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金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īn dān huàn gǔ金丹换骨 | 喻诗人创作进入了造诣极深的顿悟境界。 | 宋·陆游《夜吟》诗:“六十余年妄学诗,工夫深处独心知。夜来一笑寒灯下,始是金丹换骨时。”钱仲联校注:“金丹换骨云者,盖以喻学诗工夫由渐修而入顿悟之境界。” |
yī fàn qiān jīn一饭千金 | 比喻重重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
zhòng kǒu xiāo jīn众口销金 | 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比喻舆论影响的强大。亦喻众口同声可混淆视听。见“众口铄金”。 | 汉 焦赣《易林 萃之巽》:“众口销金,愆言不验。” |
zhòng kǒu shuò jīn众口烁金 | 形容舆论力量大,连金属都能熔化。比喻谣言多可以混淆是非。 | 汉·荀悦《汉纪·景帝纪》:“众口烁金,积毁销骨。” |
shuò shí liú jīn铄石流金 | 高温熔化金石。形容天气酷热。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诠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 |
jīn kuài zhū lì金块珠砾 | 黄金被当成土块,珍珠被当成砂砾。 | 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
diǎn tiě chéng jīn点铁成金 | 原指古代方士能用丹药将铁(石)点化成金子;现多比喻修改文章、绘画或摘引词句略加改动即成佳作妙语。也比喻教师善于开导学生。 | 宋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 |
zhì dì jīn shēng掷地金声 | 金:钟罄之类的乐器。比喻文章词藻优美。 | 《晋书 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
zhì dì zuò jīn shí shēng掷地作金石声 | 比喻文章词藻优美,声调铿锵。 | 《晋书·孙绰传》:“卿试掷地,当作金石声也。” |
chán kǒu shuò jīn谗口铄金 | 谗言足以熔化金石。极言谗言毁贤害能之厉害。 | 清 冒襄《影梅庵忆语》:“丁亥,谗口铄金,太行千盘,横起人面。” |
jīn chì bāi hǎi金翅擘海 | 金翅:佛经中所说鸟名;擘:用手把东西分开或折断。比喻文辞笔力雄壮。 | 宋 严羽《沧浪诗话 诗评》:“李杜数公,如金翅擘海,香象渡河。” |
jīn guāng càn làn金光灿烂 | 具有金色的光泽或光辉。 | 明·无名氏《杨家将演义》第三卷:“孟良骤马赶上,抡斧劈面砍去,只见金光灿烂,不能伤之。” |
jīn wū zhù jiāo金屋贮娇 | 金屋:华丽的房屋;娇:阿娇,汉武帝刘彻姑母的长女,借指美丽的女子。指娶妻或纳妾。 | 东汉 班固《汉武故事》:“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也。” |
táo shā dé jīn淘沙得金 | 用水选的方法从沙子里取得真金。比喻除去杂质,提取精华。也比喻费力大而成效少。 | 《关尹子》六七:“我之为我,如灰中金,而不若矿沙之金。破矿得金,淘沙得金,扬灰终身,无得金也。” |
táo shā qǔ jīn淘沙取金 | 淘金。 |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任人如市瓜》:“我朝任人如淘沙取金,剖石采玉,皆得其精粹。” |
jīn shí bù yú金石不渝 | 像金石一样不可改变。形容坚守盟约、节操等。 | 宋·欧阳修《除许怀德制》:“享爵禄之崇高,荷宠灵之优渥,挺金石不渝之操。” |
jīn diāo qǔ jiǔ金貂取酒 | 见“金貂换酒”。 | 宋·毛滂《感皇恩·镇江待闸》词:“银字吹笙,金貂取酒。” |
jiā lěi qiān jīn,zuò bù chuí táng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 指家财富有的人常自珍爱,不自蹈险地。 | 《汉书 司马相如传下》:“盖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祸固多藏于隐微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故鄙谚曰:‘家累千金,坐不垂堂’,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
