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83 个调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tiáo xián pǐn zhú调弦品竹 | 吹奏乐器。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亦作“调丝品竹”、“调丝弄竹”、“调弦弄管”。 | 元·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只听的调弦品竹,甚的是论道经邦。” |
tiáo jì yán méi调剂盐梅 | 调剂:调整使洽宜;盐梅:咸味和酸味。比喻协调平衡不同的力量或因素。指调解家庭纠纷。 | 《尚书·说命下》:“若作和羹,尔惟盐梅。” |
diào zhū nòng fěn调朱弄粉 | 调弄脂粉,打扮妆饰。 | 宋·朱淑真《恨别》诗:“调朱弄粉总无心,瘦觉宽馀缠臂金。” |
gǎi xián yì diào改弦易调 | 犹改张易调。 | 《隋书·梁彥光传》:“请复为相州,改弦易调,庶有以变其风俗,上答隆恩。” |
diào bīng qiǎn jiàng调兵遣将 | 调动军队;派遣将领;或是调动、安排人力。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写书教太师知道,早早调兵遣将,剿除贼寇报仇。” |
nèi chá wài diào内查外调 | 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 《人民日报》1983.11.29:“经过一个星期的内查外调,掌握了大量证据,很快就挖出了这个由八人组成的贪污盗窃团伙。” |
nòng fěn tiáo zhī弄粉调脂 | 调:调和;脂:胭脂。指以脂粉妆饰容颜。 | 《货郎旦》第四折:“我本是穷乡寡妇,没什的艳色娇子,又不会卖风流弄粉调脂,又不会按宫商品竹弹丝。” |
bān mén diào fǔ班门调斧 | 班:鲁班,春秋时期鲁国人,著名的木匠;调:耍弄。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不自量力。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庸碌小巫,怎敢在班门调斧,然老先生台命殷殷,又不敢违,却将奈何?” |
sè tiáo qín nòng瑟调琴弄 | 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 语出《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
ráo shé tiáo chún饶舌调唇 | 饶舌,多嘴。调唇,耍嘴皮子。指多嘴多舌,搬弄是非。 | 明 无名氏《苏九淫奔》第一折:“我恰待饶舌调唇,怎当他拔树寻根。” |
diào shén chàng qíng调神畅情 | 使精神顺适,情绪欢畅。 | 《北堂书钞》卷一四二引南朝·宋·徐爰《食箴》:“一日三饱,圣贤通执。奉君养亲,靡不加精。安虑润气,调神畅情。” |
lǎo diào chóng tán老调重弹 | 调:调子;曲调。陈旧的曲调重新弹奏。比喻已经说过的话再说过;也指说话或文章没有新意。 | 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弹罢了。” |
mì lǐ tiáo yóu蜜里调油 | 比喻非常亲密和好。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7回:“宝玉一日家和我们姑娘好的蜜里调油,这时候总不见面了,也不知是真病假病。” |
yóu qiāng huá diào油腔滑调 | 腔、调:说话的声音、语气。形容说话轻浮油滑;不诚恳。 | 清 王士祯《师友诗传录 卷一 郎廷槐问》:“若不多读书,多贯穿,而遽言性情,则开后学油腔滑调,信口成章之恶习矣。” |
gōng diào mǎ fú弓调马服 | 比喻办任何事情,应先做好准备工作。 | 《荀子·哀公》:“弓调而后求劲焉,马服而后求良焉。” |
sè nòng qín tiáo瑟弄琴调 | 比喻夫妇感情融洽。 | 语出《诗小雅常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
guài qiāng guài diào怪腔怪调 | 怪:奇异的。形容人的腔调怪异 | 宗璞《东藏记》第三章:“米太太的中国话怪腔怪调。” |
zhòng kǒu nán tiáo众口难调 | 众人的口味很难调配恰当。比喻难以让所有的人都满意。调:调理;调配。 | 宋 欧阳修《归田录》第一卷:“和傅说之羹,实难调于众口。” |
diào lǐ yīn yáng调理阴阳 | 犹言调和阴阳。 | 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一》:“宰相在上佐天子调理阴阳,下遂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内亲附百姓,使公卿大夫各得其职。” |
