng méi lěng duì qiān fū zhǐ横眉冷对千夫指 | 比喻以愤恨和轻蔑的态度对待敌人的攻击。 | 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
héng méi dèng mù横眉瞪目 | 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同“横眉努目”。 | 南宁《检验工叶英》:“[废品]好像是唉声叹气,抱怨自己的主人,又好像是在横眉瞪目地指责自己的主人。” |
zhāng chǎng huà méi张敞画眉 | 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旧时比喻夫妻感情好。 | 《汉书·张敞传》:“然敞无威仪,时罢朝会,过走马章台街,使御史驱,自以便面拊马。又为妇画眉,长安中传张京兆眉抚。” |
páng méi huáng fā庞眉黄发 | 眉斑白,头发黄。指老人。庞,用同“厖”。 | 《北史·隋纪下·炀帝》:“朕永言稽古,用求至理,是以庞眉黄发,更令收叙,务简秩优。” |
shēn méi tǔ qì伸眉吐气 | 伸:伸展;吐气:吐出怨气。伸展眉毛,吐出怨气。形容摆脱了长期受压抑后高兴痛快的样子。 | 宋·陈亮《与石天民书》:“对后有何指挥曲折,幸一见报。士人于被吕得对,遂可以伸眉吐气,亦丈夫遇合之会也。” |
zhāng méi nǔ mù张眉努目 | 扬起眉毛,瞪着眼睛。喻粗犷浅露。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芙蓉道楷禅师》:“山僧今日向诸人面前,说家门已是不著便,岂可更去胞堂入室,拈槌竖拂,东喝西棒,张眉努目,如痫病发相似。” |
héng méi lì mù横眉立目 |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老舍《茶馆》第一幕:“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立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 |
lì méi shù yǎn立眉竖眼 | 指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11章:“警备队员们被他立眉竖眼地一吆唤,都像夹尾巴狗似的溜逃了。” |
lì méi dèng yǎn立眉瞪眼 | 倒竖双眉,圆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样子。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她退了两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枪朝哈叭狗一点:‘你别动!’” |
sǐ méi dèng yǎn死眉瞪眼 | 形容呆滞,表情冷漠。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10回:“偏偏那日人来的多,里头的人都死眉瞪眼的。凤姐只得在那里照料了一会子。” |
lèi yǎn chóu méi泪眼愁眉 | 带泪的眼,发愁的眉。形容极为痛苦哀伤的样子。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留恋你,别无意,见据鞍上马,阁不住泪眼愁眉。” |
kāi méi zhǎn yǎn开眉展眼 | 高兴愉快的样子。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若是有识我们的,水里水里去,火里火里去,若能够受用得一日,便死了开眉展眼。” |
kāi méi xiào yǎn开眉笑眼 | 见“开眉展眼”。 |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19回:“他觉没趣,站起来说声叨忧,开眉笑眼,得意洋洋的去了。” |
héng méi nǔ mù横眉努目 | 耸眉瞪眼。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后蜀 何光远《鉴戒录》卷十引陈裕诗:“横眉努目强干嗔,便作阎浮有力神。祸福岂由泥捏汉,烧香供养弄蛇人。”努,一本作“怒”。 |
héng méi lěng mù横眉冷目 | 愤怒、轻蔑的样子。同“横眉冷眼”。 | 郭澄清《大刀记》第十三章:“现在他又横眉冷目地喝了一声‘走’,更把个张温吓没了真魂。” |
xián méi dèng yǎn涎眉邓眼 | 犹嬉皮笑脸。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回:“涎眉邓眼没志气的东西,没有下唇,就不该揽着箫吹。” |
máng méi hào fà尨眉皓发 | 眉毛黑白夹杂而头发雪白。形容年迈的样子。 | 《汉武故事》:“颜驷,不知何许人,汉文帝时为郎。至武帝,尝朁过郎署,见驷尨眉皓发。” |
nóng méi dà yǎn浓眉大眼 | 形容眉目端庄,富有生气。多指男子。 | 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只见里面一个浓眉大眼的黑面肥胖妇人,穿着一件黑夏布小衣,两袖勒得高高的,膊肘子也露了出来。” |
dàn sǎo é méi淡扫蛾眉 | 轻淡地画眉。指妇女淡雅的化妆。 | 唐·张祜《集灵台》诗之二:“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
xǐ yì méi shāo喜溢眉梢 | 形容人很快乐的精神。 | |
páng méi hào shǒu庞眉皓首 | 同“庞眉皓发”。庞,用同“厖”。 | 唐·杜甫《戏为韦偃双松图歌》:“松根胡僧憩寂寞,庞眉皓首无往著。” |
huà méi zhāng chǎng画眉张敞 | 张敞:汉时平阳人,宣帝时为京兆尹。张敞替妻子画眉毛。比喻夫妻感情好。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红拂记·破镜重圆>》:“分明我拆散鸾凰,把他青春虚旷,埋没了画眉张敞。” |