shuò shí liú jīn烁石流金 | 谓温度极高,能将金石熔化。形容酷热。烁,通“铄”。 | 唐·康骈《剧谈录·狄惟谦请雨》:“是时炎旱累月,烁石流金,晴空万里。” |
jiāo jīn shuò shí焦金烁石 | 使金石熔化枯焦。形容天气酷热。 | 北齐 刘昼《刘子新论 大质》:“大热煊赫,焦金烁石。” |
jīn chán tuō qiào金蝉脱壳 | 金蝉:金黄色的知了;壳:坚硬的外皮。蝉变为成虫时脱去原来的外壳。比喻用计脱身;使对方不能及时发觉。 | 元 马致远《任风子》第四折:“天也,我几时能够金蝉脱壳?” |
diàn hé jīn chāi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
jīn gé zhī nàn金革之难 | 金革:兵器和铠甲;难:灾难。指战乱。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宋意传》:“帝躬服金革之难。” |
jiāo jīn shuò shí燋金烁石 | 使金石销熔,形容天很酷热。 | 北齐 刘昼《新论 大质》:“大热煊赫,燋金烁石。” |
juān jīn dǐ bì捐金抵璧 | 谓不重财物。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 语本晋·葛洪《抱朴子·安贫》:“上智不贵难得之财,故唐虞捐金而抵璧。” |
jīn fēng wèi dòng chán xiān jué金风未动蝉先觉 | 金风:秋风;蝉:知了。秋风未起而蝉已经先知道。比喻事先觉察到将要发生的事情。 | 元·尚仲贤《三夺槊》第二折:“可知道金风未动蝉先觉,那宝剑得来你怎消?” |
yī zì jiān jīn一字兼金 | 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 | 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苏、黄遗墨流传至今者,一字兼金。” |
jīn huá diàn yǔ金华殿语 | 金华殿:宫殿名。指一般水平的讲述。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刘曰:‘此未关至极,自是金华殿之语。’” |
jīn jiā yù suǒ金枷玉锁 | 枷:套在脖子上的刑具;锁:用铁环连接而成的刑具。比喻儿女既是父母的宝贝,又是负担和包袱。 | 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二折:“到来日只少个殃人祸,儿女是金枷玉锁。” |
yī hú qiān jīn一壶千金 | 壶:通“瓠”,瓠瓜,中空,能浮在水面。比喻东西虽然轻微,用得到的时候便十分珍贵。 | 《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
liè huǒ jiàn zhēn jīn烈火见真金 | 真金是不怕烈火烧的,所以只有在烈火中才能鉴别出是不是真金。比喻在关键时刻最能考验人。 | |
yù guī jīn niè玉圭金臬 | 比喻重要的准则或法度。圭,观测日影的仪器;臬,靶子。金玉言其贵重。 | 清·梁绍壬《两般秋雨庵随笔·圣谷篇语》:“国朝《岭南文钞》张南山《圣谷篇》语云:果中有核,肉中有骨,言中有物。三语括尽要旨,修辞家宜奉为玉圭金臬。” |
jīn yù jǐn xiù金玉锦绣 | 指精美珍贵的东西。也比喻巧妙的计策。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 |
yù xiāo jīn guǎn玉箫金管 | 见“玉箫金管”。 | 唐·李白《江上行》:“木兰之枻沙棠舟,玉箫金管坐两头。”:宋·周邦彦《蓦山溪》词“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独爱莼羹美。” |
jīng chéng suǒ jiā,jīn shí wéi kuī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 精诚:至诚,真心诚意;加:施及;亏:毁坏。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属和石头毁坏。 | 汉·王充《论衡·感虚》:“精诚所加,金石为亏。” |
jīn xiāng yù guǒ金镶玉裹 | 喻荣华的生活。 | 清·蒋士铨《空谷香·饮刃》:“可又来,他自有雌雄一窠,受用着金镶玉裹,成就了富贵的姻缘,要穷人做什么。” |
duī jīn dié yù堆金迭玉 | 形容财富极多。 | 唐 韩愈《华山女》诗:“抽钗脱钏解环佩,堆金迭玉光青荧。” |
gōu jīn yú yǔ钩金舆羽 | 二者悬殊太大,不可作比。 | 《孟子·告子下》:“金重于羽者,岂谓一钩金与一舆羽之谓哉。” |
