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陆游的诗 > 夜读兵书

夜读兵书

[宋代]:陆游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

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

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


“夜读兵书”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盏孤灯将秋夜照得通明,我正在深山认真阅读兵书。

平生心愿是奔赴万里边防,手拿武器为保卫祖国战斗。

战死在沙场是志士的本分,耻于厮守在妻子儿女身旁。

能否为国立功这要看机遇,预料前程如何未免太迂疏。

哀鸿遍野人民正啼饥号寒,岁月蹉跎使贫儒深感心忧。

可叹镜中的容颜日渐衰老,怎锈永葆丰满润泽的肌肤!

注释

耿:照明。

霜夕:秋夜。

穷山:人迹罕至的深山僻壤。

万里:是虚数,形容极远之地,指边远的地方。

戈: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的一种长柄兵器,司横击,亦可钩杀;这里代指兵器。

妻孥(nú):妻子和儿女。

邂逅:偶然遇见。

逆料:预料。政:同“正”。

疏:疏阔、迂阔,脱离实际。意谓事前推测不免迂阔疏于事理。

陂泽(bēi zé):地势低洼积水处。喻指恶劣的处境。

饥鸿:指忍饥挨饿、流离失所的民众。语出《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贫儒:作者自称。

长肤腴(fū yú):永不衰老的意思。

肤腴:皮肤丰满润泽。

“夜读兵书”鉴赏

赏析

这首五言古诗是诗人早期的一首爱国诗篇,即事而言怀,自述研读兵书的心境和情怀,是一位不得志的爱国志士的自我写照。

“孤灯耿霜夕,穷山读兵书”,一个孤灯照耀的秋夜里,诗人独自在人烟稀少的深山里阅读研习兵书。茫茫夜色,漫天冷霜,一盏寒灯,孤寂清冷,但诗人的报国之志却没有丝毫消歇。

“平生万里心,执戈王前驱”,一生都抱有立功于千万里之外的雄心壮志。“万里”是虚数,形容极远之地,这里指边远的地方。手执锋利的兵器,为君王冲锋陷阵,奋勇杀敌,这是何等威猛雄壮。

“战死士所有,耻复守妻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是仁人志士应有之义,如果只想着厮守在妻子儿女身边,尽享天伦之乐,而忘掉报国之志,失去誓死杀敌的气概,则是万分可耻的。

“成功亦邂逅,逆料政自疏”,到这里诗歌的格调由高昂转为低沉。

“陂泽号饥鸿,岁月欺贫儒”,诗人一己的理想虽然不能实现,但他仍胸怀天下苍生。

“叹息镜中面,安得长肤腴”,诗人痛惜之余,在镜子中看到自己憔悴的面答,为之深深叹息。

全诗蕴含着炽热而深挚的感情,同时能把一己之情和广大人民的悲惨境况联系起来,使得诗篇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诗的开篇描绘读兵书的时间和环境,烘托出一种孤寂的氛围,接下来发表感想。首先自述立志厮杀疆场、报效祖国,其次感叹人民的悲惨境遇和自己壮志未酬,最后喟叹岁月蹉跎,希望在有限的生命中去实现、完成理想和事业。诗中情景相互衬托,身处萧瑟之境,而心在万里之外的沙场上;流离失所的民众的哀号又把诗人拉回现实的情境中,通过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强烈对比,读者可以真切体会到诗人壮志难酬的心情。诗人的豪情壮志在现实中不免遭受拘迫,于是时而会生发出一种“骏马宝刀俱一梦”的失落之感。这种失落的情怀在诗中又主要表现为悲壮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创作于宋高宗绍兴二十六年(公元1156年)秋天,当时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被金人侵占,大好河山沦陷 于敌手。偏安一隅的南宋政权置失地于不顾,退让苟安,不图恢复。诗人自幼即喜读兵书,练武习剑,有匡济天下、恢复失地之愿,但他参加礼部考试时,却因其抗金主张与当朝者相左而被权臣秦桧黜免,只得返回家乡山阴,寓居云门山草堂,他的仕途进取之心却受到无情摧折,目睹时艰,又身陷厄运,深感实现驱逐敌人、解救百姓苦难的理想之艰难。心情激愤难平而写下这首诗。

陆游简介

宋代·陆游的简介

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 陆游的诗(44篇)

猜你喜欢

摸鱼儿·送座主德清蔡先生

清代纳兰性德

问人生、头白京国,算来何事消得。不如罨画清溪上,蓑笠扁舟一只。人不识,且笑煮、鲈鱼趁著莼丝碧。无端酸鼻,向岐路消魂,征轮驿骑,断雁西风急。

英雄辈,事业东西南北。临风因甚泣。酬知有愿频挥手,零雨凄其此日。休太息,须信道、诸公衮衮皆虚掷。年来踪迹。有多少雄心,几翻恶梦,泪点霜华织。


南中荣橘柚

唐代柳宗元

橘柚怀贞质,受命此炎方。

密林耀朱绿,晚岁有馀芳。

殊风限清汉,飞雪滞故乡。

攀条何所叹,北望熊与湘。


上韩公枢密二首·其二

宋代李清照

想见皇华过二京,壶浆夹道万人迎。

连昌宫里桃应在,华萼楼前鹊定惊。

但说帝心怜赤子,须知天意念苍生。

圣君大信明知日,长乱何须在屡盟。


送告八从军

唐代孟浩然

男儿一片气,何必五车书。

好勇方过我,多才便起予。

运筹将入幕,养拙就闲居。

正待功名遂,从君继两疏。


送元暠师诗

唐代柳宗元

侯门辞必服,忍位取悲增。

去鲁心犹在,从周力未能。

家山余五柳,人世遍千灯。

莫让金钱施,无生道自弘。


思佳客·题周草窗武林旧事

宋代张炎

梦里瞢腾说梦华。莺莺燕燕已天涯。蕉中覆处应无鹿,汉上从来不见花。

今古事,古今嗟。西湖流水响琵琶。铜驼烟雨栖芳草,休向江南问故家。


古意

宋代梅尧臣

月缺不改光,剑折不改刚。

月缺魄易满,剑折铸复良。

势利压山岳,难屈志士肠。

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


咏菊

清代曹雪芹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

唐代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其一

宋代黄庭坚

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

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

苦竹绕莲塘,自悦鱼鸟性。

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