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黄庭坚的诗 > 次韵裴仲谋同年

次韵裴仲谋同年

[宋代]:黄庭坚

交盖春风汝水边,客床相对卧僧毡。

舞阳去叶才百里,贱子与公皆少年。

白发齐生如有种,青山好去坐无钱。

烟沙篁竹江南岸,输与鸬鹚取次眠。


“次韵裴仲谋同年”译文及注释

译文

车盖相交在春风之中汝水之边,你我相对的客床下面垫的是僧人用的毡垫。

舞阳距离叶县只有百里之遥,那时我和你同游,也还是正年少时。

我的头发已经花白,就好像脑袋里埋有白发种子一样,想辞官归隐深山,却连买山的钱都没有。

江南的秀水篁竹,虽然美丽,却无缘欣赏,只能让那些自由自在的鸬鹚随意享用了。

注释

次韵:照用原作的韵字和诗。裴仲谋:姓裴名纶,黄庭坚友人,事迹不详。黄庭坚于治平四年(1067年)登进士第,裴仲谋也是在这年中进士的,故称“同年”。

交盖:即是“倾盖”,见《孔丛子》。盖:车盖。

汝水:古水名。

客床:客中所用的床铺。

僧毡:僧人用的毡垫。

舞阳:今河南舞阳县。

去:距离。

叶(shè):今河南叶县。

贱子:对自己的谦称,古人诗中常用。

皆:一作“俱”。

种(zhǒng):种籽。

坐:因为。

沙:水边沙岸。篁(huáng):竹,竹丛。戴凯之《竹谱》:“篁竹坚而促节,体圆而质坚,皮白如霜粉,大者宜行船,细者为笛。”

输与:让给,比不上。

鸬(lú)鹚(cí):黑色水鸟,俗叫鱼鹰、水老鸦。能捕鱼。

取次:任意,随便。

“次韵裴仲谋同年”鉴赏

赏析

此诗作于熙宁二年(1069年)作者任叶县县尉时。前半首抒写他乡重逢的地点和氛围,表现作者与裴纶的交情;后半首写两人短暂相逢时的心态,抒发对未来的惆怅之情。全诗各联之间跳跃较大而过渡自然,自有一脉真情挚意。

此诗前半首叙写作者与裴仲谋的交情,一气贯注。黄庭坚曾与裴仲谋在汝水(出河南嵩县天息山,汝水汇入颍水)河滨的僧寺中同宿,故有首二句。

第三四两句说,他与裴仲谋同为少年,居官之地又相距很近,可以时常通问。朋友途中相遇,停车共语,两车之盖倾斜相交,即是“交盖”。后人用此辞指朋友会晤之意。这年黄庭坚二十五岁,裴仲谋的年纪大概也差不多,所以说“俱少年”。“舞阳”这一联句法很活,因为要保存情事的真实、语句的自然,而突破了一般律诗的规律。按规律,“舞阳”句第六字应用平声,但是“百里”是一个客观事实,不能改动,所以仍保留仄声“百”字。“舞阳”与“叶”都是地名,但下句用“贱子”与“公”两个普通名词作对,不用专名,这也是一种活用方法。杜甫诗中也有此种作法,如《送杨六判官》:“子云清自守,今日起为官。”以“今日”对古人名“子云”。罗大经说,这是“诗家活法”(《鹤林玉露》卷四乙编)。“舞阳”这一联虽是对句,但读起来流转自然,上句将应用平声字处的第六字改用仄字,下句将应用仄声字处的第五字改用平声“俱”字,更增加了一种拗折的声响。《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引《禁脔》,曾指出,“鲁直换字对句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可见这是黄诗常用之法,也是从杜诗中学来的。

第五六两句提笔宕开,抒发感慨。这是古人作七律诗常用之法,可以增加高远之势。第五句借用《史记·陈涉世家》之典故,第六句亦暗用一个“买山钱”的故事。唐朝苻载派人致书于颇,乞买山钱百万,于颇如数给他(见《云溪友议》卷上“襄阳杰”条)黄庭坚作诗,讲究“无一字无来历”,所常运用典故或成语,但是总是暗用、活用。譬如这句诗,即便不知道买山钱故事的人也可以读懂,而知道出处的人会觉得有意味,正如古人所说的,善于用典者如水中放盐,看似白水,一尝则有盐味。这两句诗是诗人慨叹自己白发已生,倦于官场,而因无钱买山,不能归去。