yín píng jīn wū银屏金屋 | 形容极其华丽的住宅和陈设。借指富家大族。 | 清·龚自珍《定风波》词:“须信银屏金屋里,一例,琪花不称槛前栽。” |
jīn yín cái bǎo金银财宝 | 钱财和珍宝。泛指钱财。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6回:“再说卢俊义奔到家里,不见了李固和那婆娘,且叫众人把应有家私金银财宝,都搬来装在车子上,往梁山泊给散。” |
huáng jīn shì jiè黄金世界 | 形容美好完善的境地。 | |
jīn shí zhī yán金石之言 | 比喻非常宝贵的教导或劝告。 | 清 褚人获《隋唐演义》第11回:“兄长金石之言,小弟当铭刻肺腑。” |
liè huǒ zhēn jīn烈火真金 | 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比喻英雄本色不变;也作“烈火见真金”。 | |
jīn xiàng yù zhì金相玉质 | 比喻文章的形式和内容都完美。也形容人相貌端美。 | 汉 王逸《<离骚>序》:“所谓金相玉质,百世无匹,名垂罔极,永不刊灭者矣。” |
jīn tí yù xiè金题玉躞 | 金题:用泥金书写的题签;玉躞:系缚书卷的玉别子(又称插签)。指极精美的书画或书籍的装璜。 | 宋 米芾《书史》:“隋唐藏书,皆金题玉躞,锦贉绣褫。” |
jīn wū zhī xuǎn金屋之选 | 谓被贵人选为妻室。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只是小女貌丑,恐不足岂金屋之选,相烦好言达上。” |
jīn shí zhī jì金石之计 | 比喻最安全的计策。 | 汉·陆贾《新语·资执》:“欲辞晋献公譬马之赂,而不假之夏阳之道,岂非金石之计哉?” |
yù lóu jīn què玉楼金阙 | 美玉砌成的楼房,金子建成的宫殿。形容宫殿楼阁富丽堂皇。 | 南宋·王清惠《满江红·题驿壁》:“曾记得、春风雨露,玉楼金阙。” |
mù yè huái jīn暮夜怀金 | 比喻暗中行贿。 | 《后汉书·杨震传》:“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密愧而出。” |
yù táng jīn mén玉堂金门 | 玉堂:汉代殿名;金门:汉代宫门名。指翰林院。比喻高官显爵。 | 汉·荀悦《汉纪·成章纪》:“玉堂金门至尊之居,阴盛而灭阳,窃有宫室之象,玉氏之应。” |
jīng chéng suǒ zhì,jīn shí wéi kāi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 人的诚心所到,能感动天地,使金石为之开裂。比喻只要专心诚意去做,什么疑难问题都能解决。 | 战国·宋·庄周《庄子·渔父》:“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yù kūn jīn yǒu玉昆金友 |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 北朝魏·崔鸿《十六国春秋·前凉录·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
gǒu xù jīn diāo狗续金貂 | 比喻滥封的官吏。 | 清·筱波山人《爱国魂·勤王》:“嗟满座狗续金貂,则索要清海宇谁把狼烟扫?” |
yù nǚ jīn tóng玉女金童 | 道教语,指侍奉仙人的童男童女。后泛指天真活泼的男女儿童。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回:“左壁厢天丁力士,参随着太乙真君;右势下玉女金童,簇捧定紫微大帝。” |
jīn shí wèi kāi金石为开 | 金属和石头都会被打开。常与“精诚所至”连用。比喻真诚能产生巨大的感动力量;从而战胜一切困难。 | 西汉 刘向《新序 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
shuò jīn huǐ gǔ铄金毁骨 | 比喻毁谤太多,使人无以自存。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张仪列传》:“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pái shā jiǎn jīn排沙简金 | 排:除去;简:选取。拨开沙子来挑选金子。比喻从大量的东西中选取精华。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潘文烂若披锦,无处不善;陆文若排沙简金,往往见宝。” |
yù yè jīn bō玉液金波 | 比喻美酒。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三折:“他其实咽不下玉液金波。” |
