扼腕叹息的成语故事
拼音è wàn tàn xī
基本解释扼:握住;抓住。握着手腕发出叹息的声音。形容十分激动地发出长叹的情态。
出处晋 王隐《晋书 刘锟传》:“臣所以泣血宵呤扼腕长叹者也。”
暂未找到成语扼腕叹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扼腕叹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一倡三叹 | 《荀子·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一唱三叹 | 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
一息万变 | 宋·胡宏《题上封寺》:“风云万变一瞬息,红尘奔走真徒劳。” |
一息奄奄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七回:“紫鹃等看去,只有一息奄奄,明知劝不过来,惟有守着流泪。” |
一息尚存 | 先秦 孔子《论语 泰伯》:“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宋 朱熹集注:“一息尚存,此志不容少懈,可谓远矣。” |
不遑宁息 | 《三国志 吴书 韦曜传》:“故勉精历操,晨兴夜寐不遑宁息,经之以岁月,累之以日力。” |
与时消息 | 《周易 丰》:“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后汉书 孔融传》:“故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而欲绳之以古行刑,投之以残弃,非所谓与时消息者也。” |
与民休息 | 东汉·班固《汉书·昭帝纪》:“海内虚耗,户口减半,光知时务之要,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
东窗消息 | 明·无名氏《精忠计·东窗》:“心事难凭枉致疑,夫人其实好心机,凭此黄柑无后患,东窗消息少人知。” |
买牛息戈 | 明·何景明《雁门太守行》:“太守下牛,买牛息戈。” |
亡羊之叹 | |
人亡政息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
人鼠之叹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
仆旗息鼓 | 《新唐书·南蛮传》:“会蛮踵来,还攻大度河,仆旗息鼓。” |
付之一叹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前日之事,我也不计较长短,付之一叹罢了。” |
仰人鼻息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袁绍孤客穷军,仰我鼻息,譬犹婴儿在股掌之上,绝其哺乳,立可饿杀。” |
仰屋兴叹 | |
仰屋窃叹 | 《资治通鉴·汉纪明帝永平十四年》:“及其归舍,口虽不言而仰屋窃叹,莫不知其多冤,无敢牾陛下言者。” |
仰息他人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婴宁》:“转思三十里非遥,何必仰息他人。” |
仰承鼻息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回省之后,不特通省印委人员仰承鼻息,就是抚台……有时还让他三分。” |
休养生息 | 唐 韩愈《平淮西碑》:“高宗、中、睿,休养生息,至于玄宗,受报收功。” |
保境息民 | 《周书 刘雄传》:“先是,国家与齐通好,约言各保境息民,不相侵扰。” |
偃兵息甲 | 后魏·高允《征士歌》:“于是偃兵息甲,修立文学。” |
偃旗息鼓 | 晋 陈寿《三国志 蜀志 赵云传》:“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裴松之注引《赵云别传》:“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 |
偃武息戈 | 《后汉书·公孙述传》:“嚣(隗嚣)不及此时推危乘胜,以争天命,而退欲为西伯之事,尊章句,宾友处士,偃武息戈,卑辞事汉,喟然自以文王复出也。” |
偃甲息兵 | |
停瞋息怒 | |
兴丞相叹 | 西汉·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