末两句接着说出,他还不如水鸟鸬鹚能在江南的烟沙篁竹中悠闲自在地生活。黄庭坚任叶县尉县时很不得意。他初到汝州,即因“到官逾期”,被妆州长官富弼将他“下吏”(见《还家呈伯氏》诗史容注)。县尉要经常送往迎来,伺候上官,也使黄庭坚感到厌烦。他的《冲雪宿新寨忽忽不乐》诗有“小丈有时须束带,故人颇问不休官”之句,说出了郁闷不乐想弃官而去的心情。这可以帮助读者了解这首诗末四句的含意。

清人方东树说:“黄(指黄庭坚)只是求与古人远,所谓远者,合格、境、意、句、字、音响言之。”又说:“又贵清,凡肥浓厨馔忌不用。”又说:“又贵奇,凡落想落笔为人人意中所能有能到者忌不用。”(《昭昧詹言》卷七)黄庭坚诗的这些特点,就在这首诗中也有体现。苏轼曾将黄庭坚诗比作“蝤蛑、江珧柱,格韵高绝,盘飧尽废”(《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九),盖取其并不肥浓而又别具鲜味的特点。

创作背景

史容《山谷外集诗注》目录将此诗编于公元1069年(宋神宗熙宁二年)。黄庭坚于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被任命为汝州叶县(今属河南)尉;次年九月到汝州;公元1069年(熙宁二年),到叶县任职。裴仲谋当时为舞阳(今属河南)县尉。裴仲谋作了一首诗给黄庭坚,黄庭坚为了和答他而作此诗。

黄庭坚简介

宋代·黄庭坚的简介

黄庭坚

黄庭坚(1045.8.9-1105.5.24),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黄庭坚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黄庭坚的诗(26篇)

猜你喜欢

南歌子·古戍饥乌集

清代纳兰性德

古戍饥乌集,荒城野雉飞。何年劫火剩残灰,试看英雄碧血,满龙堆。

玉帐空分垒,金笳己罢吹。东风回首尽成非,不道兴亡命也,岂人为。


广陵赠别

唐代李白

玉瓶沽美酒,数里送君还。

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天边看渌水,海上见青山。

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己亥杂诗·其五

清代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水调歌头·偶为共命鸟

清代蒋士铨

偶为共命鸟,都是可怜虫。泪与秋河相似,点点注天东。十载楼中新妇,九载天涯夫婿,首已似飞蓬。年光愁病里,心绪别离中。

咏春蚕,疑夏雁,泣秋蛩。几见珠围翠绕,含笑坐东风。闻道十分消瘦,为我两番磨折,辛苦念梁鸿。谁知千里夜,各对一灯红。


西湖晤袁子才喜赠

清代赵翼

不曾识面早相知,良会真诚意外奇。

才可必传能有几,老犹得见未嫌迟。

苏堤二月如春水,杜牧三生鬓有丝。

一个西湖一才子,此来端不枉游资。


存殁口号二首

唐代杜甫

席谦不见近弹棋,毕曜仍传旧小诗。

玉局他年无限笑,白杨今日几人悲。

郑公粉绘随长夜,曹霸丹青已白头。

天下何曾有山水,人间不解重骅骝。


虞美人·为梁汾赋

清代纳兰性德

凭君料理花间课,莫负当初我。眼看鸡犬上天梯,黄九自招秦七共泥犁。

瘦狂那似痴肥好,判任痴肥笑。笑他多病与长贫,不及诸公衮衮向风尘。


淮西夜坐

明代李商隐

萧萧风雨满关河,酒尽西楼听雁过。

莫怪行人头尽白,异乡秋色不胜多。


得献吉江西书

明代何景明

近得浔阳江上书,遥思李白更愁予。

天边魑魅窥人过,日暮鼋鼍傍客居。

鼓柁湘江应未得,买田阳羡定何如?

他年淮水能相访,桐柏山中共结庐。


醉留东野

唐代韩愈

昔年因读李白杜甫诗,长恨二人不相从。

吾与东野生并世,如何复蹑二子踪。

东野不得官,白首夸龙钟。

韩子稍奸黠,自惭青蒿倚长松。

低头拜东野,原得终始如駏蛩。

东野不回头,有如寸筳撞巨钟。

吾愿身为云,东野变为龙。

四方上下逐东野,虽有离别无由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