jīn mén xiù hù金门绣户 | 指富贵人家。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41回:“怨不得姑娘不认得;你们在这金门绣户里,那里认的木头?” |
jiā yǒu bì zhǒu,xiǎng zhī qiān jīn家有弊帚,享之千金 | 弊帚:破扫帚;享:供奉。自家的破扫帚被认为价值千金。比喻自己的东西即使不好也倍觉珍贵。有时用于自谦。 | 汉 班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zì bǐ yú jīn自比于金 | 把自己比作尚未冶炼的黄金。比喻未成熟,急需锻炼 | 《新唐书·魏徽传》:“朕方自比于金,以卿为良匠而加砺焉,卿虽疾未及衰,庸得便尔。” |
yù yǒu jīn kūn玉友金昆 | 友、昆:指兄弟。对他人兄弟的美称。 | 北朝 魏 崔鸿《十六国春秋 前凉录 辛攀》:“辛攀,字怀远,陇西狄道人也。兄鉴旷,弟宝迅,皆以才识著名。秦、雍为之谚曰:\'三龙一门,金友玉昆。\'” |
yū jīn yè zǐ纡金曳紫 | 佩带金印紫绶。指身居高位。 | 明 袁宗道《贺阳曲金令君父母荣封序》:“纡金曳紫者,多摧兰折玉之叹。” |
yū zhū huái jīn纡朱怀金 | 纡:系结;朱:朱绂,系印的红色丝带;怀:怀藏;金:金印。比喻做了大官。 | 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使我纡朱怀金,其乐不可量也。” |
jīn diāo huàn jiǔ金貂换酒 | 取下冠饰换美酒。形容不拘礼法,恣情纵酒。 | 《晋书 阮孚传》:“迁黄门侍郎、散骑常侍。尝以金貂换酒,复为所司弹劾,帝宥之。” |
zhòng jīn jiān zǐ重金兼紫 | 谓一门中有数人佩金印紫绶,极言荣显。秦汉列侯以上皆金印紫绶。 | 《后汉书·宦者传·吕强》:“中常侍曹节、王甫、张让等,及侍中许相,并为列侯……又并及家人,重金兼紫,相继为蕃辅。”李贤注:“金印紫绶。重、兼,言累积也。” |
jīn jīng yù yè金精玉液 | 旧指一种仙药。也指珍贵的饮料。 | 《汉武帝外传》:“太上之药,有风实云子,金精玉液。” |
huái jīn tuō zǐ怀金拖紫 | 见“怀金垂紫”。 | 晋·陆机《谢平原内史表》:“复得扶老携幼,生出狱户,怀金拖紫,退就散辈。” |
huái jīn chuí zǐ怀金垂紫 | 旧指官尊位高,荣耀显贵。金:指金印。紫:指系印的紫色丝带。 | 《后汉书·冯衍传下》:“衍少事名贤,经历显位,怀金垂紫,揭使奉节。” |
bì zhǒu qiān jīn弊帚千金 | 对自家的破旧扫帚,也看成价值千金。比喻对己物的珍视。弊,一本作“敝”。 | 语出《东观汉记 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jī jīn zhì dǒu积金至斗 | 积:聚;斗:北斗星。金子堆积得有北斗星那么高。形容积累的财物极多。 | 唐·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亿万持衡价,锱铢挟契论。堆时过北斗,积处满西园。” |
zǐ nǚ jīn bó子女金帛 | 子女:指年轻的男女奴婢。指人民和财物。也泛指财物、财产。 | 《宋史·岳飞传》:“金贼所爱,惟子女金帛,志已骄惰。” |
jīn shí zhī gōng金石之功 | 金:指钟鼎类。石:指碑碣类。刻在钟鼎碑碣之上,永不磨灭的功勋。 | |
dài jīn pèi zǐ带金佩紫 | 金:金印。紫:紫绶。带着金印,佩着紫绶。形容地位非常显赫。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吾闻丈夫处世,当带金佩紫。” |
jīn fēng yù lù金风玉露 | 泛指秋天的景物。 | 唐 李商隐《辛未七夕》诗:“由来碧落银河畔,可要金风玉露时。” |
zhuó jīn zhuàn yù酌金馔玉 | 喝酒的杯子是金的,盛菜肴的器皿是玉的。极言饮宴的奢侈豪华。 | 唐·骆宾王《帝京篇》:“平台戚里带崇墉,酌金馔玉待鸣钟。” |
dà mǎ jīn dāo大马金刀 | ①形容豪爽,气派大。②形容说话直率锋利,不留情面。 | 《儿女英雄传》第八回:“那姑娘大马金刀的坐在上面,反眉一皱,说:‘你怎么这么俗啊?起来!’” |
yī kuì qiān jīn一壸千金 | 比喻物虽微贱,关键时得其所用,便十分宝贵。 | |
jīn gē tiě jiǎ金戈铁甲 | 同“金戈铁马”。 | 元·乔吉《两世姻缘》第三折:“他如今管领着金戈铁甲,簇拥着鼓吹鸣笳,他虽是违条犯法,咱无甚势剑铜铡。” |
jīn gāng nǔ mù金刚努目 | 形容面目威猛可畏。 | 《太平广记》卷一七四引宋·庞元英《谈薮·薛道衡》:“隋吏部侍郎薛道衡,尝游钟山开善寺,谓小僧曰:‘金刚何为努目?菩萨何为低眉?’小僧答曰:‘金刚努目,所以降伏四魔;菩萨低眉,所以慈悲六道。’道衡怃然不能对。” |
