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
[唐代]:李白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
粉壁為空天,丹青狀江海。
遊雲不知歸,日見白鷗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願挂冠。
松溪石磴帶秋色,愁客思歸坐曉寒。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译文及注释
译文
墙壁雪白正可作天空,用丹青绘出江海。
浮云不知归还,白鸥日日长在。
博平真人王志安,沉吟画前欲辞官。
秋色笼罩着松溪和石阶,拂晓的凉意使愁客想把家还。
注释
博平:唐河北道博平郡的博平县,在今山东省聊城市西北。王志安,生平不详。
粉图:画在粉壁上的画图。
粉壁:用白石灰粉刷的墙壁。
游云:指在外做官的人,一作浮云。
真人:道家称存养本性的得道的人。
挂冠:挂冠,即辞官。冠,帽子。
石磴(dèng):石阶。
“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鉴赏
赏析
“粉壁为空天,丹青状江海”这两句运用铺叙的手法,描绘出一幅粉壁为天、下有江海的绝妙景致,意境极为开阔,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侧面表现出诗人超脱的想像力,虽写观画感受,却使读者如身临其境,表达出诗人在咏物题画等方面有相当高超的技巧。
“游云不知归,日见白鸥在”描绘一幅浮云飘泊不定、在烟云深处寻找鸥鸟身影的景致,意境极为幽闲,表现了作者隐逸的思想、追求自由的精神和旷达的情怀。此两句有紧扣上文,烘托气氛,皆写画中景物:天空、江海、浮云、白鸥,为下文写王志安的归隐之思作铺垫。
“博平真人王志安,沈吟至此愿挂冠”通过写借用博平真人王志安欲“挂冠”的归隐心,表露出诗人的江海之志。既是明写,亦是喻己。
“松溪石磴带秋色,愁客思归坐晓寒”运用融情于景的手法,笼罩在“秋色”中的“松溪”、“石磴”无不带有诗人、画家的感情因素。结得自然,而又落脚于“秋”字,自然地点明了寄诗抒怀的时间,从而联想到自已的身世,漂泊不定如浮云一般。“愁客”、“思归”,字里间处处充溢着客居思归的酸楚之情,让诗句意境显得清寂或清峭,情绪上则带着比较重的孤独感。
云、风、雷、电,天、海、月、日、涛,是李白爱入诗的事物。凌、挥、飞、吼,奔、卷、横、啸是李白最爱入诗的动词。此诗借用“空天”、“江海”、“游云”、“日见”、“带”、“坐”等有巨大气势的事物和表现大起大落的动词,使得诗意具有飞扬跋扈、迅猛阔大、不可一世的气势,易使读者产生激昂振奋的感觉,同时描写了画上的美景,又表达了思乡的感情。在诗歌格式上,五言与七言融合一体,也体现了李白不拘一格、自由奔放的诗歌特色。
创作背景
詹锳先生《李白诗文系年》云:此诗于开元二十五年(737)而作。
唐代·李白的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李白的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李白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
► 李白的诗(143篇)〕
宋代:
陆游
自古高楼伤客情,更堪万里望吴京。
故人不见暮云合,客子欲归春水生。
瘴疠连年须药石,退藏无地著柴荆。
诸公勉书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自古高樓傷客情,更堪萬裡望吳京。
故人不見暮雲合,客子欲歸春水生。
瘴疠連年須藥石,退藏無地著柴荊。
諸公勉書平戎策,投老深思看太平。
清代:
纳兰性德
轻烟雨小,望里青难了。一缕断虹垂树杪,又是乱山残照。
凭高目断征途,暮云千里平芜。日夜河流东下,锦书应托双鱼。
輕煙雨小,望裡青難了。一縷斷虹垂樹杪,又是亂山殘照。
憑高目斷征途,暮雲千裡平蕪。日夜河流東下,錦書應托雙魚。
唐代: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连江 一作:连天)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丹阳城南秋海阴,丹阳城北楚云深。
高楼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連江 一作:連天)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丹陽城南秋海陰,丹陽城北楚雲深。
高樓送客不能醉,寂寂寒江明月心。
金朝:
刘仲尹
楼宇沉沉翠几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带晚虹垂雨,树影涵秋鹊唤风。
人不见,思何穷,断肠今古夕阳中。碧云犹作山头恨,一片西飞一片东。
樓宇沉沉翠幾重,辘轳亭下落梧桐。川光帶晚虹垂雨,樹影涵秋鵲喚風。
人不見,思何窮,斷腸今古夕陽中。碧雲猶作山頭恨,一片西飛一片東。
清代:
郑文焯
一半黄梅杂雨晴,虚岚浮翠带湖明,闲云高鸟共身轻。
山果打头休论价,野花盈手不知名,烟峦直是画中行。
一半黃梅雜雨晴,虛岚浮翠帶湖明,閑雲高鳥共身輕。
山果打頭休論價,野花盈手不知名,煙巒直是畫中行。
清代:
王国维
绝顶无云,昨宵有雨。我来此地闻天语。疏钟暝直乱峰回,孤僧晓度寒溪去。
是处青山,前生俦侣。招邀尽入闲庭户。朝朝含笑复含颦,人间相媚争如许。
絕頂無雲,昨宵有雨。我來此地聞天語。疏鐘暝直亂峰回,孤僧曉度寒溪去。
是處青山,前生俦侶。招邀盡入閑庭戶。朝朝含笑複含颦,人間相媚争如許。
清代:
龚自珍
一帽红尘,行来韦杜人家北。满城风色,漠漠楼台隔。
目送飞鸿,景入长天灭。关山绝,乱云千叠,江北江南雪。
一帽紅塵,行來韋杜人家北。滿城風色,漠漠樓台隔。
目送飛鴻,景入長天滅。關山絕,亂雲千疊,江北江南雪。
元代:
马致远
渔灯暗,客梦回。一声声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万里,是离人几行清泪。(清泪 一作:情泪)
漁燈暗,客夢回。一聲聲滴人心碎。孤舟五更家萬裡,是離人幾行清淚。(清淚 一作:情淚)
元代:
元好问
携将玉友寻花寨,看褪梅妆等杏腮,休随刘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来。
攜将玉友尋花寨,看褪梅妝等杏腮,休随劉阮到天台。仙洞窄,且唱喜春來。
明代:
陆娟
津亭杨柳碧毵毵,人立东风酒半酣。
万点落花舟一叶,载将春色过江南。
津亭楊柳碧毵毵,人立東風酒半酣。
萬點落花舟一葉,載将春色過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