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豆词四首·其四
[清代]:王国维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痴。
留取他年银烛下,拈来细与话相思。
勻圓萬顆争相似,暗數千回不厭癡。
留取他年銀燭下,拈來細與話相思。
“红豆词四首·其四”译文及注释
译文
均匀圆润的相思豆,千颗万颗是那么相似。暗自数上千百回,也不厌倦自己的痴情。
把它保存下来,等到将来跟她在银烛之下,一颗一颗拈出来细细地倾诉相思之情。
注释
厌:厌倦。
痴:痴情。
拈:用指尖夹取。
“红豆词四首·其四”鉴赏
赏析
这首诗是对红豆表相思的叹赏。
上首诗已表明,即使红豆本无知觉,但它既然被当作相思的象征,有意抛却已不可能。于是本首自然过渡到对手头红豆的把玩赞赏上来。“争相似”,怎么那样相似,表难以分辨。“不厌痴”,不怕他人笑自己心痴。诗人亦知红豆本无所谓思与不思,但自已数起恋人相赠的红豆来,竟那样认真,那样痴迷,早已把其他事物置于脑后,真把它看成了相思泪水的结晶。诗人对相思的一往情深,对红豆意象的缠绵思绪,正是“赤子之心”的生动体现。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四首。此诗作于清光绪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该组诗亦以红豆喻情思,显系作者出行在外时,抚摸手中的红豆,忆念赠其相思豆的闺中人而作。萧艾《王国维诗词笺校》题解云:“此诗为作者早期作品,非有意仿效前人为之。观其一往情深,殆诗人忆内之作欤?”
清代·王国维的简介

王国维(1877年—1927年),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汉族,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我国近现代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
► 王国维的诗(60篇)〕
清代:
王国维
匀圆万颗争相似,暗数千回不厌痴。
留取他年银烛下,拈来细与话相思。
勻圓萬顆争相似,暗數千回不厭癡。
留取他年銀燭下,拈來細與話相思。
宋代:
柳永
有美瑶卿能染翰。千里寄、小诗长简。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常珍重、小斋吟玩。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似频见、千娇面。
有美瑤卿能染翰。千裡寄、小詩長簡。想初襞苔箋,旋揮翠管紅窗畔。漸玉箸、銀鈎滿。
錦囊收,犀軸卷。常珍重、小齋吟玩。更寶若珠玑,置之懷袖時時看。似頻見、千嬌面。
清代:
王国维
樱桃花底。相见颓云髻。的的银釭限意。消得和衣浓睡。
当时草草西窗。都成别后思量。料得天涯异日,应思今夜凄凉。
櫻桃花底。相見頹雲髻。的的銀釭限意。消得和衣濃睡。
當時草草西窗。都成别後思量。料得天涯異日,應思今夜凄涼。
清代:
邵瑞彭
十二楼前生碧草。珠箔当门,团扇迎风小。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道。
十二樓前生碧草。珠箔當門,團扇迎風小。趙瑟秦筝彈未了,洞房一夜烏啼曉。
忍把千金酬一笑?畢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錦字無憑南雁杳,美人家在長幹道。
金朝:
李俊民
忍泪出门来,杨花如雪。惆怅天涯又离别。碧云西畔,举目乱山重叠。据鞍归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肠千结。敢向青天问明月。算应无恨,安用暂圆还缺?愿人长似,月圆时节。
忍淚出門來,楊花如雪。惆怅天涯又離别。碧雲西畔,舉目亂山重疊。據鞍歸去也,情凄切!
一日三秋,寸腸千結。敢向青天問明月。算應無恨,安用暫圓還缺?願人長似,月圓時節。
宋代:
柳永
绣帏睡起。残妆浅,无绪匀红补翠。藻井凝尘,金梯铺藓。寂寞凤楼十二。风絮纷纷,烟芜苒苒,永日画阑,沈吟独倚。望远行,南陌春残悄归骑。
凝睇。消遣离愁无计。但暗掷、金钗买醉。对好景、空饮香醪,争奈转添珠泪。待伊游冶归来,故故解放翠羽,轻裙重系。见纤腰,图信人憔悴。
繡帏睡起。殘妝淺,無緒勻紅補翠。藻井凝塵,金梯鋪藓。寂寞鳳樓十二。風絮紛紛,煙蕪苒苒,永日畫闌,沈吟獨倚。望遠行,南陌春殘悄歸騎。
凝睇。消遣離愁無計。但暗擲、金钗買醉。對好景、空飲香醪,争奈轉添珠淚。待伊遊冶歸來,故故解放翠羽,輕裙重系。見纖腰,圖信人憔悴。
清代:
纳兰性德
彤霞久绝飞琼宇,人在谁边?人在谁边,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销被冷残灯灭,静数秋天,静数秋天,又误心期到下弦。
彤霞久絕飛瓊宇,人在誰邊?人在誰邊,今夜玉清眠不眠。
香銷被冷殘燈滅,靜數秋天,靜數秋天,又誤心期到下弦。
宋代:
郑会
酴醾香梦怯春寒,翠掩重门燕子闲。
敲断玉钗红烛冷,计程应说到常山。
酴醾香夢怯春寒,翠掩重門燕子閑。
敲斷玉钗紅燭冷,計程應說到常山。
五代:
孙光宪
留不得,留得也应无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扬州初去日。
轻别离,甘抛掷,江上满帆风疾。却羡彩鸳三十六,孤鸾还一只。
留不得,留得也應無益。白纻春衫如雪色,揚州初去日。
輕别離,甘抛擲,江上滿帆風疾。卻羨彩鴛三十六,孤鸾還一隻。
清代:
王国维
别浦盈盈水又波,凭栏渺渺思如何?
纵教踏破江南种,只恐春来茁更多。
别浦盈盈水又波,憑欄渺渺思如何?
縱教踏破江南種,隻恐春來茁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