méi lái yǎn qù眉来眼去 | 形容以眉目传情。多用于男女情爱。也比喻坏人之间勾勾搭搭。 | 宋 辛弃疾《满江红 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 |
zǐ zhī méi yǔ紫芝眉宇 | 为称颂人德行高洁之词。 | 《新唐书 卓行传 元德秀》:“元德秀字紫芝,河南河南人。质厚少缘饰……德秀善文辞,作《蹇士赋》以自况。房琯每见德秀,叹息曰:‘见紫芝眉宇,使人名利之心都尽。’” |
yǎng shǒu shēn méi仰首伸眉 | 仰首:仰起头来;伸眉:舒展眉头。形容意气昂扬的样子。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乃欲仰首伸眉,论列是非。” |
huān méi dà yǎn欢眉大眼 | 欢:欢喜,快乐。眉开眼笑的样子。 | 谷峪《新事新办》:“凤兰欢眉大眼的坐在贵德的旁边。” |
héng méi nù mù横眉怒目 | 眉毛横竖;双目怒睁。形容强、凶狠的神情。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1回:“不一时,只听得院子里许多脚步响,早进来了横眉怒目,挺胸凸肚的一群人。” |
jiāo méi kǔ liǎn焦眉苦脸 | 形容焦急愁苦的神色。 | 沙汀《困兽记》:“‘为了这一点事,你还不知道,我说了好几箩筐话啊!’田畴焦眉苦脸的说了。” |
shāo méi zhī jí烧眉之急 | 比喻非常迫切。 | 《水浒传》第三五回:“既是天教我知了,正是度日如年,烧眉之急。我马也不要,从人也不带一个,连夜自赶回家。” |
liǔ méi tī shù柳眉踢竖 | 形容女子发怒时耸眉之状。踢竖,横竖。 | 《水浒传》第二一回:“只见那婆惜柳眉踢竖,星眼圆睁,说道:‘老娘拿是拿了,只是不还你!’” |
méi jié zhī nèi眉睫之内 | 形容近在眼前。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
méi yǎn chuán qíng眉眼传情 | 以眉毛、眼神传送情感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一折:“则你那眉眼传情未了时,中心日夜藏之。” |
zhòu méi cù é皱眉蹙额 | 蹙:收缩。布满皱纹的样子。 | |
é méi màn lù蛾眉曼睩 | 曼睩:明亮转动的眼睛。形容女子的眉目秀美有神。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招魂》:“蛾眉曼睩,目腾光些。” |
dī méi dǎo yùn低眉倒运 | 倒霉,失意。 | 草明《婚事》:“你记住吧!人总有个低眉倒运的时候。” |
lí méi ài fā梨眉艾发 | 眉发俱白。形容年高。 | 清·檗子《聊斋志异侠女篇弹词》:“其子后来镜下芙蓉人及第,祖母尚梨眉艾发寿而康。” |
méi máo hú zi yī bǎ zhuā眉毛胡子一把抓 | 俗语。比喻做事不分轻重缓急。 | 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你们真个胡子眉毛一把抓,人人眼里插棒槌。” |
ròu yǎn huì méi肉眼惠眉 | 比喻见识浅陋。 | |
qǔ méi fēng jiá曲眉丰颊 | 曲:弯曲。丰:丰满。弯弯的眉毛,丰润的脸颊。形容相貌美丽富态。 | 唐·韩愈《送李归盘谷序》:“曲眉丰颊,清声而便体。” |
yǎn xiào méi shū眼笑眉舒 | 舒:伸展。眼里流露出欢笑的神情,眉毛舒展。形容非常高兴。 | 元·胡祗遹《沉醉东风》曲:“渔得鱼心满愿足,樵得樵眼笑眉舒。” |
qí méi jǔ àn齐眉举案 | 同“举案齐眉”。 | 元·于伯渊《点绛唇》套曲:“言行功容,四德三从,孟光合配梁鸿。怎教他齐眉举案劳尊重,俏书生别有家风。” |
hēi méi wū zuǐ黑眉乌嘴 | 眉头嘴脸都不干净。形容淘气、贪玩孩子的肮脏面容。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4回:“弄的你黑眉乌嘴的,那里还像个大家子念书的孩子!” |
héng méi nù shì横眉怒视 |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师飙等《金戈铁马少年时》第五章;“辛弃疾、贾瑞、飞烟、金福仗剑立于帐口,一个个横眉怒视,杀气逼人。” |
yáng méi dǐ zhǎng扬眉抵掌 | 抵掌:双掌合在一起。扬起眉毛,双掌合在一起。非常喜悦、珍惜的神态。 | 《梁书·任昉传》:“见一善则盱衡扼腕,遇一才则扬眉抵掌。” |
zhí méi lèng yǎn直眉睖眼 | 见“直眉楞眼”。 | 端木蕻良《科尔沁旗草原》:“那个直眉睖眼的小子是他们的炮手呵!” |
méi méi méi yǎn没眉没眼 | 眉目不清,形容一塌糊涂的样子。也指没有脸面。 | 李劼人《大波》第二部第五章:“上面是扳鳌抓角的桥亭,已经多年没有修理,金碧彩画全着尘土糊得没眉没眼。” |
kàn rén méi yǎn看人眉眼 | 比喻看人脸色。 | 《北史·崔亮传》:“弟妹饥寒,岂容独饱?自可观书于市,安能看人眉睫乎?” |
chóu méi cù é愁眉蹙额 | 因发愁而紧皱眉头。 | 茅盾《血战后一周年》:“内地的小商人为了上海‘钱庄不通’而愁眉蹙额。” |
zhāng méi zhāng yǎn张眉张眼 | 惊惶不安的样子。 | 沙汀《在祠堂里》:“堂屋里的洋灯依旧燃着,正中摆着一口白木棺材,棺材附近站着两三个兵士,显出一种张眉张眼的惊惶神气。” |
dài méi hán chǐ戴眉含齿 | 见“戴发含齿”。 | 清·王夫之《石崖先生传略》:“夫孰知我兄弟之戴眉含齿,抱余疚于泉台也。” |
dī méi chuí yǎn低眉垂眼 | 低着头,垂着眼。形容害羞的样子。 | 清·陶贞怀《天雨花》第四回:“桂香袖手床沿坐,低眉垂眼做新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