qín sè tiáo hé琴瑟调和 | 比喻夫妻恩爱。 | 《群音类选 <玉钗记 桂亭赏月>》:“琴瑟调和,百年相聚。” |
jiāo zhù tiáo sè胶柱调瑟 | 瑟:古代一种弹拨乐器。用胶粘住瑟上用以调音的短木,不能再调整音的高低缓急。比喻拘泥死板,缺少变通。 | 《文子·五·道德》:“老子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柱调瑟。’” |
jiù diào chóng tán旧调重弹 | 旧调:陈旧的调子。陈旧的调子又重新弹奏。比喻把过去的主张或陈旧的议论、说法重新搬出来。 | 朱自清《回来杂记》:“北平早就被称为‘大学城’和‘文化城’,这原是旧调重弹,不过似乎弹得更响了。” |
bù diào yī zhì步调一致 | 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进行某种活动;采取同一步骤;同一方式。 |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
diào fēng nòng yuè调风弄月 | 调弄风月。喻男女间的谈情说爱。 | 元·查德卿《醉太平·春情》曲:“春风管弦,夜月秋千,调风弄月醉花前。” |
diào dù zhēng qiú调度征求 | 调度:征敛赋税;征求:征敛需索。指征敛赋税。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桓帝纪》:“其令大司农绝今岁调度征求,及前年所调未毕者,勿复收责。” |
tiáo sī nòng zhú调丝弄竹 | 丝:弦乐器;竹:管乐器。弹拨吹奏乐器。 | 元·汤式《赠人》:“论文时芸窗下摘句寻章,论武时柳营内调丝弄竹。” |
chuí zhú tiáo sī吹竹调丝 | 竹:管乐器;调:调弄;丝:弦乐器。指管弦乐合奏。泛指音乐活动。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吹竹调丝,行炙劝酒。” |
hú gē yě diào胡歌野调 | 指下流的歌曲小调。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1回:“牛浦回家,问着他,总归不出一个清帐,口里只管之乎者也,胡歌野调,胡支扯叶。” |
chàng gāo diào唱高调 | 发表似乎高明但脱离实际的论调或说得很好听而不实际去做。 | 茅盾《茅盾选集·雷雨前》:“外边树梢头的蝉儿却在那里唱高调:‘要死哟!要死哟!’” |
yě diào wú qiāng野调无腔 | 形容言行放肆,没有礼貌。 | 《白雪遗音 马头调 九尽寒退》:“横吹短笛,一声一声把春歌唱,野调无腔。” |
qín sè shī tiáo琴瑟失调 |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琴瑟演奏的不谐调。比喻政令不当,失去调节。也比喻夫妇不和。 | 《汉书 董仲书传》:“窃譬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 |
diào mò nòng bǐ调墨弄笔 | 谓玩弄文字技巧。 | 汉·王充《论衡·佚文》:“天文人文,文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 |
tiáo hé dǐng nài调和鼎鼐 | 鼎:古代烹调食物的器具,三足两耳;鼐:大鼎。于鼎鼐中调味。比喻处理国家大事。多指宰相职责。 | 《旧唐书·裴度传》:“果闻勿药之喜,更喜调鼎之功。” |
ná qiāng zuò diào拿腔作调 | 故意装出特殊的腔调。 | 老舍《四世同堂》:“冠先生拿腔作调的说:‘请太太不要发脾气!’说罢,戴起帽子,懒洋洋的走出去。” |
bǔ jū tiáo ér补苴调胹 | 补苴:补缀;调胹:烹调煮熟。比喻经过加工使之完美。 | 宋·王安石《涟水军淳化院经藏记》:“博闻该见有志之士,补苴调胹,冀以就完而力不足,又无可为之地,故终不得。” |
qiǎn bīng diào jiàng遣兵调将 | 犹调兵遣将。亦作“遣将调兵”、“遣将征兵” | 《禅真逸史》第二八回:“再说延州府丞汤思忠遣兵调将已定,然后自领马步军兵,离寨伺候。” |
pǐn zhú diào sī品竹调丝 | 见“品竹调弦”。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柳耆卿]吟诗作赋,琴棋书画,品竹调丝,无所不通。” |
guān qiāng guān diào官腔官调 | 官场中的门面话,指利用规章、手续来推托、责备的话 | |
lí shān diào hǔ离山调虎 | 比喻用计谋调动对方离开原地。 | 《白雪遗音·八角鼓·精忠》:“岳老爷得胜不班师,秦桧东窗定巧计,私造金牌传假旨,暗使离山调虎计,风波亭上死的屈。” |
tiáo sān wō sì调三窝四 | 搬弄是非,挑拔离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71回:“少不得意,不是背地里嚼舌根,就是调三窝四的。” |