cùn jīn nán mǎi cùn guāng yīn寸金难买寸光阴 | 光阴:时间。形容时间的可贵,应该十分珍惜。 | 《西洋记》第11回:“可叹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寸金使尽金还在,过去光阴哪里寻?” |
jīn gē tiě qí金戈铁骑 | 见“金戈铁马”。 | 清·汪琬《〈苑西集〉序》:“我太祖、太宗发祥之址,与夫金戈铁骑百战创业之区,皆所跋涉而导从。” |
ē jīn niào yín屙金溺银 | 比喻生存有术。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
qiān jīn zhī tǐ千金之体 | 形容富贵女子的娇贵身体。 | 老舍《老张的哲学》第24回:“女儿千金之体万一有些差错,咱们祖宗的名声可要紧呀!” |
qiān jīn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yè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 | 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 | 《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
jīn fēng sòng shuǎng金风送爽 | 金风:指秋天的风。古时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秋为金。秋风带来了凉意。 | 鲁迅《孔诞祝圣言感》:“金风送爽,凉露惊秋。” |
jīn chāi huàn jiǔ金钗换酒 | 形容贫穷潦倒,落魄失意。 | 唐 元稹《三遣悲怀》诗之一:“顾我无衣搜荩箧,泥他沽酒拔金钗。” |
yù yè jīn jiāng玉液金浆 | 比喻美酒。 | 《汉武故事》:“太上之药有中华紫蜜、云山朱蜜、玉液金浆。” |
jīn bō yù yè金波玉液 | 比喻美酒。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今闻老母被囚,虽金波玉液不能下咽矣。” |
jī jīn lèi yù积金累玉 | 金玉堆积。形容财富很多。 | 东汉·王充《论衡·命禄篇》:“积金累玉,未必陶朱之智。” |
qiān jīn bǐ wū千金比屋 | 有千金财产的人家一家连着一家。 | |
yī nuò qiān jīn一诺千金 | 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jīn zhāng zǐ shòu金章紫绶 | 紫色印绶和金印,古丞相所用。后用以代指高官显爵。 | 《晋书 舆服志》:“贵人、夫人、贵嫔是为三夫人,皆金章紫绶。” |
jī gǔ míng jīn击鼓鸣金 | 古时两军作战时用鼓和金发号施令,击鼓则进,鸣金则退。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张辽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羊放马。” |
yī xiào qiān jīn一笑千金 | 美女一笑,价值千金。形容美人一笑很难得。 | 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
huǒ yǎn jīn jīng火眼金睛 | 睛:眼珠。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比喻眼光十分犀利;能识别真伪。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我老孙火眼金睛,认得好歹。” |
yī gù qiān jīn一顾千金 | 顾:看。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 三国·魏·曹植《失題(有美一人)》诗:“一顾千金重,何必珠玉钱?” |
qiāng jīn míng yù锵金鸣玉 | 金玉相撞而发声。比喻音节响亮,诗句优美。 | 唐·骆宾王《帝京篇》:“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
bù kàn fó miàn kàn jīn miàn不看佛面看金面 | 不看那方面的情面,也要看这方面的情面。 | 王统照《银龙集·站长》:“我如果是个连长,或是个把书记官,不看佛面看金面,还有这场事?” |
jīn bì yíng huáng金碧荧煌 | 同“金碧辉煌”。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兖王假山成,请宫僚观之,姚坦熟视曰:‘此血山耳。’开宝塔成,田锡上疏曰:‘众以为金碧荧煌,臣以为涂膏衅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