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天的成语
|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 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以天下为己任 | 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 | 《南史 孔休源传》:“休源风范强正,明练政体,常以天下为己任。” |
| tiān zhī jiāo zǐ天之骄子 | 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 | 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
| tiān tā dì xiàn天塌地陷 | 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灾变。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我有了这件东西,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 |
| nù qì chōng tiān怒气冲天 | 怒气直冲天际。形容愤怒到了极点。 | 元 杨显之《潇湘雨》四:“只落口嗔嗔忿忿,伤心切齿,怒气冲天。” |
| tiān dào rén shì天道人事 | 天道:天理。人事:人力所能做到的事。天道人事不可违背。意谓大势所趋。《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清·郑板桥《雍正十年杭州韬光庵中寄舍弟墨》:“嗟呼!不知此正所谓天道人事也。” | 《元史·谦希宪传》:“因为书与宋四川统制余玠,谕以天道人事,玠得书愧感自守,不敢复轻动。” |
|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òu天机不可泄漏 | 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却不能泄漏。也指涉及机密的事,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 |
| gòu guī hū tiān诟龟呼天 | 原意为占卜不吉,对占卜器具及天辱骂呼叫。引申为对不幸命运的呼号。 | 《浅论儒家的孝道·再兴国学》:“八十多年前,时人发愤于国之积弱,诟龟呼天。一批深受西学影响又急欲救亡图强的激进青年,以胡适、陈独秀为主将,发起了一场中国近代以来反孔非儒的高潮——‘五四新文化革命运动’”。 |
| qīng tiān pī lì青天霹雳 | 霹雳:响雷。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南康军云居宗振首座》:“我有一机直下示伊,青天霹雳,电卷星驰。” |
| hē qiàn lián tiān呵欠连天 | 呵欠:困倦时往往情不自禁地张开大口吸气的现象。不断的打哈欠。①形容尚未睡醒。②比喻非常疲倦的样子。亦作“哈气连天”。 | ①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六:“春花也为起得早了,在小师父房里打盹,听得家主婆叫响,呵欠连天,走到面前。”②又卷一:“众人都被风颠得头晕,个个是呵欠连天,不肯同去。” |
| tiān nán dì běi天南地北 | 一个天南;一个地北。形容分离两地;相隔很远。也形容地区各不相同。 | 元 关汉卿《沉醉东风》:“咫尺的天南地北,要时间月缺花飞。” |
| dòng tiān dì,gǎn guǐ shén动天地,感鬼神 | 动:感动;感:感动。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金·元好问《陶然集诗序》:“诗之极致,可以动天地,感鬼神。” |
| hǎi kuò tiān gāo海阔天高 | 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 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
| fèi fǎn yíng tiān沸反盈天 | 沸:翻滚;反:翻转;盈:充满。沸腾翻滚的声浪喧天。形容人声嘈杂喧嚣;乱成一片。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只见外面的人雪片打进来,沸反盈天,喊声不绝。” |
| zhōng tiān bào hèn终天抱恨 | 终天:终生;抱:胸怀;抱恨:含恨。终生抱有遗恨。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玉玦记·自经反魂》:“只怕从前玉玦无凭,真成薄命,也落得个不亏名行,泪盈盈,料此身终天抱恨幽冥。” |
| tiān huáng guì zhòu天潢贵胄 | 指皇族或其后裔。 | 清·阮葵生《茶余客话》第七卷:“天潢贵胄,大臣礼当致敬。” |
| xié tiān zǐ yǐ lìng zhū hóu挟天子以令诸侯 | 挟制着皇帝,用皇帝的名义发号施令。现比喻用领导的名义按自己的意思去指挥别人。 | 宋 张端义《贵耳集》下卷:“挟天子以令诸侯,诸侯必从,然谓之尊君则不可。” |
| bào tiǎn tiān wù暴殄天物 | 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 | 《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
| yǔ huà fēi tiān羽化飞天 | 羽化:成仙。指修行的人成道时骑鹤升天而去。指去世。 | 《魏书·释老志》:“至于化金销玉,行符敕水,奇方妙术,万等千条,上云羽化飞天,次称消灾灭祸。” |
| chēng tiān zhù dì撑天柱地 | 撑:抵住;柱:支撑。介于天地之间起支持依托作用。比喻在国家事务中担负重大责任。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3回:“尝闻龙变化,要大便撑天柱地,要小便芥子藏身。” |
| xiū shēn qí jiā zhì guó píng tiān xi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治理好所在的地区,最后使全国安宁 | 西汉·戴圣《礼记·大学》:“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
