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毛文锡的诗 > 柳含烟·御沟柳

柳含烟·御沟柳

[五代]:毛文锡

御沟柳,占春多,半出宫墙婀娜。有时倒影蘸轻罗,麴尘波。

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栽培得地近皇宫,瑞烟浓。


“柳含烟·御沟柳”译文及注释

译文

禁苑水沟边的柳树,占尽了明媚的春光。那婀娜的枝条一半飘出了宫墙,有时又倒映在轻罗一般的水面上,拂起淡黄的涟漪。

昨日君王巡游上苑,春风吹过它的腰肢更加纤软。它被栽培在皇宫中受尽恩宠,枝条上笼罩着祥和的轻烟。

注释

柳含烟:唐教坊曲名,用作词调。双调,四十五字,上片五句三平韵,下片四句二仄韵转二平韵。换头二句例用仄韵,余皆平韵。

御沟柳:宫苑中皇家所植的柳树。御沟:禁苑中的流水渠。据《古今注》载,长安御沟,引终南山水从宫内过,亦曰“禁沟”。唐代所传“红叶题诗”的故事,即言从御沟中流出红叶,上有题诗。

婀娜(ē nuó):柔细而俏美的样子。

蘸(zhàn)轻罗:如轻罗绸沾渍于水中。蘸:在水或其他液体里沾一下。这里是写柳枝倒影在水中如轻罗一片。

曲尘波:荡漾着浅黄色的微波。

金銮:唐代大明宫内有金銮殿,为帝王朝会之处。此以金銮代替皇帝车辇。

上苑:供帝王玩赏、打猎的园林。《新唐书·苏良嗣传》:“帝遣宦者采怪竹江南,将莳上苑。”

亚:同“压”。舞腰:比喻柳条袅娜。

得地:得到适宜生长的土壤。

“柳含烟·御沟柳”鉴赏

赏析

这首词先描写了柳的风姿美态,再写其得宠于一时,颇为风光的情形。全篇正是从这两个方面渲染了御沟柳得意神情。明是咏写御沟柳沐浴皇恩,成为帝王生活的点缀,实则却是讽刺那些小人得志者或一些得宠之人。

御沟之柳,描写如人,如婀娜轻柔的女子。作者抓住其“栽培得地”来写,因柳近皇宫,所以说它“占春多”。写柳树的影映水时作者用笔很细,着色很新,细细的柳丝影映水中,好像轻丝细罗织成,染得水波一片淡黄。当然,光有美丽还不够,还得要皇帝宠爱才好。下片写柳的媚态,写柳近皇宫,得福得吉祥得天独厚。

此词赋咏御沟柳沐浴皇恩,成为宫廷升平生活的点缀,其实蕴含着词人自己的仕进之想。由于供奉内廷的身份,毛文锡的词作经常流露出贵族享乐的情趣。这首词带有鲜明的皇家气派,宣扬“不如移植在金门,近天恩”、“栽培得地近皇宫,瑞烟浓”,柳枝的依附高门,恰正是毛文锡人格精神的形象写照。

创作背景

毛文锡的《柳含烟·御沟柳》约写于后唐同光三年(公元925)李存勗灭前蜀之后,是宫廷应制之作。该作品代表了唐代唱和类著辞的主要一些形式。宫柳题材的作品,曾有两次大量创作,第一次是在大历十二年(777)的一次进土考试;第二次是贞元八年(公元792)的一次进士考试,此后,唐代的宫柳类作品走入成熟,毛文锡的《柳含烟》正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创作的。

毛文锡简介

五代·毛文锡的简介

毛文锡

唐末五代时人,字平珪,高阳(今属河北人),一作南阳(今属河南)人。年十四,登进士第。已而入蜀,从王建,官翰林学士承旨,进文思殿大学士,拜司徒,蜀亡,随王衍降唐。未几,复事孟氏,与欧阳烔等五人以小词为孟昶所赏。《花间集》称毛司徒,著有《前蜀纪事》《茶谱》,词存三十二首,今有王国维辑《毛司徒词》一卷。

...〔► 毛文锡的诗(37篇)

猜你喜欢

柳含烟·御沟柳

五代毛文锡

御沟柳,占春多,半出宫墙婀娜。有时倒影蘸轻罗,麴尘波。

昨日金銮巡上苑,风亚舞腰纤软。栽培得地近皇宫,瑞烟浓。


柳含烟·章台柳

五代毛文锡

章台柳,近垂旒,低拂往来冠盖。朦胧春色满皇州,瑞烟浮。

直与路边江畔别,免被离人攀折。最怜京兆画蛾眉,叶纤时。


临江仙·寒柳

清代纳兰性德

飞絮飞花何处是,层冰积雪摧残,疏疏一树五更寒。爱他明月好,憔悴也相关。

最是繁丝摇落后,转教人忆春山。湔裙梦断续应难。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


途次宿友人别墅

五代谭用之

千里崤函一梦劳,岂知云馆共萧骚。半帘绿透偎寒竹,

一榻红侵坠晚桃。蛮酒客稀知味长,蜀琴风定觉弦高。

感君岩下闲招隐,细缕金盘鲙错刀。


杨柳枝五首·其二

五代牛峤

吴王宫里色偏深,一簇纤条万缕金。

不愤钱塘苏小小,引郎松下结同心。


章台柳·寄柳氏

唐代韩翃

章台柳,章台柳,颜色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一)

章台柳,章台柳,往日依依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二)

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纵使长条似旧垂,也应攀折他人手。(版本三)


中洲株柳

清代俞益谟

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

虬枝偃盖宜仙岛,碧干撑天入凤池。

古木有缘归净土,章台无分集寒鸱。

常随宝镫陪金勒,绝塞指挥万马嘶。


金明池·咏寒柳

明代柳如是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况晚来,烟浪斜阳,见行客,特地瘦腰如舞。总一种凄凉,十分憔悴,尚有燕台佳句。

春日酿成秋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纵饶有,绕堤画舸,冷落尽,水云犹故。忆从前,一点东风,几隔着重帘,眉儿愁苦。待约个梅魂,黄昏月淡,与伊深怜低语。


临江仙·寒柳

清代陈维崧

自别西风憔悴甚,冻云流水平桥。并无黄叶伴飘飘。乱鸦三四点,愁坐话无憀。

云压西村茅舍重,怕他榾柮同烧。好留蛮样到春宵。三眠明岁事,重斗小楼腰。


柳含烟·隋堤柳

五代毛文锡

隋堤柳,汴河旁,夹岸绿阴千里。龙舟凤舸木兰香,锦帆张。

因梦江南春景好,一路流苏羽葆。笙歌未尽起横流,锁春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