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雨

[唐代]:李商隐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细雨”译文及注释

译文

阵阵细雨好像是白玉堂飘下的帷帘,又像是从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竹席。

当时的神女沐浴披拂着光彩照人的秀发,就像这是气氛变得清凉的细雨。

注释

帷:帷帘,这里指细雨从天而降,形同疏帘。

白玉堂,指天宫,相传中唐诗人李贺临死时,看见天上使者传天帝令召唤他上天给新建的白玉楼撰写记文。

簟(diàn):竹席。碧牙床:喻指天空,蔚蓝澄明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

楚女:指《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

萧萧:清凉的。

发彩:形容秀发光泽华润。

“细雨”鉴赏

赏析

这首诗笔法全属正面铺陈,不过是发挥了比喻及想象的功能,写得灵活而新鲜。

诗篇一上来打了两个比方蔚蓝清澈的天空好像用碧色象牙雕塑成的卧床。这里将细雨由天上洒落,想象为好像天宫白玉堂前飘拂下垂的帷幕,又像是从天空这张碧牙床上翻卷下来的簟席。帷幕、簟席都是织纹细密而质地轻软的物件,用它们作比拟,既体现出细雨的密致形状,也描画了细雨随风飘洒的轻盈灵姿。接下来,诗人再借用神话传说材料作进一步形容。楚女,《楚辞·九歌·少司命》里描写的神女,诗中曾写到她在天池沐浴后曝晒、梳理自己头发的神情。

这里说:想象神女当时的情态,那茂密的长发从两肩披拂而下,熠熠地闪着光泽,萧萧地传达凉意,如同作者眼前洒落的细雨。这个比喻不仅更为生动地写出了细雨的诸项特征,还特别富于韵致,引人遐想。整首诗联想丰富,意境优美,如“帷飘”、“簟卷”的具体形象,“白玉”、“碧牙”、“发彩”的设色烘托,“萧萧”的清凉气氛,尤其是神女情态的虚拟想象,合成了一幅神奇谲幻、瑰丽多彩的画面。比较起来,于这首诗主题相似的《微雨》偏于写实作风,而此诗则更多浪漫情味,从中反映出作者咏物的多样化笔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大和三年(829),当时作者获得了考取进士的资格,但因其没有什么背景,初试失败,同年,令狐楚为天平军节度使(治郓州,今山东东平县),赞赏他的文才,请他到幕府里去做巡官,一场细雨后而作此诗。  

李商隐简介

唐代·李商隐的简介

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 李商隐的诗(63篇)

猜你喜欢

雨雪曲

南北朝江总

雨雪隔榆溪,从军度陇西。

绕阵看狐迹,依山见马蹄。

天寒旗彩坏,地暗鼓声低。

漫漫愁云起,苍苍别路迷。


晓行

清代张问陶

人语梦频惊,辕铃动晓征。

飞沙沉露气,残月带鸡声。

客路逾千里,归心折五更。

回怜江上宅,星汉近平明。


感皇恩·一个小园儿

宋代朱敦儒

一个小园儿,两三亩地。花竹随宜旋装缀。槿篱茅舍,便有山家风味。等闲池上饮,林间醉。

都为自家,胸中无事。风景争来趁游戏。称心如意,剩活人间几岁。洞天谁道在、尘寰外。


绝句四首·其一

唐代杜甫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好事近·马首望青山

清代纳兰性德

马首望青山,零落繁华如此。再向断烟衰草,认藓碑题字。

休寻折戟话当年,只洒悲秋泪。斜日十三陵下,过新丰猎骑。


谪仙怨·晴川落日初低

唐代刘长卿

晴川落日初低,惆怅孤舟解携。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独恨长沙谪去,江潭春草萋萋。


富春渚诗

南北朝谢灵运

宵济渔浦潭,旦及富春郭。

定山缅云雾,赤亭无淹薄。

溯流触惊急,临圻阻参错。

亮乏伯昏分,险过吕梁壑。

洊至宜便习,兼山贵止托。

平生协幽期,沦踬困微弱。

久露干禄请,始果远游诺。

宿心渐申写,万事俱零落。

怀抱既昭旷,外物徒龙蠖。


早过淇县

清代查慎行

高登桥下水汤汤,朝涉河边露气凉。

行过淇园天未晓,一痕残月杏花香。


送江水曹还远馆

南北朝谢朓

高馆临荒途,清川带长陌。

上有流思人,怀旧望归客。

塘边草杂红,树际花犹白。

日暮有重城,何由尽离席!


夜宿石门诗

南北朝谢灵运

朝搴苑中兰,畏彼霜下歇。

暝还云际宿,弄此石上月。

鸟鸣识夜栖,木落知风发。

异音同致听,殊响俱清越。

妙物莫为赏,芳醑谁与伐?

美人竟不来,阳阿徒晞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