zuǒ zhī yòu diào左支右调 | 谓支吾搪塞。 | 清·孔尚任《桃花扇·投猿》:“一封书信无名号,荒唐语言多虚冒,凭空何处军粮到。无端左支右调,看他神情,大抵非逃即盗。” |
qiǎn jiāng diào bīng遣将调兵 | 见“遣兵调将”。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0回:“你既是昆仑之士,理当遣将调兵,共决雌雄。” |
gǔ diào dān tán古调单弹 | 比喻言行不合时宜。 |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diào zhū fù fěn调朱傅粉 | 调弄、涂抹脂粉。喻刻意修饰。 | 裘廷梁《伦白话为维新之本》:“此外汗牛充栋,效颦以为工,学步以为巧,调朱傅粉以为妍,使以白话译之,外美既去,陋质悉呈,好古之士,将骇而走耳。” |
diào hǔ lí shān调虎离山 | 设计让老虎离开原来的山头。比喻用计谋引诱对方离开原来有利的地势。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3回:“我是个调虎离山计,哄你出来争战。” |
qín sè xiāng tiáo琴瑟相调 | 琴瑟:古代两种乐器。比喻夫妻恩爱,感情融洽。 | 《诗经·小雅·棠棣》:“妻子好合,如鼓琴瑟。” |
qín sè bù tiáo琴瑟不调 | 琴瑟:古乐器名,比喻夫妇。①指琴瑟合奏时,声音没有调整得和谐。②比喻夫妻不和。 | 《汉书 礼乐志》:“辟之琴瑟不调,甚者必解而更张之,乃可鼓也;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 |
gǎi qǔ yì diào改曲易调 | 比喻改变策略或做法。 | 《三国志·魏志·蒋济传》:“臣窃亮陛下潜神默思,公听并观,若事有未尽于理而物有未周于用,将改曲易调,远与黄唐角功,近昭武文之迹,岂近习而已哉!” |
diào tíng liǎng yòng调停两用 | 谓居间观望,骑墙投机。 | 清·侯方域《拟思宗改元追复扬涟等官爵并起被废诸臣旋钦定逆案颁示百官廷臣谢表》:“拥戴称颂,悬金石不刊之书,令其遗臭千秋;门户宗盟,杜调停两用之局,防其夤缘一旦。” |
diào liáng wěn fàn调良稳泛 | 马匹调良,行船稳泛。谓路途平安。 | 清·朱之瑜《与锅岛直能书》之二:“七夕前,盛使遥临,捧读翰教,知旌旌于前月初五日莅镇,途间车马舟桥,调良稳泛,三省亦附骥平安。” |
dǐng nai diào hé鼎鼐调和 |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后因以“鼎鼐调和”比喻处理国政。 | 相传商武丁问傅说治国之方,傅以如何调和鼎中之味喻说,遂辅武丁以治国。 |
fēng tiáo yǔ shùn风调雨顺 | 调:调和;配合得均匀合适;顺:适合需要。形容风雨及时;有利于作物的生长。现比喻客观条件有利。 | 《旧唐书 礼仪志一》引《六韬》:“既而克殷,风调雨顺。” |
lǎo diào chóng tán老调重谈 |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 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谈罢了。” |
tiáo zuǐ nòng shé调嘴弄舌 |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
yǔ shùn fēng tiáo雨顺风调 | 调:调和;顺:和协。风雨及时适宜。形容风雨适合农时。 | 《六韬》:“既而克殷,风凋雨顺。” |
tiáo xián nòng guǎn调弦弄管 | 弦:弦乐器;管:管乐器。弹拨吹奏乐器。 | 明·杨柔胜《玉环记·玉箫叹怀》:“调弦弄管,持觞举杯;吟风咏月,朝东暮西。” |
qiān gǔ jué diào千古绝调 | 犹千古绝唱。 | 清·赵翼《瓯北诗话·查初白诗》:“阮亭专以神韵为主,如《仪征柳耆卿墓》云:‘残月晓风仙掌路,何人为吊柳屯田?’酝藉含蓄,实是千古绝调。” |
nòng guǎn diào xián弄管调弦 | 犹弄竹弹丝。 | |
nán qiāng běi diào南腔北调 | 南、北:指一个国家的南方、北方;腔:语调。形容口音不纯;说话夹杂各地方言;也可泛指各地方言。 | 清 赵翼《檐曝杂记 庆典》:“每数十步间一戏台,南腔北调,备四方之乐。” |
diào hé yīn yáng调和阴阳 | 谓使阴阳有序,风调雨顺。旧多指宰相处理政务。 | 《汉书·贡禹传》:“调和阴阳,陶治万物,化正天下,易于决流抑队。” |
chén cí làn diào陈词滥调 | 陈词:陈旧的不合实用的言词;滥:空泛;失真。陈旧、空泛、不切实际的论调。 | 萧乾《老报人馀笔 随想录》:“里面开列了记者经常使用的一些陈词滥调,诸如‘众所周知’。” |
gǎi zhāng yì diào改张易调 | 更换琴弦,变换声调。比喻改变方针、做法或态度。 | 《晋书·琅邪悼王焕传》:“正是匡矫末俗,改张易调之时,而犹当竭已罢之人,营无益之事,殚已困之财,修无用之费,此固臣之所不敢安也。” |