| sè dǎn rú tiān色胆如天 | 形容贪恋淫欲胆量很大。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五回:“那和尚一头接茶,两只眼涎瞪瞪的只顾看那妇人身上,这妇人也嘻嘻的笑着看这和尚。人道色胆如天,却不防石秀在布廉里张见。” |
| jiào kǔ lián tiān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16回:“你看那众和尚,搬箱抬笼,抢桌端锅,满院里叫苦连天。” |
| pǔ tiān tóng qìng普天同庆 | 普:普遍;天:天下;庆:庆贺。普天下共同庆祝。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皇子诞育,普天同庆,臣无勋焉,百猥颁厚赉。” |
| shàng xià tiān guāng上下天光 | 上空与水中碧光一色。形容水中倒影使天水连成一片。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
| cǎo tóu tiān zǐ草头天子 | 强盗的头领,旧时亦指入山聚众起义的首领。 | 《京本通俗小说 冯玉梅团圆》:“蛇无头而不行,就有个草头天子出来。此人姓范名汝为,仗义执言,救民水火。” |
| xiān tiān xià zhī yōu ér yōu,hòu tiān xià zhī lè ér l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
| tiān yá ruò bǐ lín天涯若比邻 | 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情谊。 | 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dì lǎo tiān huāng地老天荒 |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 元 费唐臣《贬黄州》第一折:“诗吟的神嚎鬼哭,文惊的地老天荒。” |
| zuò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26回:“常言道,做了一天和尚撞了一天钟,往后贞节轮不到你身上了。” |
| shí pò tiān jīng石破天惊 | 山崩石裂;有惊天动地之势。原形容箜篌的乐声忽然高亢;震动了整个天界。现多指突发的大事或文章、议论的惊人。 | 唐 李贺《歌诗集 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
| màn tiān yào jià漫天要价 | 无限度地乱要价。形容所提出的条件、要求过高。 | 《人民日报》1981.2.11:“这个计划,也是精打细算搞出来的,并非漫天要价之作。” |
| jīng wěi tiān dì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
| tiān zāi dì biàn天灾地变 | 自然界发生的灾害变异。 | 《魏书·崔诰传》:“比年以来,天灾地变,都在秦凉。” |
| nǚ wā bǔ tiān女娲补天 | 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
| shàng tiān wú lù,rù dì wú mén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形容无路可走的窘迫处境。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法眼宗 西余体柔禅师》:“进前即触途成滞,退后即噎气填胸,直得上天无路,入地无门。” |
| qīng tiān bái rì清天白日 | 大白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醒来!清天白日,却怎的这等酣睡?” |
| mǎn tiān xīng dǒu满天星斗 | 星斗:星的总称。布满天空的星星。比喻事情多而杂乱。后形容文章华美。 | 唐 杜牧《华清宫三十韵》:“雷霆驰号令,星斗焕文章。” |
| nì tiān wú dào逆天无道 | 逆:违反;道:道义。违反天理,毫无道义。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回:“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 |
| tiān yī wú fèng天衣无缝 | 天上神仙的衣服没有缝儿。比喻事物完善周密;找不出什么毛病。 | 五代 前蜀 牛峤《灵怪录 郭翰》:“天衣本非针线为也。” |
| huáng tiān yǒu yǎn皇天有眼 | 皇天:上天。老天爷长着眼睛公正对待世事。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一回:“想皇天有眼,自作自受。” |
| tān tiān zhī gōng yǐ wéi jǐ yǒu贪天之功以为己有 | 贪:把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把自然成功的事作为自己的功劳。现指攘夺他人的功劳。 | 宋·王禹偁《霍光论》:“然则光贪天之功以为己有,与夫日僤之割爱,邴吉之让位,德不侔矣。” |
| kǒu hán tiān xiàn口含天宪 | 天宪:指朝廷法令。比喻说话就是法律,可以决定人的生死。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论》:“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 |
|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 |
| hūn tiān àn dì昏天暗地 | 见“昏天黑地”。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三卷:“鬼帅再变五色云雾,昏天暗地。” |
| yǐ tiān bá dì倚天拔地 | 倚天而立,拔地而起。极言魁伟雄奇。 |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七:“至杜陵,负其倚天拔地之材,更欲驾《风》、《骚》而上之,则有所不能。” |
| yòng guǎn kuī tiān用管窥天 | 从管子里看天。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 | 《庄子·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成玄英疏:“譬犹以管窥天,讵知天之阔狭。” |
| màn tiān zā dì漫天匝地 | 铺天盖地。 | 宋·范成大《雪复大作六言》:“遥想漫天匝地,近听穿幔鸣窗。” |
