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毕登铨楼
[宋代]:梅尧臣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春雲濃淡日微光,雙阙重門聳建章。
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考试毕登铨楼”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天上有一点淡淡的白云,春日的阳光轻轻地照在不远处高耸的楼宇上。
才几天不上楼来,想不到满城的柳树枝头,就吐出了无数淡黄色的嫩芽。
注释
铨(quán)楼:铨楼,即考场的楼上,铨,有考选之意。
阙(què):古代皇宫前面的高大建筑物,建成高台,台上起楼,左右各一,故为双阙。
重门:一重又一重的门。
建章:汉武帝时的宫殿名称,这里借指宋代的宫殿。
无算:无数。
柳梢黄:柳梢上的嫩芽。
“考试毕登铨楼”鉴赏
赏析
一、二句是写诗人试后登楼所见。“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诗人登上开封府内的考选楼,只见春云浓淡,不一变幻,然“浓妆淡抹总相宜”,更兼日曜微光,以至日光和谐,衬作宫殿的背景,使“双阙重门耸建章”有广袤的空间背景。从外观到内景,写得凝重,而又背景浑厚。一、二两句,不无“大宋威武,天下太平”之意。
三、四句则写诗人登楼后内心所感。“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不上宫殿中的铨楼没几天,只见满城无数柳梢黄,时光荏苒,岁月无情,登此铨楼,诗人若有所思。科举考试,至宋臻于极盛,朝廷有“选举法’’,诗人身为朝臣,亲自与事,登临考楼,得无思乎?“无算”一词,却于全句通俗中见古雅。
诗人考试毕登临,他的心态,似慰勉,似忻喜,似览观盛世,似不无忧世。从宏观背景,到满城柳梢,从外观“双阙”,到内景宋宫,从院楼群落,到铨楼一处,从春云浓淡,到柳梢泛黄,无不全收诗人眼底,作了层次分明,色调丰富的反映,全诗以自然美为主调,由于诗人素主行文简淡,写自然美也不浓妆而工淡抹,于简淡中见多样,更需识力和功力。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宋嘉祐二年(1057)春。诗人时任进士考试的试官,诗人做考官几天忙碌后,登上阙楼欣赏春天美景,心情不免愉悦,故作此篇。
宋代·梅尧臣的简介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 梅尧臣的诗(11篇)〕
宋代:
梅尧臣
春云浓淡日微光,双阙重门耸建章。
不上楼来知几日,满城无算柳梢黄。
春雲濃淡日微光,雙阙重門聳建章。
不上樓來知幾日,滿城無算柳梢黃。
南北朝:
谢朓
戚戚苦无悰,携手共行乐。
寻云陟累榭,随山望菌阁。
远树暖阡阡,生烟纷漠漠。
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
不对芳春酒,还望青山郭。
戚戚苦無悰,攜手共行樂。
尋雲陟累榭,随山望菌閣。
遠樹暖阡阡,生煙紛漠漠。
魚戲新荷動,鳥散餘花落。
不對芳春酒,還望青山郭。
清代:
袁枚
十里崎岖半里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茧将人裹,不信前头有路行。
十裡崎岖半裡平,一峰才送一峰迎。
青山似繭将人裹,不信前頭有路行。
清代:
袁枚
莫唱当年长恨歌,人间亦自有银河。
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石壕村裡夫妻别,淚比長生殿上多。
明代:
杨继盛
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
浩氣還太虛,丹心照千古。
生平未報國,留作忠魂補。
明代:
李东阳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
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
莫将畫竹論難易,剛道繁難簡更難。
君看蕭蕭隻數葉,滿堂風雨不勝寒。
明代:
高启
渡水复渡水,看花还看花。
春风江上路,不觉到君家。
渡水複渡水,看花還看花。
春風江上路,不覺到君家。
清代:
章炳麟
邹容吾小弟,被发下瀛州。
快剪刀除辫,干牛肉作餱。
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
临命须掺手,乾坤只两头!
鄒容吾小弟,被發下瀛州。
快剪刀除辮,幹牛肉作餱。
英雄一入獄,天地亦悲秋。
臨命須摻手,乾坤隻兩頭!
明代:
边贡
汉江明月照归人,万里秋风一叶身。
休把客衣轻浣濯,此中犹有帝京尘。
漢江明月照歸人,萬裡秋風一葉身。
休把客衣輕浣濯,此中猶有帝京塵。
魏晋:
陶渊明
燕丹善养士,志在报强嬴。
招集百夫良,岁暮得荆卿。
君子死知己,提剑出燕京;
素骥鸣广陌,慷慨送我行。
雄发指危冠,猛气冲长缨。
饮饯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渐离击悲筑,宋意唱高声。
萧萧哀风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壮士惊。
心知去不归,且有后世名。
登车何时顾,飞盖入秦庭。
凌厉越万里,逶迤过千城。
图穷事自至,豪主正怔营。
惜哉剑术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馀情。
燕丹善養士,志在報強嬴。
招集百夫良,歲暮得荊卿。
君子死知己,提劍出燕京;
素骥鳴廣陌,慷慨送我行。
雄發指危冠,猛氣沖長纓。
飲餞易水上,四座列群英。
漸離擊悲築,宋意唱高聲。
蕭蕭哀風逝,淡淡寒波生。
商音更流涕,羽奏壯士驚。
心知去不歸,且有後世名。
登車何時顧,飛蓋入秦庭。
淩厲越萬裡,逶迤過千城。
圖窮事自至,豪主正怔營。
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
其人雖已沒,千載有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