diào chá yán jiū调查研究 | 了解情况,考察分析。 |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调查研究,我们从前做得比较好。” |
tōng wén diào wǔ通文调武 | 谓卖弄文才和武艺。 | 明·无名氏《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麽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 |
diào hǔ lí kē调虎离窠 | 调:调动,引诱;窠:动物的巢穴。比喻用计使敌方离开有利的地方,以便乘机行事。 | 明·郭勋《英烈传》第73回:“天已大明,李文忠把大队人马,径抵应昌城外安营。此是刘军师这调虎离窠之计。” |
diào sī pǐn zhú调丝品竹 | 吹弹乐器。 | 明·汤显祖《紫箫记·假骏》:“自家鲍四娘,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策追锋,还推老手。” |
diào sān huò sì调三惑四 | 见“调三斡四”。 | 《红楼梦》第十回:“恼的是那狐朋狗友,搬是弄非、调三惑四。” |
gǔ diào bù tán古调不弹 | 陈调不再弹。比喻过时的东西不受欢迎。 | 唐·刘长卿《听弹琴》诗:“泠泠七弦上,静吹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
diào sān wò sì调三斡四 | 挑拨是非。 | 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你休那里便伶牙俐齿,调三斡四,说人好歹,讦人暧昧。” |
nòng fěn tiáo zhū弄粉调朱 | ①谓以脂粉饰容。②喻雕琢辞藻。 | 宋·周邦彦《丹凤吟》词:“弄粉调朱柔素手,问何时重握。” |
diào cí jià sòng调词架讼 | 调唆他人诉讼。 | 孙梨《白洋淀纪事·钟》:“尼姑在社会上并没有特殊地位,可是因为她是林德贵的知己,她竟能调词架讼,成了村里政治舞台上的要人。” |
chén cí làn diào陈辞滥调 | 见“陈词滥调”。 | 吴晗《朱元璋传》第七章三:“逢年过节和皇帝生日以及皇家有喜庆时所上的表笺,照例由学校教官代作,虽然都是陈辞滥调,因为说的都是颂扬话,朱元璋很喜欢阅读。” |
chàng fǎn diào唱反调 | 发表完全对立的言论;采取对立的举措。 | 张洁《沉重的翅膀》:“郑子云在会上,即使不和上面唱反调,至少也得闹出点新花样。” |
tiáo zuǐ diào shé调嘴调舌 | 见“调嘴弄舌”。 | 《金瓶梅词话》第四八回:“打的经济鲫鱼般跳。骂道:‘怪短命!谁和你那等调嘴调舌的!” |
diào zhī nòng fěn调脂弄粉 | ①指妇女涂抹脂粉,整容打扮。②喻指诗文的富丽香艳。 | 宋·李颀《古今诗话》:“徐仲雅李九皋俱善诗。徐诗富艳,李多用事。李谓徐曰:‘公诗如美女善调脂弄粉。’徐曰:‘公诗乃鬻冥器者,乃垛叠死人耳。’” |
cái diào xiù chū才调秀出 | 才调:才情。形容才情风格优异出众。 | 《晋书·王接传论》:“才调秀出,见赏知音。” |
diào fēng biàn sú调风变俗 | 犹言移风易俗。 | 《南齐书·崔祖思传》:“详察朝士,有柴车蓬馆,高以殊等;雕墙华轮,卑其称谓。驰禽荒色,长违清编,嗜音酣酒,守官不徙,物识义方,且惧且劝,则调风变俗,不俟终日。” |
pǐn zhú tiáo xián品竹调弦 | 亦作“品竹调丝”。泛指吹弹管弦乐器。 |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一折:“一行行品竹调弦。” |
tiáo shé nòng chún调舌弄唇 | 犹言调唇弄舌。 | 明·徐元《八义记·孤儿出宫》:“须不会调舌弄唇。对天修合方真药圣,揭榜入宫庭。” |
tiáo zuǐ xué shé调嘴学舌 | 调嘴:耍嘴皮。指背地里说人闲话,搬弄是非。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快嘴李翠莲记》:“这早晚,东方将亮了,还不梳妆完,尚兀子调嘴弄舌!” |
tiáo chún nòng shé调唇弄舌 | 见“调唇弄舌”。 |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况在私衙中,料中外人来往,恣意调唇弄舌。” |
shuǐ diào gē tóu水调歌头 | 词牌名。 | 相传隋炀帝开汴河时曾制《水调歌》,唐人演为大曲。大曲有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头”当为中序的第一章。双调九十四字至九十七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宋人于前后片中的各两个六字句,多夹叶仄韵。也有平仄互叶几乎句句押韵的。共八体。 |
shuō huǎng tiáo pí说谎调皮 | 说谎话,不老实。 | 元·无名氏《度柳翠》楔子:“你这和尚,风张风势,说谎调皮,没些儿至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