| tiān xiāng guó sè天香国色 | 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 唐 李濬《松窗杂录》:“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 |
| shǔ jiǔ hán tiān数九寒天 | 数九:从冬至起,每九天为一“九”,三九、四九最寒冷。最寒冷的那些日子。 | 清·无名氏《隔帘花影》第十回:“到了那十二月,数九寒天,下的大雪,把破瓦窑门屯住。” |
| tiān xià wén zōng天下文宗 | 文宗:广受宗仰的文人。指受天下人敬仰的文人。 | 《旧唐书·陈子昂传》:“初为《感遇诗》三十首,京兆司功王适见而惊曰‘此子必为天下文宗矣!’由是知名。” |
| hú zhōng tiān dì壶中天地 | 指道家的生活。 | 元 刘秉忠《永遇乐》词:“壶中天地,目前今古,今日还明日。” |
| tiān rǎng zhī jué天壤之觉 | 壤:地。天和地,一在极上,一在极下,比喻差别极大。 |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论仙》:“其为不同,已有天壤之觉,冰炭之乘矣。” |
| tiān yáo dì dòng天摇地动 | 仿佛天快要塌下来;地将要陷下去似的。形容声势或威力强大的变化。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43回:“这场大战,真个是天摇地动,日色无光。” |
| tiān lǎo dì huāng天老地荒 | 见“天荒地老”。 | 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天老地荒,此情无尽穷。” |
| tiān shēng lì zhì天生丽质 | 天生:天然生成。丽质:美丽的姿容。形容女子妩媚艳丽。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 |
| dòng dì jīng tiān动地惊天 | 惊:惊动;动:震撼。使天地惊动。形容某个事件的声势或意义极大。 | 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冢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
| pǔ tiān tóng qìng溥天同庆 | 遍天下的人一同欢庆。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郭淮传》:“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 |
| bái rì qīng tiān白日青天 | 白天。表示强调。 | 宋 杨万里《题太和宰卓士直寄新刻〈山谷快阁诗真迹〉》诗:“太史留题快阁诗,旧碑未必是真题。六丁搜出严家墨,白日青天横紫蜺。” |
| shùn dé zhě jí,nì tiān zhě xiōng顺德者吉,逆天者凶 | 顺:依顺;吉:吉利;逆:违逆;凶:不幸。符合道德的就可得到吉利,违背天意的必定遭受灾祸。 | 元·杨梓《豫让吞炭》第四折:“你道顺德者吉,逆天者凶,我怎肯二意三心,背义忘恩,有始无终。” |
|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生天 |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三:“合家见防御说得伤心,一齐号哭起来。直哭得一佛出世,二佛生天,连崔生也不知陪下了多少眼泪。” |
| tiān hūn dì àn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
| hǎi nèi cún zhī jǐ,tiān yá ruò bǐ lín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 | 四海之内都会有知心朋友;尽管远在天涯海角也像近邻一样。形容思想感情相通;再远也亲近。海内;四海之内;古时候认为中国四周都是海;把国内称为海内;现泛指世界。天涯:天边;比邻:紧靠的边邻。 | 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 zhǐ tiān shì rì指天誓日 | 指着苍天;对着太阳发誓。表示态度坚定或忠诚。 | 唐 韩愈《柳子厚墓志铭》:“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负,其若可信。” |
| wèi tiān ài mín畏天爱民 | 畏:敬畏。敬畏上天,怜爱下民。 | 宋·陆游《上殿札子》:“祖宗畏天爱民,子孙皆当取法。” |
| zuàn tiān mì féng钻天觅缝 | 见“钻洞觅缝”。 | 老舍《女店员》第一幕:“只要你不给他点烟倒茶,侍侯周到了,他就钻天觅缝地收拾你!” |
| tiān luó dì wǎng天罗地网 | 天空和地面所张设的罗网。比喻严密的包围圈。多指对敌人、逃犯的严密的防范。罗:捕鸟的网。 | 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
| bì hǎi qīng tiān碧海青天 | 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 唐 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 shùn tiān cóng rén顺天从人 | 见“顺天应人”。 |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及嗣守大位,行其所闻,顺天从人,传授圣嗣。” |
| lìng yǒu dòng tiān另有洞天 | 另有一种新鲜的境界。 | |
| gàn jìn chōng tiān干劲冲天 | 做事的积极性冲入蓝天,指情绪激越高亢。 | 曹禺《杂谈文艺工作》:“唐弢同志提起他看见的一幅画,画的是一竿笔直的墨竹上题‘干劲冲天’。” |
| hàn fēi lì tiān翰飞戾天 | 飞到高空。比喻仕宦的飞黄腾达。 | |
| fú dì dòng tiān福地洞天 | 原为道家语,指神道居住的名山胜地。后多比喻风景优美的地方。 | 元 高明《琵琶记 牛小姐规劝侍婢》:“这般福地洞天,可知有仙姝玉女。” |
| xuě jiào bīng tiān雪窑冰天 | 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 | 《宋史 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销支窑;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
