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张可久的诗 > 凭阑人·江夜

凭阑人·江夜

[元代]:张可久

江水澄澄江月明,江上何人搊玉筝?隔江和泪听,满江长叹声。


“凭阑人·江夜”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水清澈澄清江月空明,江上是谁在弹拨玉筝?隔着江和着泪倾听,满江山一片长叹声。

注释

越调:宫调名。凭阑人:曲牌名。江夜:曲题。

搊(chōu):拨动,弹拨。玉筝:对古筝的美称。筝是一种弹拨乐器。

“凭阑人·江夜”鉴赏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月夜于江上听筝的小令。作品只有四句,且语言直白如话。然而作者造境淡远,语虽短而意缠绵,词虽淡而情至深。

此曲第一句先写月夜江景,水月映照,空灵明净,显示出澄澈宁谧的气氛。第二句写筝的声音。在月色中,不知是谁弹起玉筝,打破四周的寂寥,添增了神秘幽婉的韵味。第三句则从听筝人的神态,以背面敷粉的艺术手法,烘托筝声所表达的哀伤感情。第四句写江涛澒洞,它像是被筝声勾起的深沉的叹息。这样的写法,又把感伤之情推进一步。

这首二十四字的小令,与白居易那首六百余言的著名长诗《琵琶行》有相似之处。同是江天月夜,同是不期而闻哀怨的音乐弹奏,这支《凭阑人》几乎可说是浓缩的《琵琶行》。只是白诗详尽地介绍了演奏的过程,弹者的身份、经历,以及听者哀怨的缘故,而小令限于容量,这一切都付阙如。但因此也造成了作品的悬念,令人遐想。筝声无端而至,哀怨无端而生,倏然以来,戛然以止,造成了全曲清凄超妙的风神。

在技巧形式上,此篇属散曲巧体之一的“嵌字体”,各句都嵌有一至二处“江”字。“嵌字体”在诗歌中已有先例,如陶渊明的《止酒》诗,二十句中就句句含一“止”字。散曲“嵌字体”的最早作品,则是元好问的《喜春来·春宴》:“春盘宜剪三生菜,春燕斜簪七宝钗。春风春酝透人怀。春宴排,齐唱喜春来。”此篇同嵌的“江”字,建立了句与句之间的内部联系。全曲出现的“江水”、“江月”、“江上”、“隔江”、“满江”的重复不仅多方位地充实了“江夜”的题意,而且表现了一唱三叹的风韵。

张可久简介

元代·张可久的简介

张可久

张可久(约1270~1348以后)字小山(一说名伯远,字可久,号小山)(《尧山堂外纪》);一说名张可久肖像(林晋生作)可久,字伯远,号小山(《词综》);又一说字仲远,号小山(《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庆元(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人,元朝重要散曲家,剧作家,与乔吉并称“双壁”,与张养浩合为“二张”。

...〔► 张可久的诗(230篇)

猜你喜欢

阳春曲·题情

元代白朴

轻拈斑管书心事,细折银笺写恨词。可怜不惯害相思,则被你个肯字儿,迤逗我许多时。

鬓云懒理松金凤,胭粉慵施减玉容。伤情经岁绣帏空,心绪冗,闷倚翠屏。

慵拈粉线闲金缕,懒酌琼浆冷玉壶。才郎一去信音疏,长叹吁,香脸泪如珠。

从来好事天生俭,自古瓜儿苦后甜。奶娘催逼紧拘钳,甚是严,越间阻越情忺。

笑将红袖遮银烛,不放才郎夜看书。相偎相抱取欢娱,止不过迭应举,及第待何如。

百忙里铰甚鞋儿样,寂寞罗帏冷篆香。向前搂定可憎娘,止不过赶嫁妆,误了又何妨。


凭阑人·赠吴国良

元代倪瓒

客有吴郎吹洞箫,明月沉江春雾晓。湘灵不可招,水云中环佩摇。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

元代张可久

诗情放,剑气豪。英雄不把穷通较。江中斩蛟,云间射雕,席上挥毫。他得志笑闲人,他失脚闲人笑。


折桂令·题录鬼簿

元代周浩

想贞元朝士无多,满目江山,日月如梭。上苑繁华,西湖富贵,总付高歌。

麒麟冢衣冠坎坷,凤凰台人物蹉跎。生待如何,死待如何?纸上清名,万古难磨。


寻芳草·萧寺记梦

清代纳兰性德

客夜怎生过。梦相伴、绮窗吟和。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来去苦匆匆,准拟待、晓钟敲破。乍偎人一闪灯花堕,却对著琉璃火。


采桑子·十年尘土湖州梦

金朝王寂

十年尘土湖州梦,依旧相逢。眼约心同,空有灵犀一点通。

寻春自恨来何暮,春事成空。懊恼东风,绿尽疏阴落尽红。


送魏十六还苏州

唐代皇甫冉

秋夜深深北送君,阴虫切切不堪闻。

归舟明日毗陵道,回首姑苏是白云。


贾客词

唐代刘驾

贾客灯下起,犹言发已迟。

高山有疾路,暗行终不疑。

寇盗伏其路,猛兽来相追。

金玉四散去,空囊委路岐。

扬州有大宅,白骨无地归。

少妇当此日,对镜弄花枝。


生查子·短焰剔残花

清代纳兰性德

短焰剔残花,夜久边声寂。倦舞却闻鸡,暗觉青绫湿。

天水接冥蒙,一角西南白。欲渡浣花溪,远梦轻无力。


水仙子·灯花占信又无功

元代杨朝英

灯花占信又无功,鹊报佳音耳过风。绣衾温暖和谁共?隔云山千万重,因此上惨绿愁红。不付能博得个团圆梦,觉来时又扑个空。杜鹃声啼过墙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