| màn shān biàn dì漫天遍地 | 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8回:“我上高阜处观望辽兵,其势浩大,漫天遍地而来。” |
| shì tiān duàn fā誓天断发 | 断发向天起誓。 | 《新五代史·伶官传序》:“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哀也。” |
| zào tiān lì jí造天立极 | 造:到,往;极:准则。指君王登上帝位,确立纲纪。 | 唐·陈子昂《为资州郑使君让官表》:“伏惟陛下,革命开基。造天立极,方且弘宜帝典。” |
| jí dì jú tiān蹐地跼天 | 形容戒慎小心。 |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
| tiān duó zhī pò天夺之魄 | 魄:魂魄。天夺去了他的魂魄。比喻人离死不远。 | 《左传·宣公十五年》:“原叔必有大咎,天夺之魄矣。”《晋书·温峤传》:“天夺其魄,死期将至。” |
| mó tiān ài rì摩天碍日 | 摩:接触;碍:遮蔽。形容山的高大。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0回:“忽又见一座高山,真是摩天碍日。” |
| tiān dǎ léi pī天打雷劈 | 比喻不得好死。常用作骂人或赌咒的话。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2回:“我在嫂子面前,若有一句谎话,天打雷劈!” |
| dǎ kāi tiān chuāng shuō liàng huà打开天窗说亮话 | 比喻无须规避,公开说明。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打开天窗说亮话’,还不是等姓贾的过来尽点心,只要晚生出把力,你们老爷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
| huàn zhì hū tiān患至呼天 | 患:祸患;呼:喊。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求天救助。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二:“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
| fú shòu qí tiān福寿齐天 | 福寿与天一样高。是祝颂之辞。 | 明·无名氏《贺元宵》第三折:“俺从神圣降临下方,庆贺了元宵,祝延圣主福寿齐天也。” |
| zhē tiān gài rì遮天盖日 | 同“遮天蔽日”。 | 浩然《石山柏》:“眼看要走进另一道川,忽然间被一座遮天盖日的大山挡住了。” |
| fān tiān zuò dì翻天作地 | 犹言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 |
| shàng bù zhān tiān,xià bù zháo dì上不沾天,下不着地 | 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 | 《八十一梦·第72梦》:“住在一个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所在。” |
| yī zhù qíng tiān一柱擎天 | 擎:托起。一根柱托住天。比喻人能担当天下重任。 | 《唐大诏令集 中和三年赐陈敬瑄铁券文》:“卿五山镇地,一柱擎天;气压乾坤,量含宇宙。” |
| tí tiān kū dì啼天哭地 | 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
| fèi fǎn lián tiān沸反连天 | 见“沸反盈天”。 | 《说岳全传》第六七回:“那黑虎带来的两员偏将,给散了众军羊酒,仍回到殿上,听得里面沸反连天,拔出腰刀抢进来。” |
| pén cháo tiān,wǎn cháo dì盆朝天,碗朝地 | 形容家庭中杂乱无条理。 | 老舍《方珍珠》第四幕:“看,这里盆朝天,碗朝地,没人管。” |
| tiān cháng dì jiǔ天长地久 | 像天地一样长久永恒的意思。 | 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
| yìng tiān shùn shí应天顺时 | 应:适应。应天命顺时势。用来颂扬新建立的封建朝代。 | 《晋书·元帝纪》:“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 |
| cùn dì chǐ tiān寸地尺天 | 指一小块土地和天空。 | 唐·杜甫《洗兵马》:“寸地尽天皆入贡,奇祥异端争来送。” |
| āi tiān jiào dì哀天叫地 | 哀:悲哀。悲哀地呼天喊地。形容悲痛至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5回:“平儿、丰儿等哭的哀天叫地,贾政心中也有些烦难,顾了这里,丢不下那里。” |
| tiān shòu dì shè天授地设 | 谓天然形成。 | 宋·邵博《闻见后录》第25卷:“凡登览而惝恍、俯瞰而峭绝,天授地设,不待人力而巧者,洛阳独有此园尔。” |
| dú bù tiān xià独步天下 | 独步:独一无二,特别突出。超群出众,无人可比。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逸民传 戴良》:“我若仲尼长东鲁,大禹出西羌,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
| hǎo shì tiān qiān好事天悭 | 见“好事多悭”。 | 元·关汉卿《青杏子·离情》曲:“常言道好事天悭。美姻缘他娘间阻,生拆散鸾交凤友。” |
| suí dì jú tiān蹐地局天 | 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局天”形容戒慎小心。 | |
| jú gāo tiān,jí hòu dì跼高天,蹐厚地 | 本指蜷曲不敢伸展。后常指小心谨慎,惶惧不安。 | 语出《诗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陆德明释文:“局本又作跼。” |
| dài tiān sāi dì戴天蹐地 | 犹戴天履地。 | 明·方孝孺《曹处士墓碣铭》:“吾先祖考,继世为宋民,戴天蹐地,受德泽者三百余年。” |